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2022-09-18 来源:独旅网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第一部分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性 1、冲击地压的机理是什么?

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地瞬间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2、列举几个你所认为是冲击矿压的现象?

答:(答案只要能和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吻合即可)例如:煤岩体被突然抛出,巨浪及气浪,煤(岩)体遭破坏,伴随着震动和声响,在煤(岩)体边缘可能出现裂缝,震动时还可能发生粉尘飞扬,并伴有煤(岩)喷出或散落在巷中的现象等。

3、什么是矿震?

答:矿震是指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岩层震动,它是巷道周围介质突然在一瞬间发生震动,同时伴有巨大声响、冲击波、弹性回跳等现象,但不发生煤岩抛出的一种弹性能释放现象。它是矿山岩层冲击式破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天然地震不同,其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与天然地震相比,震中浅、强度小,震动围宽,从弱的几百米到强的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4、什么是煤炮?

答:煤炮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岩体震动、顶板断裂或小围岩体变形卸压所产生的声响,是矿震的一种显现形式。它是煤岩体在卸压所产生的,有时可能会引起最小的,实际上可以不考虑的巷道压缩,支架变形,或某个地点岩体的零星破坏。

5、什么是冲击地压?

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发生过程短暂,持续震动时间不超过几十秒。

6、什么是破坏性冲击地压?

答:造成停产八小时以上或发生大型机电设备损坏以及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冲击地压称为破坏性冲击地压。

7、冲击地压和冒顶有啥关系?

答:冲击地压和冒顶有一种互为逆向的现象,易于冒顶的地方很少发生冲击地压,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的地方很少有冒顶现象。因为煤层顶板极破碎时易于冒落,不易于对煤体加载,不能形成高度应力集中,破碎顶板本身也不能积聚能量。

8、冲击地压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一个煤矿、一个煤层发生后,永远都有再次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

(2)发生的突然,事前没有明显的宏观预兆,不宜预防。 (3)时间短暂,只有几秒钟时间。

(4)发生地点广泛,在采空区或巷道、采掘工作面都会发生冲击地压。一般情况下,在各冲击地压矿井采空区发生次数更多些。

9、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突发性: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以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2)多样性: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6m围,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但破坏程度不同〕。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还会发生岩爆。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表现为数十平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

(3)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可能有瞬间明显下沉,但一般并不冒落;有时底板突然鼓起甚至接顶;常常有大量煤块甚至上百立方米的煤体突然破碎并从煤壁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从后果来看冲击地压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4)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种煤种都记录到冲击现象,采深从200~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从

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地压。

10、冲击地压有什么危害?

答:发生在有人工作地方的冲击地压常常可能会颠覆生产设备、破坏支护设施、破坏巷道和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高震级的冲击地压不论发生在那个位置都会对工作面或巷道造成破坏,还往往影响地表建筑物和破坏地面房屋,甚至诱发地震。所以,冲击地压严重破坏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11、冲击地压对人员安全有哪些危害?

答:由于发生冲击地压的瞬间,顶、底板都有剧烈震动,站在底板上的人员会被弹起摔出,造成人员或被摔伤,或被颠覆的设备、倾倒的支柱等挤伤、打伤,同时巷道两帮或工作面抛出的煤块也有可能击打人员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冲击地压还能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在全国历次冲击地压伤亡事故中,曾有人员被摔死、摔伤,少数人员被机器设备挤伤、挤死,也有人被支柱打死打伤,在厚煤层矿井有人被抛出或冒落的碎煤埋住,造成死伤,在高瓦斯矿井也有因冲击地压还会造成瓦斯突出,进而发生二次人员伤亡灾害事故的事例。

12、冲击地压对巷道有那些破坏?

答:由于煤体的片帮或抛出、顶板下沉、底板鼓起,轻者造成巷道变形,重者造成巷道堵塞、不能通风和行人。

13、冲击地压对支柱和支架的破坏有那些?

答: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层的片帮或煤块的抛出会挤倒或打倒单体支柱;顶、底板剧烈震动造成的瞬间猛烈加载会压坏支柱和支架。液压支柱在承受猛烈冲击加载后,由于泄液或鼓缸而失去支撑作用,发生倾倒或损坏。例如:(1)2008年8月6日13时55分,华亭煤矿25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发生冲击地压,造成前置架前26m顶板下沉压在机上,外帮移近0.2m;机悬空段顶板下沉0.2m,外帮移近0.3m,多数单体柱移位、弯曲、折断,其中破碎机机头以里10m围外帮移近挤在机上。此次冲击地压显现导致工作面停产维修5天。

14、冲击地压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那些影响?

答:首先,冲击地压会造成井巷工程体的破坏,伤害作业人员,耗费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理,导致工作面停产;其次,发生高强度冲击地压时,还可能对地面建筑物造成破坏。所以,冲击地压不仅严重破坏矿井的安全生产秩序,影响矿井的经济收入,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5、冲击地压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有那些?

答:冲击地压不仅对井下巷道造成破坏,对井下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对地表及地表建筑物造成损坏,轻则导致建筑物产生裂隙,重则会引起建筑物开裂、倒塌,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像地震一样的灾难性后果。

16、煤矿冲击地压大多发生在那些区域?

答:冲击地压多数发生在煤层中,以煤层冲击地压为主,在煤矿深部开采时,或有坚硬顶板的矿井,在顶板不易冒落处极易在顶、底板上发生冲击地压;在倾斜和急倾斜矿井或在急转向、背斜轴处也有因构造应力大而发生在底板的冲击地压;在有通达地表的断层处或在有坚硬顶板的远距离煤层群的矿井中煤层间的活动断层上,也发生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

第二部分冲击地压的分类

17、冲击地压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哪些?

答:(1)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进行分类; (2)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进行分类; (3)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进行分类; (4)根据发生的地点和位置进行分类; (5)根据发生在不同层位进行分类。 18、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分为哪几种?

答:(1)重力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极小构造应力影响的条件下引起的冲击地压。如枣庄、、开滦等矿区发生的冲击地压。

(2)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构造应力(构造应力远远超过岩层自重应力)的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如北票矿务局和天池煤矿发生的冲

击地压。

(3)中间型或重力~构造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和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

19、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分为哪几种?

答:(1)弹射。一些单个碎块从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或岩体上射落,并伴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

(2)矿震。它是煤、岩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带或塌落现象,但煤或岩体产生明显震动,伴有巨大声响,有时产生煤尘。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也称为煤炮。

(3)弱冲击。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很大,对支架、机器和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一般震级在2.2级以下,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

(4)强冲击。部分煤或岩石急剧破碎,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震级在2.3级以上,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

20、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分为哪几种?

答:(1)轻微冲击:抛出煤量在10t以下,震级在1级以下的冲击地压。

(2)中等冲击:抛出煤量在10t~50t以下,震级在1级~ 2级的冲击地压。

(3)强烈冲击:抛出煤量在50t以上,震级在2级以上的冲击地压。 一般面波震级Ms=1时,矿区附近部分居民有震感;Ms=2时,对井上下有不同程度的破坏;Ms>2时,地面建筑物将出现明显裂缝破坏。

21、根据发生的地点和位置分为哪几种?

答:(1)煤体冲击。发生在煤体,根据冲击深度和强度分为表面、浅部和深部冲击。

(2)围岩冲击。发生在顶底板岩层,根据位置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

22、根据发生在不同层位的冲击地压分为哪几种? 答:(1)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 (2)顶、底板岩层(断裂型)冲击地压; (3)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等三大类型。 23、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有几种?

答:按主要释放应力和能量的层位区分,可分为:以重力为主的重力型冲击地压;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构造型冲击地压;也有煤层、顶(底)板岩层共同释放应力和能量的煤层顶(底)板型冲击地压等三大类。

24、顶底板岩层断裂型冲击地压有几种?

答:顶、底岩层冲击地压还可分为:顶、底板岩层瞬间断裂释放弹性能和势能为主的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顶、底板岩层离层释放弹性能为主的顶板弹性型冲击地压两种。

25、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的特点有哪些?

答: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的特点主要有:发生原因为煤体压缩失稳;多发生在煤层应力集中处;参与释放能量主体为煤体;离地表深度小于500米;煤体抛出量为1~100吨;破坏半径为1~40米;震级为1~2.4ML;震动持续时间小于6秒。

26、顶底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特点有哪些?

答:顶底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特点主要有:发生原因为顶底板拉伸失稳;多发生在厚层坚硬顶板处;参与释放能量主体为顶板岩层;离地表深度为500~800米;煤体抛出量100~600吨;破坏半径30~80米;震级2.4~3.2ML;震动持续时间5~30秒。

27、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特点有哪些?

答: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特点主要有:发生原因为断层错动失稳;多发生在开采接近断层处;参与释放能量主体为断层上下盘;离地表深度大于800米;煤体抛出量大于800吨;破坏半径大于80米;震级大于3.0ML;震动持续时间大于30秒。

28、各种类型冲击地压的破坏特征有何区别?

答:不同类型的冲击地压其主要破坏特征不同。煤体重力型:破

坏局限在一处,一般不超过20米;煤体构造型:破坏有几处,一般能连成一条直线;煤体顶(底)板型:破坏围大于20米,煤壁片帮多,巷道变形;顶(底)板弹性型:破坏围大,支护受损,煤壁片帮,巷道变形;顶(底)板断裂型:破坏围极大,设备颠覆,底鼓严重,巷道收缩;断层错动型:破坏围极大,设备颠覆,巷道收缩,地面晃动。

29、各种类型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

答:在矿井,不同类型冲击地压发生部位也不同。煤体重力型:上层煤柱下,孤岛煤柱,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煤体构造型:急转向背斜轴、煤厚急剧变化带、断层附近;煤体顶(底)板型:有厚层顶底板的煤柱下和急倾斜煤层工作面;顶(底)板弹性型:有较坚硬厚层顶底板采掘面和巷道;顶(底)板断裂型:很大悬顶面积的采空区与煤柱交界处附近;断层错动型:大倾角活动性断层上。

30、冲击地压除基本类型外还有哪些类型?

答:冲击地压除上述几种基本类型之外,还有复合型及连锁式冲击地压。复合型冲击地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冲击地压先后组合发生的冲击地压。连锁式冲击地压发生的特点是在采掘区一处发生冲击地压后,由于对采掘系统强烈的扰动,紧接着诱发其它临近采空区发生冲击地压。

第三部分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因素 31、冲击地压是怎么发生的?

答:当煤岩体所承受的压力达到本身极限强度时,一旦再次受到外界很小的外力扰动,就瞬间失稳破坏,释放出本身所积聚的极大能量,发生冲击地压。

32、什么是外力扰动?

答:外力扰动就是除冲击地压煤、岩层本身已承受的力外,突然受到外部加载的力,称为外力。外力对煤、岩体的瞬间加载,称为外力扰动。

33、冲击地压对哪些外力扰动最敏感?

答:冲击地压对在煤、岩体中传播的震动应力波最敏感,例如放炮的爆破应力波、机组割煤时对煤壁震动的应力波、机破碎机工作时

产生振动的应力波等。井下生产作业中回柱放顶过程中原先支柱承载的压力向煤壁转移,使煤壁承载瞬间加大,也能诱发冲击地压;当煤壁上的应力已达到极限状态时,在煤壁上打钻孔,使局部应力瞬间释放,也能诱发冲击地压。

34、为什么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要注意防冲击地压?

答:因为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工作面的生产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假如工作面已临近形成应变软化区,若贸然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就会加速应变软化区的形成。当煤壁表面承受的支撑压力来不及向深部转移时,这种快速推进就会诱发冲击地压。这已被多个矿井的实践所证实。

35、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自然地质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自然地质因素有煤层性质、顶底板性质和地质构造。煤层性质包括:煤的冲击倾向,煤的强度、弹性和脆性等力学性质,煤的厚度、埋藏深度以及煤的含水率、孔隙度、煤层结构等物理性质;煤层顶底板性质包括:赋存的坚硬岩层的厚度、强度、冲击倾向与煤层的粘结程度等;地质构造:褶曲构造(向斜、背斜)和断裂构造(断层、节理)情况,局部地应力异常,煤层厚度和倾角的突然变化等。

36、一个很小的应力应变也能诱发冲击地压吗?

答:只要是应力集中区的煤、岩体所受应力已达到单轴极限强度、应变软化区域已经形成,在不受外力扰动时,尚能保持暂时稳定,如果一旦受到任何一个微小的外力扰动,都会触发冲击地压。因此说,一个很小的应力应变是完全能够诱发冲击地压的,冲击地压极难预测,防治难度也特别大。

37、煤的性质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发生冲击地压的煤层具有突然破坏并瞬间释放大量弹性变形能的能力,而且各类煤层的储能和发生突然破坏的能力是不同的。

同一矿井,甚至同一采区,在几乎相同的自然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下,往往有的煤层极易发生冲击地压,而有的煤层则不发生冲击地

压。

38、围岩性质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围岩性质主要是指顶底板的岩性和厚度,是影响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特别对老顶是厚层砂岩或其它坚硬岩层,底板也是坚硬岩层结构更具冲击危险性。厚层坚硬顶板的悬露下沉,首先表现为煤层的缓慢加压或压缩,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集中在一天或几天的突然下沉,载荷极快上升达到很大的值。在悬露面积很大时,不仅本身弯曲积蓄变形能,而且在附近地层中(特别是老顶折断处)形成支承压力。当老顶折断时还会造成附加载荷,并传递到煤层上,通过煤层破坏释放变形能,产生强烈的岩层震动引起冲击地压,而且底板也参与冲击地压的显现。

39、开采深度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由于矿山压力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冲击地压危险也将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较大的开采深度下,煤层边缘区的附加载荷增大,致使支承压力增加并传播迭加在煤层上方,使冲击危险的围扩大。特别是已采煤层边界或煤柱的附加载荷增加更大,使冲击危险围更加扩大。开采深度越大,煤体应力越高,煤体变形和积蓄的弹性能也越大。就一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具有冲击倾向的煤层都存在一个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深度。

40、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在煤矿中常有断层、褶曲和局部异常(如底板凸起、顶板下陷、煤层分岔、变薄和变厚等现象)等构造带,在地质构造带中因存在地壳运动的残余应力而形成构造应力。因此,冲击地压常发生在这些构造应力集中的区域。

41、对冲击地压有影响的主要生产技术条件有哪些?

答:对冲击地压有影响的主要生产技术条件有:开采方法、采掘顺序、顶板管理方法、遗留矿柱、落煤放炮等。一般讲,开采技术条件可从两方面促使冲击地压发生;一是人为因素导致形成高度应力集中,增加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二是采掘或爆破造成周边应力状态的急剧变化和煤层约束条件的改变,以及爆破的动载荷作用,触发了

冲击地压。

42、开采方法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各种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和顶板管理方法不同,所产生的矿山压力和分布规律也不同。短壁体系(房柱式、刀柱式、短壁水采等)采煤方法由于采掘巷道多,巷道交岔多,遗留煤柱也多,形成多处支承压力叠加,易发生冲击地压。因此,要尽量不留或少留煤柱,尽可能保证工作面成直线,不使煤层有向采空区突出的地段,在煤层中掘巷量最少,限制采场和巷道附近的应力集中。长壁工作面开采法是冲击地压煤层最有利的开采方法。正确地设计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考虑能

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采场和巷道附近形成危险的应力集中带。对存在多煤层同时开采的情况,应当合理配置未来的开采,以便把因相邻煤层的开采所增加的冲击危险限制到最小。开采顺序对形成矿山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也有很大影响。

43、煤柱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煤柱是产生应力集中的地点,孤岛形和半岛形煤柱可能受几个方向集中应力的叠加作用,因而在煤柱附近最易发生冲击地压。煤柱上的集中应力不仅对本煤层开采有影响,还向下传递,对下部煤层和邻层开采也有很大影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煤柱尺寸大小、煤柱与邻层之间岩层性质、倾角、煤柱边缘影响角、回采区段与煤柱的相对位置等。开采煤柱容易引起冲击地压,特别是回收煤柱的工作面接近采空区时更容易引发冲击地压。

44、采掘顺序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采掘顺序对形成矿山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巷道和采面相向推进,以及在采面或煤柱中的支承压力带掘进巷道,都会使应力叠加,从而发生冲击地压。此外,由于开采顺序不当,相邻区段追逐回采,采场形状不规则或留下待采煤柱时,也都会增大集中应力,造成发生冲击地压的条件。

45、顶板管理方法对冲击地压有什么影响?

答:顶板管理方法是影响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冲击地压煤层的

顶板大都是又硬又厚,不易冒落,在实际回采时需采取诸如:爆破、注水等多种方法,使顶板冒落,从而起到减缓冲击地压的作用。调查材料表明,非正规采煤法的采区冲击地压次数多,强度大;水砂充填法次之;全部垮落法的次数少、强度弱。

46、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哪些? 答:(1)开采深度的增加。

(2)开采含有向(背)斜构造的轴部。 (3)断层构造带附近。

(4)煤层的厚度、倾角、煤的性质等赋存条件的影响。 (5)采掘布置方式不合理,形成孤岛煤柱。 (6)放炮等引起的煤体振动。

(7)采掘速度过快,使得煤(岩)体来不及松弛。 47、顶底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哪些? 答:(1)开挖后顶底板大面积悬空。 (2)大量回收煤柱。 (3)遇断层使顶底板不连续。 (4)放炮或地震等引起煤体振动。

(5)大型机械设备如机、破碎机以及乳化液泵站等的震动。 48、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哪些?

答:(1)断层遇水,断层泥的力学性质发生破坏,断层抵抗摩擦的能力降低。

(2)放炮或地震等引起煤体振动。

(3)大型机械设备如机、破碎机以及乳化液泵站等的震动。 (4)开挖减弱或切断断层的支撑。 (5)断层正应力的减小。 (6)断层剪应力的增加。 (7)开采深度的加大。

(8)断层岩石应变软化特性增强,围岩剪切模量减小。 49、矿井那些地方易于发生冲击地压?

答: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活动性断层、急转向背斜轴部(或称之

为紧闭向、背斜)附近,在煤层厚度急剧变化处,孤岛煤柱,上层较大煤柱的下方采掘工作面,突然加快推进速度的采煤工作面前方巷道,相邻工作面的巷道,面向采空区推进的工作面距采空不足百余米的前方巷道、距采空不足40米的工作面上,也易于发生冲击地压。另外,在大面积悬顶的采空区与煤柱交界处附近也易于发生较强烈的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

第四部分冲击地压监(检)测 50、什么是冲击地压监(检)测?

答:冲击地压监(检)测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高科技电子设备和现场施工等手段,监测矿井由冲击地压动态演化所显示出的一系列特征、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和特征来判别工作面和巷道有无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

51、冲击地压监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通过对井田冲击地压进行动态监测,可以随时了解发生冲击地压的地点、强度、频度,并用统计的方法预测短期冲击地压的最大震级;结合矿井高应力区的分布,预测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地点,预测采掘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确定冲击地压位置,便于及时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等等,都直接关系着指挥生产和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工作。

52、如何做好冲击地压监测工作?

答:首先,要配置矿井连续、实时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对矿井实施24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并记录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其次,要配备专业的冲击地压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要建立监测和生产指挥之间的联络系统,保障生产指挥人员随时了解监测结果,并依据监测情况正确指挥生产。

53、冲击地压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通过对采、掘工作面和巷道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检测,可以对检测地点有无冲击危险及危程度实施预测,进而采取必要的解危防治措施,保障采掘工作面安全正常生产和作业地点的人身安全。

54、冲击地压监测有那些方法?冲击地压检测有那些方法?

答:冲击地压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有:微震法、地音法。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有:钻屑法、电磁辐射法。

55、冲击地压监测和检测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监测是对矿井冲击地压活动的监视,检测是对具体地点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测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连续实时的监测冲击地压的活动,结合矿山应力状态分析,宏观圈定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指定具体检测的位置。只有通过具体检测才能最后确定采掘工作面是否有冲击地压危险,以及具体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区域。

56、什么是钻屑法?

答:所谓钻屑法是通过在煤层中打直径42~50mm的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有关动力效应,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基础是钻出煤粉量与煤体应力状态具有定量的关系,即其他条件相同的煤体,当应力状态不同时,其钻孔的煤粉量也不同。当单位长度的排粉率增大或超过标定值时,表示应力集中程度增加和冲击危险性提高。。

57、在钻屑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动力现象?

答:所谓动力现象主要是指在钻进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冲击声响,钻杆跳动,卡钻、吸钻等现象。钻孔钻进过程呈现一系列的动态效应,当钻孔钻杆进入高应力区时,孔壁部分煤体可能挤如孔,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响声和微冲击,也会出现钻进容易、吸钻或出现卡钻甚至卡死现象。冲击声响指钻进过程中,孔壁突然炸裂,冲击钻杆跳动,并伴有声响现象。卡钻指钻孔周围煤体在高应力作用下突然崩坍,卡住钻杆的一种动力现象。在高应力区钻孔,由于孔壁脆性破裂,减轻钻削作用,甚至使钻孔消耗的时间仅是排出煤粉的时间。因此也应该把钻机强制钻进时间比正常状态下纯钻进时间减少的现象作为预测冲击危险的指标。

58、怎样根据钻屑法确定冲击地压危险指标?

答:钻屑法的检测指标由煤粉量、钻孔深度和动力效应组成。煤粉量是每米钻孔长度所排出的煤粉的质量。钻孔深度是从煤壁至所测煤粉量位置的钻孔长度,可折算成钻孔地点实际采高的倍数。动力效

应是钻孔产生的卡钻、孔冲击、煤粉粒度变化等现象。用钻粉率指数方法判别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危险性的指标。

59、什么是冲击地压的电磁辐射监测法?

答:煤岩体电磁辐射是煤岩体受载变形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一种现象,与煤岩体的变形破裂过程密切相关。电磁辐射信息综合反映了冲击地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电磁辐射强度主要反映了煤岩体的受载程度及变形破裂强度,脉冲数主要反映了煤岩体变形及微破裂的频次。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强,随着加载及变形速率的增加而增强。根据煤岩流变破坏电磁辐射特性及规律,利用煤岩流变破坏电磁辐射特性监测煤岩流变破坏过程及非接触式预测冲击地压的方法称为冲击地压的电磁辐射监测法。

60、什么是冲击地压的地音监测法?

答:某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发射出音频和超音频围的弹性波,即声发射现象。煤岩体也有声发射现象常称地音。声发射的原因与煤岩体在变形和破坏过程弹性能的突然释放有关。对含有裂隙的材料其部的应力场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外力作用下,整体变得不稳定之前,局部就会呈现不稳定状态。随着载荷增加,裂隙贯通、扩展并释放能量。声发射正是这种扩展过程中的声学效应。声发射的强弱反映了煤岩体破坏的能量释放过程,是评价煤岩体破坏的信息。这种采用地音仪预测冲击危险的方法称为冲击地压的地音监测法。

61、什么是冲击地压的微震监测法?

答:微震是岩体破裂的萌生、发展、贯通等失稳过程的动力现象。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微震的发生有天然微震和采矿引发的微震两种,利用微震监测仪监测到的威震活动被称为微震事件,一个微震事件包含威震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强度等信息。微震监测法就是采用微震网络进行现场实时监测,通过提供震源位置和震动发生时间来确定一个微震事件,并计算释放的能量,进而统计威震活动的强弱和频率信息,结合微震事件的分布情况判断潜在的矿山动力灾害活动(冲击矿压)规律,通过识别矿山动力灾害活动规律实施危险性评价和预警。

第五部分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

62、什么是冲击地压危险?

答:所谓冲击地压危险,就是经过检测发现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如果不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随时都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严重者会对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63、什么是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报?

答: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报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作面及巷道中应力较高的区域进行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监、检测,通过对监、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判别工作面及巷道中是否会发生冲击地压;经监、检测发现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后就要提出预报,并指导采取防治措施,经治理后,再进行检测,确认

无危险后,再通知生产单位恢复生产。这个检测有无冲击地压危险并作出报告的工作称之为冲击地压危险预测、预报。

64、为什么不直接测定冲击地压?

答:冲击地压是一个材料失稳的动态过程,事先没有明显的宏观预兆,且受外界微小扰动而瞬时发生。要预测冲击地压,就要测定冲击地压的时间、位置和强度。在当前,人们只能经检测和理论分析,大体知道发生冲击地压的位置和强度,但因扰动因素极多,还不能具体预测发生冲击地压的时间。因此,还不能直接测定冲击地压,只能预测冲击地压危险。当预测到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时,就应立即采取治理措施或解危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冲击地压或降低其发生的强度。所以,我们只能预测冲击地压危险,而不能直接测定有无冲击地压发生。

65、什么是冲击地压的综合预测法?

答:由于冲击矿压的随机性和突发性,以及破坏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测工作变得极为困难复杂,单凭一种方法是既不可靠的,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监测、分析手段,对强矿压危险性区域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综合预测法主要是以微震监测为主,辅以电磁辐射监测、钻屑监测、连续地音监测,并结合地质开采条件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冲击矿压危险的区域预报与局部预报相结合,早期预报与及时预报相结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预测。

第六部分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66、矿压防治工作中的“六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答:“六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指的是基础评价、监测预警、解危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防冲管理。

67、为什么要进行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

答:冲击地压是矿井的一大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危及矿井的安全和生产,甚至还会引发二次灾害事故。由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发生前往往没有明显的宏观预兆而极难预防。同时由于冲击地压种类繁多,任何一种单独的防治措施都不能完全消除冲击地压危险。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减少冲击地压危害。

68、公司对全体从业人员培训矿压基础知识的容是什么? 答:各矿对全体从业人员培训矿压基础知识容是:矿压灾害影响因素、产生条件、熟知易发生的地点、矿压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特征、存在的危害和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避灾路线和应急救援预案等;还要进行《煤矿安全规程》、采掘作业规程、相关岗位操作规程等教育。增强对防治矿压灾害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自主保安。

69、公司对矿压防治队和矿压防治办公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有哪些?

答:对矿压防治队和矿压防治办公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分两部分:一是矿压防治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学习监测预警具体方法、防措施、解危措施、矿压治理工程的验收及实际效果检验等实施方法、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技术、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矿压防治的各项规定、学习本管理办法。

二是实际岗位技能培训:各项防措施、解危措施应知应会、监测预警技术实际操作。监测人员掌握各种监测预警方法的原理、作用、适用围、实施步骤、操作方法,仪器安装、使用、维修等技能,参数设定、现场监测、信息传输、数据整理、分析判断等实际操作。

70、对矿压防治队和矿压防治办公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培训,矿压防治专业人员必须能及时、准确地作出监测预警,特别对解危措施要能做到独立操作、速度快、质量好、针对性强,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危处理,消除矿压灾害隐患。还要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测判断能力,使监测预警更具科学性、准确可靠性。要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更好地担负起矿压防治的重任,发挥主力军作用。

71、矿压显现明显的开采区域必须摸清哪些地质参数? 答:矿压显现明显的开采区域必须摸清以下地质参数:

1.煤层性质:包括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煤的强度、弹性和脆性等力学性质;煤的厚度、埋藏深度以及煤的含水率、孔隙度、煤层结构等物理性质;

2.煤层顶底板性质:赋存煤层的上覆坚硬岩层的厚度、强度、冲击倾向性、距煤层的距离等,底板岩层的厚度、性质等;

3.地质构造:褶曲构造、断裂、陷落柱等构造情况,局部地应力异常,煤层厚度和倾角的突然变化等。

72、急倾斜煤层开采时为了预防矿压的产生应如何对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答:急倾斜煤层开采时要遵循先开采顶板煤层后开采底板煤层的原则,两翼开采矿井必须一翼回采一翼准备,严禁在同一煤层同一翼上下同时布置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单翼开采矿井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在同一煤层上下布置时,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相向推进相距50m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只准其中一个工作面生产,当采掘进工作面位于采动影响围外后,两个工作面才能再同时生产,并且掘进工作面应加强支护;

73、优化巷道布置的时候应注意哪些? 答:应注意:

1.巷道应避免布置在支承压力峰值位置或构造应力影响带; 2.采区集中巷应布置在无强矿压危险的煤层或岩层中;

3.尽量增加采面走向长度和倾斜宽度,减少分区煤柱和阶段煤柱。

凡能连续开采的就不要分区,以避免煤柱形成高集中应力区;

4.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具有强矿压危险的煤层中;

5.在构造应力影响围,回采工作面不应垂直构造方向布置,应尽量与断层面、向背斜轴等构造平行或减少夹角。巷道方向最好与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一致,使巷道周边应力分布较均匀。

74、编制矿压防治专项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容? 答:专项设计必须要有以下容:

1.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确定发生矿压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等级;

2.生产布局。同时作业的采掘面个数,位置和相互关系; 3.开采顺序和采掘工作面推进方向;

4.开采方法、顶板管理方法和采、掘生产工艺; 5.巷道布置,分区、分段、断层等保护煤柱尺寸;

6.应采取的超前防措施。如开采解放层,煤层、顶、底板高压注水,顶板松动预裂爆破,卸压硐室,卸压孔等,以及各项防措施的工艺、技术参数设计和质量标准、超前距离及时间、安全措施等相关规定;

7.防护措施设计和相关规定。如巷道断面和宽度、高度,采掘工作面支护形式和支护材料、支护密度和支护强度等,以及矿压灾害特别危险地点、支承压力影响围等位置特殊加强支护和维护的有关规定;

8.监测预警方法选择和确定。每种方法的工艺、各项参数设计、临界值确定,以及质量控制、连续监测、数据处理分析、预报程序和时间、现场监测作业时的安全措施等规定;

9.监测预警到有矿压灾害危险时,人员撤出围、距离、组织领导和避灾路线等;

10.解危处理措施的选择和确定。每种解危措施的工艺、各项技术参数设计和质量标准,实施解危处理的质量控制和时间要求,以及现场作业的施工安全措施等;

11.解危处理实际效果检验方法选择和确定。恢复正常生产的指标规定,以及需重新进行解危处理的方法选择和确定等;

12.必须有地质构造图、综合柱状图、邻区邻层关系对照图、采掘工程图、上部小窑分布图及开采围、水、火、瓦斯情况说明以及采用的各种防措施、解危措施的施工设计图等。

75、在有强压危险的区段应采用怎样的开采方法和采、掘生产工艺?

答:开采可能具有强矿压危险的区段,要采用后退式开采方法,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顶板不能自动垮落的必须进行强制放顶工作。采煤工作面应采用机械化采煤工艺,

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综掘机生产工艺。

76、采、掘工作面临近地质构造带、采空区、煤柱附近或者通过其他应力集中区时应注意什么?

答: 此时,必须制定矿压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矿井回采时必须做到有顶必放,有柱必破,保证工作面一定围不形成应力集中区。

77、石门揭穿煤层前应做什么?

答: 石门揭穿煤层前,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矿压观测专业人员预警矿压显现的危险度,确认安全并下发专门通知单后方可允许揭煤。若有强矿压危险,必须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实施,经效果检验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允许揭煤;

78、防治矿压灾害的一项比较有效的重要防措施之一煤层高压注水软化过程中的应注意什么,及急倾斜煤层的注水软化怎么实施?

答:煤层高压注水软化是防治矿压灾害的一项比较有效的重要防措施。同时还可以有效防尘、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顶煤可放性、提高回采率、降低煤的硬度从而提高采掘机械切割效率并减少能耗。因此,凡有强矿压危险区段必须采取煤层高压注水软化防措施,将煤层高压注水作为回采工作的一道必备工序,纳入到设计、作业规程和开采的全过程中。煤层高压注水应超前回采工作1~2个月,急倾斜煤层采取在运输、回风两巷道向煤体打高位孔,在联络巷沿煤层走向打平行孔。钻孔的间距、长度和方位、角度等要根据地质条件、放顶高度、联络巷间距、煤层特点、技术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确定;利用注水泵注水。高压注水软化应采用高压稳流方式,注水压力应大于

8Mpa。注水原则为煤体湿润均匀,不得出现注水盲区。

79、顶板的高压注水是怎么做的?

答: 顶板高压注水。顶板为坚硬或较坚硬岩层时,要采取顶板高压注水软化防措施,减弱矿压显现程度。缓倾斜煤层顶板高压注水应在上、下两巷向工作面和两巷的煤层顶板打长钻孔,钻孔的间距、长度和方位、角度等要根据地质条件、开采条件、技术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确定,确保工作面和两巷的顶板都能得到有效软化。特别是上下两巷附近及工作面前方要作为重点,不留盲区。钻孔高度一般应为6~8倍采高,最低不得小于冒落带高度。注水软化采用高压稳流方式,注水压力应大于20Mpa,注水量应根据顶板岩性和孔距、孔深确定,注水孔的封口位置、长度必须在专项措施中作出规定。

80、顶板的松动爆破也是一种卸压的方式,松动爆破中就注意什么?

答:顶板松动预裂爆破。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岩层时还要采取向顶板打钻、装药爆破的超前松动预裂爆破防措施。预裂爆破孔应单独布置,有条件情况下也可利用顶板高压注水钻孔进行爆破。钻孔布置方式、孔深、孔底高度等与顶板注水孔类似。间

距一般不大于周期来压步距的2/3,孔径不小于42mm。装药量随孔深、岩石硬度、煤层赋存等因素确定。

81、巷道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什么?

答:巷道断面设计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但在矿压显现明显的区域可根据现场实际适当加大巷道断面。巷道断面要在满足通风、行人、运输、设备检修和安全设施安设等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防治矿压灾害的需要,适度增加巷道的宽度和高度,将设计断面适当加大,以防止矿压灾害发生时顶底板和巷道两帮瞬间大量移近、煤(岩)压(抛)出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和生产的严重影响。因此巷道断面应根据开采方法,采掘工艺,巷道的用途、服务时间、围岩性质、支护形式和矿压防治的需要等综合考虑进行确定,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采区设计、开采设计和掘进作业规程设计的巷道断面和高、宽等不符合要求时,不得审批。巷道施工的净断面达不到设计规定的不得

验收,不得投入使用。

82、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措施的主要容是什么?

答: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动力现象,发生的突然、迅猛,发生前没有明显的宏观预兆,且人力不能抗拒。因此,对冲击地压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容:

(1)预防措施:

①开采设计应选用避免形成应力集中的开拓方式和回采程序。 ②依据井田局部有残存地质构造应力的情况,选取减缓应力集中的大型永久煤柱的留设位置。

③在活动断层两侧留设较大煤柱,保持断层稳定。

④尽量缩小煤柱尺寸,使其成为塑性煤柱,以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或集中带。

⑤在深部开采中如发现顶板活动异常,应在回采一定面积后留设一定宽度的隔离煤带,阻隔顶板压力的传递。

⑥对于综采工作面应合理控制回采推进速度,保持工作面均衡稳定推进和均匀放煤,避免支撑压力急剧变化对冲击地压的扰动。

⑦开采解放层:即选取冲击地压程度较低的煤层先行开采,缓解其它煤层的迭加应力集中程度。

⑧煤层注水:依据煤层渗水系数,选取适当注水孔间距和孔深确定注水压力。采前1个月开始高压注水,静压注水持续到回采。

(2)解危治理措施:

①深孔爆破卸载:在检测到冲击危险的地方,进行松动爆破,缓解煤体高应力状态,解除冲击危险。

②煤体卸压爆破卸载:在检测到有煤粉量值超标后,通过对钻孔进行加深并装

药爆破,以降低和减缓煤体应力的集中。

③大直径钻孔卸载:在煤体上打直径为96mm的钻孔,通过大直径钻孔在煤体上形成应力释放孔,以降低和减缓煤体应力的集中。

(3)安全防措施:

①加强巷道支护强度和稳定性。

②清理巷道中的杂物,保持巷道畅通。

③加强工作面两巷道材料、设备等的限位固定管理。 ④加强危险时段、危险区段的禁限员管理。

⑤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实行远距离定(地)点、定时(间)躲炮。

⑥实施主动诱发爆破:紧急情况下采取主动诱发放炮的方式,解决冲击地压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83、什么是预防措施?

答:预防措施就是在开采前和开采中采取的避免冲击地压发生,或发生冲击地压时确保设备人员尽量不受伤害的措施。包括采前对冲击地压危险情况的预测和制定,避免造成局部区域或采掘工作面应力集中的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减少发生冲击地压的机会;在开采中采取多种手段监、检测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以便在发现有冲击地压危险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在冲击地压危险时段和危险区段,实施材料设备的限位固定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禁限员管理等一系列避免发生冲击地压安全事故的措施。

84、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容?

答:预防措施容较多,具体包括:合理布置井田采掘工作面,协调各采掘工作面的开采程序和相互关系,避免和减少井田的应力集中程度,如合理留设各采区之间以及各工作面之间的煤柱,避免形成应力叠加;合理布置工作面的开采方向和开采强度,开采方向以背向地质构造带或采空区为好,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要适应顶底板应力的转移速度;开采解放层,使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工作面在应力降低区开采;采前进行充分的煤体预注水,改变煤层的物理性质,消除煤体应力集中现象。还有,矿井配备必要的冲击地压监检测设备,在开采中进行连续实时的监、检测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积极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以便及时发现冲击地压危险情况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卸压解危防治措施。

85、什么是治理措施?

答:治理措施是指缓解矿井局部区域、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应力集

中程度,消除应变软化区等一系列减缓冲击地压发生的有效措施。

86、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当前,我们所采用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深孔爆破卸载、大直径钻孔卸压、煤层注水等。如有顶板参与冲击地压,还可用断顶卸压的方法,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切断顶板间力的联系,也能缓解冲击地压。

87、采取治理措施需注意那些问题?

答:(1)明确应力集中区域,确定在哪儿施工。 (2)检测应力集中程度,确定冲击地压危险等级。

(3)选择采取哪种治理手段对本地区冲击地压危险进行治理。 88、什么是解危措施?

答:如果发现有冲击地压危险,就应采取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解除冲击地压危险。如撤出人员停止生产,在冲击地压危险地段采取大直径钻孔卸载、深孔爆破、煤层预注水等措施,降低煤层部应力,缓解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程度。解危措施实施后,经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性降低后,方可组织恢复生产。解危措施就是解除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已经发现的冲击地压危险的措施。

89、人身安全防措施指的是什么?

答:人身安全防措施指的是在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中,专门为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制定的安全防措施。

90、人身安全防措施有哪些容?

答:根据发生冲击地压时,煤体会抛出或片帮,软岩底板出现底鼓,也有局部顶板出现冒顶,工作面的支柱可能变形、破坏,材料设备会被震起、移位等现象。人身安全防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具体容:加强工作面及两顺槽支护强度和支护质量,巷道采用锚网支护或可缩性支架,能减小工作面和巷道受冲击地压破坏的程度,有利于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适当加宽巷道的宽度,减少巷道杂物堆积,确保巷道的畅通,减少片帮煤或振起的杂物击打和碰伤人员。掘进巷道不留底煤也能减少巷道的变形程度,有利于保护巷道人员的安全。当然,还要大力做好广大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冲击地压安全培训工作,使职工充分

认识到冲击地压的危害性、破坏性,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也是人身安全防措施的主要容。

91、如何做好职工自我保护?

答:除了要严格遵守下井守则中规定的容外,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地带工作的作业人员,还应有防冲击地压的知识和意识。例如休息时不坐在较大型的物料上、轨道上、瓦斯抽放管道下等,避免发生冲击地压时被挤伤、摔伤和砸伤;行走和休息时尽量远离煤壁,避免被片帮煤打伤;严格执行远距离、定点、定时躲炮等,并能够在作业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遵照执行。

92、什么是远距离、定点、定时躲炮?

答:由于放炮时易于诱发冲击地压,而冲击地压发生地点距响炮地点还有一定的

距离,存在一定的破坏长度,人员应该远离次区域。因此,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工作面规定躲炮要在直线距离不小于150米以外的固定地点,躲炮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这样的规定称之为远距离、定点、定时躲炮。

93、为什么躲炮要那么长时间?

答: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在放炮后1、2秒就会发生冲击地压,但是在应变软化区即将形成时,放炮的扰动促进应变软化区的形成,这也需要一点时间,多数是5~10分钟;还要考虑到雷管的延时起爆问题,应变软化区的破坏也多数是受到最后一个微小扰动才会发生,尽管雷管的延时起爆率只有万分之一,但为了安全也要增加躲炮时间十分钟;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放炮后二十几分钟发生冲击地压的实例也有好多。所以,防治冲击地压的躲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94、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包括区域性安全防措施和局部性卸压解危措施两大类。区域性安全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开采解放层、煤层预注水、厚层坚硬顶板预处理等。局部性卸压解危措施包括煤体卸压爆破、顶底板深孔爆破,大直径钻孔卸

压、主动诱发爆破、冲击地压显现防护措施、控制冲击地压显现。为了有效地防冲击地压灾害,应当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优先采取防治措施。在大围降低应力集中程度,控制弹性能积蓄和释放的外部条件,以及从改变煤岩体本身结构和力学性质入手,消除和减缓其积聚和突然释放弹性能的部条件。

95、怎样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防治冲击地压?

答: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对防治冲击地压至关重要。它包括在勘探和矿井设计阶段,就应尽早查明具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和区段,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和规定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在开拓和准备阶段中实现合理的开拓开采方式和顺序,以便消除或减小冲击地压危险。经验表明,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矿井的冲击地压多数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造成的。

96、在开采设计中需注意那些问题?

答:在开采设计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巷道布置方式,避免开采后形成应力叠加。还要注意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不要向断层、采空区推进,而应尽量背向断层、采空区方向推进。还要注意煤柱的留设,阶段间尽量留设较小的、基本不承载的可塑性煤柱,或实行无煤柱开采;在煤层间,上层煤柱应位于下层的采空区为好;采区间应留设较大型的煤柱,隔离开各采区间应力的传递。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首先安排开采解放层。

97、什么叫开采解放层?

答:所谓开采解放层是指一个煤层(或分层)先采,能使临近煤层得到一定时间的卸载。开采解放层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有效的,带有根本性的区域性防措施。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