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与其他药物的比较研究

2021-03-22 来源:独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与其他药物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晋予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与其他药物的比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细菌感染病例分离的细菌1500例, 此外还从肠道门诊患者的大便中分离出832株肠道细菌。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细菌进行检验。结果 LVLX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弗氏志贺氏菌、索氏志贺氏菌的耐药率较低, 而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ESBL阳性菌的耐药率较高。LVLX对肠道致病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 医生在临床用药时应该根据抗生素的特点进行合理使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细菌感染;敏感率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 临床耐药率的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严重问题,对抗生素耐药率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作者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细菌感染病例分离的细菌1500例, 此外还从肠道门诊患者的大便中分离出832株肠道细菌。研究左氧氟沙星对这些细菌的耐药性, 并和其他抗生素药物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细菌感染病例分离的细菌1500例, 样本均来源于本院该时间段内的住院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院内感染,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为622占41.47%, 革兰阴性杆菌为878占58.53%。此外还从肠道门诊患者的大便中分离出832株肠道细菌。作者采集的样本主要包括血液、痰液、腹水、尿液和粪便。

1. 2 实验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细菌进行检验。使用NCCLS建议的K-B法测定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的主要实验试剂包括药敏纸片和MH琼脂, 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使用的药敏纸片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LVLX)、环丙沙星(CPLX)、诺氟沙星(NFLX)、青霉素(PCG)、氨苄青霉素(AMPC)、头孢唑啉(CEZ)、头孢噻肟(CTX)、复方新诺明(ST)、亚胺培南(IPM)、氨曲南(AZ)。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药敏质控菌株。 2 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1 LVLX对革兰阳性球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AMPC、CEZ、CTX, 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耐药性LVLX明显低于PCG和ST;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ST, 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低于PCG;对肺炎球菌外的链球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PCG, 对肺炎球菌外的链球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低于ST;对肠球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低于PCG, 见表1。

2. 2 LVLX对革兰阴性球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对克雷伯氏菌属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IPM, 和AZ、NFLX间差异不明显;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IPM和AZ;对气单胞菌属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IPM, 和AZ、NFLX间的差异不明显;对ESBL阳性菌的耐药率LVLX明显高于IPM3 讨论

耐药性主要指细菌、肿瘤细胞等对化学药物作用的耐受性, 耐药性会使药物的疗效明显下降 [1]。细菌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式产生耐药性:第一, 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灭活菌, 如β-内酰胺酶等;第二, 细菌结合药物靶位的改变;第三, 细菌形成生物被膜, 使通透性发生变化;第四, 细菌产生出阻碍抗菌药物向其内部渗透的机制;第五, 细菌产生主动外排系统, 如外排泵, 将药物排除[2]。根据耐药性的发生原因可以将其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两种[3]。在自然界中的许多细菌就存在天然耐药性[4]。获得耐药性一般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后, 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 而耐药菌株则大量繁殖进而逐渐代替敏感菌株, 最终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增高[5]。由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 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存在, 因而是产生耐药菌株的主要原因[6, 7]。

作者对2010年~2012年2年内LVLX对2332株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情况和其他几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LVLX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弗氏志贺氏菌、索氏志贺氏菌的耐药率较低, 而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ESBL阳性菌的耐药率较高。LVLX对肠道致病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 因而可以被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而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ESBL阳性菌, 临床治疗时由于LVLX耐药率较高, 不推荐单独使用。 综上所述, 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容易产生较高的耐药率, 降低药物的疗效, 因而医生在临床用药时应该根据抗生素的特点进行合理使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 参考文献

[1] 施瑞华,张巧娣,梅亚宁,等. 临床分离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1(11):69-70.

[2] 游春芳,周利民,张肃川,等. 耐左氧氟沙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1,03(09): 297-30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朱柏珍,骆春华,李咏梅. 根据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 2012,12(02):43-45.

[4] 李虹. 中药制剂联用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改变的研究.泸州医学院, 2012, 11(10):123-124.

[5] 周心怡.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兰州大学, 2013,21(07):13-14. [6] 杨建军.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3,23(06):139-140.

[7] 郭建萍. 肠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28(08):132-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