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晓华,沈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广东广州510630)【摘要】 目的 回顾1例21岁宫颈鳞状细胞癌I B2期患者诊疗情况。方法1例21岁宫颈鳞状细胞
癌I B2期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出现IV度骨髓抑制,采取了及时的治疗措施,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粒 细胞刺激因子、成分输血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杜绝了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化 疗期间需要严密关注患者的骨髓功能,出现骨髓抑制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应对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并发 症及骨髓功能受到进一步抑制。【关键词】 年轻化;宫颈癌;新辅助化疗;IV度骨髓抑制【中图分类号】R737.3;R969.3
【文献标志码】ADOI: 10.13820/j. cnki. gdyx. 20186267年轻宫颈癌患者是指年龄W35岁的宫颈癌患
理检查提示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诊断:宫颈低 分化鳞状细胞癌I B2期。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普及、生活 方式的改变,宫颈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年轻化趋
8月6日行紫杉醇脂质体(210 mg) +卡钳(600 mg)(AUC5-6)静脉化疗。随后出现骨髓抑制及处
理过程见表1。随后复查全血细胞逐渐回升,CRP、PCT下降, 无特殊不适。10月15日妇检宫颈赘生物约3 x3 x
势,但W25岁的宫颈癌患者仍占少数,是所有患者
的0.4%\"]。年轻患者体质好,药物代谢及排泄机 能好,生存意愿强烈,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钳化
疗后,发生W度骨髓抑制概率极低,但后果却非常严 重。现报道1例21岁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I B2 期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出现W度骨髓抑制,通过采取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粒细胞刺激因子、成分输血等 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疗效,随后在肿瘤明显缩小
2 cn/。10月18日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
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
移位术,术中剖视子宫体及子宫下段未见肿瘤受累, 遂行卵巢移位术,术后病理: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
条件下进行卵巢移位的宫颈癌根治术。癌,浸润深度>1/2宫颈,宫颈管、阴道壁切缘、左右 宫旁均未见癌累及,盆腔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免疫
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同房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 于2018年8月2日入我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既
组化:P40 + ,CK5/6 + ,P16 + ,CEA - ,P53(10%) + ,
Ki-67(90%)+。术后恢复良好。往史及家族史均无异常。孕4产3,2012,2014,
2讨论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
2016年各顺产1次,2017年人流1次。妇科检查:
宫颈外口见一大小约6x5 x3 cm3菜花状赘生物, 质脆,有接触性出血;宫旁未扪及增厚及结节;双侧
高发年龄段在50 -55岁⑵。敖梅红等⑴研究表明
W25岁的宫颈癌患者占所有患者的0.4%。该病例
患者年仅21岁。宫颈癌其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紙韧带无短缩及增厚。外院HPV16型阳性。我院
B超示:宫颈管有38 x21 x50 mm3占位,内见树枝
状血流信号。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2
(HPV)感染、性生活过早(<16岁)、早年分娩、多
产、多个性伴侣、性传播疾病、口服避孕药及其他行 为因素有关。有报道显示国内年轻宫颈癌患者有超
ng/L0 全腹 MR zjs:宫颈见 2. 9 x 1. 4 x 3. 2 cm' 异
常信号影,肿块未侵犯阴道,余子宫及双附件形态信 号未见异常,考虑宫颈癌T?期。宫颈赘生物组织病
过4/5被检查出HPV感染⑶。性生活过早女性,其 生殖系统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精液中的致癌
物质较敏感,从而增加患癌风险⑷。妊娠期,女性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B021800163)△通信作者。E - mail:missyy@ 126. com体内会分泌一定的激素,身体较为虚弱,对外界的抵
抗能力较差㈤。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极易受到细广东医学 2019 年 5 月第 40 卷第 10 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y 2019, Vol. 40, No. 10・1505・表1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处理过程时间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x 109 • L-1)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g/L)(x 109 • L-1)74.00(x 109 • L-)*3.77治疗方案2018年8月26日5.5993. 10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rhIL - 11)升血小板 治疗。8月28日行紫杉醇脂质体(210 mg) +
卡钳(450 mg)(AUC5)静脉化疗。2018年8月30日45.0017.007. 166. 150.2689.0066.0ID度骨髓抑制,继续予rhIL-ll治疗。岀现IV度骨髓抑制,立即输血小板,并予重组人 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
2018年9月2日1.87促红细胞、营养支持治疗。2018年9月5日2018年9月7日9.001.130.260.9466.0予输血小板,转隔离病房。出现发热(3& 2兀)、头晕,行头颅CT平扫、心
21.022.0666.8电图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CRP) 11. 11 mg/L、 降钙素原(PCT) 0. 632 ng/L,转血液内科,继前
治疗,并予抗生素治疗、护胃、营养支持。卵巢,降低骨质疏松及心脑血管等的风险,尤其适用
于绝经前的年轻女性力。且该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意
愿,遂考虑进行手术,但宫颈赘生物大小约6 cmx5
cm x3 cm,病灶较大,手术难度增加,由于新辅助化
疗可使原发性肿瘤缩小、根除微转移性疾病⑷,所
以术前、术后进行新辅助化疗。且意大利多中心实 验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可能
是FIGO分期I B2至UB宫颈癌的替代方案⑼。
2018年日本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2017年美国基
于人群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均表明年轻患者IB期鳞
状细胞型宫颈癌卵巢转移率极低;Li等专家 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的卵巢转移率为1. 2% ,卵巢
转移主要是在特殊组织学类型的患者中发现,如小 细胞癌,且最近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表明,卵巢保留患者与双侧卵巢切除术患者的长期
子宫颈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影,边界尚清,大小约2. 9 cm x 1.4 cm x3. 2 cm,呈等T1稍长T2信号影,DMI呈明显弥散受限,增强扫描 可见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子宫,肿块未侵犯阴道;子宫-直肠间
存活率无显着差异说】,遂行卵巢移位术,保证了卵 巢的生理功能。目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钳在宫颈癌的新辅 助化疗中受到广泛重视。许多II期试验和回顾性分 析表明卡钳-紫杉醇相对于顺钳-紫杉醇的益处和
隙清晰。MRI考虑子宫颈癌(T2期)图1第一次化疗前全腹MRI水平面T1增强菌及病毒的感染,引发宫颈癌等重大疾病。该病例 患者HPV16型阳性、性生活过早、早年分娩、多次孕
优点M。同时JCOG-0505 HI期试验显示,卡钳联 合紫杉醇并不逊于顺钳联合紫杉醇〔⑷。本例患者
产史(孕4产3,16岁顺产1次),同时具备了宫颈癌 发病的高危因素。由于年轻女性体内激素水平较
通过两次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效果显著。紫杉醇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和周围神经
高,同时其生殖系统未退化及细胞增殖快而致宫颈 肿物向外生长⑹,易引起接触性岀血,因此该病例 患者首发症状是同房后阴道流血。考虑到患者尚年轻,放疗会增加卵巢功能衰竭
炎,骨髓抑制作用不如烷化剂,而卡钳主要是骨髓抑 制,以血小板减少显著。其中骨髓抑制是多数化疗 药物均可出现的不良反应,通常是I ~11度骨髓抑
制,文献报道IV度骨髓抑制临床发生率较低,仅
机率,更年期症状提前,抑郁、阴道干燥、性生活障
0- 7%左右[切,年轻患者体质较中老年患者好,药物
代谢及排泄机能好,生存意愿也更强烈,IV度骨髓抑 制发生率更低,可一旦发生,导致的后果却非常严
碍、尿道疾病、骨质疏松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
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能有机会保护
• 1506 •广东医学 2019 年 5 月第 40 卷第 10 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y 2019, Vol. 40, No. 10重。由于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易引起各种 感染,发生率高达50.0% ~91.3%[16-,7],是导致肿
瘤治疗相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血小板下降者易全 身脏器自发性岀血,后果极为凶险。通常血小板在
化疗停药后1周下降,14-21 d逐渐回升,至21 ~
28 d恢复正常。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多程连续化疗,
前一次化疗会影响到下一次化疗[闯,骨髓抑制毒性
不良反应累积,通常在第4疗程骨髓抑制毒性不良
反应累积明显。该病例年轻患者卡钳剂量选择
AUC为5 ~6,第1次化疗后第20天血小板仍为II
度骨髓抑制,予rhIL - 11治疗,rhIL - 11起效较慢,
一般要连用5 d才有效果,但在使用2 d后开始化 疗,随后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降至9 X109• L'.IV骨髓抑制,实属少见,且出现发热,抽血结
果提示 WBC 1. 13 x 109 • L_1、NEU# 0. 26 x 109 •
L \\CRP 11. 11 mg/L、PCT 0. 632 ng/L,粒细胞缺
乏,感染指标稍高,积极采取输注血小板、皮下注射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粒细胞刺激因子、静脉抗菌 素、营养补液、隔离保护等综合治疗后逐渐好转。虽 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钳方案化疗间隔时间为21
d,但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严重的骨髓抑制可
能会危及生命,该患者在第一次化疗后20 d仍为n
度骨髓抑制时,个体化差异大,可适当延长间隔时 间,待其好转后再次化疗,避免骨髓抑制进一步加
重。在出现w度骨髓抑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极 度降低,院内感染率接近100%,而且是极为严重的 感染,需使用静脉抗菌素治疗,避免感染。因此在化
疗前要正确评估风险,包括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
KPS评分等,选择合适方案并及时调整剂量;在化疗
后出现w度骨髓抑制,采取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 血小板生成素、糖皮质激素、静脉抗菌素、隔离保护、
成分输血、加强支持、补充营养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以防出现致命危险,密切观察血液指标变化。化 疗前的正确评估和化疗后的密切监护,才能为患
者保驾护航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
敖梅红,邓旭情,李隆玉,等.7051例宫颈癌患者发病趋势 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 27(9): 48 -50.[2] 罗佳.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5, 44 (12): 154-156.[3] 樊庆春,李佩玲,王红丽.宫颈癌1/例临床特点分析[J].
现代医学,2013, 41(5): 341 -343.[4]
Lonky NM, Penner KR, Diedrich JT. Current aims and challen
g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 prevent [ J ]. Clin Obstet Gynecol, 2014, 57(2): 241 -255.[5]
李雪,孔为民,韩超,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1992-2011年间宫颈癌发病趋势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 学杂志:电子版,2013, 9(3): 310-314.[6]
汪静文,徐明娟.宫颈癌复发的临床因素及预后研究[J].中 国妇幼保健,2013, 28(30): 4955 -4958.[7]
Matsuo K, Shimada M, Yamaguchi S, et al. Identifying a candi
date population for ovarian conservation in young women with clinical stage I B - Il B cervical cancer [ J ]. Int J Cancer, 2018 ,
142(5) : 1022 - 1032.[8] Kumar L, Harish P, Malik PS, et al. Chem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cancer [ J ]. Curr Probl
Cancer, 2018, 42(2) : 120 - 128.[9] Benedetti - Panici P, Greggi S, Colombo A,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 versus exclusive 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ervical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I- talian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y [ J ]. J Clin Oncol, 2002, 20(I) : 179 -188.[10] Matsuo K, Machida H, Horowitz MP, et al. Risk of metachronous
ovarian cancer after ovarian conservation in young women with
stage I Cervical cancer [ J ]. Am J Obstet Gynecol, 2017, 5 (217): 580. el -580e. 10.[11 ] Li S, Hu T, Lv W, et al. Changes in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canc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study of 10, 012 cases from a nationwide working group[J] . Oncologist, 2013, 18(10) : 1101 -1107.[12] Matsuo K, Machida H, Shoupe D, et al. Ovarian Conservation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Young Women With Early - Stage Cervical Cancer[J]. Obstet Gynecol, 2017, 129(1): 139-152.[13] Marquina G, Manzano A, Casado A. Targeted Agents in Cervical
Cancer: Beyond Bevacizumad [ J ]. Curr Oncol Rep, 2018, 20(5): 40.[14] Kitagawa R, Katsumata N, Shibata T, et al. Paclitaxel plus car-
boplatin versus paclitaxel plus cisplatin in metastatic or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the open - label randomized phase DI trial
JCOG0505[J]. J Clin Oncol, 2015, 33(19): 2129 -2135.[15] 李菁,龙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肿瘤化疗后DI
度以上骨髓抑制的疗效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 34
(7B): 50-52.[16] 刘浩,任浩洋,孙纯广,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 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 25(6): 501 -504.[17] 蔡成才.药物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2012, 7(4) : 423 -425.[16]李义秀,陈铭,熊爱珍,等.71例肿瘤化疗致3-4级骨髓抑
制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 38(10); 1099 -
1101.[18] 丁丁,孔为民.卡钳联合紫杉醇方案中不同药物剂量对骨髓
抑制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3(46), 188 -
192.(收稿日期:2018-11-18编辑:朱绍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