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当今的时代经济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存在五百年乃至上千年。企业的发展与生命有机体的发展一样,都有其产生、发展、衰落乃至消亡的这么一个过程。类似的,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的这样一个时期,这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实施与企业生命周期相符合的各种管理和战略。而在这些所有战略中,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学术界的研究还是在企业界的实践都备受关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没有财务战略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没有财务战略的企业是不能称之为企业的。
(二)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由于财务战略选择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理论还有欠缺。基于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着手进行财务战略的选择。其次,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最后,结合案例分析,论述企业的财务战略应如何选择。
第二部分财务战略与生命周期理论。首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财务战略和生命周期的相关文献;然后详细介绍财务战略理论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而财务战略的选择主要是从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的设计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企业的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中呈现的不同特征,分析并选择正确的财务战略,主要是从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本为选苏宁电器作为研究的实例,从该企业的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分析,使得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论证。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财务战略的正确选择,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出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总体战略,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企业界在战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还停留在经验管理和主观臆断的战略阶段,对企业的财务战略以及非财务战略的了解和运用掌握的不透彻。在财务战略的学术界上,专家们对此研究的时间并不长,成果也不多。企业在实施自己的财务战略时,应该针对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将财务战略等理论转向企业的实际应用,着重研究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以此来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通过不断地实践,对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修正,以便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 二、财务战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体系
(一)财务战略理论
1.财务战略的发展进程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阶段主要是以筹资为主的财务战略。股份公司的大量兴起,迫使许多公司需要扩大资金需求来增大企业的规模,由于当时的资本市场还未成熟,股票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为了筹集资金,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财务管理第一次作为独立的职能出现。
从二十世纪到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这阶段主要是以理财活动为主的财务管理时期。企业的偿债能力、破产、清算和重组分配决策三个主要方面的财务战略的研究领域。这标志着研究方法由描述性转向定量性研究。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有效的市场理论、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内容。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财务管理理论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投资方式也相应的增加,出现了期货、期权、股指等投资方式;其次,高新技术的投资对象转向了知识经济,从而风险投资成为了财务管理的中心;最后,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与国际接轨,国际相继进入了财务管理的研究范围。经济危机的出现暴露了证券交易法不健全的弊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国都加强了对证券法规的管理,尤其是美国,更加注重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法律建设,因此,在这一时期,理财活动成为了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企业的投资方式多元化,出现了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投资信息,企业开始注重财务决策方面。这一时期,形成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财务日益成为了财务战略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财务战略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发现,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也与之转变,只有当企业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从筹资、投资、股利分配及管理的决策体系着手,为企业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了,成为了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根据。
2.财务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西方学者卢斯·班德(Ruth Bender)和凯斯·沃德(Keith Ward)认为,财务战略是企业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或分配决策。财务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增加价值,而这并非总是简单尝试以成本最小化就能做到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使理人员掌握运用最佳的财务策略来增加公司未来的利润。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像最好的合作和竞争战略一样,应该将公司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考虑在内,因为它与股东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也对财务战略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1997年,刘志远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的战略,为增强企业的财务优势,在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影响下,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及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执行的过程。同年,吉全贵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财务决策者在特定环境下,依据已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各环境因素对理财活动的影响基础上,预先制定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方略。1999年,陆正飞认为,财务战略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
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财务战略虽然只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方面,是一种职能战略,但其出发点却必须是站在企业全局的立场之上的。2001年,魏明海认为:财务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进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动和配置为衡量标,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为目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
根据上述的观点,本文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显然,财务战略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目标的途径和策略为焦点。
3.财务战略的分类
(1)根据企业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特征,企业财务战略分为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2)根据企业的基本活动,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
(3)根据企业的状况特征,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
(4)根据派生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战略可分为: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并购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战略等。
(5)根据财务活动本身涉及的范围,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总体财务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
4.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1)资本市场的影响
资本市场是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首先,筹资的重要来源是资本市场。其次,在企业实施的各种财务战略选择中,资本市场为其提供环境和规则。最后,资本市场可以为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市场信号,从而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 (2)财务风险的影响
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财务战略。不同的企业对待财务战略中的风险态度不同,当管理者对厌恶风险时,他会选择保守型的财务战略,控制企业的扩张速度;当管理者偏好风险时,他会选择积极的财务战略,乐观的对待资本市场。 (3)治理结构的影响
企业不同的治理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导向,因为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战略方向,对企业的财务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企业内部有着健全的治理结构时,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企业的终极目标保持一致。 (4)生命周期的影响
企业的成长都要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不同,所以采取的财务战略也不同。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稳定持续发展,依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做出及时的财务战略调整,这样就能确保财务战略的正确实行。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1.企业生命周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最早提出生命周期概念的是马森•海尔瑞,20世纪50年代,他应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研究企业的问题,他认为企业的成长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并指出在企业的发展中会
出现停滞和消亡的现象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局限性造成的。
20世纪60年代,斯坦梅茨将企业成长过程分为直接控制、智慧管理、间接控制、部门组织四个阶段。哥德纳指出,企业的周期性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第二、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没有明显上升的同时也没有明显下降的停滞阶段,这是生物生命周期所见不到的;第三、企业的消亡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变革来获得新的生命。
爱迪思博士在1989年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生命周期理论的日渐成熟,在他的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明确了生命周期的概念,描述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典型特征。他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衰老取决于灵活性和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消长。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较差的可控性。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进入到成熟期时,此时企业的生命力最活跃,灵活性和可控性都很强。当企业进入老化时,两因素就变得较差,最终走向死亡。
我国学者陈佳贵教授也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1988年和1995年,他发表了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论文,他认为,企业的成长会经历诞生、成长、壮大、衰退、到最终的消亡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求存起、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这几个阶段。
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分析
(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1.企业初创期的特点
初创期的产品用户很少,只有高收入顾客才会对这些产品产生兴趣。虽然产品设计独特,但是质量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由于初创期产品刚刚出现,有很少的竞争对手,为了说服顾客去购买,企业就必须增加营销成本,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用。新产品的销量小,产能过剩,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产品的新颖性和顾客的高收入使得价格弹性小,因而,企业可能在这一时期采用高价格、高毛利政策,但是销量小,使得企业的净利润较低。
初创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主要投资于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改进,从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时期的经营风险相当高,企业研制的产品是否能被顾客接受,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新产品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成功则进入成长期,失败则无法收回前期投入的资本。
2.企业成长期的特点
到成长期时,产品销量不断上涨,购买产品的顾客范围随之扩大。随着产品的不断出现,消费者接受的产品质量各不相同,相应的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尽管广告费用还比较高,但是每单位销售收入分担的广告费用在下降。在这个时期,竞争者在不断进入该行业,企业之间开始争夺人才和资源,引发市场的动荡。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出现了产品的最高价格,单位产品净利润也较高。
成长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要使产品能成功的进入成熟期,企业主要就是要加强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在这一时期,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是经营风险还处于较高的水平,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就相应的增加了。
3.企业成熟期的特点
成熟期市场巨大,几乎接近饱和状态,该行业的企业之间出现了价格竞争,产品接近标准化,差异不明显,技术和质量改进缓慢,企业主要靠老客户的重复购买,新顾客减少。产品价格开始呈下降趋势,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在下降。由于整个产业比较稳定,任何想扩大市场份额的竞争者,都会遇到对手的顽强反抗,从而引发价格战争。企业在这一时期,应该主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成熟期的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达到中等水平,股东和企业想长期停留在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入
的成熟期,但是价格战随时会爆发,迟早会进入衰退期。
4.企业衰退期的特点
在衰退期,产品的用户大多对产品的性价要求过高。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在质量方面会出现问题,产能严重过剩,只有大批量生产并有自己销售渠道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企业在一时期的产品价格、毛利都很低,只有到后期,等大部分的企业退出市场,价格才有望回升。
企业通过控制成本,来维持正的现金流,因为企业在衰退期的经营战略目标是防御,获取最后的现金流。当企业缺乏成本控制优势时,就应该尽早退出行业的策略。进入衰退期后,经营风险会进一步降低,主要的悬念是在哪个时间产品将完全退出市场。
(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分析
1.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在企业初创期,大多数公司认为经营风险比财务风险更重要。因此,从总体上看,创业期企业的财务战略安排应是关注经营风险,尽量降低财务风险。与此相适,应企业在该阶段应采取以下财务战略:
从筹资战略看,企业初创期适宜通过权益资本筹资,建立牢固的财务基础,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的成长。初创期企业一般不宜采取负债筹资,这是因为一方面,初创期企业经营风险比较高,债权人要求的利率会较高,从而企业的筹资成本会很高;另外,企业在初创期的利润较少甚至是负数,用负债经营不会给企业带来节税效应。而对于权益筹资,由于初创期企业盈利能力较差,投资有完全失败的潜在可能,因此风险投资者在其中起很大作用。风险投资者之所以愿意将资本投资于企业,是因为预期企业的盈利能力未来会出现高增长。所以,企业应采用低财务风险策略,主要依靠股东投资,减少借款。
从投资战略看,企业在初创期未能树立起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得不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因此,适宜采取集中化投资战略,利用有限的资金投资于某个特定市场。通过实施集中战略,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市场,重点投资于特定目标,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能力,发挥学习效益,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股利分配策略看,创业期的企业利润较少,缺少支付股利的现金,留存收益是很多企业唯一的资金来源,企业出于稳健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积累,因此适宜采取少分或不分配利润的股利政策。
2.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从筹资策略看,由于风险投资者要求在短期内获得因冒险投资成功而带来的高回报,一旦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新的风险投资计划。因此,如果企业原始资本中存在风险资本,则企业必须找到其他适宜的外部融资来源将其取代,并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资本储备。由于公司的产品已经经受了市场的考验,而且公司经营已相对比较稳定,因此新投资者较之风险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要低,企业有可能从较广泛的潜在投资群体中搜寻新的权益资本。当然,权益筹资方式也包括提高税后收益的留存比率。如果两种融资途径都不能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最后可考虑采用负债融资方式,但是要注意资产负债率,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
从投资策略看,企业成长期适宜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即通过企业外部扩张或自身扩展等途径获得发展,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企业可适度增大营销投入,以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此外,由于企业的现金储备充足,可以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或对外股权投资,以获取投资
收益,实现资本保值增值。
从股利分配策略看,企业成长期收益水平有所提高,但现金流量不稳定,同时拥有较多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需要大量资金。为增强筹资能力,企业不宜采取大量支付现金股利的政策,可以定期支付少量现金股利,而送股、转增股的使用较为普遍。
3.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在该阶段应采取以下财务战略:
从筹资战略看,企业成熟期可采取积极的筹资战略,即采用相对较高的负债率,以有效利用财务杠杆。在企业成熟期,经营风险相应降低,同时盈利较多,采用负债筹资,会获得节税的好处,另外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债权人愿意以较低的利率为企业提供资金,企业应扩大负债筹资的比例。同时企业开始出现大量正现金净流量,对成熟期企业而言,只要负债筹资导致的财务风险增加不会产生很高的总体风险,企业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资本结构,负债筹资就会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同时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
从投资战略看,此时企业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继续发展的机会较小,这时可以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开发其他产品。企业可以选择进入新的、与原有业务特性存在根本差别的业务活动领域,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经营单一的风险,突破生命周期的制约,寻找继续成长的路径。
从股利分配策略看,成熟期的企业盈利较多,现金流量充足,同时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不需要太多的投资资金,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而且投资者收益期望强烈,因此适宜采取高股利支付比率的现金股利政策。
4.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从总体上看,适应衰退期的风险特征,企业在该阶段应采取保守的财务战略:
从筹资战略看,企业进入衰退期后,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恶化,经营风险加大,企业应该继续保持较高的负债筹资比例,而不必调整其扩张型的资本结构。一方面,衰退期既是企业的夕阳期,也是企业新活力的孕育期。在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新进行业的增长性及市场潜力巨大,则理性投资者会甘愿冒险,高负债率即意味着高收益率,如果新进行业并不理想,投资者会对未来投资进行自我判断,因为理性投资者及债权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对企业未来前景的评价,来判断其资产清算价值是否超过其债务面值。因此,这种市场环境为企业采用高负债融资创造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筹资战略对企业自身而言是可行的。
从投资战略看,在这一阶段,市场上的替代品出现,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企业可以考虑实施并购重组战略,从而获得一定的财务回报。如果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较强的竞争地位,则可以考虑通过兼并小的竞争对手来重组行业,直到拥有市场份额的控制权。通过市场控制权,企业可以获得比重组前更多的财务回报。采用这种战略,企业首先要确定某一局部市场在衰退期仍能有稳定的或者下降很慢的需求,而且在该市场中还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企业应当在这部分市场中建立起自己的地位,以后再视发展情况考虑进一步的对策。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投资,但必须注意投资成本不能太高。对于那些没有继续投资价值的产品,企业则可采取剥离或清算等退出战略,以增强在需要进入的新投资领域中的市场竞争力。
从股利分配策略看,衰退期的企业投资需求很少,经营中的盈利可以全部用来分配股利,同时以前预留的盈余也要向股东分配,支付的股利甚至会超过本期盈利。这种股利回报既作为对现有股东投资机会的补偿,也作为对其初创期与发展期“高风险一低报酬’’的一种补偿。当然,高回报应以不损害企业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
四、案例分析
(一)背景资料
80年代初期,我国家电行业刚刚起步,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受高额利润和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集中引进了大批生产线,使家用电器的生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家电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在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我国家电行业逐步从前期多而松散的企业结构向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向迈进。目前,我国家电行业形成了一批能够主导市场且具有知名品牌和较高营销水平的家电企业集团。科龙、海尔、新飞、美菱的电冰箱;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洗衣机;格力、春兰、海尔、美的的空调器;格兰仕的微波炉产量都超过百万台。我国家电行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经济,并己开始进入产业升级的结构整合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多元化经营,其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从家电行业的发展来看,在我国兴起之后,已经历了初创期、快速成长期,然后及早的进入成熟期。一些企业在行业环境变化发生后,能够采取及时适当的财务战略,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也存在一些企业,未能分析清楚企业所处的环境,制定了不适当的财务战略,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失败.
(二)海尔电器案例分析
1.家电行业初创期
1.1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初,对于当时来讲,我国家电行业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国内几乎没有竞争市场,生产技术和生产线都是从国外引进。此时,海尔加入了家电行业,以张瑞敏为首的厂领导决定引进国外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他们搜集了30个国外厂家的技术资料作比较,最后确定采用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1985年生产出了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琴岛一利勃海尔”,良好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1987年,在全国48家大型商场中,海尔被广大消费者推举为最受欢迎产品电冰箱类的第一名,直至1997年,一直稳居榜首。几年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上升,被评为全国十大驰名商标,1990年被国务院生产指导委员会审定为国家一级企业,是国家大型电冰箱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海尔在家电行业是第一家通过ISO9001国际认证和美国UL认证、德国VDE认证、加拿大
CSA
1.2海尔财务战略
筹资方面,海尔是在集体企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资金来源单一。对于刚进入家电行业的海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表现在硬件设施、流动资金和生产资金的大量投入、研发费用支出等方面。为了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根据企业刚起步的具体情况,采取权益融资是最主要的筹资途径。于1993年11月19日,海尔冰箱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认证等十余项认证,被公认为中国家电的第一名牌。
投资方面,在80年代,国内家电行业开始发展,在早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家电行业以核定定点生产厂的方式设定进入门坎,在当时只要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可以生存。由于受投资资金的限制,海尔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将有限资金定位在电冰箱上。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重抓质量,七年时间专心致志于电冰箱,创立了一套“OEC管理法”,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股利分配方面,在海尔初创时,整个家电行业也刚刚起步,未来前景不能预测。此时,企业的经营风险高、收益低且不稳定,筹资能力差,同时是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的阶段。因此,资金处于紧缺状态,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的留存,充实企业的资本。海尔93年上市,在94年度的股利分配如表: 公告日期 1994-03-26 分红方案(每10股) 送股(股) 3.00 转增(股) 0.00 派息(税前)(元) 0.00 可以看出,为了避免现金的流出,海尔采用股票股利的方式分配,既可以稳定股东,也可以保留企业的留存收益,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家电行业成长期
2.1背景
经过十年的发展,90年代中期,我国的家电行业从初创期步入了家电的快速成长期。家电业开始了一轮比较激烈的竞争,基于家电行业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形下,一些企业采取了规模生产的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迅速占领了市场。在这种竞争形式下,规模经济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战略。海尔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在1992年投入大量资金组建了海尔集团技术中心,用于产品的研发。自技术中心成立后,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大为加快,其中无霜换代MSV电冰箱,超级节能无氟电冰箱BCC--21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尔联合国外大公司、科研机构进行研发。成立了48个联合研究中心,其中有东芝、飞利浦、迈兹等,这大大提高了海尔自身的应变能力。
2.2海尔财务战略
筹资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并了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了海尔集团,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阶段。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从八亿元迅速升至六十一亿元,19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1.43亿元,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童年海尔商标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名牌。1998年海尔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资本重组、资本盘活的方式兼并了包括了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希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亏损总额在5.5亿元的十八大企业。随着海尔集团的不断成长壮大,海尔资本运营观念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投资方面,在我国家电行业进入成长期之后,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不断增长。此时,竞争对手随之增多,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整个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形,海尔采取以生产电冰箱产品为核心,同时扩张了电冰柜和空调器的生产。在短期内,海尔便成功地占领了冰柜和空调市场,并成为中国制冷家电行业的领导者。紧接着,海尔又开始进入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等小家电领域,几年后又成为了洗衣机行业的领导者。海尔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以洗衣机为主的多元化经营。1997年以进入彩电业为标志,海尔进入黑色家电信息家电生产领域,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国内家电名牌。 股利分配,海尔95年到98年企业股利分配 海尔在此期间采用现金股利和配股相结合的方式,
海尔此刻正处于成长期,在扩大生产规模和研发新项目,开辟新领域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95年至98年的股利分配如下表: 公告日期 1998-06-03 1997-06-10 1996-07-22 1995-07-01 分红方案(每10股) 送股(股) 0 0 2 0 转增(股) 0 0 0 0 派息(税前)(元) 4.7 4.3 1 3.5 采用这种股利分配方式,可以让股东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看好,再通过配股的方式取得更多的权益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3.家电行业成熟期
3.1背景
家电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生产能力日益加强,从九十年代到现在,许多企业的产品库存急剧上升,因此陷入了资金周转困难的困境之中。大企业集团在质量、成本、规模生产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家电行业快速走向成熟,其增长速度明显趋于平缓。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前的卖方市场已转为如今的买方市场,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格局,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化时,我国的家电行业出现了如下的特征:产品的增长速度缓慢、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利润下降。 3.2海尔财务战略
筹资方面,行业由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各个企业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用在研发和市场上。由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趋于平稳,债务筹资的压力在此阶段加重,因此,需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海外融资。2001年6月17日,中国银行授信海尔集团公司3亿美元额度,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总裁杨绵绵、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出席了签字仪式。据悉,这是中国银行给予我国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企业全球性授信。海尔集团得到中国银行的全球性授信后,海外融资的审批手续将大大简化,3亿美元以内的境内外投资项目将得到更加快速及时的服务。历时5年之久的海尔集团海外上市终于完成,原“壳”公司香港中建电讯宣布退出海尔电器集团,同时青岛海尔集团控股(BvI)有限公司也正式向德意志银行发行权证。至此,海尔集团成功持股超过50%成为第一大股东后,香港借壳融资也已经基本完成。
投资方面,海尔主要把资金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投入,以摆脱竞争对手,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中国家电企业已经进入了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能占据市场。“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另一方面,拓展其多元化道路,希望以多元化战略来谋求企业的高速增长。目前海尔已经从产品多元化进入了产业多元经营的格局:从家居用品到手机,从生物制药到物流,从餐饮到金融,涉及的产业让人目不暇接。
股利分配,在00年,01年和04年企业还结合了送股的分配方式,企业已步入成熟期,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现金量比较充足,在没有寻找到新的发展途径,取得更高收益率的项目时,给股东进行分配,既稳定了股东,也让市场对企业充满信心。在成熟期部分产品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因此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当中。股利分配如下表:
公告日期 2011-07-12 2010-07-23 2009-07-07 2008-06-19 2007-07-13 2006-07-14 2005-07-08 2004-07-06 2003-07-04 2002-06-14 2001-06-14 2000-06-15 分红方案(每10股) 送股(股) 0 0 0 0 0 0 0 2 0 0 2 2 转增(股) 10 0 0 0 0 0 0 3 0 0 0 0 派息(税前)(元) 1 3 1.5 2 1.5 1 3 0.5 3 3 2 2 综上所述,从海尔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财务行为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使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财务战略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2]金国利《行业生命周期与投资》,《企业战略管理》华文出版社2003.2 [3]邱国栋:《一般性发展阶段》,《公司发展战略》,人民出版社,2005.12 [4]张秀玉:《行业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5]李梦苏:《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第9期
[6]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蜕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1期.41—43 [7]魏明海.财务战略—着重周期因素的影响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王萍. 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理财视点.2010-5-10 [9]任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新会计.2009-01
[10]周守华、陆正飞、汤谷良著.《现代企业理论的前沿专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1]张建春.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陆正飞.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中国工业经济,1997 [1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04
[14]张晓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王金龙.激活财务战略影响因素的财务特征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0年36期 [16]谢国珍.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中国农业会计2006-06 [17]于翠芳.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战略选择,科学与探索,2010-06 [18]周三多.《战略管理与新思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青岛海尔(600690)分红配股--新浪网
[20]海尔发展史--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