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海县耕地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探讨

2020-11-29 来源:独旅网


东海县耕地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探讨

摘要 依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东海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肥料投入构成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从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角度,提出土壤的培肥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耕地肥力;现状;培肥;江苏东海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地力是高产的依托,没有高的地力,也就没有持续高产。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用量的增加,复种指数及作物产量的提高,耕地肥力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根据东海县土壤肥力和施肥结构多年多点调查资料,分析耕地地力变化的状况及培肥途径。

1耕地地力现状

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我们每隔5a即对全县耕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1次概查(按667hm2一个土样),从统计资料结果看,2006年与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上升,缓效钾、速效钾2001年前含量下降,2006年由于测土配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下降趋势得到了缓解。土壤理化性状变差,基础地力稳中有升(见表1)。

1.1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

1981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是9.86g/kg、12.40g/kg、14.90g/kg、16.57g/kg、17.20g/kg、17.79g/kg。2006年比1981年净上升了7.93g/kg,平均每年上升0.317g/kg。在时间段上表现出1986~1991年有机质增幅较大,平均每年上升0.50g/kg。

1.2土壤全氮变化趋势

全氮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质相似,1981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土壤全氮分别为0.75g/kg、0.86g/kg、0.94g/kg、1.06g/kg、1.08g/kg、1.11g/kg,25a增加了0.366g/kg,年平均上升0.0146g/kg。

1.3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趋势

耕层土壤速效磷的变化主要与施肥有关,施磷多的田块土壤速效磷增加,反之则下降。1981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5.1mg/kg、6.5mg/kg、7.9mg/kg、8.3mg/kg、9.8mg/kg。在1996年前11个土属中白浆土、包浆土、紫色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下降。1996年后由于配方肥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尤其2005年后全县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增幅较大。2006年较1981年增加了4.7mg/kg,较2001年增加了1.5mg/kg,年平均增加0.3mg/kg,远远高于年平均增长的0.188mg/kg。

1.4土壤速效钾变化趋势

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981~1991年之间由于施用无机钾肥较少,有机钾施用量不够补充作物带走的钾,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较快,1981年、1986年、1991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15.9mg/kg、98.7mg/kg、74.3mg/kg,10年间共下降41.6mg/kg,年平均下降4.16mg/kg,1991年后省政府提出增肥补钾措施,复混肥料施用量增加,特别是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回升。1996年、2001年、2006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6.9mg/kg、91.8mg/kg、109.6mg/kg,较1991年分别上升了12.5mg/kg、17.5mg/kg、35.3mg/kg,年平均增加2.35mg/kg。

1.5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趋势

由于近20多年耕作方式和轮作制度的改变,主要是少免耕技术的应用,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土壤板结,耕层变浅,通透性变差。土壤容重由1981年的1.41g/cm3上升为2006年的1.49g/cm3,上升了0.08g/cm3,耕层厚度由1981年的平均17.0cm下降为2006年的11.6cm,下降了5.4cm,2006年土壤通气孔隙度平均为39.7%,比1981年的37.1%上升2.6%。

2肥料投入变化趋势

根据长期的定点调查,东海县施肥结构不合理,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不高(见表2)。

从表2看出,东海县施肥情况有如下特点:①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2006年较1981年增加495.15kg/hm2,年平均增加19.8kg/hm2,其中2001年无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较1981年增加289.05kg/hm2、51.3kg/hm2、106.5kg/hm2,分别增加了2.54倍、1.27倍、23.7倍。由于2005年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氮肥用量下降,磷、钾肥投入量增大。2006年较2001年无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增加 -29.7kg/hm2、30kg/hm2、48kg/hm2。②有机肥投入逐年减少,2006年有机肥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投入量分别较1981年减少33.3kg/hm2、3.45kg/hm2、46.35kg/hm2。③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配比逐步合理,特别是测土配方等科学施肥技术逐步被群众所掌握,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N∶P2O5∶K2O比例越来越合理,1981年无机N∶P2O5∶K2O投入比为1∶0.35∶0.04,2006年为1∶0.33∶0.43,钾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培肥地力主要途径

要获得粮油作物稳产高产,首先应培肥土壤,东海县25年来土壤肥力虽然呈提高趋势,但由于土壤肥力差异较大,目前肥力状况仍不能适应粮油产量向高产优质转变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力培肥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针对东海县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土壤肥力变化的情况,培肥地力必须在完善农田水利条件基础上继续增加投入,提高投放效益。

3.1稳定增加有机肥投入量

从土壤监测点和肥料投入调查资料来看,东海县耕地施纯氮已超过450kg/hm2,而有机肥占施肥量的比例(以氮计)已由1981年的46.4%下降为2006年的14.8%。从有机、无机肥结合试验看,以有机肥所占比例为30%~40%的产量最高,因此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地力、增加产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应作为培肥地力主要措施来抓:一是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和提高农家肥的施用数量和质量;二是推广应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土壤更应普及推广应用;三是抓好秸秆还田,力争达到3t/hm2。秸秆还田是解决

有机肥不足,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补充钾肥的重要途径,要防止焚烧秸秆,同时掌握好配套技术,注意增施氮磷肥。

3.2搞好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

东海县粮食单产(稻麦两熟)已多年超过13.5t/hm2,但产投比例失调,氮肥施用量逐年提高,N∶P2O5∶K2O比例极不合理,作物产量受最小养分制约。这种多氮少磷钾的施肥状况,不仅浪费了氮素并造成了污染,还影响了稻麦高产、稳产、优质。从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资料来看,只有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提高土壤肥力(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①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增施磷肥,小麦和水稻粮食单产可以增产8.4%;增施钾肥可以增产30.19%;增施有机肥可以增产12.5%;氮磷钾配施可以增产41%;有机肥+氮磷钾配施肥可以增产58.6%。②平衡施肥有利于培肥地力。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96g/kg,有机质+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372g/kg。因此,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必须在增施有机肥基础上提高磷钾肥比例,特别是钾肥比例。据试验,N∶P2O5∶K2O由1∶0.24∶0.20调整为1∶0.24∶0.8,其产量可增加9.4%,同时土壤速效钾提高10mg/kg。

3.3推广间隔耕翻、深耕技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东海县东部湖荡稻麦两熟区由于多年应用小麦免耕、水稻浅旋耕技术,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板结,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应积极推行间隔一段时期深翻耕作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西部地区土壤耕层浅,又有障碍层次,应有计划地深耕,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3.4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耕地质量

近年来,由于粮油价格走低,化肥价格居高不下,东海县经济又较落后,农民投入相对减少,导致对提高耕地质量重视不够。大型收割机的快速发展,对秸秆还田本应有利,但由于草多茬高,水稻采用浅施耕,造成秸秆还不下去,农民常常把秸秆烧掉,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另外,农民外出打工,农家肥积造减少,影响了土壤培肥。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有机肥施肥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耕地质量,把各种农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优质的农田。

4参考文献

[1] 朱兆良.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进展[J].土壤,1985(1):4-11.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3] 张炳宁.科学施肥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4] 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5] 蔡信之.合理施肥实用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6] 张道勇,王鹤年.中国实用肥实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7]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