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2-07-16
来源:独旅网
2014年6月 第l3卷第2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Jun.2014 V01.13 No.2 DOI:10.3969/j.1672—7991.2014.02.021 大学生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木 杨文阳 (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通过对媒介素养与网络信息素养等相关概念的解析,得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表现为对媒体的批 判态度、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 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分析对媒体的批判态度、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与 网络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媒体的批判态度、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 问网络信息的次数均对网络信息素养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91(2014)02—0102—06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College Students’Med-m Literacy to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cy Yang Wenyang (School of Computer ciSence,Xi’an Shiyou Univesirty,Xi’arI Shaanxi 710065,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oncepts of media literacy 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al literacy,we found that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manifested mainly manifestd as the cogniteion of criticism attitude to media and media effectiveness,self-eficacy and access tifmes tO online network information.By using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aria- lyze the 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relevant data.the above—mentioned issue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o cognize the re・ lationship among them.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attitude to media,cognition in media effectiveness,self-el- ifcacy and access times to online network in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network iforn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network iformatinonal literacy;media ̄teraey;critical thinking;self-eficacy f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 生活,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坐在电脑前打 开网络浏览器或登陆自己的账户,查阅学习资料 目的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经过深入研究发现, 大学生使用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媒介的批 判能力,对媒介的使用不够深入 J。换句话说, 或者交流讨论。学生可以讨论是否报名参加专门 在线学习课程和辅导班等,或者同时参加在线交 流和校内网络课程,比起过去现在有更多的大学 生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网 络学习环境让今天的大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学 习,而且可以选择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当 前大学生比较流行的在线活动是网络聊天、查看 和发送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听音乐、浏览网页、游 戏娱乐等。因此,今天的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越来 越依赖于网络,虽然大学生网络媒介利用率比较 今天的大学生不具备网络学习必要的媒介素养和 信息素养,也就不能评价网络相关信息的有效性、 可靠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而这种素养对他们将来 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高校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大学虚拟图书馆,而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网络成为主要的信 息来源,因此网络信息素养对于依赖网络进行学 习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对信息来源的 感知来预测信息的可信度,然而感知信息的可信 度并不意味着实际可信度。事实上,如果学习者 认为获得的信息可以接受,那么他会认为这个信 高,但是调查发现其学习动机却很低,娱乐、消遣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立项课题“基于网络文化安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机制研究” (SGH12308);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计划项目“企业E—learning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为 例”(2013JKl154)。 收稿日期:2013—11—17;修回日期:2014—03—03 作者简介:杨文阳(1980一),男,河南省西峡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远程教育、数字媒体应用研究。 第2期 杨文阳大学生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 103 息来源也是可信的,这可以消除对信息感知的评 估。对大学生来说,各种不同的文本、声音、图像、 图形和其他可利用的网络资源良莠不齐的充斥在 网络中,由于政府对这些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管,一 些网络信息素养不高的大学生可能会迷失方向, 这就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是网络媒 个人能够鉴别有用信息并有有能力获取、评价和 有效利用所需的网络信息_6 J。网络信息素养不 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与网络信息以及信息素养密 切相关,与图书馆学科有着很深的渊源。传统的 信息素养培训项目主要集中讲授利用图书馆资 源、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在线数据库所需的技 能 。在这些培训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主要 包括:教学生使用在线目录和电子数据库;区分不 介接触的主体,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受到影 响,所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值得关注 J。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网络信 息素养的关系,以便于高校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 和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 一、媒介素养与网络信息素养相关概 念解析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 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 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J。媒介素养主要用 来教导和激发个人批判性分析各种媒体信息,减 少对媒体的现实主义认识,增强对媒体的批判和 质疑精神。媒介素养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外, 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培养和升华,逐渐把人们与 媒介的关系从被动转为主动,主动地用批判性的 思维去考虑和理解媒介信息_5j。从媒介素养功 能层面理解的话,媒介素养会对信息素养产生积 极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学习者对主流媒体的客观分析能力,即学习者 对媒体的批判性态度;学习者对媒体宣传目的、观 点以及技术知识的鉴别能力,即对媒体效能的认 识;学习者在使用媒体检索信息时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者学习时访问媒体的频率。大学生的网络媒 体素养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对网络媒体的批判态 度、对网络媒体的认识、在网络信息检索时的自我 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来体现。在大 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用不同的方 法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学习时会逐渐养成批 判性思维习惯,这可以帮助他们清晰认识网络信 息的相关性、有效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从 而对网络信息作出正确选择。 (--)网络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识别、检索、评价、 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定义,网络信息素养是一 同的图书馆数据库;利用远程登录连接访问图书 馆数据库系统;解释和引用文献记录;针对学习主 题选择最为合适的数据库。随着可利用网络信息 的爆炸性增长,信息素养不再只是图书馆一个学 科的问题,而成为许多相近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 比如教育学、传播学等,信息素养包括了更深层的 含义,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是否具有批判性地分析 和反思各种传播媒体所承载的文本信息的能力。 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大学生会频繁访问和使 用在线图书馆资源,这表明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习 任务更多地依赖搜索引擎和互连网,高校学生为 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必须熟悉网络 信息检索方法。 (三)信息检索 具有较高网络信息素养的搜索者可以以最 快、最方便的途径优先访问网络信息。信息的有 效性原则认为,个人获取信息的效率比信息质量 重要,许多人依靠信息源(包括大众传媒)作为提 高他们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手段(即快速获取更多 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的来源不是像大学图 书馆这样正式的信息源。网络信息搜索者一般使 用百度、Googl ̄、或Yahoo等常见的搜索引擎,他 们在使用时只关注链接在第一页或第二页的信息 搜索结果 。这表明学习者在查询信息时最有 可能从最简单、最方便的信息来源中搜索信息,在 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访问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信息搜索的质量。 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的信息是相关学科专家经 过精心挑选的可靠信息,但网上的信息是没有经 过过滤的,相关信息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信息检索 者所需要的信息。在推进开放网络信息交换的同 时,网络信息可信度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并日益 成为网络的突出问题。影响网络信息可信度的因 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同行的审查和 监管;出版成本低;信息作者匿名署名;信息更新 速度快。这些因素增加了网络信息的不可靠性、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3卷 不完整性和片面性,甚至使会误导学习者。因此, 高校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 力,对网络信息进行批判性选择。 (四)信息可信度评价 网络信息一旦被检索出来,学习者要凭借经 验对获取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 来确定是否使用这些信息。然而,经验评价信息 的可信度和信息实际的可信度之间是有差别的。 经验评价信息的可信度是建立在对各种信息源、 媒体和信息元素的主观感知基础上的,它与信息 的实际可信度有明显的差别,信息的实际可信度 主要取决于专业技能和知识。在现实学习中,当 学习者意识到他们知道的知识和需要的知识之间 存在差距时,学习者就会检索新的信息来尽量减 少这种认识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检验信息的质 量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但实际上由于学习者缺乏 对相关专题信息的充分认识而无法保证信息质量 的有效性。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获取和学习主 题相关的许多信息,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缺乏充 分认识和选择这些信息的能力。 学习者登陆网站不会严格依据网络信息评价 标准来选择信息,而是根据网站的设计来取舍信 息。因此,学习者关注网络信息往往会受网站表 面设计形式的影响,而与网站内容关系不大,这些 影响因素主要是信息的组织形式、导航策略以及 网站设计的专业化程度等。学习者通过搜索后对 比选择出比较满意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的 可信度较高,但这些信息可能与学习者已经拥有 的知识和经验的相关性较大。然而,网络信息素 养则要求学习者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网络信息 的可信度。 5.网络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 网络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 点:一是验证网络信息的相关性、有效性、可靠性、 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正确识别作者及作者的信 息。这些标准与网络信息素养的定义是一致的。 信息检索者了解和利用这些标准将有助于有效识 别和评价网络信息,从而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素 养。一项关于网络信息检索的研究认为,有37% 的网民由于缺乏对网络信息来源的正确识别而拒 绝认可网络信息,有47%的网民认为网站太过于 商业化而拒绝认可网络信息 】。在网络环境中, 当信息说服的意图过于明显时,其信息的可信度 评价就会降低,对信息持有怀疑的用户会积极去 验证信息的可信度。学习者在搜索网络信息的过 程中会访问相同主题的许多网站,通过不同网站 信息之间的比较选择出可信度较高的信息,那些 提供健康信息的正规门户网站更会得到学习者的 信任。对信息源的选择性和批判态度有助于培养 学习者的网络信息素养,包括对网络信息和媒体 信息的怀疑也是网络信息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 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对信息素养 的影响分析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培 养大学生对信息源(主要是指媒体)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来培养其网络信息素养,但是需要教师正 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 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 能力和其他知识和技能一样与具体学科领域相 关,并且批判性思维不容易在不同学科间相互转 化,这与学科之间思维方法的差异有关¨引。批判 性思维能力是信息素养内在要素不可缺少的一个 方面,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大学生批判性地思考网 络媒体承载的信息是培养其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媒介素养和网络信息素养都强调的是学习者 是否能够搜索有效的信息,而这主要依赖于学习 者自身的网络学习经验和对信息源的认识。大量 触手可及的网络信息无法保证满足学习者的真实 需求,有着较丰富网络学习经验的学习者搜索到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就较高,网络学习经验与信息 素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媒介素养通过信息需求 定位、创造和解构媒体信息活动积累网络学习经 验,从而提升学习者的网络信息素养。另外,学习 者在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网络信息 的可信度,在网络学习经验相同的情况下,对自己 信息搜索技能有信心并且态度积极的学习者会获 得更有效的网络信息。媒介素养可以通过影响学 习者的媒体期望值来控制媒体的影响和完成学习 任务。因此,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影 响可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开展: 问题一:对媒体持批判态度是否有利于提升 学习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问题二:对媒体传播效果的认识能力是否会 影响学习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问题三:网络在线访问次数越多是否可以提 升学习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第2期 杨文阳大学生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 问题四:网络在线访问次数越多是否有利于 体效能的认识作为独立变量进行研究,把信息素 网络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养作为因变量作为研究,每个变量设置相应的测 问题五:在网络信息搜索上具有较大的自我 试量表,从而深入分析他们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 效能感是否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之间的关系。从本门课程学习花费在信息检索的 2.研究方法 时间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在20小时以上,平均时间 本研究根据研究问题制定相应的测试量表, 为22小时,占课程总体正式学习时间的47.8%。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搜集的数据 4.研究实施及数据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作进一步的相关分析,通过方 (1)独立变量分析 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这些调查 媒介素养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评价标准, 数据的统计学意义,从而揭示媒介素养与网络信 因此本研究在总结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置相 息素养之间的关系,以验证研究中提出的假设。 应的题目来测试学习者,通过学习者的感知和真 3.研究设计 实回答获得对媒体效能的认识。媒体效能认识量 参与本次在线问卷调查的是西安石油大学在 表(Ave.=0.66)从五个方面进行测试,每个项目 校本科一年级2012届学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计 设置七个回答选项,从强烈反对(1分)到完全同 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 意(7分),满分为7分。学习者在学习完章节内 电气自动化专业,共412名学生,女生占42%,男 容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对媒体效能的感受,客观认 生占58%,平均年龄l9岁。该网络问卷调查是 识和评价媒体效能,量表中的问题比如“媒体对 在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的,经 个体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和“媒体信任:我们所认 过测试和数据筛选最后有368个学生严格完成了 识的世界往往来自媒体而不是真实生活”(完全 本次调查,调查成功率为89.3%。本次调查主要 同意}/,同意/部分同:意/中立/不同意/一点都不同 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检索网络信息的实践活动 意/强烈反对)。对该量表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旋 以及评价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等内容展开的,问卷 转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媒体效能认识分析结果 测试题都是选择题,在调查问卷中把网络信息检 见表1。 索的自我效能感、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态度以及媒 表1 媒体效能认识量表的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出,媒体效能认识的因 在课程学习中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意识,这种批判 子载荷平均值F.=0.66,特征值E.=2.21。“媒 意识是来源于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精神,网络 体宣传会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的因子载 信息良莠不齐,需要学习者敢于否定网络信息,从 荷值F.=0.81,“媒体对个体的行为会产生影 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使用这个量表进行测试 响”的因子载荷值F.=0.80,这两项得到学生较 时,学生已经在学习中大量浏览了网络信息,并具 高的认可度,可视为高效能的认识;剩下三个测试 备一定的鉴别信息的能力。该量表最初主要包含 项目的因子载荷值分别为0.54、0.54和O.58可 9个测试项目。每个测试项目也是设置7个应答 视为低效能,这样的测试结果比较符合学生实际 选项,从强烈反对(1分)至完全同意(7分)。对 学习状况,得到了测试者较高的认可。 该量表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旋转方差分析和因子分 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态度量表主要了解大学生 析,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态度分析结果见表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表2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态度量表的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第13卷 表2中的Mean为各个项目的平均值,sd.为 方差值,Num为受测人数。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 出,“网络媒体仅仅是给网民信息的”和“网络是 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习者使用 媒体时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在使用媒体获得 有效信息时的信心,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对学习者在网络信息检索时自我效能感的调 查有助于客观了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网络信息 检索自我效能感测试量表包含5个测试项目,每 个测试项目也是设置7个应答选项,从强烈反对 (1分)至完全同意(7分)。对该量表测量出的 数据进行旋转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对网络信息 检索自我效能感分析结果见表3。 个非常可靠的信息源”的因子载荷值F.分别为 0.35和0.38,这两项因子载荷值太低(<0.40), 一难以体现学习者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态度,因此需 要把这两个项目剔除出测试量表。最终可以保留 7个测试项目在该量表中,其他七个测试项目的 因子载荷平均值F.=0.94,特征值E.=3.12,说 明可以有效测试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态度。 表3网络信息检索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通过表3可以看出,这5个测试项目的因子载 荷平均值为F.=0.91,特征值E.=3.67,这说明该 本研究把网络信息素养作为因变量来观察,深入 分析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的影响。根据网络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该信息素养量表包含7个 测试项目,每个测试项目也是设置7个应答选项, 从完全不可以(1分)至完全可以(7分)。对该 量表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对 网络信息素养的分析结果见表4。 量表的主要组成比较合理,得到测试者较高认可。 (2)因变量分析 从网络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来看,主要看学 习者评价网络信息的相关性、有效性、可靠性、完 整性和准确性,以及是否鉴别作者和作者的信息。 表4 网络信息素养量表的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第2期 杨文阳 大学生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这7个测试项目的 也成立,进而说明了自我效能感是网络信息素养 因子载荷平均值为发F.=0.85,特征值E.=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89,其中“网络信息是否能被其它的信息源检 验”和“是否可以客观评价当前获得的网络信息” 结论 的因子负载值分别为0.92和0.91,说明学生具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校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完 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这也说明了该量表的主 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媒介素养相关变量与信 要组成比较合理,得到测试者较高的认可。 息素养之间的关系,分别分析对媒体的批判态度、 5.研究结果分析 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结合学生的 息的次数与网络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总体特征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来检验研究开始 表明,媒体素养对信息素养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 提出的问题,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关系的多元回 作用。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在“器”和“道”的层 归分析结果见表5。 面上是有交织的,研究视角、涉及的内容、侧重点 表5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有所差异但彼此融合的趋势是明显的¨¨。 网络信息素养 由于受研究条件的局限,选取的样本数量和 媒介素养 B F.p-level 范围偏少,本研究没能分析不同区域大学生的年 对媒体持批判态度 0.32 6.38 0.017 龄、性别和专业在媒介素养的差别,这是否会对信 媒体效能的认识 O.23 5.03 0.015 息素养存在不同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 网络信息检索的自我效能感 0.29 5.24 0.021 究。再有就是对媒介素养的认识的研究主要在网 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 0.12 2.35 O.054 络平台内的调查,没有拓展媒介的范围,比如电 视、报纸、手机等媒体,这也是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首先利用线性回归分析验证问题l、问题2 高校内部各部门应密切合作整合教育教学资 和问题3,表5可以分析媒体效能认识、对网络信 源,搭建信息素养教育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依托 息的访问次数这两个独立变量与因变量信息素养 平台开展在线互动教育,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 之间的关系。整体上来看,学习者对媒体持批判 阶段,开设相应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式网络课程 态度是有利于提升其网络信息素养(B=0.32, 及各种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 F.=6.38,p-level=0.017),这说明问题1是成立 力¨ 。媒介素养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 的;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对媒体效能的 网络信息素养和网络自我效能感。高校在不占用 认识与信息素养之间存在正相关性(B=0.23, 过多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 F.=5.03,p-level=0.015),这表明问题2也成立; 与网络相结合的优势,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开展 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同网络信息素养之间也 媒介素养教育,实现媒介素养进课堂的目标¨引。 存在正相关性(B=0.12,F.=2.35,p-level= 这将会增加大学生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机 0.054),这表明问题3也成立。在线访问网络信 会,不断创新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方法。高校素养 息的次数与网络信息检索的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 教育应当构建有利于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打通与 正相关性( =0.26,F.=4.93,P—level=0。018), 融合之桥梁,媒介素养与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对提 这表明问题4也成立;学习者在网搜索时的自我 高高等教育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高校培 效能感与网络信息素养也存在正相关性(B= 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0.29,F.=5.24,p-level=0.021),这表明问题5 参考文献: [1]徐永贵,刘成新.远程学习者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7(2):52—56. [2]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6—70. [3]张立国,杨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1(9):4—8. (下转第128页) 128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l3卷 参考文献: [1]陈乃嘉.经典音乐剧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初探[J].音乐天地,2013(6):60—62. [2]靳冉.国际化与本土化——《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成功对本土音乐剧未来发展的启示[J].戏剧文学,2o12(5):4一l0. [3]韩琦敏.音乐剧《妈妈咪呀!》女主角形象在中文版翻译中的文化适应[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75—8O. [4]谢庆立.英语歌词汉译研究[J].语文学刊,2009(9):130—132. [5]吴文燕.音乐剧《歌剧魅影》音乐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音乐学院,2009. [6]廖志阳.论薛范歌曲翻译的三项要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71—74. (责任编辑:刘燕) (上接第107页) 【4]POTYER W J.Argument for the Need of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dia Literature【J].Ameir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 (48):266—272. [5]陈晓慧,王晓来,张博.美国媒介素养定义的演变和会议主题的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9—22. [6]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Presidentila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 search Libraries Retrieved September 15,2009[EB/OL].[2014—03—15].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 publications/whitepaperMpresidentia1.cfm,2012—1 1—1. [7]SECKER,J.,BDEN,D.,&PRICE,G.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okbook:Ingredients,Recipes and Tips for Success [M].Oxford:Chandos Press,2007. [8]JONES,S.,JOHNSON・YALE,C.,MILLERMAIER,S.,&PEREZ,F.S.Academic Work,the Interact,and U.S. College Students[J].Intearc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8(11):165—177. [9]FLANAGIN,A.J.,&METZGER,M.J.The Role ofSite Features,User Attirbutes,and Information Veriifcation Behav— iors on The Perceived Credibility of Web-based Ifnormation[J].New Media&Society,2007(2):319—342. [10]BOK,D.Our under Achieving Colleges[M].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2006. [11]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35—39. [12]郭太敏,曹志梅,谭黎娟,等.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102—104. [13]阮海红。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10):33—35. (责任编辑:杨燕萍) (上接第117页) 参考文献: [1]马士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界定、价值与开发[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62—65. [2]陈泽亚.论完善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政策法规体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37—40. [3]中共中央组织部.20lO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吕增华,范丽娜.论河北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J].经济论坛,2008(17):8一lO. 【5]中共中央组织部.2011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仝静海,师蕊.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4000余人[N].河北日报,2013—09—03(002). [7]刘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13):64. [8]曾艳.HCQ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2. ’ [9]文跃然,张兰.全面薪酬的新实践——认可奖励计划[J].企业管理,2oo9(3):16—19. [10]吴泰青.论温州市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8):44—46. (责任编辑:杨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