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晓近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3期
沈晓近 苏州市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精神调节、宣传教化、普及知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群众文化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新的问题、新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立足现实,重新认识群众文化,提出与时俱进的措施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由杜染著写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华龄出版社,2018年1月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为指导,在深入梳理、探究群众文化历史脉络与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研究的新框架,力图从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与视角重新审视群众文化,揭示群众文化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兴起、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发掘群众文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巨大政治、社会与文化价值与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回顾全书,其具有以下特色:
一、知识全面,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具有突破性
该书是一部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于群众文化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个人学术专著。其把群众文化放置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视域中,对群众文化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反之从学术意义、文化政治意义和世界意义等多角度,全面深入研究了群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话语、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运用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文化整合理论、文化服务理论论述了群众文化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需求。换言之,该书突破了原有研究视野,力图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解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析等方面对我国群众文化现代化展开系统研究,体系完整且全面、研究视野独特且开阔、论述深入且有力,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对建设和发展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具有较高指导价值。
二、立足实际,揭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现状
进一步来讲,该书虽然没有对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全面性复盘分析,但是细微之处无不体现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状,无不蕴含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换言之,该书摒弃了传统问题的集中性论述方法,而是将问题分散、掺杂到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趋势、策略分析中,例如在群众文化科学化发展过程中,其存在体制不健全、与世界发展不接轨等问题;在群众文化运作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群众社会力量单一、社区与广场文化活动缺乏活力等问题;在群众文化治理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群众文化体制改革难等难题;在群众文化业务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学工作科学体系等问题。这种分散式论述方式,加强了群众文化与多方面力量与因素的联系,无意中凸显了该书的务实性。
三、务实性强,提出群众文化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策略
纵观全书,从群众文化发展科学化到群众文化运作社会化,到群众文化治理规范化,再到群众文化业务专业化,作者将现代化视域下群众文化建设、发展问题与趋势全面呈现出来,也从旁反映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的建构方向——以理清群众文化新境界与新天地、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创建现代化国际城市群众文化发展新规则、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为主要措施实现群众文化发展的科学化;以强调社区文化与广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构筑文化馆公众参与体系、延伸群众文化社会化力量、扩展社会与家庭文化活动等措施推进群众文化运作的社会化;
以创新群众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重建文化馆体系运行管理模式新探、攻坚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难点、更新文化馆管理理念等措施助推群众文化治理的规范化;以构建城市群众文学工作科学体系、提供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策划群众文化活动、鼓励群众文学创作等措施推动群众文化业务的专业化一一将务实性与指导性贯彻全书,彰显了书本的实用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