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矿地质》复习题

2020-05-23 来源:独旅网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从太阳由近而远排列) 、 、 、 、木星、 、 和 。

2.根据地表以下地热的来源和温度分布情况,地温分带分为 、 、 。

3.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第一个界面为 ,简称 ,又称为 ;平均地深 为 ,简称 ,又称 ,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 , 和 。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 、 、 等;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 、 、 和 。 5.岩石根据成因可分为V、 、 。

6.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 、 、 、 、 、 等其他性质。

7.按照解理出现的难易程度、解理面的大小和平整程度,解理可分为 、 、 、 、 。

8.火成岩的构造主要有 、 、 和 、 、 、 和 。

9.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沉积岩组分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分为 和 。

10.沉积岩区别于火成岩最具特征的构造是 和 。

11.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主要有 、 、 、 、 、 、 。 12.变质岩有 、 和 三种类型。 13.变质岩有两种基本构造类型,即 与 。

14.根据化石的保存特点,大体上可分为 、 、 、 。 15. 、 、 并称为晚古生代三大造煤植物。 16.地层间的接触关系主要包括: 、 、 和 。

17.岩石地层单位从大到小为 , , 和 ,年代地层单位由大到小为 , , , , 和 。 18.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 , 和 。 19.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有两种, 和 。

20.褶曲在平面上的形态可分为 、 、 和 。

21.根据断裂面两侧岩块相对位移大小及断裂面的显著程度,可将断裂构造分为 和 。

22.根据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 、 。

23.断层的要素主要包括 、 、 、 、 。 24.成煤的必要条件有 , , 和 。

25.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 , , 和 。煤岩类型有 , , 和 。

26.煤层形态根据煤层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成层的程度和可采情况,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27.煤层顶板一般可分为 、 、 ;底板一般可分为 、 。 28.煤矿中“三量” 、 、 。

29.地下水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 、 、 、 。 30.矿井冲水水源主要有: 、 、 、 。 31.煤矿地质勘察手段主要有 、 、 、 等。 二、单项选择题 1.月球是地球的( )。

A.行星;B.卫星;C.恒星;D.彗星。 2.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 A.10.9;B.29.1;C.67.5;D.70.8。 3.紧邻大陆的浅海海底称( )。

A.大陆架;B.大陆坡;C.大陆基;D.大洋盆地。

4.温度常年保持大致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带叫( )。 A.变温带;B.恒温带;C.增温带;D.外热带。 5.大气圈中受人类影响最显著的次级圈层是(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6.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 ) A.古地磁法;B.地电法;C.地震波法;D.重力法。 7.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8.通常引起强震的原因是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 )。

A.岩浆活动;B.滑坡和山崩;C.构造作用;D.潮汐力诱导的应力释放 。 9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 A.方解石;B.白云母;C.辉石;D.橄榄石。 10.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 ) A.石英;B.白云母;C.辉石;D.钠长石 。 11.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

A.扩张板块边界;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C.活动的俯冲带;D.古老造山带。 12.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 A.寒武纪;B.奥陶纪;C.志留纪;D.泥盆纪。

13.断层的上盘是指( )。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D.断层主动一盘 。 14.按断层上、下盘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可分为( )。

A.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B.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C.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D.逆断层、逆掩断层、叠瓦状断层。 15.地质构造基本形式包括( )。 A.褶皱构造、断裂构造;B.褶曲、断层; C.岩溶陷落柱;D.岩浆侵入体。

16.关于断层和褶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褶曲是脆性变形、断裂塑性变形;B.褶曲和断层都是塑性变形; C.褶曲和断层都是脆性变形;D.褶曲是塑性变形、断裂是脆性变形。 17.若在掘进石门过程中,发现地层重复出现,则一定存在( )。 A.断层;B.褶曲;C.褶曲和断层;D.褶曲或断层。 18.泥炭化或腐泥化作用主要在沼泽中经受( )的过程。 A.生物物理作用;B.生物化学作用;C.化学作用;D.物理作用。 19.煤中的有害元素主要是( )。 A.C、H;B.N;C.P、S;D.稀有元素 20.宏观煤岩类型分为( )。

A.丝炭、镜煤、光亮型煤、暗淡型煤四种;B.镜煤、丝炭、亮煤、暗煤四种; C.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和暗淡型四种;D.大块亮煤和大块暗煤。 21.有关煤层顶板下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煤层的顶板都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B.有的煤层可能没有老顶; C.有的煤层可能没有伪顶;D.有的煤层可能没有直接顶和老顶。

22.下列哪一种地质因素不是煤厚原生变化的影响因素( )

A.地壳不均匀沉降;B.沼泽古地形影响;C.河流同生冲蚀;D.岩浆侵入煤层。 23.在沿着煤层掘进的巷道,突然煤层中断仅见到岩石,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 A.有断层存在造成的;B.河流冲蚀的结果;C.岩浆侵入煤层的结果;D.以上原因均有可能。

24.节理的存在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 )

A.只影响开采效率;B.只影响顶板管理方法;C.只影响工作面布置;D.以上说法均不对。

25.探槽适合在( )进行。

A.表土厚度大于3m的地区;B. 表土厚度小于3m的地区;C. 平原地区;D.所有地区。

26.钻探工程基本线距主要取决于勘探区( )。

A.断层的发育情况;B.火成岩的发育情况;C.煤厚变化及煤层可采情况;D.以上都有关。

27.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是( )。

A.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B.颗粒的形状; C.胶结物数量; D. A 、B、C 均有影响。

28.PH值<5的水属于( )。

A.强碱性水;B.强酸性水;C.弱酸性水;D.弱碱性水 。 29.适合人类饮用的水,其PH值范围在( )之间。 A.5-7;B.5-8;C.6-8;D.6-9 。 30.储量不包括( )。

A.可采储量(111);B.基础储量(111b);C.预可采储量(121);D.预可采储量(122)。

31.下列编号哪个代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A.333;B.331;C.334;D.332。 3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编码是( )。 A.111b;B.121b;C.122b;D.122。 三、名称解释 1.沉积作用 2.矿物 3.岩石

4.年代地层单位 5.地层对比 6.地质构造变动 7.断层 8.煤化作用 四、简答题

1.沉积岩的层面构造类型 2.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有哪些 3.断层存在的标志有哪些 4.我国的主要煤田有哪些 5.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6.褶皱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7.断层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8.矿井充水通道有哪些 9.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五、作图题

1. 分别画出正断层、逆断层、背斜构造、向斜构造的表示符号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