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标推进扶贫开发 打造幸福美丽新村

2021-06-09 来源:独旅网
12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

高标推进扶贫开发打造幸福美丽新村中共崇州市白头镇党委  崇州市白头镇人民政府五星村,位于崇州市白头镇,从直线距离上看,它离崇州城区并不远,但过去因交通极度不便、产业结构单一,一直无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2013年,五星村被纳入扶贫对象,在成都市、崇州市多个部门全力支持下,开始了一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下的新村建设。两年时间里,五星村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保留村庄风貌的自然之美,建设成了扶贫开发精品村。崇州市白头镇也立足自身实际,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全镇共同努力下,“亮点镇、精品村”的打造初具雏形。(三)筑牢生态本底。对标AAAA景区,加快建设“生态湿地”,培育生态“绿肺”。湿地公园项目一期2.8公里示范段已基本建成,并引进专业公司进行管理运营,引入相关产业推动发展。(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集聚、集约、集成理念,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道路、沟渠及村级公聚合资源 集成推进近年来,白头镇紧扣实现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紧抓“亮点镇、精品村”建设契机,整合资源、精准扶持,扎实推进“造血式”“救助式”扶贫工作。(一)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五规合一”思路,坚持“景农一体村庄,产村相融单元”定位,科学编制一系列重点规划和村庄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村建设。(二)推进资源向资本转变。遵循“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公开透明”理念,以土地整理项目为依托,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折资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1248”模式向银行抵押贷款融资,撬动金融资本筹集新村建设资金。目前已建成3个组团、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型社区,共安置农户751户,2815人,集中度达到96%。同步启动了其余4村1社区土地综合整理项目建设,完成沿街风貌整治示范段,场镇入口景观打造基本完工,为建成“新川西民居风格的特色小镇”打下坚实基础。共服务和社会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总长87公里的村组民生道路建设基本完成。五星村实现了公共服务设施“1+9+17”配套,五星村、三洞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五)扶持产业发展。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导向,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设施种植、立体养殖、种养循环等高端农业,并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出“白头五星”品牌生态大米、有机草莓、健康猪肉等农产品,建立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及追溯机制,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引进农业综合体、快乐家庭小镇、民宿等高端乡村旅游项目落户,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已有28户贫困户筹备开展“农家一桌餐”旅游产业,26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农业企业帮扶下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六)加大救助扶持力度。整合对口帮扶部门资金,资助残疾儿童,救助特困残疾人,积极推进安居工程、土坯房改造工程、计生安居工程、红会安身工程,对口帮扶贫困户,资助贫困学子。开展就业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相对贫困村、贫困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维权救助等服务。落实责任 整体推进未来,白头镇将通过聚合建设、聚焦管理、聚力发展,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管理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培育产业支撑、提升村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镇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一)落实责任细化方案。采取镇、村、组干部三级联动帮扶方式,对全镇实施网格化管理。每个班子成员对口联系1个村,每个镇干部对口帮扶2-3名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整合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优化发展硬环境;针对每户贫困户情况,开展住房帮扶、就医帮扶、入学帮扶和就业帮扶,帮助贫困人员找到致富路子,增强脱贫致富软实力。(二)多措并举促增收。一是机制创新促增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财政投入形成资产股份量化、农业设施确权登记等,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统筹整合各项资金,把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作为优先对象,通过土地综合整理,盘活农村产权资源,解决建房资金。开展财政投入资金形成资产股份量化,引导入股社员自筹资金,并按比例股份量化财政投入资金,实现财产性增收。用活农业设施确权登记成果,拟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建设加工中心,完成全产业链建设。鼓励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二是产业发展促增收。引导群众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同时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搭建内部联系、横向联接、上下联动三个平台,构建议事、动力、协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13

商三项机制,破解管理落后、技术缺乏、营销途径单一等难题。由联合社开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组建旅游合作社,积极引入专业公司开展民宿旅游,示范带动入住新村的群众腾出自家多余房屋,种好房前屋后的微田园。三是转移就业促增收。组建劳务合作社,加强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与用工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居家就业、园区就业、就地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优先保障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至少1人转移就业。四是对口帮扶促增收。积极用好对口帮扶部门力量,扎实开展系统帮扶到户工程,对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五是转变观念促增收。针对群众集中居住后管理和发展难题,按照民事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1+3+6”新村治理机制,引导群众实现从传统农民向新式农民转变,将新村建设成果转化为多渠道增收的重要资源。(三)强化督查确保成效。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统筹协调镇村组干部、镇商会、土地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对口帮扶部门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精准制定脱贫方案,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督查工作开展情况。责任编辑吴帆“一村一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