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2021-10-19 来源:独旅网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5页,《找规律》的例1及“做一做。”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规律美。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 、正方形、圆形等若干

二、说学情

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

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播放歌曲《庆祝六一》。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听歌曲《庆祝六一》创设过节的情境,体现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的理念,意在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促使他们较快融入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让学生跟着唱,感受幸福愉悦的心情。

2.教具来展示规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发现什么,都是怎样排列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引出课题。

一. 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游戏“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上课前让学生做个游戏,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学我的动作接着做下去,这个能让学生模仿,加大他们对数学的热情以及增强他们的模仿能力,我先做一次。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我将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让学生来接,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学生一般比较容易发现:只要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作为一组动作,且不断地重复出现,一般来说至少出现3次,我们就说这个动作是有规律的。紧接着我将板书:“规律”让学生跟着读,并再补充“找”凸显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找”这个字,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初步感知规律,引出“规律的解释”(板书课题) 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2.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三个层次,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接着同时出现“灯笼”图和“小朋友排队”图,由学生同桌讨论找出规律;最后出示彩花的排列图。需说明的是,将原教材中的彩花的规律改变一下,意在深挖教材,提高难度,同时体现以“放”为主。

本环节如此安排的依据是:A.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渴求;B.改变原教材中彩花图的规律,意在避免例题的过于相似,既提高了知识的难度,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一环节中出现复杂的规律作好铺垫。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1.猜一猜。出示课件

2.涂一涂。

3.画一画,小小设计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做第89页按规律涂色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接着完成88页的动手摆学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出示课件: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2、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已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五)、全课小结

五、说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一组 重复出现

简单明了,通熟易懂加上图文结合的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各位领导,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