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作者:袁志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6期
[提要]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梳理按照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土地资源对人口的影响,有一致的结论也有不一致的结论。最后针对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人口增长;土地退化;耕地面积;土地人口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2日 一、中国土地资源特点
我国国土面积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绝对数量大,根据201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全国耕地面积20.24亿亩。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少。2016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2hm2。同时,由于山地林地不易于耕种,而耕种最合适的平地占比又很少,不到1/3。耕地资源面临着短缺和不易于使用等问题。我国土地资源日益严峻的问题是,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据统计,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350多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我国国土面积的1/3。我国这么高的水土流失占比比世界很多国家都要高。 二、中国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对耕地面积的影响。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农业生产的扩大和集约化影响土地利用,人越多所需要的食物就越多,这些食物只能来自于将农业扩展到新的土地。有历史和经验证据表明,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不同的人口增长率产生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随时间的变化。人类会通过建筑,伐木和农业生产来改造土地。人类使用的土地越少,其自然保留的才会越多。国外有学者认为土地利用模式反映了气候、土地生产力、人口规模增加、经济变化以及能源、交通和农业的技术变化的影响。并且Waisanen PJ等人给出了用地图显示的美国人口发展历程(1790~1990年)和美国农业发展历程(1850~1997年)。也有国外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PaulE.Waggoner等人认为,未来美国人可能会增加1亿,他们美国城市,县和州的例子表明,建筑环境所覆盖的土地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产量的增加和口味的改变也抵消了人口和财富的增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21世纪美国可以为大自然留下超过9,000万公顷的土地,面积相当于黄石国家公园的100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眾多国内学者分析了我国一些省市的人口与耕地数量的关系。李穗英采用SPSS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得出结论并认为青海生耕地的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人口增多造成的。从1996年到2006年青海省人口和人均耕地是呈反方向变动的。人口在此期间是直线上升的,虽然人均耕地面积有部分年份在上升但是总体来看人均耕地面积是保持下降的趋势。
张稆丹通过绵阳市GDP,总人口以及耕地面积的数据,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逐步提升,这是耕地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人口就一定是耕地增长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吗?既然有其他原因,那么能不能提升其他方面来减少人口对耕地面积的影响。但李辉霞认为人口并不一定就是耕地增长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有其他原因,我们可以提升其他方面来减少人口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但是,国外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人口密度与耕地面积正相关。Bilsborrow和Geores给出了一个国家人口密度与该国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比例之间正相关的横截面证据。 (二)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人口增长到底对土地的退化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国内有许多学者研究这一领域。国内学者发现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是会随着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童玉芬等人发现在塔里木河流域耕地面积,不仅受到人口增长的影响而且人口增长对下游的效果更明显,因为下游的水土流失会受到上游的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尤为严重。童玉芬认为在西北地区,一些其他因素比人口的增长更加重要。也就是虽然人口增长几乎肯定会影响土地利用,但人口增长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人口对土地退化影响人口增长往往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土地退化。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虽然这类的文献并不多,但现有的研究有从理论、实证角度来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如何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的,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有的学者认为人口年龄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是无关的。
比如,有学者就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可以进城务工,全国农村有大量年轻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城市,所带来的是农民的平均年龄会有所上升,进而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影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这仅是这位学者没有实证数据来证明他的观点,可能结果会有失准确,所以有学者实证分析发现人口年龄结构虽然会影响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但是在短期内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内,劳动力的老龄化会带来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人口年龄结构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无关。林本喜、邓衡山认为在江西农村虽然劳动力面临着老龄化,但是却不会造成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三、中国土地资源对人口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土地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对人口分布影响最早可最追溯到胡焕庸提出的瑷珲腾冲线,人口多分布在线以东,这是由于人口的分布受到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的制约,在我国农业水平没有发达之前,土地资源就会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后来学者对于胡焕庸线的研究中,段承荣(1993)发现其在50多年后的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中国土地资源,农业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带来的是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密西北稀,使得胡焕庸线几乎很难会发生改变。
对于土地资源影响人口分布的具体测算方法,有学者建立了评价土地资源人口分布限制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土地资源的限制度。封志明(2014)发现中国土地资源的限度自1949年以来减少明显,限度已经较低。从1952年到2013年的近60年的时间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耕地对中国人口分布的贡献率从一开始的接近90%,到这一指标骤降至近40%,耕地对人口分布的作用下降了很多。以改革开放为节点,在1978年以前耕地决定着人口的分布,1978年以后,经济的影响持续上升,开始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
(二)土地资源对人口数量的研究。土地资源对人口数量也存在影响,这里的土地资源往往是建设占用的耕地,一个地区耕地非农化越多,就会带来人口的迁移流入。刘庆等人采用计量研究方法,发现过去20年中国耕地非农化数量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耕地非农化对人口的增长带来的是较强的正向冲击。
(三)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近年来在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研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对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是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因为我们日益减少土地资源正承载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数量,耕地日渐减少,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这些日趋严重的问题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使得我们思考到底我们的土地能够承载多少人口。首先最早在研究中涉及到人口承载力的是Malthus,他是著名的英国人口学家。而20世纪40年代,又由美国人WilliamVogt定义了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就是土地资源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饮食、穿衣、住房的生产潜力。而国内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开始较晚。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内涵。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学者主要研究趋向于预测土地的人口承载限度。朱国宏从食物供应量和人口的消费水平两个方面分析分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土地资源将可以承载起比未来中国人口峰值还要多的人口,所以不会发生土地人口超载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多学者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赵永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本省的土地和人口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界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对于人口系统的各方面和土地资源分类的关系研究也很详尽,但是缺少将人口系统的各方面综合起来与土地资源的关系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中國国土资源公报[R].国土资源通讯,2017(8). [3]赵永,刘旭华,孙腾达.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耕地面积变化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8).
[4]李穗英,孙新庆.青海省近10年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5).
[5]张稆丹.绵阳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对农业产值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
[6]李辉霞,陈国阶,何晓蓉.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3).
[7]童玉芬,吴彩仙,王渤元.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增长、水资源与沙漠化的关系[J].人口学刊,2006(1).
[8]周来友,仇童伟,周冬,等.丘陵山区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识别[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0).
[9]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10]段成荣.土地承载力与中国人口分布[J].南方人口,1993(2).
[11]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4.33(8).
[12]LindbladeKA,CarswellG,TumuhairweJK.Mitigating there 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growth and land degradation.Landuse and farmmanagement in south western Uganda[J].Ambio,1998.27(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刘庆,陈利根,张凤荣.中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人口增长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
[14]Roadto Survival.William Vogt,1948.
[15]Malthus,T.R.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M].London Journal,1798. [16]Waisanen PJ,Bliss NB.Changes in populationan dagricultural landin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counties,1790 to 1997[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02.16(4).
[17]Waggoner PE,Ausubel JH,Wernick IK.Lightening the Tread of Population on the Land:American Examples[J].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1996.22(3).
[18]《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9]朱国宏.关于中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1). [20]赵永江,李学仁,徐传宝.河南省土地资源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