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一、二)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口腔内科学》是为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该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临床学科,口腔内科学是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等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的理论知识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口腔检查、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和儿童牙病等。口腔内科学不仅与口腔基础学科有密切联系,而且为学习其他口腔专业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好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儿童牙病等口腔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熟悉非龋病、口腔粘膜病等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口腔检查方法、充填术、活髓保存疗法、根管治疗术、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牙合治疗,松牙固定术、根管牙周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计划完成理论讲授及自学章节的学习,通过听讲、自学、参加实验室基本技能的训和临床见习各个环节,掌握和熟悉大纲的全部内容,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独立地从事专业临床工作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讲课和实验。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切实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模型、标本、 X 线摄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酌情补充介绍本学科新进展,修正教学内容。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成为一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德口腔专业医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章节 (序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附: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口腔内科学的研究目的、内容和任务。 2.了解口腔内科学的发展动态。 3.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口腔内科学的研究目的、内容与任务。 2.教学难点: 口腔内科学的发展动态。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一、口腔内科学的研究目的、内容和任务。 二、口腔内科学的历史和发展动态 三、口腔内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0月。
内 容 绪论 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 龋病 牙体硬组织非龋病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 牙周组织病 口腔粘膜病 儿童牙病概述 老年牙病概论 口内常用器械 合 计 理论 一 二 1 3 22 8 20 20 10 4 2 54 36 学时数 实践、实验 一 二 4 10 16 4 20 12 2 4 18 54 总学时 1 7 66 12 40 32 12 4 2 4 162
3.《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口腔内科学的研究目的。 2.试述口腔内科学的内容与任务。 第二章 口腔检查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口腔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熟悉口腔检查前的准备。 3.具备口腔病历正确书写能力。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口腔检查前准备。 (2)口腔检查的方法。 2.教学难点:口腔病历书写。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口腔检查前准备 一、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准备 二、工作室的准备
三、检查器械和材料的准备 第二节 口腔检查的方法 一、一般检查法 二、特殊检查法 第三节 病历书写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和家族史
五、口腔检查记录和牙式记录 六、诊断
七、会诊 八、治疗 九、复诊 十、医生签名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0月。 3.《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口腔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 口腔检查前椅位调节的要求及重要性。 3. 口腔常用检查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4. 口腔检查方法有哪些? 5. 牙髓活力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6. 试述口腔内科门诊病历书写的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 7. 试述牙式记录的种类及其格式。
8. 口腔内科门诊病历采集和书写有何特点。 第三章 龋 病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龋病的概念、临床特征。
2.掌握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3.熟悉龋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龋病的大面积龋损的修复。 4.了解龋病的发病学说、临床病理和龋病治疗临床新进展。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龋病的概念、评价指标、龋病的临床特征。
(2)龋病的四因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2.教学难点:
(1)龋病的主要致龋菌和致龋的关系。 (2)浅、深龋的鉴别诊断。 (3)固位钉的设计和定位。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概述
一、龋病的概念和特征
二、龋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 第二节 龋病的病因 一、龋病的发病学说 二、龋病的四因论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一、龋病的研究方法 二、龋病的病理变化
三、釉质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的病理特征 第四节 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一、龋病的好发部位 二、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第五节 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诊断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 第六节 龋病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二、充填治疗 三、深龋的治疗 四、大面积龋损的修复 五、龋病治疗的并发症和处理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0月。 3.《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龋病的概念和临床特征。 2.试述主要致龋菌有哪些?
3.试述牙菌斑的定义、形成和构成。 4.试述变形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5.试述菌斑、食物、宿主的致龋机理。 6.试述主要致龋菌和致龋的关系。 7.试述龋病按速度、病变程度分类。 8.试述龋病的临床表现。 9.试述龋病的好发部位。
10.试述龋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 11.试述浅、深龋的鉴别诊断。 12.试述G.V.Black的窝洞分类法。 13.试述制洞的基本原则。
14.试述各类窝洞的制备方法及要点 15.根据不同深浅的窝洞选择垫底方法。 16.试述银汞合金的性能特点。 17.试述理想充填材料的性能要求。 18.什么是夹层技术?
19.试述复合树脂的性能特点和粘接修复技术。 20.试述复合树脂与银汞合金对比,各自优、缺点。 21.试述各类粘固粉的性能特点和用途。
22.试述深龋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23.试述固位钉的设计和定位。
24.试述龋病治疗的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第四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牙结构、形态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2.熟悉牙萌出、数目异常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掌握牙体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熟悉牙体慢性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5.掌握牙本质过敏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6.了解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牙结构异常临床特点和防治原则。 (2)牙形态异常的概念、特征。
(3)牙体慢性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4)牙外伤和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教学难点:
(1)各类牙发育异常的鉴别。 (2)牙慢性损伤的临床特点。 (3)牙外伤的处理原则。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牙发育异常 一、牙萌出异常 二、牙树目异常 三、牙形态异常 四、牙结构异常 第二节 牙体慢性损伤 一、磨损 二、磨牙症 三、楔状缺损 四、酸蚀症 五、牙隐裂 第三节 牙外伤 一、牙震荡 二、牙脱位 三、牙折
第四节 牙本质过敏症 一、药物脱敏治疗 二、物理治疗 三、激光脱敏治疗 四、修复治疗 五、其它治疗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0月。 3.《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牙齿发育异常有哪些?
2. 试述畸形中央尖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3. 试述畸形舌侧窝的形成和临床意义。 4. 试述釉质发育不全的临床特点。 5. 釉质发育不全和氟牙症的鉴别诊断。 6. 试述氟牙症的病因和诊断。
7. 试述四环素牙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 8. 试述先天性梅毒牙的临床特点。 9. 试述牙隐裂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0. 如何诊断牙隐裂?
11. 试述牙震荡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 12. 试述牙脱位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13. 试述牙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14.试述楔状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15.试述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第五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牙髓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熟悉牙髓的功能和增龄
性变化。
2.熟悉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分类及其致病机制。掌握各类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掌握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原则,掌握应急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术、塑化治疗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熟悉安抚治疗、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失活干髓术、牙髓摘除术、根管外科等方法;了解空管药物治疗。
4.了解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新进展。 5.具备离体牙熟练牙髓治疗技能。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 牙髓组织和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2) 恒牙髓腔的解剖特点和开髓。 (3)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4) 牙髓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5) 根尖周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6)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应急治疗、安抚治疗、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失活干髓术、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治疗、根尖切除术。
2.教学难点:
(1) 恒牙髓腔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2) 急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3) 慢性根尖周炎的X线检查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4) 逆行性感染和逆行性牙髓炎的概念
(5)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和急性牙周脓肿的鉴别诊断。 (6) 根管清理、根管成形、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的方法。 (7) 根尖倒充填术。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牙髓病与根尖周病联系
第二节 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牙髓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二、根尖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三、恒牙髓腔的解剖特点和开髓 四、乳牙髓腔的解剖特点
第三节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一、微生物因素 二、物理因素 三、化学因素 四、免疫因素 五、全身因素 六、性因素 七、其它因素
第四节 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牙髓病的分类 二、急性牙髓炎 三、慢性牙髓炎
四、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五、牙髓坏死和坏疽 六、牙髓退变和特发性吸收 七、牙周牙髓病
第五节 根尖周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根尖周病的分类 二、急性根尖周炎 三、慢性根尖周炎
第六节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应急治疗 三、安抚治疗 四、盖髓术 五、活髓切断术 六、失活干髓术
七、牙髓摘除术 八、根管治疗术 九、牙髓塑化治疗 十、空管药物治疗 十一、根管外科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0月。 3.《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牙髓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
2.试述各类牙髓腔解剖特点,开髓部位,开髓形状及开髓要点。 3.试述髓腔的增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4.试述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病因。 5.试述牙髓病的感染途径。
6.试述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7.试述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8.试述深龋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鉴别。 9.试述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10.试述牙髓坏死和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1.试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2.试述急性根尖周炎的排脓途径。
13.试述慢性根尖周炎的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 14.试述盖髓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15.试述活髓切断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16.试述干髓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17.用砷失活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18.试述干髓术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19.何为残髓炎?如何处理?
20.试述根管治疗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21.试述根管扩大和充填的目的。
22.试述根管治疗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23.试述牙髓塑化治疗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24.试述牙髓塑化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25.试述根尖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26.试述牙再植后的组织变化。 第六章 牙周组织病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牙周病的病因。
2.掌握牙周病的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3.掌握牙龈病、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牙周病的综合治疗计划和各种治疗方法。
5.熟悉牙周病的流行情况和分类、熟悉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6.了解牙周病的临床新进展、了解口腔病灶感染。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牙周病的定义(广义、狭义)。 (2)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 (3)牙周组织病的至病因素。 (4)牙周病的临床病理和主要症状。
(5)常见牙龈病、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6)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7)牙周病的综合治疗计划和各种常用治疗方法。 2.教学难点:
(1)结合上皮的结构、附着方式及位置的变化。 (2)牙菌斑的致病机制。
(3)牙周袋的形成机理及牙周袋的类型。
(4)牙槽骨吸收的机制,牙槽骨的破坏方式,临床表现,X线影像 。 (5)根分叉病变的分度。
(6)选磨法的概念、早接触点和合干扰的选磨原则、选磨方法。 (7)药物控释系统、非甾体类药物的前景、四环素族的新作用。
(8)牙龈切除术,改良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的主要手术方法和步骤。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牙周组织和牙周组织病 二、牙周病的分类 三、牙周病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学
一、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 二、局部促进因素 三、全身易感因素 第三节 临床病理 一、牙龈炎症和出血 二、牙龈增生 三、牙周袋的形成 四、牙槽骨的吸收 五、牙松动和移位 第四节 牙周病的检查 一、病史采集 二、牙周病的检查
三、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四、其它检查方法
第五节 牙周病的病历书写要求 一、病史 二、检查内容 第六节 牙周病各论
一、牙龈病(慢性龈炎、急性坏死性龈炎、急性龈乳头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牙龈纤维瘤病、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二、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三、牙周炎的伴发病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牙
龈退缩)。
第七节 牙周病的治疗 一、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三、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四、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五、牙周病的疗效维护 第九节 口腔病灶感染
一、病灶、病灶感染和口腔病灶 二、口腔病灶感染 三、口腔病灶感染的机理
四、口腔病灶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牙周病学》,曹采芳,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1月。 3.《牙周病学》,孟焕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 2.试述牙周病的流行情况。
3.试述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及形成过程。 4.试述牙菌斑的致病机理。 5.试述牙周袋的形成机理。
6.试述导致牙槽骨吸收的原因及其吸收类型。 7.试述牙周探诊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8.试述慢性龈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9.试述青春期龈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0.试述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1.试述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2.试述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3.对晚期牙周炎患者拟定一个治疗计划。 14.试述牙槽脓肿与牙周脓肿的鉴别要点。
15.试述牙周病治疗计划的四大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16.试述龈上洁治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17.试述龈下刮治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18.试述调牙合的原则。
19.试述松牙固定术的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 20.试述牙龈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21.试述龈翻瓣术的适应证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22.试述超声波洁治术的注意事项。
23.试述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术)的概念。 24.试述口腔病灶感染的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七章 口腔粘膜病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口腔粘膜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口腔粘膜病临床病损特点。
3.掌握溃疡性、感染性、斑纹性口腔粘膜病中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熟悉发疱性口腔粘膜病,唇舌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5.熟悉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征、诊断与处理。 6.熟悉艾滋病、梅毒性口炎的口腔表现与处理。 7.具备口腔粘膜病基本检查能力。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口腔粘膜病临床病损特点。
(2)感染性、溃疡性、变态反应性、斑纹性口腔粘膜病中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常见唇、舌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性传播疾病在口腔表现和全身病的口腔表征的处理。
2.教学难点:
(1)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发病机制及念珠菌性口炎分型特点。 (2)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类型及发病机理。 (3)口腔溃疡的鉴别。
(4)天疱疮、类天疱疮临床表现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 (5)天疱疮、类天疱疮的免疫学检查及治疗原则。 (6)白斑,扁平苔藓,白色角化病的鉴别诊断 (7)唇炎与其他疾病唇部病损的鉴别。 (8)舌部疾病的病因检查和鉴别诊断。 (9)各种综合征的诊断。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口腔粘膜和口腔粘膜病 二、口腔粘膜的结构和功能 三、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病损特点 四、口腔粘膜病的检查和诊断 第二节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一、口腔单纯疱疹 二、带状疱疹 三、球菌性口炎 四、坏疽性口炎 五、口腔结核 六、口腔念珠菌病
第三节 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概述 二、过敏性口炎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 四、多形性红斑
第四节 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 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二、白塞病
三、创伤性溃疡及血庖 第五节 口腔粘膜大庖类疾病 一、天庖疮
二、良性粘膜类天庖疮 第六节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一、白色角化病 二、口腔白斑 三、口腔扁平苔藓 四、盘状红斑狼疮 第七节 唇部疾病 一、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二、腺性唇炎 三、肉芽肿性唇炎 四、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五、光化性唇炎 六、口角炎 第八节 舌部疾病 一、游走性舌炎 二、沟纹舌 三、黑毛舌 四、正中菱形舌炎 五、口腔灼痛综合症
第九节 口腔粘膜常见色泽异常 一、内源性色泽异常 二、外源性色泽异常
第十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梅毒 二、艾滋病
第十一节 全身病的口腔表征
一、缺铁性贫血 二、白血病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四、维生素B2缺乏症 五、维生素C缺乏症 六、糖尿病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口腔粘膜病学》,李秉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6月。 3.《口腔粘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口腔粘膜的临床病损特点。
2.试述口腔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试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4.试述球菌性口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试述口腔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6.试述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7.试述过敏性口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8.试述多形性红斑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9.试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0.试述创伤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1.试述天疱疮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2.试述口腔白斑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3.试述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4.试述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5.试述慢性唇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6.试述腺性唇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7.试述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8.试述口角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9.试述舌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0.试述梅毒的口腔表征。 21.试述白血病的口腔表征。 第七章 儿童牙病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牙齿的发育萌出特点。熟悉儿童时期的三个好发阶段。 2.熟悉乳牙和年轻恒牙的解剖特点。
3.掌握儿童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特点及正确的治疗方法。 4.掌握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适应症和禁忌证。 5.具备儿童牙病接诊技巧。 6.了解儿童口腔医学的新发展。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牙齿的发育萌出特点。 (2)儿童时期的三个好发阶段。
(3)儿童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特点及正确的治疗方法。 2、教学难点: (1)乳恒牙的鉴别:
(2)乳牙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 (3)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适应症。。 (4)儿童牙病接诊技巧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儿童牙病的基本知识 一、儿童分期 二、牙列发育 三、乳牙的特点 四、年轻恒牙的特点 第二节 儿童龋病 一、儿童龋病的诊断 二、儿童龋病的治疗
第三节 儿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一、儿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 二、儿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第四节 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出 一、乳牙的拔出 二、年轻恒牙的拔出 【本章节阅读书目】: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2.《儿童牙病学》,石四箴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1月。 3.《儿童口腔医学》,石四箴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儿童时期有哪三个牙列阶段?在不同阶段的治疗应注意些什么? 2.试述牙萌出的规律及各组牙的萌出时间。 3.试述乳牙、年轻恒牙的特点。 4.试述儿童龋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 5.试述儿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 6.试述乳牙拔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试述年轻恒牙拔除的适应证及时机。 第八章 老年牙病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老年人口腔健康标准,老年牙病治疗设计的意义和要求。 熟悉治疗注意事项。
2.掌握老年牙病治疗原则、治疗特点。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社会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牙病。
(2)老年牙病的研究和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标准。 (3)老年牙病治疗设计的要求。 (4)老年牙病治疗的原则。
(5)老年牙病治疗的特点。 (6)老年牙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
(1)老年牙病的研究。 (2)老年牙病治疗设计的意义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牙病
第二节 老年牙病的研究和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 第三节 老年牙病的治疗 设计的意义和要求 【本章节阅读书目】:
《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试述老年牙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2.试述老年人口腔健康标准。 3.试述老年牙病治疗的原则。 4.试述老年牙病治疗的特点。 五、考核方式和要求
本课程分两学期教学即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第三学期为考查课,第四学期为考试课。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成绩评定方式:将平时考勤、提问、、作业、实践技能操作、理论测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定方式如下:平时成绩50%(考勤10%、提问10%、作业10%、实验50%、期中测验20%)+ 期末理论测试占50%,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1.《口腔内科学》,史九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主要参考书:
1.《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0月。 2.《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3.《牙周病学》,曹采芳,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1月。 4.《牙周病学》,孟焕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5.《口腔粘膜病学》,李秉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6月。 6.《口腔粘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7.《儿童牙病学》,石四箴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11月。 8.《儿童口腔医学》,石四箴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1月。 9.《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王嘉德,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1月。 10.《口腔医学实验教程附册》,王嘉德,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