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内涵式发展应以质量提升为核心

2023-02-07 来源:独旅网


高校内涵式发展应以质量提升为核心

内涵是一个逻辑学的概念。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它关注的是学校长远的发展、合理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无疑,在“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将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将集中在以特色和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要办好一所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确保教育质量。学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在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管理质量的提升上下功夫。

第一,教学质量的提升。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人才培养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在观念上下功夫、思想上有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努力构建一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现代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自觉。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选择。此外,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注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学生的质量。要高度重视引导教师的师德师能自觉。这既是

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对教师的关爱。

第二,科研质量的提升。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四大任务之一。高校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关系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更关系到高校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度。如果没有高校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就不可能有今天它所享有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高校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直接体现其内涵建设的水平。高校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应该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在推进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科研冲击教学、教学挤压科研的思想,消除某些领导和学者头脑中存在的教学科研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错误观念。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团队的关系。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高校应该以“协同”的理念推进科研工作,打破封闭分散的格局,充分发扬团队的作用,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基础与应用的关系跟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这实际上是一个科研方向、科研内容选择的问题。

第三,管理质量的提升。

高校要稳中求进,促进内涵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行政管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管理队伍是学校人员构成的重要部分。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高校就得不到正常运转,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活动也不可能顺利进行。要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必须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一切管理人员都应以学生、教师为本。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将管理体现在服务中,体现在育人中。用服务去体现对学生、对教师的关怀,用服务去支持、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用服务去创造和谐的环境氛围,用服务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高校要冷静、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发展规划,追求稳健地发展、科学地发展,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有特色、有作为、有贡献的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