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更好使用导学案进行有效教学

2021-03-13 来源:独旅网
如何更好使用导学案进行有效教学

2012年9月17日,泸州市叙永县初中语文导学案的学习培训研讨活动在城郊中学举行,该中学的初一语文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蝉》《贝壳》等课堂教学。

从整个导学案的设计到教学过程,李老师向各位同行展现了导学案的可行性和课堂的高效性。总的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特色。

一、使教学目标变为学习目标,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

导学案呈现的是学习目标,是建立在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基础上的,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达到学习的目标。例如《蝉》《贝壳》的教学,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字词,读懂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学法指导: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和主题词,深入细致地研究课文,看看《蝉》和《贝壳》分别侧重于哪个方面,分别有何含义,准确把握文意。知识链接,相关的文学常识基础知识补充,如,什么叫先抑后扬?整个课堂呈现了学生从懂学、会学到应用的整个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思考、认同、体会、内化,最后达到体验性目标。

二、使传授灌输变为引导体验,让学生自由阅读

教师拿到一个文本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再频频投放问题,在滔滔不绝的讲解中,试图将课堂引向深入。然而教师解读要深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原有的解读能力却一定是滞后的。教师往往强行灌输,显然在无意中干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认知规律,违背了个体的期待视野,脱离了主体的公共期待视野。

课前预习,老师布置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搜集蝉的相关资料,在课堂进行交流,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教师在上课时检查预习环节,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成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展示了自己搜集的资料。这个过程比较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主体的积极性,也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资料,拓宽了主体学习的空间。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读,扫字词;二看,理知识”这两个环节设置不错。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掌握了字词,对于较难的教师再帮助疏通并强调。在理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组织学生读了之后,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记住。学生的问题基本围绕蝉的特点,作者的感情变化等方面,教师也强调文章的脉络就是这样展开的。这个环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疏通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三、使“问题统揽”变为“问题引导”,呈现主体的思维过程

文本解读不仅要依据教材,还要依据学情,学生懂的不教,只教学生不懂的。因此,教师要通过精心筛选问题,并要注意层层递进,逐层引领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文本阅读中没有关注到、感悟到的内涵。相对传统的由教师的问题统揽整堂课,现在提倡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无疑是一大进步。教师的提问也是一种引导,有时正是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燃起。在解决学生的困惑中,老师让学生记下自己的问题,提示学生可以从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作者的情感上来思考,并组织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一两个问题,将组内得出的答案派一位代表陈述。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教师再顺势加以引导。这样,在学生不断品读的过程中,思维一步步深入。

在教学的过程中,李老师也不断渗透写作方法,如结构思路等,能够给学生一点写作启发。初中语文的片段作文提倡在课堂上完成,很多语文教师也在尝试。课堂上写什么,怎么写,这始终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其实,《蝉》和《贝壳》这两篇课文,皆是文质优

美的文章,值得学生借鉴其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生活当中,除了蝉和贝壳,还有很多卑微的,渺小的被我们忽视了的生命,能结予我们深深的启迪、感悟和教益,能激励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当堂写作,并对学生完成的写作及时给予评价,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语文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始终是关注学生解读文本的心理过程,教师应该还原学生的阅读过程体验,并且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体验学生的理解过程,这才是我们理想的、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

导学案引进后,教师怎样教?怎样备课?学生怎么学?这堂课,启发我们进一步反思。教育,任重而道远。

浅谈初中语文导学案问题的设计与优化

时下各学科盛行“导学案”上课蔚然成风,很多教师认为手握一纸网上下载的“学案”,上课就能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语文学科,很多文章以其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笔者认为一份好的导学案需要需要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来编写。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真正要用好学案,还要精心设计好学案,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讨论、课后拓展巩固的主要凭借,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主要抓手,尤其是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问题设计,更是导学案的精髓之所在。

一、课前导学预习设计——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语文教学是从课前就开始的教学活动,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新课文,但却忽视了预习引导,在学生看来预习也就是看课文,知道这篇文章说了些什么就行了,有些偷懒的学生更是抢在课前十分钟看看课文,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无法把握新课的内容,上课听讲毫无针对性,抓不往重点,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课,而老师也会因为学生预习不充分感觉课堂进展不顺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要打破这种传统和空洞无物的预习,还得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预习学案大致包括:(1)生字、新词学习;(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3)问题探究;(4)精彩句段初步赏析;(5)质疑问难;(6)资料链接。这六种题型为预习案中的一般题型,其中“问题探究”、“精彩句段初步赏析”、“质疑问难”是真正能够检验学生是否深入文本阅读的关键环节。

二、课内探究问题设计——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曾听一位教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第一自然段时,设计了如下问题:第一个“盼望着”和第二个“盼望着”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是什么意思?”课文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过杂、过碎、过滥的问题无法切中要害,失去了启发性,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一篇精美的散文被支解得支离破碎,大大削弱了课堂的魅力。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有深度,还要循序渐进,特别是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纲举目张地设问更显教师的智慧。笔者认为,课内问题的设计要有统摄性、层次性、艺术性,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1.统摄性。问题要能够统率全文,一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抓住文章的重点、中心,而且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处处设疑,步步提问,提出的问题

漫无边际,随意性很大。导学案,不可能把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一一设计出来。笔者觉得导学案设计的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精”就体现在问题设计的统摄性上。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这两种生活是什么关系?你认为作者喜欢那种生活?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统摄性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再比如:我在教授《口技》时,在导学案上设计了一个这样主问题:这篇课文用了一个“善”字讲口技艺人的技术,那么口技艺人“善”在哪里?怎样写“善”?之后学生通过对能够表现“善”的文本内容的探究,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针对性。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你设计的这个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应当做到心中有数。任何一篇导学案设计都是建立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的,问题的设计应该针对教学目标提出,每一个教学目标应该设计一个主要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把主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如我在讲《风筝》这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3个大问题:让我感到悲哀的究竟是什么事?当“我”意识到“精神虐杀”后心情怎样?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设计就非常有效,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把握。每个环节再设计相应的小问题,环环相扣,每一个问题都指向教学目标。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学生的问题学习效果就能大大增强。如果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那么创设的情景材料只是一种摆设,难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捕捉、分析、理解、运用和整合的能力。

3.艺术性。好奇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乏味,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如钱梦龙老师教《石壕吏》时,在指导学生读懂全诗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

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刚一出来,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各自在文中找依据,展开辩论。钱老师新颖有趣的具有艺术性的问题设计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对《石壕吏》一文的写作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提问形式的灵活多样,还要考虑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真正做到提问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提问达到艺术化境界。例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初读感知阶段,我用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思考,说说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交流精彩纷呈:“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这种教学设计给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样的设计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们想说、乐说。

三、课后拓展问题设计,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近年来,中考阅读题由课内转向课外,这一方面摆脱了以教材命题的束缚,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试卷文化内涵,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如何照顾到教材又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呢?教师就要在导学案中设计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问题,以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载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在课文教学时,不妨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文学风格。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只是《水浒传》中第三回的节选,教师可在教完课文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起学生探知的兴趣。还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中。

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在很大程序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开辟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

当然,课后拓展问题的设计不等于无原则拓展,不能仅凭上课教师的个人喜好和想法而随意拓展,“无限拓展的本质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逃逸”,应针对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延伸内容为教学内容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以延伸内容的“外”来“养”文本学习的“内”,才是阅读教学中课外延伸的最根本原则。

总之,导学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使教与学达成水乳交融的和谐统一,真正引领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合而为一,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当然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抓住主要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文本,教学也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7--8期

2、《“主问题”教学浅论》,语文报教师版初中总173期

3、《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