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 岩土工程学报 姗年 按实际打桩迭加计算最终位移等等,才能使计算方法精确。实 际工程往往提供不了很多的试验条件。因此,只有面对现实, 走实用简化的思路,但简化处理必然带来理论上的不严密。例 如原文中采用桩位平面的简化、塑性区詹 的预先确定、塑性区 平均体积应变△计算的简化和用压缩模量代替弹性模量等均 是因此而生的。所以,笔者在原文中再三强调所提方法的局限 现场实测结果重新设定△一⑤重复上述步骤,同时按信息亿施 工控翩挤土位移。解决压桩挤土位移的关键是措施和土体水平 位移的现场实测,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问题就能够妥善解决。 (3)李月健先生最近提出了能更好模拟打桩和计算打桩引 起周围位移的方法,这是值得学习的,并希在工程实践中不断 完善提高。 再次感谢李月健先生的讨论.并期望有机会与李月健先生 再作交流。 性,只能是一种估算方珐。在实际操作时,必须按以下步骤.即 ①假定△—+②计算u—@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挤土破坏一④根据 关于“钢筋(煤矸石)混凝土网格式加筋土挡土结构强度 特性与试验研究”的讨论 雷胜友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所.陕西西安7]o064) 中圈分类号: 47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 ̄002)O1—0116一∞ 作者简介:雷胜友(1965一),男,陕西澄城人。1988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铁路桥梁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 学桥梁与地下工程系,获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水利系,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副教授,主要从 事土动力学、加筋土支挡结构、岩石力学基础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白1968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加筋土技术以来,加筋土工程 因具有多种优势而风摩全世界.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铁路、 港口、市政、民航等大受土木工程。 加筋土是由抗拉强度比较高的加筋材料及填料(土)组成, 加筋材料分为柔性材料和非柔性材料,对于柔性筋的加筋土强 f /。/c 度,一般认为其强度线平行于素土的强度线,其粘聚力比素土 多一个增量。对于非柔性筋加筋土的强度.在文献[1]中作过 介绍,在强度表达式的推导过程中,其小主应力增量的计算分 两步进行,第一步假设加筋土相对于不加筋土而言,只是粘聚 力有提高,第二步认为加筋土相对于不加筋土而盲,只是内摩 擦角有提高,将两步计算所得小主应力增量取代散和,代^土 体极限平衡方程.求得大主应力。但该文在推导过程中,两步 计算所得小主应力增量取代数和的物理意义不清,所推结果也 不满足非柔性筋加筋土强度参数牯聚力为c+△c,内摩擦角为 +△ 的假设。因此.笔者尝试从极限平衡原理出发,利用应 力莫尔圆,一步到位,推导非柔性筋加筋土的强度表达式,以使 推导过程的物理意义明确,概念清楚,以达到去伪存真,辨明是 非的目的,并以此与同行们切磋讨论。 (1)推导过程介绍 ( +A . / t rOI ol ol r o- 。_.} 圈1加蔚土碾坏时△c,△ 与土的附加应力△ 的关系 Fig.1 T} 陀I p arr●o ;△c,△ and△ earth in lI鹏0f i jl=2( 一R3) (1) 对于圆③,由几何关系有飓=( +c・c0t +2如一R;)sin ̄o, 整理得 飓= 堡业 (2) 对于圆②有 △ ),整理得 =等l_ = + 对于非柔性加筋材料加强后形成的复合体,其强度线可简 化为倾角为 +△ .裁距为c+△c的一条直线.其关系见图1。 图1表示加筋与不加筋土的三轴试验破坏时的莫尔圆及 虹 盟 蔷 告 (3) 强度包培线,圆①表示在以作用下无筋土破坏的奠尔圆,线。 为其强度包培线,圆②表示在同样 作用下加筋土破坏的莫尔 圆,线6为其强度包培线,点画线c平行于线n。加箭土中土骨 将式(2),(3)代^式(1)并整理得 = 架受到外荷载产生的 和 及筋所施加的附加压力△ 的作 用,由于加筋土破坏时,其中土也达到破坏,并服从强度包络线 a,这样加筋土破坏时其中骨架的应力状态用圆@表示,它的实 际小主应力为以r,围压为以,则 = 一 ,为筋对土骨 架的附加应力,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篙 + (+ n嚣 1 )l —sin{ +△∞) … lc+ 12△c・tBn2(45。一 ,2)・tan(45 ̄+ ,2+A ̄o/2) (4) 由极限平衡原理有 =( + 牧藕Et期:2001—09—30 ) +2c .运算整理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期 ll7 …{-+ } + 式中 ( )_4 )=2 {彘’tan(45 ̄+ +△ )+-+ 【l一 n( +△ )J(+ I sin ̄v ) ; : 一… +9/2)。 ‘: (1+ )sin9 [1一 (sin + ]A g) ^ }J .2c ^P、㈤ 比较式(5)、(7)可发现两式不同之处:式(7)中第二个大括 号里的第Z-项为 /c,而式(5)中对应项为— tan(45 ̄+ I:[1+FI(△ )] +[1+ (△ )+ c ̄/ . (△c) (却)]2c =;, +2; (6) +△ ,2),随着△ 的增大,tan(4 ̄ 9/2+△ /2)的值会增大. 式中 ( -4 耥 = △c,(c )tan(45 ̄ 9/2+A9/2)的值也会增大,因此,△ 对 项Ac/(c 4Yp) ̄(45。 9/2+A9/2)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 (1+ lsing) [一(矗sin +△ )] 。¨ 一… ’= ; 而且式(5)反映的加筋土的强度式还满足这样的假定,即 (△ )=tall(4s。+ ,2+A9/2); :tq ̄n2(45。+ ,2)。 加筋土的强度线为截距为c+△c,1匮角为 +△ 的一条直线, (2)本文推导结果与文献[1]的比较 而式(7)则不满足这样的假定,这样就与文献[1]中原假设相矛 为了便于比较,现列出文献[1]的结果如下: 盾,这也是笔者与文献[1]争论的焦点所在。 相比较而言,奉文的推导正确,结果令人满意。 一{-+ 盅 璐耥) ・ {-+ + 薪 }(7) 参考文献: [1]杨果林.王永和.钢筋(煤石干石)混凝土网格式加筋土挡土 口l=[1+rAA ̄)]a3 +【l+F (卸)+Adc32c 结构强度特性与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5): : +2; (8) 534—539. 对“钢筋(煤矸石)混凝土网格式加筋土挡土结构强度 特性与试验研究”讨论的答复 枥果林D,2I (1中 学院.湖南长沙410075;2.湘谭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萌南湘潭411201) 中圈分类号:TO47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鹌( 0∞)0l一0117—02 作者筒介:杨果林(】963一),男,期南桃江人,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专业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 雷胜友博士对笔者在《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5期上发 d Sq表的“钢筋(堞矸石)混凝土网格式加筋土挡土结构强度特性与 cc + L—l m +[坤JJ~+l ,s m9 }J 试验研究”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是有一定意义的。在 雷博士在计算推导中,同时考虑增加 ,△ ,推得的公式为 原文中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网格式加筋土挡土结构这种非柔性 =筋材,由于不仅可以承受拉应力,而且可以承受剪应力.与一般 1+ Ti 5 ; ; } ) , + 柔性筋材加筋土只增加牯聚力△c,而视加筋与不加筋具有相 :c {-+ ・ 器 + 同的内摩擦角 不同.非柔性筋材加筋土与不加筋相比,加非 柔性筋材加筋土不但增加粘聚力△c,而且也增加了内摩擦角 【l一 (sin筹 1 +△ )](+ s )i n9 J) △ 。加筋土体相对于无筋土体而言,由于增加了△c,A9,使 从式(1)与式(2)可看出,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由式(1)中的 加筋土体增加了一个附加围压△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推导 出大主应力 的表达式,在推导过程中,原文采用了最常见、 Ac 副式(2)中的譬・塑 ,这是由于前者分 别考虑△c,△ 时推导出来的.而后者则是同时考虑△c.△ 时 最通用的计算方法,即:第一步,只考虑因加筋体增大了 时 推导出来的,只是推导方法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仅有理论公 所增加的周围附加应力△ ,此时视 不变;第二步,只考虑 式推导上的意义,对实际工程影响不大。 因加筋体增大了△ 时所增加的周围附加应力 ,此时视c 原文中的计算方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概念清楚,物理意 不变。由于加筋土体相对于无筋土体增加了 ,△ ,使加筋 义明确,所以雷胜友博士的讨论中。但该文在推导过程中.两步 土体增加了附加围压 : +Aa3 r",从而得出公式 计算所得小主应力增加量取代数和的物理意义不清,所推结果 …1+4 {1+ 收藕日期;2001—10—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