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221000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 引言
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活动,包括3方面基本内容:生产实践,即为满足人类生产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科学实践,即科学的探索宇宙间普遍规律的有目的的能动性实践活动。实践教育是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内容包含了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实践教育对推动高职汽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实训课程教学开展过于随意
高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类相关实训课程教学时,由于相关管理层面的领导者,对于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少,未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需教学教具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导致在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时,没有较为先进的教学教具,对教师所讲授的专业相关知识加以辅助理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所学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同时,再加上高职院校在制定的汽车类相关实训课程教学大纲整体过于单一,只是单纯地将实训课程教学作为汽车相关专业课程教学
的辅助性学科,造成学生对于实训课程教学的认知不是很客观以及科学,导致学生对于汽车类相关实训教学没有投入过多地关注。教师在开展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较为详细及严谨的教学流程作为引导,造成实训课程教学相关课程考核严谨性相对较差,教学模式没有严格的规范进行约束,从而降低了实训课程教学科学性,影响了实训课程教学质量以及效果,致使学生无法学习到较为科学的实训操作技能。
(二)现有设备无法做到物尽其用
现在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基本都与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汽车生产企业一般会赠送一定数量的整车作为校企合作办学教学用车,这些车辆作为教学用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基本不再使用,所以经常会看到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楼周围停了很多落满灰尘的整车,这些车基本已经报废,不再使用。另一方面,在汽车各系统实践教学中,如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行驶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等课程实践教学中需要汽车各系统总成的设备,这些课程所使用的设备往往已经使用很多年,早应更换,但总是凑合着使用,可以想象实践教学的效果。事实上完全可以将那些处于报废状态的整车进行分解,以满足汽车各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规范性实训课程教学
为促使实训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领导人应加强自身对于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要使相关领导人认识到实训课程在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实训相关课程教学的文件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地完善。为促使相关课程教学文件,能够具有较为严格的规范性,高职院校应将校内所有实训课程教学文进行统一化管理,制定较为科学严谨的教学标准以及相关规定,养成学生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相关实践技能操作的行为习惯。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加大,对于实训课程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所需的教学教具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有助于教师在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讲授时,能够将较为先进的教学教具合理地应用在其中,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理论
知识的理解程度,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进行很好地结合,在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对于实践技能操作进行熟练应用,提高了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水平。
(二)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示范项目
以汽车学院“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为基础,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共赢典范,形成示范辐射效应,引领、带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整体水平;整合学院现有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等资源,联合汽车企业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造行业、企业和学院合作办学品牌;同时,以学院现有省级实习实训中心为支撑,积极、主动承担国培、省培项目和汽车类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学院实训基地服务企业、社会的功能
(三)灵活对待实践设备,做到物尽其用
(1)应根据实践要求和目标采购实践设备,不能一味地采购全新设备。在汽车机械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往往要通过对汽车机械零部件的检测得出汽车的工作特点及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如发动机气缸、气缸盖、曲轴、制动盘等。这些零部件如果是全新的,实践教学检测时就无法得到机械零部件的使用特点等知识,因此在采购时可以购买一些完整但已经报废的汽车机械零部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2)合理统筹精选实践项目。汽车专业课程实践会使用很多通用设备或量具,如万用表、百分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这些设备和量具在很多课程实践中都要使用,这就造成学生在校期间要多次学习这些设备和量具的使用,然而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都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和量具,原因是虽然学了多次,但由于每次使用的时间都很短,导致不能较好地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所以这类实践教育应该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实践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这些实践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加强与企业人才交流合作,实现人才交流融通
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人才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学院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优秀兼职教师资源,共建汽车维修与营销类大师工作室。同时,不再局限于仅仅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或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的
形式,而是组建由学院师生、企业技师等共同参与、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创新创业双师团队,多方位、全过程实现校企双方人才交流融通,提升汽车类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类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应对相关科任教师自身的指导能力进行强化,从而促使学生在开展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能够得到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指导,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平。此外,高职院校为促使学生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地提升,应严格规范课程教学。对教师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对于加强学生自身创新、创造意识,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继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2]江汉,罗程.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家参谋,2019(05):178.
[3]闫瑞雪.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03):201.
[4]闫风宇.浅谈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J].时代农机,2018,45(11):154. [5]张军.解析高职学校汽车实训教学实践[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11):113-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