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员工偏离行为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2023-02-24 来源:独旅网
2013年4月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Apr.,2013 V01.16.No.8 第16卷第8期 员工偏离行为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姜荣萍,何亦名 (广东金融学院人口与劳动就业研究所,广州510520) [摘要]员工偏离行为对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危害极大。文章对国外偏离行为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进行系统 梳理.旨在对国内员工偏离行为深入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偏离行为;情绪事件理论;认知神经理论 doi:10.3969 ̄.issn.1673—0194.2013.08.03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063—03 偏离行为指员工违背组织规范.给组织正常运转或其他成 些情绪和情感反应引发员工一定工作态度如工作满意度及特定 积极情感反应与组织公民行为等正向行为相关.而消 员造成伤害的行为(Robinson&Bennett,1995),主要分为组织偏 工作行为.Timothy A.Judge 离和人际偏离2种类型.组织偏离主要包括偷窃、破坏、迟到、早 极情感则与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等负向行为相关(Brent A.SeoR,Remus Ilies,2006)。该理论进一步指出,情绪或 退或者减少工作努力等伤害组织的行为:人际偏离指对组织成 and 员造成伤害的行为。如嘲笑、粗鲁行为、争吵、身体侵犯等。偏离 情感反应通过2条途径影响行为:①可以直接影响员工行为,② 行为对组织和员工造成的危害极大.有报道,美国大约有3/4的员 工曾经至少有过一次偷窃行为(Cofifn.2003)。95%的组织有被员 通过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间接影响行 为。该理论通过“事件一情感一态度行为”这一完整链条(图1), 工偷窃的经历(Case,2000)。员工偷窃给组织带来的经济损失每 系统揭示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情感作用机制 年大约有500亿美元(Coffin.2003)。偏离行为还可能导致员工离 职率提升、工作时间减少、生产率降低(0 Leary—Kelly,et a1., 1996)等消极行为.并产生压力、低道德感(O Leary—Kelly,et a1.。 1996)、自尊受损、工作恐惧、工作不安全感和生理疼痛等生理或 心理问题(Gri撮n,et a1.,1998)。 1 偏离行为理论的新诠释 1.1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解释 Weiss and Cropanzano(1996)提出了旨在探讨组织成员在工 作中经历的情感事件、情感反应与其态度及行为关系的理论。即 情感事件理论(AffectiveEventsTheory,AET)。认为.特定工作情 境和工作事件导致员工特定情绪情感反应,如愤怒、高兴等,这 [收稿日期】2012—1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90083);广东金 融学院校级课题(A11020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 年度项目(GD10YYJO1)。 图1 员工偏离行为情绪事件解释模型 1.2偏离行为的认知神经解释 偏离行为对认知神经机制探讨极少.Christian(2010)从认知 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和产权交易。实现出版资源在更高 学、合理地流动 2]。整合优势产业,提高出版生产效率和服务意 识.将传统出版资源与信息资源全面融合.以出版社的核心产业 宣传力度,扩大数字出版物的影响力.倡导无纸化出版物的推广。 语 平台上的有机整合.使可能拥有的社会资源向高效出版资源科 5 结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数字出版 物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国内更要放眼国际.不断完善和建设自身 为主。吸纳其他优势资源,共同组建全面、系统的集团和出版企 数字化系统工程的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科 业。将发行、印刷等传统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提高其生产效率. 学合理的数字出版发展战略.用前瞻性的眼光发展数字出版物 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 4 完善数字出版物的发行市场 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乔瑞雪.数字时代传统出版业发展的新出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7):56-57. 数字出版物的发行渠道与传统的出版发行渠道大相径庭 传统的书店、书城作为传统纸质出版物的发行渠道不适合数字出 版市场的需要。数字出版市场主要存在于互联网上.目前我国许 多较大的出版社也都建立了销售数字出版物的网络.但由于起 步较晚和发展规模较小、对网络销售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国内 产业链的不完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版集团的网络与出版社 的国际地位不匹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出版集团[3J。因此出 [2]李德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编辑的应对措施探讨[J].天津 科技.2012(4):125—126. [3]齐福斌.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J].印刷世界,2012(1): 77-78. 版集团不仅要加强网络建设还应探索与门户网站的合作.加大 CHINA 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63 企业管理 神经角度研究睡眠剥夺对偏离行为影响。表明.睡眠剥夺会降低 倾向。另有研究表明,消极情绪(Skarlicki,Folger&Tesluk。 大脑功能.特别对前额叶皮层大脑区域有损伤。而认知神经学已 和情绪控制(Damasio.1994;Miller。2OOO)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方面功能与偏离行为相关极大。研究表明(Miller,2000).前 1999)、敌对归因、特质愤怒和态度性的报复(Douglas&Martinko. 人口特征对偏离行为也有影响。BaueusandNer(1991)指 a出,相对而言。年轻员工、新人职员工、兼职员工或职位低员工更 究表明.男性员工相比女性员工更可能做出工作场所偏离行为。 证明前额叶皮层在注意控制(Durarer&Dinges.2005)、决策判断 2001)等人格特征对偏离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额皮质损伤降低个体认知控制功能.如损伤推理能力(Killgore et 可能参与偏离行为;Peterson(2002)和Christine A.Henle(2005)研 a1.,2007),降低在不道德(Harrison&Home,1999,2000)和道德 (Greene,et a1.,200l;Killgore,et a1.,2007)决策中质量。因睡眠剥 且工作任期短的员工更可能有财产偏离行为.受教育越高的员 夺引起前额皮质损伤个体会做出较冲动决策(Reynold8& 工具有更少的不道德行为.年长的员工比年轻的更诚实 Schiffbauer,2004),并较关注任务短期利益,而非长期结果 (Killgore,Thomas&Nancy,2006)。Harrison and Home(1998)R (Appelbaum,et a1.。2005)。 2.1.3人格与情境交互作用观点 现。被剥夺睡眠者遇到高回报复杂任务时,很少考虑消极后果。 研究表明(Kahn—Greene,Conrad,Kamimori,&Killgore,2006), 研究者(ChristineA.Henle.2005)认为。目前对工作场所偏离 行为研究经常把人格(e.g.,Douglas and Ma ̄inko,2001;Salgado, 被剥夺睡眠者自我调节行为能力降低。行为与社会规范不一致. 2002)或情境(e.g.,Greenberg,1990;Skarlicki and Fob get,1997) 表现出人际不当行为.如侵犯。前额皮质损伤个体易产生消极情 绪,PilcherandHuffcutt(1996)发现。睡眠剥夺对情绪影响比对认 知和运动影响要大。睡眠剥夺者易表现出疲劳、敌意、愤怒等消 暴力等反社会行为(Raine,Lencz。Bihrle,LaCasse&Colletti。 2O00)。 单独作为预测变量.忽略两者交互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 特点与情境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人的行为(e薜,Misehel,1973),人 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确实有重要影响.但不能 极情绪(Harrison&Home.2OOO)。直接促使个体做出欺诈、侵犯、 夸大.只有把特质和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对人行为有较为全面理 解。人与情景交互作用理论相对于个体或者情境单独解释偏离 行为更为深入(Hattmp and Jackson,1996;House,et a1.,1996)。 Christine A.Henle(2005)基于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组织 公平和人格在控制人口统计变量后,交互影响偏离行为.组织公 平与偏离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化和冲动性在组织公平与偏离 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图2员工偏离行为的认知神经模型 2 偏离行为影响因素 研究者结合大量国外文献,对偏离行为的心理前因、中介变 量和调节变量研究新进展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2。1偏离行为的心理前因 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目前有3种研究取向。 2.1.1组织情境因素 . 特定工作情境和工作特征会引发员工偏离行为。众多实证 研究表明,员工自主性(Danielle E.Warren,2003)、工作压力(e. g.,Fox,et a1.,2001)、组织公平(Henle,2005;Aquino,1999;Fox, Spector&Miles,2001)、组织挫败感(Bennett&Robinson,2003), 图3偏离行为影响因素(Paul-Titus Rogojan。2009) 工作环境中缺乏控制感(e…g BenneR。1998),上司督导不当 2.2偏离行为的心理中介 (Mitchell,Marie S.;Ambrose,Maureen L,2007;Tepper,2000)、 2.2.1工作满意度 上级反馈(Peng,Jei-Chen;Tseng,Mei-Man;Lee,Yin-Ling)、违 反规则的轻微制裁(Hollinger andClark.1983)以及组织变化,如 离行为原因.而非员工本身特质因素。 2.1.2个体因素 这种观点认为个体人格特质是影响偏离行为最主要因素. 因为面对同样环境.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态度与行为方面表现 众多研究证明.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当员工感到 不公平时,工作满意度降低.反过来,这种对工作不满的态度会 (Bennett&Robinson。2003)。Pablo 裁员(Baroll&Neuman。1996)等组织因素都是导致员工产生偏 直接导致员工偏离行为Zo bi—Manrique—de—Laraa(2010)实证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在 程序公平和偏离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 2.2.2工作压力 Peng,Tseng&Lee(2011)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级反馈,如就 不尽相同。Robeas,Harills。Caspi,Mofitt(2007)研究发现人格特 如何提高工作绩效、如何达成上司期望绩效、如何降低工作压力 且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积极反馈.能够 质是偏离行为有效预测变量.其中大五人格的高尽责性和高随 等方面与员工有效交谈.和两种人格特质能够预测偏离行为.高尽责性人格特质个体不 减少员工工作中的迷茫.降低由于不确定性导致的工作压力.进 JCPeng,Tseng&Lee(2011)通过实证 容易参与偏离行为.高随和性人格特质也很少有参与偏离行为 而减少偏离行为发生。Peng 64|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企业管理 研究证明.工作压力是上级反馈与偏离行为部分中介。 员工偏离行为影响越大。 2.2.3工作投入 2.3.5消极互惠信仰(negative reciprocity belief) 研究表明,幸福感(we11一being)和工作投入与偏离行为显著 互惠规范理论认为.持消极互惠信仰个体对帮助过自己的 负相关.其中工作投入在幸福感和偏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 人一定要给予回报.对那些给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一定要给予 作用。员工的幸福感影响到对工作体验。幸福感较高的员工感到 惩罚(Eisenberger,Lynch,Aselage,&Rohdieck,2004;Stephanie 工作有意义.并积极投身于工作从而提高对组织的贡献。因此幸 E.Hastings,2011)。研究表明,上司督导不当与主管导向偏差、组 福感高的员工工作投入度也相对较高。能降低员工参与偏离行 织偏差和人际偏差直接相关。进一步表明。消极互惠信仰在上司 为可能性。 督导不当与主管导向偏差之间起调节作用.当员工持较高的消 2.2.4对正规惩罚恐惧(fear offormal funishment) 极互惠信仰.上司督导不当会更加促进员工主管导向偏差行为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新偏离行为形式兴起。如互联网偏离 (Mitchell,Marie S.;Ambrose,Maureen L,2007)。 (cybedoaifng)成为偏离行为的重要形式。互联网偏离指员工上班 时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网页、利用办公网络做私事、通过互联网聊 主要参考文献 天和购物等。这种行为直接给组织带来损失。降低工作效率。面 对互联网偏离.惩罚是组织中广泛运用的最重要的强制措施之 [1]Sandm L Robinson,Rebecca J Bennett.A Typology of Deviant W0rkplace 一。当被惩罚员工意识到因其偏离行为所导致自身损失加大时, Behaviors:a Multidimensional ScMing Study[J].Academy of 会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减少偏离行为(Molm。1994;Ayres and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2):555-572. Raithwaite,1992;Seligman,1975)。Pablo Zoghbi Manrique de Lara [2]T A Judge,B A Scott,R llies.Hostility,Job Attitudes,and Workplace (2OO6)研究表明.对正规惩罚的恐惧在人际不公平与互联网偏 Deviance:Test ofa Multilevel Model[J].Joumal ofApplied Psychology, 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2Oo6,9l(1):l _卜138. [3]Christina,Michael Schlatter.Over—tired and Under Contorl?Sleep 2.3偏离行为的调节变量 Deprivation,ResourceDepletion,andWorkplaceDeviance[D].Arizona 2-3.1 自我控制(self-contro1) :111e University ofArizona。2010.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当员工受到不公平对待、侮辱或者其他 [4]Danielle E Warren.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Deviance in 虐待时。会用伤害性行为作为对组织和员工的交换(Skarlieki& Organizations[J].’I1I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4): Folger,1997)。Robinson and Bennett’s(1997)偏离行为模型指出, 622-632. 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和工作中产生的消极情感直接导致报复寻求 [5]Peng Jei-Chen,Tseng Mei-Man,Lee Yin-Ling.Relationships Among (revenge seeking),处于报复,员工会做出偏离行为,这已得到社 Supervisor Feedback Environment。 一Related Stressors,and 会交换理论证实 但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员工报复认知对偏离行 EmployeeDevinace[J].Journal ofNursingResearch,201l,19(1):13- 为影响较弱(BoMia,Prashant;Restubog,Simon Lloyd D.;Tang, 24. Robert L,2008)。故自我控制在报复认知和偏离行为之间起到调 [6]Christine A Henle.Predicting Workplace Deviance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Personality[J].Journal of Managerila 节作用。 Issues,20o5,XVII(2):247—263. 2_3.2能力不确定性(competency uncertainty) [7]Pablo Zoghbi Manrique de Lara.Employee Deviance as a Response to 自我不确定性研究取向认为.较高能力不确定的人(指不能 Injustice and Task-Related Discontent【J]. e Psychologist-Manager 判断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得到领导肯定和满意).对领导不公平 Joumal,2010,13(3). 对待甚为敏感.并产生较强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偏离行为就是其 [8]Kao-Man Chang,Yu-Chen Wei,Well-Bing.Job Engagement and 对领导者辱虐最直接的行为反应(Lind&Van den Bos,2002;Van Workplace Devinace Behavior:Self-monitoring 118 a Moderator[D]. den Bos&Lind,2002)。David,Thau,Kristina(2011)实证研究证 Zhang hua: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Education.2()o8. 明,领导者辱虐(上司督导不当、人际不公平)对员工偏离行为有 [9]Pablo Zoghbi Manrique de Lara.Fear in Organizations:Does Intimidation 积极影响。但是员工的能力不确定性越高.领导者虐待对偏离行 by Formal Punishmen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al 为影响越大.这种关系受到员工能力不确定性的调节 Justice and Workplace Intemet Devinace?[J].Joumal of Managerila Psychology,2006,21(6):580-592. 2-3-3人格特质 [1o]s L Robinson,R J Bennett,ere.Workplace Deviance:Its Definition,Its 消极工作认知(Lee&Allen,2002)、公平感(Aquino,1999; Manifestations,and Its Causes [J].Research on Negotiation in Fox,Spector,&Miles,2001)、消极情绪(Skarlicki,Folger,& Organizations,1997(6):3—27. Tesluk,1999)、敌对归因、特质愤怒和态度性报复(Douglas& [11]David M Mayer,Stefan Than,Kristina M Workman,etc.Leader Martinko,2001)都是偏离行为因变量,对偏离行为有积极影响. Mistreatment,Employee Hostility,and Devinat Behaviors:Integrating 但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工作自主性(Skarlicki,Folger,& Self-uncertainty and Thwarted Needs Perspectives on Deviance[J]. Tesluk,1999;Douglas&Martinko,2001;Fox,Spector,&Mil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2,ll7(1): 2001)、社会化和冲动性(Christine A.Henle。2005)对偏离行为起 24—40. 到调节作用 [12]Su-Fen Chiu,Jei-Chen Peng.111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 cal Contract Breach and Employee Deviance: 111e Moderating Role of 2.3.4敌对归因风格(hostile attributional style) Hostile Attributional Style[J].Journal ofVocational Behavior,2008,73 研究(Chiu,Su—Fen;Peng,Jei—Chen,2008)表明,心理契约破 (3):426—433. 裂与人际偏离和组织偏离显著相关.并且对人际偏离影响要高 [13]M S Mitchell,M L Ambrose.Abusive Supervision and Workplace 于对组织偏离影响.其中敌对归因风格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偏离 Deviance na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Negative Reciprocity Beliefs[J]. 行为关系上有缓冲作用.敌对归因风格越强烈.心理契约破裂对 Joumal ofApplied Psychology,2007,92(4):l159一l168. CHINA 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