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2024-07-19 来源:独旅网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用万用表

测试二极管、三极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常用的电子仪器有: 1、通用示波器20MHZ

2、低频信号发生器 HG1021型 3、晶体管毫伏表:DA-16

4、万用表(500型)或数字万用表 5、直流稳压电源+12V、500mA

为了在实验中能准确地测量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仪器的方法,这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因此以后每次实验都要反复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一、实验目的

(一)学习或复习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及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二)学习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三极管管脚的方法及判断它们的好坏。 (三)学习识别各种类型的元件。

二、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利用它可以测出电信号的一系列参数,如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幅度、周期(或频率)、相位等。

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包括示波管、垂直放大、水平放大、触发、扫描及电源等六个主要部分,各部分作用见附录。YX4320型波器。

三、预习要求

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时使用的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等有关资料。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1、将示波器电源接通1至2分钟,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出现扫描线,熟悉“辉度”、“聚焦”、“X轴位移”、“Y轴位移”等到旋钮的作用。

2、启动低频信号发生器,调节其输出电压(有效值)为1~5V,频率为1KHZ,

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电压波形,熟悉“Y轴衰减”和“Y轴增幅”旋钮的作用。

3、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的波形增加或减少(例如在荧光屏上得到一个、三个或六个完整的正弦波),熟悉“扫描范围”及“扫描微调”旋钮的作用。

4、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开关置0db、20db、40db、60db位置,测量其对应的输出电压。测量时晶体管毫伏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以使读数准确。注意不要过量程。

(二)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的极性、辨别二极管e、b、c各极、管子的类型(PNP或NPN)及其好坏。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欧姆档的内部电路可以用图1-1(b)所示电路等效,由图可见,黑棒为正极性,红棒为负极性。将万用表选在R×100档,两棒接到二极管两端如图1-1(a),若表针指在几KΩ以下的阻值,则接黑棒一端为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正向导通;反之,如果表针指向很大(几百千欧)的阻值,则接红棒的那一端为正极。 (2)鉴别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棒接二极管正极,红棒接二极管负极,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在几KΩ以下为好,要求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棒接二极管的正极,黑棒接二极管负极,可测量出反向电阻。一般应大于200KΩ以上。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犹如“背靠背”的两个二极管,如图1-2所示。测试时用R×100档。

(1)判断基极b和管子的类型

用万用表的红棒接晶体管的某一极,黑棒依次接其它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电阻都很小(在几KΩ以下),则红棒接的为PNP型管子的基极b;若量得电阻都很大(在几百KΩ以上),则红棒所接的是NPN型管子的基极b。若两次量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应换一个极再试量。

(2)确定发射极e和集电极c

以PNP型管子为例,基极确定以后,用万用表两根棒分别接另两个未知电极,假设红棒所接电极为c,黑棒所接电极为e,用一个100KΩ的电阻一端接b,一端接红棒(相当于注入一个Ib),观察接上电阻时表针摆动的幅度大小。再把两棒对调,重测一次。根据晶体管放大原理可知,表针摆动大的一次,红棒所接的为管子的集电极c,另一个极为发射极e。也可用手捏住基极b与红棒(不要使b极与棒相碰),以人体电阻代替100KΩ电阻,同样可以判别管子的电极。如图1-3所示。

对于NPN型管,判断的方法相类似,读者可自行思考。

测试过程中,若发现晶体管任何两极之间的正、反电阻都很小(接近于零),或是都很大(表针不动),这表明管子已击穿或烧坏。

(三)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变压器等常用元件加以辩认。

五、报告要求

(一)说明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时,为了达到下列要求,应调节哪些旋钮? 1、波型清晰且亮度适中;

2、波型在荧光屏中央且大小适中; 3、波型完整; 4、波型稳定;

(二)说明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电压时,若荧光屏上分别出现下列图形时,是哪些旋钮位置不对,应如何调节?

(三)总结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方法。

实验二 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器Q点,AV,ri,r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mARb251KRC5K1C2Rp10uR1+Vcc(+12V)Rb=Rb2+RpUiC1+680KQ1UoUs5K110uRe1R251Rb124KRe21K8100+Ce10uRL5K1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RB1UCC UBRB1RB2

IEUBUBEICRE

电压放大倍数

UCEUCCIC(RCRE)

R // RLAVβC

rbe输入电阻 Ri = RB1 // RB2 // rbe 输出电阻 RO ≈ RC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UC和U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E或UC,然后算出IC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

UEUUC 算出IC(也可根据 ICCC,由UC确定IC), ICIERCRE同时也能算出UBEUBUE,UCEUCUE。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UCE)的调整与测试。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i,检查输出电压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

图2-2 静态工作点对uO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2-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电压放大倍数AV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i,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i和uo的有效值Ui和UO,则

U AV0

Ui (2) 输入电阻Ri的测量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2-4 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S和Ui,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UUUiRiiiR

UIiUSUiRR

图2-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 由于电阻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两端电压 UR时必须分别测出US和Ui,然后按URUSUi求出UR值。

② 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i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2KΩ。

(3) 输出电阻R0的测量

按图2-4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 RL的输出电压U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L,根据

RLUO ULRORL即可求出 RO(UO1)RL UL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L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4)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2-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22U0。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OPP来。

图 2-5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5) 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U与输入信号频率f 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6所示,Aum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1/2倍,即0.707Au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则通频带 fBWfHfL。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u。为此,可采用前述测Au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3DG 9011(

9011(NPN)

3CG 9012(PNP) 9013(NPN) 图 2-6 幅频特性曲线 图2-7晶体三极管管脚排列

三、实验仪器 l、双踪示波器 2、函数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频率计

5、交流毫伏表 6、直流毫伏表 7、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

四、预习要求

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器工作原理。 2、放大器动态及静态测量方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l、实验电路:图2-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1V1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

(2)按图2-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l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

(3)接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改变Rp记录IC分别为0.5mA、1mA、1.5 mA时三极管1V1的β值(注意:Ib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静态调整

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填入表2-1。 表2-1 测量值 计算值 VBE(V) VCE(V) Rb(KΩ) IB(μA) IC(mA)

3、动态研究

(1) 将函数发生器调到f=1KHz,幅值为3mV,接到放大器输入端Ui,观察Ui和UO端波形,并比较相位。

(2) 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信号幅度,观察UO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入表2-2

表2-2 RL=∝ 测量值 计算值 估计值 Ui(mV) UO(V) AV AV

(3) 保恃Ui=5mV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C数值的情况下测量,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2-3

表2-3 给定参数 测量值 计算值 估算值 RC RL Ui(mV) UO(V) AV AV 2K 5K1 2K 2K2 5K1 5K1 5K1 2K2 (4) 保持Ui=5mV不变,增大和减小RP,观察UO波形变化,测量并填入表2-4 表2-4 RP值 UB UC UE 输出波形情况 最大 合适 最小 注意:若失真观察不明显可增大或减小Ui幅值重测。

4、测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参照 图2-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1) 输入电阻测量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电阻R=5K1,测量US与Ui,即可计算ri。 (2) 输出电阻测量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器输出不失真(接示波器监视),测量有负载和空载时的UO,即可计算rO。 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2-5中。

表2-5 测输入电阻 R=5K1 测输出电阻 测量值 计算值 估算值 测量值 计算值 估算值 UO UO US Ui ri Ri RL=∝ RL= 六、实验报告

1、 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