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2020-02-01 来源:独旅网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班 级 10汉语言2班 姓 名 乌珊珊 学 号 1001103212 成 绩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摘 要: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生哲学。他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论为核心,阐述了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思想,并于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探讨孟子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理想人格 道德教育 和谐社会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极大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其中“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也是对道德的正面肯定,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因此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它对于我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涵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论人性的思想,是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的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1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他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人的心性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相互区别的主体意识。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4善之“端”或者善的原初形态是本就存在于人的本质中的,正是这种善端的存在,才构成

了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殊性。否则,“人”与“禽兽”相互区别的界限便亦不复存在了。

“人皆有之”的善性,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扩而充之”,才能最终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孟子认为,人格修养的责任在于扩充人们原本就具有的“善端”。“仁”、“义”、“礼”、“智”就是人的善端,它就好像是人的四肢一样是天生于人的。但是善端又是一种隐性的存在,需要人自觉地去扩充,才能起到完善人格的功能和作用。人与生俱来的只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

1

《孟子·滕文公上》 2

《孟子·离娄下》 3

《孟子·尽心上》 4

《孟子·尽心上》 5

《孟子·公孙丑上》

芽。既然是萌芽,就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或许因为得不到精心的养护,抵御不住恶劣环境的袭击而夭折;或许会在人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孟子十分重视后天的人格修养,通过后天的努力,把先天的善端扩而充之。

二、理想人格的形成

孟子认为,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是培养出人的一种至大至刚的豪气、一种大义凛然的正气、一种气势磅礴的壮气,即所谓“浩然之气”。孟子高度评价这种“浩然之气”,说它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绥也”。6养成浩然之气需要个体注重培养自身的“大丈夫”精神,要懂得动心忍性,塑正道之质。追求浩然之气的理想人格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不断提升自我的需要。

关于动心忍性,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7人的才干是能够在身心饱受磨练之后,才得以充分发展的。所谓“动心”,是对心灵的磨砺和震撼,使心灵更为强大,能够去承担和面对更大的挑战和困苦:所谓“忍性”,是抹去性格中不合时宜的棱角,是增添成熟与稳重和一份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孟子还列举了很多圣贤的实例:舜是在田野之中兴起的,傅说从筑墙的劳役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小贩中被提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提拔出来,孙叔敖从海边兴起,百里奚从市场上被提拔出来。这些圣贤无疑都是经过了生活的磨砺,并战胜了逆境,才得以成为圣贤的。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8他认为,人们通过修养与

6

《孟子·公孙丑上》 7

《孟子·告子下》 8

《孟子·滕文公下》

磨练,不管是在富贵的环境里,还是在贫贱的环境里,都能严守节操;在邪恶、权势面前刚正不阿;面对敌人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在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都要保持崇高的气节,这样才算得上是大丈夫。孟子所提倡的“大丈夫\"精神正是在生活中的各种境遇之中所能够表现出来的人格,是只要付出努力之后,人人都可以达成的理想人格。孟子由性善论中蕴含的大丈夫人格思想引申到理想人格的表现,孟子以大丈夫为培养目标,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内容,以性善论为基石,创设了理想的人格理论,并阐述了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

在理想人格的实现方面,孟子提出了两个途径:自我修养和外界教化。“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9当然,在理想人格的塑造过程中教育和自我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格修养最主要的是一种自求自得,所以自我修养是主要途径,外界教化只是促成人格修养的辅助途径,只不过这种辅助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理想人格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自我的实现。“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日:‘持其志,无暴其气。’”10人之所以能够养成善德在于人有“心”,人之所以有可能背离道德亦在于人有“心”。因此才需要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存养心性也就是要呵护本心本性,防止本心本性偏离其自然的内在的趋势而流于机巧之心、习染之性。坚强的意志品格并非与生俱来,唯有通过逆境的洗礼、艰苦的锤炼,才能形成刚毅的人格。

三、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孟子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都起了很大作用。孟子性善论的基本特点是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出发点,将重

9

《孟子·离娄下》 10

《孟子·公孙丑上》

点放在主体自觉的道德完善的实践中,其中的一些进步思想和合理因素在今天仍具有一定意义。在当今注重财富和效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取孟子性善论的合理价值,对于公民的道德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性善论强调人具有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所谓“善”是指仁、义、礼、智以及符合价值体系的德行。因此,孟子主张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孟子非常重视“明人伦”,他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1人最可贵的就在于知是非、明人伦、行善去恶。

孟子提倡仁爱思想,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12孟子认为真正的仁政,是王道的仁政,它不是在百姓生存不下去的时候才考虑给他们一

点仁慈,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安居与乐业的问题,以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安居与乐业为其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王道才开始产生,仁政才得以出现。孟子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3

孟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等重要命题有助于我们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适应并改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孟子认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4

孟子很重视诚信,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11

《孟子·滕文公上》 12

《孟子·离娄上》 13

《孟子·离娄上》 14

《孟子·梁惠王上

不诚未有能动者也。”15孟子认为,做人处世要以诚动人,以至诚之心对待别人,别人是不会不感动的。一个人的行为合乎诚信,便是道德高尚的行为。在历史上,这种诚信的观念在商业领域中是以商业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强调以信为本、以诚待客、童叟无欺、不坑蒙拐骗、不以次充好。这些商业道德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大力提倡,生产经营者应以“诚信”作为自己信奉的最高准则。

人性善论是孟子“和谐思想”的核心与基石。将社会的道德努力与个体自身的道德努力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推动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与其中每个个体的素质密不可分。个体的人格修养的提升有助建立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人伦关系,孟子人格修养思想意蕴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实践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社会风气需要正确得到引导。大力倡导个体对人格修养的追求,并以适当的方式去教育和引导,那么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就会有所提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一、性善论的涵义

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实际上是道德意识)为人性,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明确的性善论:人性是天赋的天赋的道德(意识) 本身是善的,所以人性是善的。李亚彬在《子思为孔孟之间的过渡环节——以孟子性善论的行成为例》中认为孟子的性善论的逻辑是这样的:其一,天有德;其二,天将德赋予人(实际上是天将四个“善端”植入人心中;这四个“善端”又含有为善的动机,是全部道德的萌芽);其三,人性是人的道德属性(实际上是四个“善

15

《孟子·离娄上》

端”)。由这三个前提自然可以得出性善论。

杨泽波在《孟子性善论研究》一书中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本心进而说明人性何以为善。作者认为,人性之所以为善,一是因为人性中有一种自然生长的倾向,这种倾向属于一种自然本能,是先天的;二是因为人有良心本心,它来自社会生活和智性思维对内心的影响,是一种伦理心境,属于社会属性,是后天而先在的。区分这两个不同方面,特别是理解伦理心境如何是后天而先在的,是破解性善论之谜的关键所在。在对孟子性善论进行分析以前,对心、性、才、情这些概念全面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孟子的性善论。

彭富春在《论孟子的心性论》对人心和人性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心和人性本身作为仁爱是善良的。人人皆有是心,同时,人人皆有是性。由此,孟子建立了他的心性理论。此心具体化为四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心规定了人性,人性是人心的现实化和扩大化。既然人有爱心,那么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人的善良本性是人的良知和良能,并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

张鹏伟、郭齐勇在《孟子性善论新探》中同样从心、性角度出发研究孟子性善论。他们认为,人性概念是与“命”、“心”概念紧密联系的,命是性的本原,心是性的显现。性和心的含义都包括“体”和“用”两层:从体而言,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良能,心是人的良心本心;从用而言,性是仁义礼智四端,心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良心本心作为性善论的立论基础,是人的道德本能、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的集合,其显现过程是从道德本能出发经过道德理性逐渐上升到道德意志的过程。

二、孟子性善论与理想人格的形成

以浩然之正气屹立于天地之间,力行其道而不为外物所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上下于天地同流的大丈夫人格正是向善和为善的必然结果,是性善的人格化表现。赵法生在《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中提出,孟子的人性论应包括性善、向善、为善与致善四个环节,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只有在这一有机的整体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合理的诠释。

傅琳凯、王立仁在《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中将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叙述分为“基本主张”、“培育途径”、“当代价值”三个部分。孟子以大丈夫为培养目标,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内容,以性善论为基,创设了理想的人格理论。为了成就理想人格,孟子提出了从心内求、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等一系列的实现途径。

孟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 特别是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千百年来对华夏民族的心灵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刘会新、武东生在《古代儒家人生哲学中的“孟之道”》通过探讨以仁义为核心的“人道论”与“大丈夫”理想人格,人生哲学的中心部分是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人生之最高准则,古代称之为“人道”,现在也称为人生理想。孟子人道论的核心是仁义,孟子对兼与独、义与利、生与死等人生基本范畴的探讨都贯穿着仁义的精神。能达到人生最高理想的人,孟子谓之“大丈夫”。

三、孟子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也是对道德的正面肯定,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他的性善论、他的人性观 ,不但是其“仁政”学说和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 ,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而且对后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学为圣贤是孟子提出的德育目标,孟子的性善论为其学为圣贤的德育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性论,它有助于激发人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伟大的

教育家,孟子提出并阐述了一整套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陈兴安在《孟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中集中阐述了孟子的德育思想:突出对学习者的理想志向和价值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强调自我教育;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这些孟子德育思想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梅良勇、乔团叶在《孟子性善论思想探要》中指出正是由于孟子的不懈努力,创立了性善论,才使中国思想发展史没有偏向老子的“性无善恶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如此乐善不已、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巨大的社会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从孟子的性善论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伦理资源 ,有利于我们的伦理学理论研究和现实的道德建设,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在中国民众中潜在的影响既深又广,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至今仍对我们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沈志男在《论孟子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从孟子的性善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和孟子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孟子的和谐思想,探讨三者相互作用与联系,剖析孟子和谐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社会现实,为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亚彬﹒子思为孔孟之间的过渡环节——以孟子性善论的行成为例[J]﹒哲学研究﹒2007,4:39-44

[2]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修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32

[3]彭富春﹒论孟子的心性论[J]﹒清华大学学报﹒2010,4(25):89-97

[4]张鹏伟,郭齐勇﹒孟子性善论新探[J]﹒齐鲁学刊﹒2006(4):16-20

[5]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16-25

[6]傅琳凯,王立仁﹒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0(5):29-34

[7]刘会新,武东生﹒古代儒家人生哲学中的“孟之道”[J]﹒求索﹒2007(8):148-150

[8]陈兴安﹒孟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53-57

[9]梅良勇,乔团叶﹒孟子性善论思想探要[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1):79-82

[10]沈志男﹒论孟子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传承﹒2008(12):36-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