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2-02-06 来源:独旅网
2013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分)(2013•天津)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瓷碗破碎 B. 石蜡熔化 C. 纸张燃烧 D. 湿衣晾干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题: 分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析: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评: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3•天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 . Si B. Fe C. Al D. O 考点: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题: 分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析: 解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答: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A、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B、铁是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C、铝是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不是铝,故选项错误. D、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本题很简单,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了解元素的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评: 3.(2分)(2013•天津)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甲烷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考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化学与生活. 题: 分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析: 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解:A、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故A可能发生爆炸; 答: B、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不与氧气不反应,故B不可能发生爆炸; C、氧气是助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不可能发生爆炸; D、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不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爆炸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爆炸的条件进行. 4.(2分)(2013•天津)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氢气 D. 氧气 考酸的化学性质. 点: 专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题: 分反应前的物质是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后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生成,由于大理石的主析: 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此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 解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发出嘶嘶声; 答: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对酸的化学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5.(2分)(2013•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 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燃烧时生成,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2分)(2013•天津)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 A . 果汁 B. 矿泉水 C. 牛奶 D. 啤酒 考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点: 专化学与生活. 题: 分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析: 解答: 解:A、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B、矿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一些矿物质,一般不含有有机物. C、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 故选:B. 点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评: 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7.(2分)(2013•天津)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3 C. +5 D. +6 考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 专化学式的计算. 题: 分根据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利用Na、O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析: 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解解:在Na2FeO4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答: 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2)×4=0,解得x=+6. 故选D. 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学会利用化学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评: 计算原则来解答. 8.(2分)(2013•天津)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 B. Mg+MnSO4=MgSO4+Mn Mn+2HCl=MnCl2+H2↑ C . Fe+MnSO4=FeSO4+Mn D. Mn+CuSO4=MnSO4+Cu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锌是氢之前的金属,则锰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不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C符合题意. D、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锰排在铜的前面,能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2分)(2013•天津)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 . 1:1 考点: B.x 2:1 C. 4:1 k b 1 。 c o m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D. 5:1 专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质量守恒. 题: 分析: 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 解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答: 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 故选D.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 10.(2分)(2013•天津)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物质 二氧化碳 氢气 杂质 一氧化碳 氯化氢 铁粉 碳酸钾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通入氧气,点燃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 D. D C 锌粉 D 氯化钾溶液 A. A B. B 考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 专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题: 分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析: 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答: 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过量浓硫酸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粉不能与氯化锌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钾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评: (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11.(2分)(2013•天津)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铅、汞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 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X k b 1 。 c o m[来源:学#科#网Z#X#X#K] D.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考点: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废旧电池中铅、汞的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C、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解答: 解:A、废旧电池中铅、汞的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B正确; C、虽然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但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故C错误; D、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铁、铝的性质,并且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12.(2分)(2013•天津)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B C D A . A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 氮气常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放或混用 B. B C. C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在其溶液中都含有OH﹣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硫酸铵和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D. D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见气体的用途;碱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具有通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C、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能和熟石灰发生反应而降低肥效结合中和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氮气常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D、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能和熟石灰发生反应而降低肥效,但硫酸铵与熟石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氮气的性质与用途以及铵态氮肥使用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2013•天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 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 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B、据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C、据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据t2℃时甲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含义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所以将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的质量不相等,甲>乙,故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最多溶解50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此外,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即可顺利解答. 14.(2分)(2013•天津)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B C D 硫酸铜溶液 氯化钡溶液 锌粒 无色酚酞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A. A B. B C. C D. D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呈中性,当硫酸剩余时呈酸性,可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来检验硫酸是否有剩余,当氢氧化钠有剩余时可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检验. 解答: 解:A、只有氢氧化钠过量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A正确; B、当硫酸不过量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B错误; C、只有当硫酸剩余时,硫酸与锌粒反应才产生气泡,故C正确; D、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但若硫酸过量,溶液呈现酸性,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D错误;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掌握酸、碱、盐的相关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2013•天津)某K2CO3样品,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2。2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 NaCl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 Na2CO3和Mg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分析: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硫酸铜,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求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所需碳酸钾的质量,然后推测其他的成分. 解答: 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硫酸铜,故A正确; 设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钾的质量为x,纯盐酸的质量为y,则有 K2CO3+2HCl=2KCl+CO2↑+H2O 138 73 44 x y 2。2g = x=6。9g = y=3.65g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即使全部是碳酸钾也只能生成2。2g二氧化碳,但是题干中给的信息是:K2CO3固体样品不纯,所以根据近似平均值法,则其中混有的杂质: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钾强,另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钾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碳酸根中的碳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通过比较碳酸根的含量,来确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多少,在碳酸钾中,含碳酸根为×100%=43。5%,在碳酸钠中,含碳酸根为×100%=56。6%,在碳酸镁中,含碳酸根为 ×100%=71。4%,碳酸钠和碳酸镁中碳酸根的含量都比碳酸钾中碳酸根的含量高,即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碳酸根含量多的物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也要大,所以可以判断一定含有氯化钠,但是对于碳酸钠和碳酸镁这两种物质中可能含有一种,也可能是两种都存在,故选项B、D的判断是错误的;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7。3%,C正确;[来源:学_科_网] 故选AC. 点评: 熟练掌握碳酸盐的性质,学会利用近似平均值的方法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来解答这类题目:先假设全部是主要的物质,然后根据计算的数据,判断是否含有其他的物质,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共20分) 16.(4分)(2013•天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③石墨,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④ ;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①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②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③ .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小苏打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④;(2)①;(3)②;(4)③.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6分)(2013•天津)化学式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1)现有H、O、S、K四种元素,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组成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填在如图所示的横线上.

(2)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O Mg S Cl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根据酸、碱的特点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结合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易得到电子分析得失电子情况,从而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即可;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 解:(1)硫酸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其化学式是H2SO4;氢氧化钾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其化学式是KOH; 故答案为:; (2)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8,根据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因此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镁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其化合价为﹣1价,因此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答案为:8;得到;MgCl2;最外层电子数. 点评: 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出的信息和意义以及书写化学式时要注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较大. 18.(6分)(2013•天津)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 (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是 D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4+4H2O .

(3)某地区有两种矿石储量丰富:①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②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 ① (填序号).写出该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x k b 1 . c o m 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提倡低碳经济的措施有:提倡使用节能灯;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等;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不能达到“低碳”目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①赤铁矿,因为黄铁矿中有硫元素,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 解答: 解:(1)提倡低碳经济的措施有:提倡使用节能灯;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等;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故答案为:D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CO2+6H2C2H4+4H2O (3)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①赤铁矿,因为黄铁矿中有硫元素,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Fe2O3+3CO2Fe+3CO2;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低碳经济的措施、铁矿石的选择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 19.(4分)(2013•天津)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与B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

(1)若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为 盐酸 .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 = 7(填“>”或“<”或“=”).

(2)若A和B均为黑色粉末,A与B反应时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w w w 。x k b 1.c o m 分析: (1)依据中和反应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 (2)依据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于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所以A是稀酸,由于“A+B→C+D”且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则该反应是中和反应,则A是盐酸,D是水,由于氯化钠的溶液显中性,所以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7. (2)由于红色物质一般为铜以及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关知识可知:A和B两种黑色粉末可能分别是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故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故答案为:(1)盐酸;=;(2)C+2CuO2Cu+CO2↑; 点评: 此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碳和氧化铜的有关反应,属物质性质基础考查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0分) 20.(6分)(2013•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 C+O2CO2 ;

(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混合 NaHCO3+HCl=NaCl+H2O+CO2↑ ; (3)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2H2O2H2↑+O2↑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答案为:(1)C+O2CO2;(2)NaHCO3+HCl=NaCl+H2O+CO2↑;(3)2H2O2H2↑+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1.(5分)(2013•天津)酸、碱、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2)生活中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现有①硫酸钾;②硝酸铵;③磷矿粉;④氯化钾四种化肥,其中从外观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③ (填序号).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氢氧化铝[Al(OH)3]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测定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硝酸钾、尿素和硝酸铵都是白色的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氢氧化铝[Al(OH)3]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2)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测定和水,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钾都是白色的固体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与其它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不同. 故答案为:(1)Al(OH)(2)CO2+Ca(OH)3+3HCl═AlCl3+3H2O;2═CaCO3↓+H2O;(3)③.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了解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2.(4分)(2013•天津)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2),其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应得到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Br+Cl2═2NaCl+Br2 .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某种说法是否正确;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正确.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不正确.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不正确.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就又溶解了;正确. 故填:AD. (2)氯气和溴化钠反应能够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Br+Cl2═2NaCl+Br2. 故填:2NaBr+Cl2═2NaCl+Br2. 点评: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规范性. 23.(5分)(2013•天津)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地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1)为从源头消除污染,生产、生活中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已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煤 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2)某火力发电厂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需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100g废气中含有1.6g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g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31.25 g.

(3)某工厂以流量10L/s(升/秒)排出含硫酸9。8%的工业废水,现向该废水中排入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与硫酸反应后再排出,要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则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的流量应为 40 L/s(上述含酸废水和含碱废水的密度均近似为1g/cm3).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相关方面的量. 解答: 解:(1)由图中可以看出,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当,而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相差很大,燃烧1kg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燃烧1kg天然气时多很多,所以燃烧煤时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故填:煤. (2)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0g这种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是:1。6g×=16g, 2CaCO3+2SO2+O2=2CaSO4+2CO2, 200 128 X 16g = X=25g, 则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 25g÷80%=31.25g, 故填:31.25. 设每秒排出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每秒排出的硫酸的质量为:10L/s×1s×1g/cm3×9.8%=0.98g,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0。98g = X=0。80g, 每秒排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0.80g÷2%=40g, 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的流量应为: 40g÷1g/cm3÷1s=40L/s. 故填:4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时,单位的换算关系、计算的准确性都是考查的重点.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24.(5分)(2013•天津)实验室里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 铁架台 ;b 集气瓶 .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BD (填字母).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AC或AD (填字母).[来源:学&科&网Z&X&X&K]

(4)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 用水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氧气的制取装置.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 (3)根据选择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 (4)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分析. 解答: 解:(1)a是铁架台;b是集气瓶; (2)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D(向上排空气法);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A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以减小彼此的摩擦力,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故答案为:(1)铁架台;集气瓶; (2)BD; (3)AC或AD; (4)用水润湿.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 25.(7分)(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9.2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 10 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胶头滴管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 10mL (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 细口瓶 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的含义进行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以及溶液配制需要的仪器和步骤以及液体放在细口瓶中进行解答. 解答: 解:(1)①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说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②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故填:36; (2)①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x×1。09g/cm3×12%=20g×6%,解得x=9。2mL,需要水的体积==10mL;故填:9.2;10;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胶头滴管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10mL水,所以应选用10mL规格的量筒;故填:胶头滴管;10mL;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故填:细口瓶.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用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8分)(2013•天津)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且易受热分解(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E为 CuO ;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配制过程如下:步骤Ⅰ,向生石灰中加水制成石灰乳,将其温度降至室温;步骤Ⅱ,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入边用木棒搅拌,即配成波尔多液.

①写出上述配制波尔多液过程中步骤Ⅰ和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 CaO+H2O═Ca(OH)2 、Ⅱ Ca(OH)2+CuSO4═CaSO4+Cu(OH)2↓ .

②若步骤Ⅰ中石灰乳温度未降至室温,会造成波尔多液变质,其原因是 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以蓝色沉淀H为氢氧化铜而猜测物质G为硫酸铜、物质F为氢氧化钠作为推断的突破口,根据转化关系图进行逆推,完成所涉及物质及反应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用于配制波尔多液进行分析.x k b1 。 co m 解答: 解:(1)若物质G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的硫酸铜,而物质E既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又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可判断E物质为黑色的氧化铜,而C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uO; (2)若F物质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的氢氧化钠,根据转化关系图,D与碳酸钠生成F物质氢氧化钠,则物质D应为氢氧化钙;D→F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同时可得B为氧化钙,也就推出A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①根据信息向生石灰中加水制成石灰乳,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步骤Ⅱ中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 ②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而氢氧化铜易受热分解,所以若步骤Ⅰ中石灰乳温度未降至室温,会造成波尔多液变质; 故答案为:①CaO+H2O═Ca(OH)2,Ca(OH)2+CuSO4═CaSO4+Cu(OH)2↓;②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 点评: 本题为推断题,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找准突破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及题给条件顺藤摸瓜通过正推、逆推等逐一得出结论即可,其中根据常见物质的颜色作为推断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解决转化关系推断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因此对于常见物质颜色的掌握则是很重要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共10分) 27.(3分)(2013•天津)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填空: (1)葡萄糖酸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锌 ;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55 ;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3%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人体中,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属于微量元素; 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葡萄糖酸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锌. 故填:锌.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1)=455. 故填:455.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4.3%. 故填:14.3%. 点评: 计算质量分数时,要注意不要漏掉×100%,这是解答时经常忽略的. 28.(7分)(2013•天津)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得滤液是氯化钠溶液,10%的溶液117g 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10%=11.7g,由方程式算出氯化镁的质量,进而求出其质量分数;根据氯化钠的质量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可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 解答: 解: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10%=11.7g 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117 x y 11.7g = x=9。5g = y=8g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100%=95%; (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的质量是:9.5g+8g﹣11。7g=5。8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17g+5.8g﹣9.5g=113.3g 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1% 答:(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5%;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1%. 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计算,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并了解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