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巧用小棍儿做游戏》教学设计

2020-02-19 来源:独旅网
第二课:巧用小棍儿做游戏

教学设计思路:

一、激趣导入——二、活动实施——(一)平面图形变——(二)平面图形变立体——(三)拓展与延伸——三、活动总结 教学内容:巧用小棍儿做游戏——书5~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巧用小棍做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寻规律,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巧用小棍建大厦”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巧用小棍建大厦”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准备牙签、棉签、塑料棒、吸管等小棍棒、无毒橡皮泥 2、自由结合组成研究活动小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小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的物口,谁能说一说,小棍都有哪些用途呢?

生自由谈一谈 估计:做火柴、铅笔、牙签、棉签„„

师:小棍不仅有很多实用的价值,我们还可以用小棍儿做许多有趣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二、活动实施 (一)平面图形变换:

1、摆一摆(个人尝试)要求:用十二根小棍儿,摆成一只飞行的小燕。(生动手摆) 引导:想一想,移动其中的哪三根小棍,能使这只小燕改向相反方向飞行。 生边思考边动手试一试。

指生汇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移动的方法。

估计:生先想象出反方向飞行的小燕的轮廓,再动手移动小棒摆一摆。 2、摆一摆(自由结组尝试)

师引导:我们掌握了用小棍摆、移小燕的方法,下面我们再来摆一摆。

出示操作要求:①用十二根小棍,摆成一条游动的小鱼,请移动其中的三根,使这笨小鱼改方向游动。②用十二根同样的小棒儿摆成五个正方形:

A、拿掉其中的二根,变成两个正方形。 B、移动其中的三根,变成三个相等的正方形。 C、移动其中的四根,变成十个正形。

生:①自由结组,尝试交流。②指生汇报,集体交流。 引导:谁能说一说,平面图形在变换时有什么好方法呢? ③生自由小结。

(二)平面图形变立体

师:刚才我们掌握了平面图形变换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平面图形变立体。 提出操作要求:大家能用六根小棍摆成四个三角形,用十二根小棍儿摆成六个正方形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有智慧,完成的最快?)生操作。

师:出示练习要求:①用九根小棒儿,摆成一只花瓶,请移动三根,使平面图案变成立体图案。②用十八根小棍,摆成由三个正六边形和一个正三角形组成的图案,再添九根,摆成由三个正立方体和一个正三角形组成的图案。

生:①小组想办法交流操作,师巡视点拨。②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三)拓展与延伸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巧用小手建大厦”的比赛,用橡皮泥做连接物,用小棍插接各种建筑模型,比一比谁的大厦更雄伟,更美观,更稳定!

生:①动手操作②作品展评:学生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分析作品特点,同学互相评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师:对作品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小组的优秀作品。

三、活动总结:今天我们通过玩小棍的游戏,培养了大家创造力,我希望同学们今后注重动手实践,使自己的思维有进一步的发展创新。

板书设计:

巧用小棍儿做游戏

教师板书学生作品、动脑筋、动动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