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提琴艺术发展简论

2023-09-08 来源:独旅网
大提琴艺术发展简论 (连载之六)

延劭楠

大提琴艺术从17世纪开始崛起,从表面上看是经过了制琴家、演奏家、作曲家对乐器本身型制、演奏技法和相应作品的不断沿革发展而涌现地丰富充实的结果。而从深层面探究,大提琴艺术的发展完善真正体现了诸多客观规律。一方面,现代提琴族本身设计的合理,使古提琴逐渐被淘汰既从表面上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又在深层次中体现了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规律。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对于艺术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人民对艺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了艺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媒介的乐器和其制作者,作为传播者的演奏者和作为人民艺术要求的体现者——作曲家及其神来之笔——那些经典之作,相互促进又反过来影响了人民大众的艺术鉴赏力,形成了一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良性的艺术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大提琴艺术不仅源于人民大众,更是人民改造自身所处社会的优秀成果,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刻上时代的烙印。

从龟甲兽骨架上动物肠筋拨出的单调音响,到现今大提琴具备五个八度音域,高中低三大音区涵盖从男低音到花腔女高音、从浑厚共鸣到伶俐跳跃的完美表现力,这一切归功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归功于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完善。20世纪的大提琴艺术更是刻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没有两次世界大战,就不会产生肖斯塔柯维奇第一和哈恰图良这两部既反映战争阴森恐怖、黑暗残酷又表现对和平与美好生活无限眷恋和憧憬的时代巨作了。而有些作曲家也在受到了世纪初现代哲学思潮和文学思想的影响下,写出作品来发掘大提琴音色中阴森可怖的另一面,来表现对社会突变的不解与迷惘。时代造就了作曲家、演奏家对大提琴作为媒介的不同见解,这更说明大提琴艺术的丰富和生命力长驻。

20世纪的大提琴艺术在现代演奏奠基人卡萨尔斯后,更加异彩纷呈:法国的大提琴四杰——托特里(Tortelier,1914~1990)、福尼埃(Fournier,1906~1986 ) 、纳瓦拉(Navarra,1911~1988)、让德隆(Gendron,1920~1990);前苏联的罗斯特洛波维奇(Rostropovich,1927~)、皮亚蒂戈尔斯基(Piatigorsky,1905~1070)、夏弗朗(Shafran,1923~1997)、麦斯基(Maisky,1948b);美国的罗斯(Rose,1918~)、斯塔克(Starker,1924~)、马友友(Yo-Yo Ma,1955b)、哈瑞尔(Harrell,1944b)等众多大师涌现,更对大提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具大的历史推动作用,相信21世纪的大提琴艺术将更加完美的自立于乐器之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