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院校班级管理个案研究
作者:靳 璐
来源:《教师·综合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学分制、高校扩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地方高校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使班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文中个案受这些因素影响,与良好、健康班级相比,在其发展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没有属于班级成员共同遵循的班级发展目标,制度不完善,班级凝聚力不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了解不够,非正式群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低等。根据对个案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经验:在班级管理上可以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绩效,减短班干部轮换时间,加强学生自治等,以使班级良好、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班级管理;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的背景
高校班级是按照一定的编班原则组织建立起来的群体,这一群体是由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在能力、生活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都各不相同的大学生组成的。
随着学分制、高校扩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自己的专业之余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的课程和教师;高校扩招使班级容量增加,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使班主任的压力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得班级管理不再是教育教学必需的组成部分。
要发挥班级这一组织的积极作用,班级就应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班级,这种班级具有以下特征:①共同的班级管理目标;②与班级目标相适应的班级管理制度;③师生关系平等、和谐;④极强的班级凝聚力;⑤学生间互助、协作、共同发展;⑥班级管理民主、和谐;⑦干部体制健全、合理;⑧非正式群体、任课教师发挥应有的作用;⑨学生能进行自我管理。(蔺国霞:《中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语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页)
二、个案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个案涉及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内容,无法面面俱到,仅选取具有典型意义且能体现班级管理主要内容的几个方面来谈。(这些情况主要来自访谈、观察和班级的日常记录)
(一)基本情况
班级概况:高等师范院校××系××班,教育学专业,总人数41人,男生7人,女生34人。其中外省8人,本省33人。有2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性格属于内向型,42%的学生表示属于内外兼有型,其余属于外向型。
班主任和学生四年的活动大致如下: 1.第一学年
(1)开展班会,使学生了解新学校、新同学。第一次班会的内容摘要如下:①班主任介绍院系概况,鼓励学生好好学习;②介绍班级班委的设置及其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叮嘱即将产生的班委做好份内事,相互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③新班委竞职演讲,通过竞选建立班级干部体制;④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⑤总结军训所得。
(2)建立班级干部体制,全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采用竞选的方式,让学生参加竞职演讲,建立班干部队伍——班长:学生A(男),团支书:学生B(女),学习委员:学生C(男),宣传委员:学生D(女),组织委员:学生E(女),文艺委员:学生F(女),体育委员:学生G(女),生活委员:学生H(女)。 (3)开展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 (4)不定期召开班会。 2.第二学年
(1)根据上学年的情况,评定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获得者。获得者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手册》中的规定来进行的,主要包括其成绩、学生选举、班主任意见等几个方面,这些学生均来是一学年的班干部。
(2)重新选举班干部,进行班干部轮换:班长:学生B(男),团支书:学生I(女),学习委员:学生C(男),宣传委员:学生D(女),组织委员:学生J(女),文艺委员:学生F(女),体育委员:学生G(女),生活委员:学生K(女)。
(3)开展活动。这一学年开展的有特色的活动有:创办班级刊物,元旦包饺子、表演节目,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利与弊”辩论赛,定期的团日活动等,其中元旦包饺子和定期的团日活动均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发展学生党员。根据学生成绩、平时表现、同学意见、班主任意见(占50%)发展入党积极分子。这一学年中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均来自班委,有个别同学反映班主任对其他学生有偏见。
(5)不定期召开班会。这一学年总共召开班会12次,其中由班主任主持的有6次。 3.第三学年
(1)定期召开班会。这一学年总共召开班会24次,其中有5次是由班主任主持的。 (2)这一学年学生忙于准备英语四六级、考研,其中准备考研的同学占2/3,他们的学习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阶梯教室或图书馆进行的,班级中也没有举办过特别的活动。据了解,在这些准备考研的同学中,有一半的同学反映自己的目标并不明确,完全是随大流。 4.第四学年
这一学年学生参加实习或忙于找工作,在班级记录中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
(二)其他情况
(1)班主任:专职班主任,同时担任系里另外5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与班级中的班委、党员接触的最多。
(2)学生:在第一、二学年有属于自己班级的固定教室,由于教室有限,在第三学年教室成为新一届学生的教室。中间存在若干个非正式群体,其中最显著的有:因为都来自于外省,经常聚集在一起而成为朋友的小团体;在每次创办班刊时发现的有共同爱好而自发成立的宣传小组等。 (3)班干部:这主要是指第四学年的班委,他们主要是由个人自荐,学生选举产生的,参加自荐的同学均成为这一届的班委。在这一学年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合并,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合并,在6个班委中有4个来自同一宿舍。
三、个案分析
通过个案的情况和良好、健康班级管理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班级呈现出较为健康的面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班级目标不明确
在开学之初,班级就未制定属于自己班级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在第一学期的生活是比较茫然的,自身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更不用说团体目标意识了。 2.制度不完善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班级的活动只是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并未制定与班级管理目标相适应的学业考核制度、班干部任用制度、优秀学生选举制度等,一些制度完全是依照学院和系里的要求进行的,并没有依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培养班级的特色。 3.班级凝聚力不强,学生之间沟通不够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只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在活动时常以宿舍为单位,这无形中使学生对其他宿舍成员或班内更多同学了解的机会减少,导致班级合力不强。 4.非正式群体没有发挥其作用
一些独立于正常班组织、团组织之外的非正式群体没能得到重视,在他们之中所产生的核心人物完全在班主任的重视之外,他们的领导能力没有得到肯定,非正式群体起到了消极作用,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5.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低
从每一学年学生担任班干部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学四学年中只有不到1/3的学生担任过班干部,其余学生充当的都是被管理者,接受来自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安排,完全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展示和发展。 6.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不够
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只局限于班委、党员和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更多的学生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只能叫出名字来而已。原先由班主任主持的班会也逐渐由班干部代替主持,有些同学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就很平淡,这就使个别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认为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存在偏见,给班级管理埋下隐患,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四、个案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使班级良好、健康地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绩效
个案班主任同时担任着五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对于班级学生的了解也就有限,工作很难做到位,容易使班级管理呈现弱化趋势。这是现在高校班级管理者缺乏的表现,这就要求院系要加大班级管理者队伍的建设,通过严格的选聘机制选拔更多的优秀中青年来充当高校班主任,缓解当前班主任的压力。提供各种形式的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合理化建设,使班主任在年龄、专业、性别、性格各方面都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 2.减短班干部的轮换时间,加强学生自治
推行班干部轮流“坐庄制”,将原来一年的轮换时间减为半年,使班级中所有成员都能体验班级管理者这一角色,使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提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制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责任感得到了增强,他们也会自信地确立自己的目标,正确对待挫折,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为了自己的目标和团体的目标不断努力,同时增强与其他同学的了解,缓解班主任的压力。
3.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寝室长联合会议制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同宿舍的学生相互接触较多,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寝室长联合会议,其成员由各个宿舍的宿舍长担任,并选出正副主席各一名,接受班主任的直接领导,不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可以作为团支部和班委会干部的有效沟通机制,将宿舍成员的意见反馈给团支部和班委会,再由团支部和班委会在随后的班级工作中纠正。(兰军瑞:《高校班级民主化改革新模式》,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1页) 4.利用网络,改变班级管理的方式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对班级学生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并进行整合,建立便于班级学生沟通的信息渠道,并将管理权交于独立于班委之外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5.班级的创新管理
从个案中班委所尽的职责可以看出,班委所完成的都是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或者完全接受来自院系和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仅有创建班刊这一特色活动,创新氛围不浓。当前高校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活动方式,由班级成员共同协商。比如在遵守大学生守则的前提下,定期开展“头脑风暴集体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开动脑筋,广开言路,谈论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班级管理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