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析宋代山水画的意蕴之美

2022-05-31 来源:独旅网
ENVIRONMENT驭ECOLOGY【中国美术研究】

探析宋代山水画的意蕴之美

殷王晓东

摘要院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袁在宋代时期袁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袁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袁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袁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袁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袁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袁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遥

关键词院山水画曰审美意境曰道家思想

在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最顶峰的时代,整个时期所呈现的核心就是重视文化,抑制武力。宋朝社会当中尊师重道之风非常繁盛,在最高统治者政策的影响之下,人们积极入世,与此同时在文化艺术方面亦是如此。我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宋代,山水画整体的创作思想意境营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会应用许多构图方法以及视点,比如说近视、俯视、平视和仰视。融入了多种视点和构图方法的山水画,整个作品的虚实之美和意境之美达到了平衡,无论是创作技法还是绘画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宋代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画家们最开始注重山水画当中的意境之美是在北宋初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达到鼎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绘画技术发展得比较完善。山水画诗化一体的绘画观念是苏轼提出的,在绘画当中融入诗境之美,透过诗文体现画中之美,两者相结合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由此之后,山水画对于意境之美有了更加高的要求,许多作家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希望融入自己的笔墨语言,抒发自己的才情和思想感情,真正和山水画融为一体,体现出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宋代山水画需要仔细地品味,纵观天地之间,品味天地之间的空灵,心中无一执念,若身处舟上,身未动,而心早已入画,心随画动畅游于天地之间。

宋代生活的熙熙攘攘和喧闹都市,深处其间的文人们,通过山水画来表达自己对于山水和自由的精神追求,实现不离世而获得精神解脱的现实需求。通过山水的展现可以对天地之美进行更好的勾勒,营造意境之美可以对天地之美进行更好的展现,文人墨客通过绘画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山水画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文人墨客通过创作山水画可以满足自己的内心精神需求,能够满足人们和天地共生的精神需求,充分融入到山水自然之中。在确定创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思想感情,然后才可以对作品的意境之美进行渲染和设置,通过山川自然景物的组合,借物抒情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

34

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真正的精神。写意之美可以烘托整幅作品的主题,使观者在观赏的过程当中,有更为明确的方向和欣赏角度,能够真正明白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宋代山水画的虚实之美

山水画美学的领军人物是宗炳,宗炳是南朝宋时著名的隐士,精通儒释道三家,宗炳将道家思想充分融入在山水画当中,自此中国山水画美学和老庄道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美学思想当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有与无”,宋代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就是道家思想,自然而然也非常重视有无之间的转化。在传统中国画传达能力当中,有无变化充分展现了画家对于传达能力之间局限性的理解。山水画当中都会有一片留白,这片留白将艺术媒介当中的信息量降低到最小化,表面上看似是极致的虚无,但是和整篇画作融合在一起却不显得空洞,这就是所谓的虚实相生,虽然在画面上呈现出极其虚无,但是在精神上却非常的充实和饱满。

在宋代山水画当中,浓墨的黑和预留的白实际是色彩上的虚实对比,画家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当中,非常注重因心造景,简单来说就是透过山水画的展现,将自身的内心情感跃然于纸上,最终所呈现出的山水画并不仅仅是对山水景观的描绘,而是作者此时内心的真实情感。山水画在整体创作的过程当中,整体画作永恒探讨的话题就是绘画素材的虚与实,宋代山水画整体的绘画风格延续了魏晋时代的写实风格。写实风格就非常注重画作景物的人物神态刻画,整体比较工整但缺乏一定的灵动性,宋代引入了虚实结合的绘画技巧,赋予了山水画独特的美学意蕴。宋代的许多山水画作家都融入了以虚写实的美学观点,减少了创作过程当中画卷上的人物数量和景物面积,给山水花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通过简单的笔墨将复杂的景观进行展现,看似是无心之笔但是能够表达景物的真实效果,在实中写虚,虚中写实。《江山小景图》是宋代画家李唐的作品,整体画作抓住了江南山水的特点,但是没有对景物

进行仔细的绘画,只是简单地以粗犷的笔法勾勒几笔,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整体呈现出了江南海天辽阔的高远之感。整体粗犷的绘画笔法和景观的仔细精炼融入为了一体,构成了非常鲜明的虚实对比,整体作品没有进行刻意地勾画,但是整体所呈现出的磅礴之意跃然纸上。

三、宋代山水画的写意之美

画家通过表现技法可以体现出山水画当中的写意之美,北宋的诗人苏轼热衷于魏晋的山水画风,追捧于将画作和流行的诗句互相融合,自此就提出了诗画融合为一体的新潮观点。诗画融为一体并不仅仅是简单在画中题诗,画中的景物以及相关的思想展现需要和诗中的主题相一致。将书法和山水画的技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当中,引入书法当中衍变而来的皴法进行创造。皴法绘画技巧能够充分展示作者对于枯树形态的另类看法,将山水画技法以及书法进行融合,可以为山水画开创另一种形态的画风。苏轼的山水画当中保留了大部分的写实画风,但是其中还是会融入一些皴法的绘画技巧,充分营造出了整体的写意之美,表达出了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风格。在宋代山水画创作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位绘画技巧新颖的画家,他就是山水画大师米芾,毛笔在蘸墨之后会和宣纸进行发散性的融合,整体所展现出来的形态非常的奇特,是一种新型独具风格的泼墨山水画。

在创作作品的过程当中,通过融合变化迥异的笔墨技巧,再融入水晕的自然发散轮廓,在整体上代替了山水画固有的轮廓,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绘画技巧和技法。以往的山水画都是对景物进行仔细的绘画和勾勒,整体上所展现的都是非常精细的景物,而泼墨山水画是一种独创的风格,整体的画面感非常壮阔。泼墨山水画整体比较注重墨色的自然发展,不会对墨色整体的景物形态进行限制,整体自然发散的轮廓代替了山水固有的轮廓,对于人物和树木的刻画都是一笔带过,表面上看似无心不注重,其实每一笔都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和刻画。独特的山水画绘画技巧,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推动了后来宋代山水画的发展。

四、宋代山水画的以小见大之美

北宋画家郭熙代表作《林泉高致》,其中所提出的思想就是要对山水画进行纵观全景,其中充分展现了需要以山水为大的思想。通过山水画对自然景观的展现,可以充分将山川景物的全貌展现出来,表达出天地自然间的宏伟气势。郭熙山水画的中心思想就是对山川河流进行仔细的描绘,整体所展现的审美视觉就是以小见大,通过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可以对山川地貌进行纵观全览。山水画在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将以小见大的绘画技巧展现最为极致的就是李成,李成的作品当中充分融合了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在所有宋代山水画作品当中,以小见大的绘画技巧发挥得最为极致可以通过李成的作品来得以实现。山水画当中通过立意比较小的景物,可以看出它背后大河山川的

2018·05

雄伟与辽阔,整体所展现的气势非常的磅礴,通过对树木树叶的细致描绘,可以看出整篇山川画卷的连绵之感。

以小见大技巧所展现的山水画能够充分感受到山水的宏大气势,但是画卷作品当中的景物绘画等都是冰山一角,透过一角我们可以看见整座冰山的恢宏壮大,整篇画作所要展现的情感非常细腻,观者在观赏的过程当中仿佛身临其境,整篇作带来的情感提升到了更高的审美层次当中。以小见大是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宋代山水画的作家将人们思想充分融合在绘画当中,既符合人们欣赏画作的罗辑思维,又能体现出宋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小与大看似是两个对立面,实际上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充分地融为一体,反而会营造出迥异的绘画风格。

五、结语

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我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宋代,整个作品的虚实之美和意境之美达到了平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达到鼎盛。在绘画当中融入诗境之美,抒发自己的才情和思想感情,品味天地之间的空灵,心随画动畅游于天地之间。在传统中国画传达当中,山水画当中都会有一片留白,表面上看似是极致的虚无,但是在精神上却非常充实和饱满。宋代的许多山水画作家都融入了以虚写实的美学观点,通过简单的笔墨将复杂的景观进行展现,将书法和山水画的技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可以为山水画开创另一种形态的画风,充分营造出了整体的写意之美。

参考文献院

[1]徐彦波.“观物取象”———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中的概括与象征[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01).

[2]朱久兵.虚实相生诗画交融———从中国诗和画的实与虚看诗画交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6).

[3]陶琳娜.略谈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08,(10).

[4]林木森.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浅谈中国画的空白[J].美术观察,2006,(05).

[5]桂雍,正昳.虚实相生美学原则的产生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1).

[6]楚小庆.宋代山水画空间理论的源起和发展[J].艺术百家,2008,(06).

[7]丁金界.论民族化发展中的油画对中国绘画审美元素的借鉴和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2010,(06).

作者单位院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