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味地黄软胶囊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2021-06-10 来源:独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6 河北中医2OO8年1月第30卷第1期Hebei J TCM,January 2008。Vol 30,No.1 六味地黄软胶囊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 细胞功能的影响 职冬悦 (河北省曲周县医院内科,河北曲周【摘法057250) 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 将21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r,l1)和临床症状分为非肥胖型组103例和肥胖型组lll例。 2组均又分为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组和二甲双胍亚组。各组在常规饮食、运动指导下予相应药物治 疗。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敏感性,观察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1it)、胰岛索分泌指数(Is)、胰岛素原(r'P1)与 免疫活性胰岛素(IRI)比例。结果 肥胖型组2个亚组治疗后FPI/IR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肥胖型组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组治疗后IR、IS、FPI/IR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P<0,O1),二甲双胍亚组治疗后IS、FPI/IR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非肥胖型组IR(%)、IS(%)改善均较肥胖型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六味 地黄胶囊较适合于2型糖尿病非肥胖型的治疗。 【关键词】胶囊;糖尿病,2型;胰岛素;胰岛素原;胰岛素抗药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87.1lf5.8;R977.15;R9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D 一2619(嬲;)咀一(II16一∞ Thedtreet 0f Li蚋嘲衄删瞎伪 Donsyue.D 讲 。一Iinsulin Selll ̄ ̄e,p—cell 0fpatie ̄withtyoe 2 cNLiihetesmdl量t ZIti ofInternal Medicine,Quz.hou County Hospital,Hebei,Quz.hou 057250 【Absll'aet】Objective To observethe efect ofLiuweidihuang c印sule oninsulin sensitive,islet p—cellfunction of pa ̄entswithtype 2 diabetesmellitus atfirst diagnosis.Methods 111 p8 entswithtype 2 diabetesmellitus atfirstdiagno- 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BMI and clinical symptorm。non—fat group(,l=103)and fat group(,l= 111),then the two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Liuweidihuang capsule with metformin suh ̄p and metformin subgroup.The patientsin diferent groups,onthebasis of routine diet and exercise,we treatedwith correspo. ̄drugs.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 ̄(n】G),fasting plasma proninsulin(FPI),immunoreactive insulin(Ilti),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R),insulin 81 ̄3Fetion index(IS)aria FPI/IRI in all the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 ̄.Re ̄Jlts There惴a sig.i ̄一 earlt ditfereneeinFPI/IRI oftwo subgroups offat group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P<O.05);therewere significant difer- ence8 in IR,IS,FPI/IRI of Liuweidihuang capsule with metformin subgroup of non—fa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01"P<0.O1);there weIe signiifcant diferences in IS,FPI/IRI of metformin sub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 merit(P<O.05);there was a signiifcant ditfereneeinIR andISbettwenfat group and non—fat group(P<O.o5).Coil- elusion Liuweidihuang capsule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non—fa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nsulin secretion index;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uweidihuang capsule 六味地黄方的各种剂型已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中。为进一步研究六味地黄方的降糖机制,笔者从用药 糖尿病患者,无胰岛素治疗史,无严重肝、肾疾病。初诊 有感染或其他应激情况,先消除应激情况,1周后按ADA 标准重新诊断。排除继发性糖尿病、以酮症酸中毒发病 者及有严重慢性并发症需胰岛素治疗者。 1.2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1【g)/身高(m) 1.3临床症状分型【2 非肥胖型:具备典型“三多一少” 前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B细胞功能两方面的变化来深 入探讨该方在防治糖尿病中的确切机制,从而确立六味 地黄方应用的最佳群体和时机。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OO6年 症状,即消瘦、多饮、多食、多尿;BNI<25 k异, 。肥胖型: 仅有轻微的口干、多饮,无明显消瘦及多食,常喜食肥肉, 饮酒较多,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BMI ̄25 m2。 糖尿病诊断标准“ 确诊。所有入选的患者均为初诊2型 作者简介:职冬悦(1972-),女,主治医师,学士。从事心血管疾 病和糖尿病的临床工作。 1.4一般资料214例均为2000一(1 ̄--2006—12本院内科住 院患者,按照BNI和临床症状,分为非肥胖型组1113例和肥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北中医2008年1月第30卷第1期Hebei J TCM,January 2008,Vol 30,No. 17 型组111例,2组均又随机分为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 亚组和二甲双胍亚组。各组病例一般资料见表1。 表1各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 由表1可见,非肥胖型组中2个亚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剂盒测定,胰岛素抗体( )和胰岛细胞抗体(ICA)均采用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型组中2个亚组一般资 BIOMERICA的Isletest TM— 和Isletest TM—ICA酶免试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型组BMI、FPI、 剂盒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采用北京福瑞生 FINS与非肥胖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物工程公司的酶免试剂盒测定。 1.5治疗方法 1.6.3胰岛8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评定指标① 1.5.1 非肥胖型组 二甲双胍亚组予二甲双胍,每次 治疗前后Ⅲ比例的变化,反映胰岛8细胞凋亡倾向的变 250 nag,每日3次口服。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组 化;②治疗前后稳态模型(Homa mode1)的Is及IR的变化分 在二甲双胍亚组基础上配合六味地黄软胶囊(北京同仁堂 别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变化。 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1.7避免误差的防范措施在进入研究之前对每一位观 Z11021171),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 察对象进行认真基本情况调查,并设计好糖尿病饮食单及 1、5.2肥胖型组各亚组治疗同非肥胖型组。 运动处方。为保证观察资料的完整性,研究对象限制在常 1.5.3其他各组均配合恰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治疗 住人群中和(或)住院人群。采集的血样严格按试剂药盒要 终点界定为血糖达理想控制或下降幅度>5o%并基本稳定达3 求的要求尽快送检。为避免实验数据的误差,治疗前后的 周者。本研究的时间跨度平均为5.3周(4~6周)。 基本数据均在1周内连查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个体评价的 1.6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基本参数。 1.6.1观察指标采用稳定模型评估胰岛素的敏感性及 1.8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AS软件包,计量资料 胰岛B细胞功能。到达治疗终点的对象在治疗前后分别测 以均数±标准差(牙±s)表示,采用t检验。 定FPG、FINS、IRI、FPI。然后计算IR、Is及FPI/IRI等参 2结果 数 。 2.1病例随访情况全部214例,有3例中途退出(1例迁 1.6.2检测方法FPG采用己糖激酶法抽取禁食12 h以 居外地,1例车祸死亡,1例外出务工),其中肥胖型组六味 上的肘静脉血送检。FINS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样空腹 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甲组退出2例,肥胖型组二甲双 12 h以上,采集大静脉血(与FPG为同1份血)送检,测定值 胍亚组退出1例。 为IRI,使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研制的试剂盒。 2.2肥胖型组与非肥胖型组2个亚组治疗前后BMI、IR、 FPI采用美国DRG公司的双抗夹心三明治酶联免疫测定试 IS、FPI/IRl比较见表2。 表2肥胖型组与非肥胖型组2个亚组治疗前后BMI、IR、IS、FPI/IRI比较 肥胖型组非肥胖型组 六味地黄软胶囊合 三里坚竖垩塑 二甲双胍亚组 六味地黄软胶囊合 三!型 二甲双胍亚组 治疗前(Tt=53)治疗后(Tt=51) 菊 治疗前(Tt--51)治疗后(Tt=51) — 磊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O.05,**P<0 O1;与肥胖型组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胍亚组比较,△P<O.0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 河北中医2008年1月第30卷第1期Hebei J TCM,January 2OO8,Vol 30,No.1 由表2可见,肥胖型组2个亚组治疗后FPI/IRI与治 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型组六 IRI的比例,也是量化2型糖尿病胰岛8细胞功能的一项敏 感指标。但如在空腹状态下采血则不能很好的反映糖刺激 后的B细胞功能。~组资料表明糖尿病时空腹状态下胰岛 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组治疗后IR、IS、FPI/IRI与治 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O1),二甲 双胍亚组IS、FPI/IR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O5);非肥胖型组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组 素原,胰岛素的比值为28.1%,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葡萄糖 耐量减低人群(分别为6.8%和9.9%),但糖刺激后糖尿病 群体反而低于正常人和糖耐量减低人群。这种现象尚无一 治疗后IR、IS与肥胖型组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六味地黄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组治疗前后FPG、2hPG、 个合理的解释,但空腹状态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原占胰 岛素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人这一点是肯定的[i2],因此选择 FPI/IRI作为胰岛B细胞功能的参数理由是充分的。 FINS、HbAlc变化比较见表3。 表3六味地黄软胶囊合二甲双胍亚组 治疗前后FPC、2 h PC、FINS、HbA1c变化比较 肥胖型组中六味地黄胶囊合 非肥胖型组中六味地黄胶囊合 三!坚墨 望! : 三里 !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亚组治疗后FPG、2 hPC、FINS、HbAle与 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六味地黄方是治疗消渴的 经典古方之一。六味地黄方降糖机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不 多,六味地黄方的主要成分地黄低聚糖对肾上腺素性高血 糖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皿糖均有调节作用 』,使皿糖 下降,肝糖原增加。有学者观察了六味地黄汤对小鼠肝糖 原的影响,结果全方组肝糖原的增加最显著,“三补组”、地 黄加泽泻组及山茱萸加牡丹皮组的肝糖原含量也有所增 加,而“三泻组”、山药加茯苓组的肝糖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o5)。同时,地黄低聚糖还可逆转由 去胸腺及衰老引起的糖代谢变化 J。迄今尚未发现六味地 黄方对临床糖尿病患者胰岛口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影 响方面的报道。 IR的量化一直是个难题,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从 方法学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但由于繁琐价昂,对操 作人员的要求过高,不易普及,受到很大限制。比较后来的 几种量化标准,选择稳态模型(Homa mode1)的相关参数理由 是:①与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的相关性好,无论是糖尿 病群体或非糖尿病群体(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695和 一0.745);②该参数的对数转换值较原始数据更可靠;③空 腹胰岛素值用普通放射免疫法获得的研究不在少数,且具 有相当的判定价值,即胰岛素原对结果影响不大 “]。胰 岛素分泌指数除Homa model的IS外,还有胰岛素原占整个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二甲双胍治疗的条件下六味地黄 软胶囊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而使胰岛 素分泌指数上升,尤其是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 软胶囊的加入能明显增加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 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性,而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 者则主要是通过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实现降糖作用的。 参考文献 [1]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l ̄ledieal Care in Diabe. tes[J].Dinbetes Care.2006.29(Suppl 1):4~42. [2]陈建林.超敏C反应蛋白与新诊断的肥胖和非肥胖2型糖 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07,18(1):9—10. [3]李光伟.当前胰岛素敏感性评估及胰岛素抵抗研究中的某 些误区[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2):81—83. [4] 纪宝华.再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J].中华内科 杂志,1998,37(2):79—8o. [5]李光伟,潘孝仁,Stephen Lillija,等.检测人群胰岛索敏感性 的一项新指数[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56—66O. [6]林建华,陈星荣.医用计量单位换算表[M].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2:130—133. [7]聂伟,张永祥.六味地黄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药 药理与临床,1998,14(5):41—44. [8] 张永祥.六味地黄汤现代药理学及化学的初步研究[J].基础 医学与临床,2000,2O(5):15—19. [9]De Fronzo RA.The triumvirate:beta—cell,muscle,liver.a eollu— sion responsible for NIOOM[J].Diabetes,1988,37(6) ̄667—687. [10]Haffner SM,Mykkanen L,ValdezRA,et a1.Evaluation oftwoimu— lin assays in insulin resistance synaro,ne[J].Arterioscler Thromb, 1994,14(9):1430—1437. [11]naffner SM,D’Agostino R Jr,Mykk ̄men L,et a1.Insulin sensi— tivity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Relationship to cardiovascu・ lar risk factors: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 Diabetes Care,1999,22(4):562—568. [12]Kahn SE,Halban PA,Release of incompletely processed proinsulin is the eatlS ̄of the disproportionate proinsulinemia 0f NIDDI ̄I[J]. Diabetes,1997,46(1 1):1725—1732. (收稿E1期:2OO7—08—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