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导游词

2023-05-21 来源:独旅网
贵州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贵州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url]西江[/url],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西江苗寨位于雷山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西江苗寨,全寨苗族占99%。黎平肇兴侗寨有900多户人家、3800余人,故有“侗乡第一寨”之称。全寨有5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5座鼓楼、5座花桥、5座侗戏楼,这些极富侗族建筑特点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在西江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特色晚餐,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美人靠(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还可以观赏铜鼓芦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脚楼。

西江苗寨,全寨有溪沟四条,分别汇入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将寨分为二:河北面是平寨、东引、羊排;南面是水寨、乌嘎、也好、南贵。河水灌溉沿溪的农田,流至挂丁河注入清水江。河上有一座水泥桥,沟通南北;还有一座公路桥。为栏杆型水泥桥,是寨内老少憩息、聚会和留客的地方。桥边竹林青翠,桥下流水潺潺。西江苗寨四周被枫香树、杉树和青松围绕。

西江苗寨人民向来好客。节日或平时,客人来到苗家,全家老少都热情接待。主人双手捧来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酒,敬给客人喝,以示对客人的欢迎。若遇节日请酒迎客,礼节更十分隆重。日常饮食,以酸、辣、甜等食品为主。按季节备有酸菜、糟辣子、腌鱼、腌肉、腌笋子、腌蕨菜。鲜鱼煮酸汤,味美可口。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冻鱼款待客人;还喜欢上山采摘野菜,龙爪菜(蕨菜)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野菜。

民族服饰鲜艳夺目,花色品种多样。女青年节日盛装,头戴银花、银梳,别簪银角,包银围布片,戴耳环,项挂三至四只花纽式银项圈;还有的着古式盛装,穿大花便衣(衣角、衣肩、衣袖都订上各式银花片)、黑绉裙,外系二十四条花带和大花围腰;手上戴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

西江苗族妇女自幼喜欢绣花。有绉绣、平绣、叠绣和贴绣,龙以绉绣驰名。绉绣是用八股、十股或十二股花线织成各色花带,然后绣上花、草、鸟、鱼、虫、兽等图案,订在衣领、衣袖、衣角、背带上,富于立体感。西江银饰制作工艺精湛,驰名省内外。

西江被人们誉为“芦笙的故乡”。农历六月“吃新节”,十月苗年“芦笙节”,男女老少着节日盛装,齐集芦笙场,踏看芦笙曲起舞。 贵州导游词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垫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天星桥在太平镇南面约4公里处,龙滩河与卧龙河在这里汇合。两河相交处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桥,因桥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径30厘米的天然圆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当时,可见一股河水流进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窝再从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桥,后又被人们改写为天星桥。此桥是五洞镇至太平镇的交通要道,宽阔的石板大路跨桥而过。

天星桥的正上方是一狭长形的半岛,在这半岛的顶部有一座极富盛名的古园林式的民居建筑,名曰天星桥湾。因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所处地理位置又恰似重庆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人们便送给天星桥湾一个美名,称其为小重庆。

天星桥湾坐北向南,砖木石混合结构,为四进四坝的复四合院式建筑群体,是一座封建地主庄园,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当地豪绅易时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时庭曾做过石匠、木匠和字画裱糊等业,30岁开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赚了很多银两。易雨庭做官京城,专管建设事(官阶无考),积蓄颇丰。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将所有积蓄合并一起,修建了这座庄园。占地近10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数十人,历时13年余才建成。

从五洞方向过天星桥,经桥头店子(此店是庄园主专为过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据易氏之后易泽生先生说:此坊是庄园建成之后,为彰扬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节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宽亦不下10米。缕空石刻极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竖匾,匾内刻斗大的“圣旨”2字。牌坊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从中孔通过,两旁有雌雄石狮各一尊,狮高3米,场面壮观。

穿过石牌坊,经过马道子(跑马场地),过龙滩河上的石平桥,便到了庄园正前方的第一道屏障——前围墙。此墙为青砖建成,墙高3米,长30余米,墙帽为斗拱花砖彩绘墙帽。围墙雨端各有一小朝门。从小朝门进去便是块长30米、宽20米的石板地坝,地坝前有鱼池,右方(观者方向,以下同)是一幢占地40平方米的正六边形书楼。此楼为砖木结构,共6层,高20余米,每层各面皆是花雕木窗,砖瓦屋面,翘角飞檐。屋顶中央是由3个圆球形状的绿瓷花瓶叠成的宝鼎,阳光下,宝鼎反射出耀眼的绿色光芒。

在地坝左面建有戏楼,名曰草亭子,因其地面为草坪而得此名。 地坝正面是一排宽5米、长24米的砖木结构房屋,称为下屋,共7间,临地坝一面墙上每间有一个长1米、高0。80米的浮雕彩绘花砖窗。下屋开大朝门,八字形,为木结构建筑,有阶梯踏道3级,每级均为7。50米长的整块石板铺成。门内有匾圆形石柱2根,柱高3米、宽0。40米,刻对联一副,曰“祥开桂水家声远,派衍太原世泽长”。下屋左右两端挡头各有一个小朝门。

进大朝门后,是第二个石板地坝和第二进房屋。此地坝又被竖着的.一道隔墙分成了左右两部份。右边部分长、宽各10米,中间有一石

砌花台,右边是绣楼,砖木结构,高5米,面阔3间。素面台基高2米,台基上浮雕非常细致,刻纹细至1线只有3毫米。楼临地坝一面的墙上有高1。50米、宽0。60米的木窗8个,每个窗门两扇的图案均不相同。顶端山墙为青砖封火墙,墙帽为5个半圆造型,通作浮雕彩绘图案。

竖墙上有一个内朝门。通过此门便进入地坝的左边部分。此部分长为15米,宽与右边相同。这里有小四合院学堂,砖木结构,占地100余平方米,共有6间,中间是一个正四边形天井,长、宽均为5米,内有石砌花台1个,花台由1米高的四根石柱支撑。房内有独立木柱10根,柱石均为多边形,上刻有精美的花鸟人物图案。

地坝的正上方是正堂屋,砖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4穿5柱,屋高6米,面阔5间24。10米,进深10。20米,素面台基高1米,垂带式阶梯踏道5级,阶檐宽1米,有石栏杆高0。80米,栏杆上通刻竹枝浮雕,造型逼真。正堂屋的中间1间为过道,此间有木门一道,其板壁上有工艺精湛的木窗一个,图案为不规则多边形。过道间的两边二次间各为敞厅堂屋,与过道间的前部厅口相连,形成一个凹字形宽大空间,是主人宴请宾客的场所。堂屋上方墙上挂巨型木匾一块,刻“世德相承”4个金字。此处木柱多有石磴,柱上的浮雕均为造型生动的人物图案,敞厅堂屋两侧是三次间,均是二层木楼,其窗户为彩绘雕花砖窗。正堂屋的两端为青砖封火墙,梯级、墙帽,各为五级,中间最高级达8米,翘角飞檐,通饰花草鸟兽浮雕,彩绘云水图案。

正堂屋的左面封火墙外有一台地,是为花园。此园占地150平方米,素面台基高2。50米,三面石栏杆高0。80米,栏杆上有精美的浮刻石雕两块,均刻人物房舍图案,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园内置假山、鱼缸和名贵花卉盆景,四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园左有瓦屋3间,是为赏花、品茶、下棋之所。

从正堂屋的过道间进去,便到了第三进的地坝和中堂屋及厢房等建筑群。此地坝为石板铺成,长16米,宽仅5米,是四块地坝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精巧的一个。地坝中间有一宽3米的五级阶梯,阶梯

两边各有一个条石砌成的长方形大花台,台中植奇异花木(至今仍有一棵形似虬龙的古紫薇活着),两花台的外侧各有一道青砖矮墙,墙中间各开一个园门,园门外与下屋尽头的小朝门延伸进来的通道相接。此处极富“庭院深深”之情景。

中堂屋面阔3间,屋高6米,长16米,进深9米,其中间一间是过道间,二次间为二层木楼建筑,木板壁上的窗户或方或圆,图案或直或曲,每个窗户造型都不一样。中堂屋的两侧为左右横屋,两边横屋各长达20余米,一直通至第四进的上堂屋两侧。

从中堂屋的过道间进去,则是第四进的地坝和上堂屋。此地坝长26米、宽12米,也是石板铺成。地坝两头是从中堂屋两侧延伸进来的横屋。地坝上方是上堂屋。上堂屋为木结构建筑,面阔5间,长24米,进深9米,屋高6米。素面台基,高0。60米,阶梯踏道3级。上堂屋的中间一间为敞厅式堂屋。堂屋正上方挂木制巨匾一块,匾下置神龛香案。堂屋两边置木制缕空雕花茶几、座椅。所有柱头均挂长3米、宽40厘米的硬对一块,全部匾对均为黑底阴刻金字,其内容已不可考。

上堂屋的二、三次间,均为二层木结构建筑,其窗亦是图案各异的雕花窗。上堂屋是整个庄园的最后一幢建筑。

这座庄园设计别具匠心。总体要求是对称布局,多变的结构,百余个窗户,个个图案不同;108个门,门门相对;千米走道,婉转曲折,下雨天无论走到何处,均不会湿鞋。犹其下水道的设计,许多地方做成了上下两层,上层流露天雨水,下层流生活污水。现在看来,这是相当环保的。为了配景需要,在天星桥下方10米处还建了一座桥梁,取名高桥,与天星桥成为螺狮坡的雨条触角。

整座庄园除南面是一长片开阔地外,东北西三方都是由3米以上的长条石砌成的保坎,坎上有一条宽10余米的竹木林带,除翠柏绿竹外,红豆、枫香、紫微、桂花、银杏、黑桃等古木参天,在此林带外又建了一条高3米、厚0。40米的青砖围墙,此墙前方与外朝门的围墙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围墙以外才是茂密的树林,树林下方是青石板铺成的林荫大道,大道以下才是卧龙河和龙滩河。

站在上堂屋后面的坡顶上眺望,两旁是古林参天,两边河水碧波荡漾,河中有游船,河岸巨柳成行。眼下是黑压压一片屋面,绿树红花点缀其间,燕子穿梭,麻雀叽喳,微风中几缕炊烟或浓或淡,阳光下三五行人或闲或忙;时有笑语欢歌,时有书声朗朗,好一个世外桃园。

现在,庄园建筑的主体房屋仍在,至少有70%保存较完好。砖石工程(除围墙外)保存完好的在95%以上。 贵州导游词3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

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 贵州导游词4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贵阳九门四阁中的文昌阁,大家一定不枉此行,因为文昌阁现有碑文上记载,这里是贵阳风水最好的地方,文昌阁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1596)年,是九门四阁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遗迹。

文昌阁修建的目的是培养文风和扶掖地方教化,阁分为三层,上层祀奎星,奎星是白虎七星的第一宿,古人观天相,形式非常像鞋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行远”,就需要“文”,所以文章之事就归奎星管。第二层祭祀文昌帝君,“文昌”为天上星座,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也叫“文昌”,历来为读书人所尊崇。第一层祭祀武安王(关羽),据碑文记载:“而武安王则所谓绝伦超群,读《春秋》明大节义以成仁者也。”用第一层来祭武安王,寓读书人首先要立“节”明“义”,方能成“仁”。阁是文昌宫寺院的主体建筑,坐东向西,后倚城墙,东门在贵阳各城门中地势最高,阁又高踞东门之上,有高屋建瓴之势,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是隐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贵阳文昌阁为达灵性,在设计上处处体现“天人合一”。建筑上都采用“三”和“九”的倍数,九是极大极多之意。梁有81根,柱有

54根,这在全国极为罕见,另外,文昌阁第一层为四角,二,三层均为九角不等边,设计上先是将圆四等分,东南北三面再二等分,西面三等分,使每一个角都成为30°和45°的特殊角度。这是目前国内古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阁楼三层由下向上逐层收紧,为了争取各层均由较大使用空间,顶层的金柱用楼过梁承托,不再下穿,部分二层檐柱又与底层金柱对齐,底层檐柱再向外放出,形成上小下大的'稳定结构,这种处理方法使二层和底层各少了一圈柱网,当受到震灾时还有对水平方向的能量取到张冲的作用,这种处理方式在国内阁楼中是少见的。另外,文昌阁各翼的角梁用挑枋挑出,挑枋穿过檐柱,以檐柱为支点,将内部金柱挑起,形成杠杆式结构,这种结构在国内阁楼中也是少见的。民国20_年(1939年)日机空袭贵阳,文昌阁附近多处中弹,使东北角阁基下沉,檐柱下坐,内槽墙沉落,以至楼过梁及楼面随之下沉,但二层金柱因有挑枋未下坐,仅与楼板过梁分离,出现约3厘米的缝隙。说明杠杆结构起了作用。结构巧妙,匠心独运,难怪民间有贵阳文昌阁是“鲁班亲手掌的墨”的传说。

文昌阁经历多次维修,康熙八年(1669年),三十一年(1692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都维修过。民国年间失修,沦为驻兵和监禁进步人士的地方,机关有时也占用。解放后,在这里办过“文昌阁小学”。“”期间,阁中壁画,神像全被捣毁,因无人管理,成为市民的大杂院。1976年秋阁楼宝顶被雷击落,随宝顶一起被击落的东西有:历书、茶叶、五谷及钱币等。历书现被省博物馆收藏,宝顶陈列在阁内二楼。1983年贵阳市政府维修,1988年全面对外开放,1997年被开辟为贵阳市钱币博物馆,20_年贵阳市政府再次维修,现阁内一层有“中国名楼名阁图片展”。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经贵州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_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历经战乱的浩劫和岁月的洗礼,文昌阁仍然屹立于贵阳的东门,成为贵阳九门四阁中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遗迹,我们参观的不仅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更是品鉴历史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希望大家下次再来的时候带上孩子,来祭拜文昌帝君。如果还有什么疑

问,可以单独问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和理解,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再见! 贵州导游词5

水银河は贵州の大山奥、構内はパパイヤ鎮水銀村、清流明るい日光、川幅の光り、点々の由来。水银河の美を、米冰清玉洁璞玉のように形容して、最もぴったりした虬枝手当淡、簾瀑洞、先住民の景観令人悲愤弱く叹。峡谷长くて、山田悠远青々として険しいや水澄みきって、植物が徽しなやかに一撃をたち、登山観日の出、ホールカップに探神秘を泳ぐ谷を享受できるように幽趣がなくて、漂流游んでいました。心臓の鼓动です。現地の民间の純朴で、庶民の熱気でいっぱいだった。

水银河は、曲がりくねった峡谷を案内して、真の地元の山を歩いたらすべて水銀河かかり、全部で三时间!すればするほど奥で水道越凸凹は飛ぶように売れ、原始林のと似ている!やっと峡谷時に流れ、水路は遅いのも広く、さらさらと水の冷たい山流しを経、くねくね骨身に澄んだ、ぴりぴり。头をもたげて空と空を見上げ、何者かが峡谷を切っていた。切れ長の健康、たまに1匹が山鹰峡谷の間でこのような風景人の心を脈膨張している。

水银河景勝人間ワンダーランド、天然の酸素みたいに、その風光、四季如春。岸に挟まれ林茂山高、河水臨瀛会った虚注落;一河沙浄石、よく創っ临也飞鸟羽ばたき腾翔。岸壁に崖をあまり神工鬼斧;河途も绿翠、春夏草。流泉、ごうごうというとき闻清歌麗曲、ささやく野水、長い弾雅韵清音。なんだか一ワン、暖か俗态自然迷惑雅;口凡心泉润肺、1910尘だ。川の鱼、エビシーン尽くし縦嬉;つり橋フラフラ、観光客のブランコ悠。逆水トレース、生き生きこの氷壁、青天;警部が、贫乏て远、蓬莱に。真乃黔北小九寨、天下水银河。 贵州导游词6

位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xxx旅行社以及18万荔波父老乡亲,对

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其次感谢各位在全国众多的旅游线路中选择我们荔波山水湖戏之旅,在荔波又选择了我们xxx旅行社。我是我们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xxx,大家可以叫xx导,或者小xx都可以的'。这几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整个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个酒店。在行程开始之前,首先请各位把手机拿出来,把我的手机号码记一下:xxxx,这几天大家可能用得着,甚至各位回家后也用得着,在荔波这几天要是真有什么事情,记得第一时间给我电话,这个号码比110还管用,不信你就试一试。

正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荔波山路比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发财的金掌、银掌、仙人掌,给我们这位xx师傅辛勤付出鼓鼓掌!xxx师傅今年xx岁,拥有xx年的驾驶经验,对荔波所有线路和景点都比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也可以随时问他,别看我们师傅人长得帅,其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车技好特别爱卫生,特别是在我们车上卫生,这是我们临时的“家”,营造环境靠大家,所以,请各位不要随意乱丢垃圾,车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随时招呼一声,我给你准备。我们的旅游车全程为无烟车,为我们国家烟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烟民朋友们,可要憋一下了;下车后我们会安排各位抽烟和上厕所的时间。整个行程为xxx小时,中途会在xx站安排吃中餐!

预祝各位在我们荔波旅游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贵州导游词7

云台山距施秉县城北13公里,是600年前的佛教胜地。现保存有周公庙、徐公殿及诸多摩崖石刻景点。景区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是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云台山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主要有云台山主峰、拜经石、道庵井、印头阁、野牛洞、盘藤道、笔架山、老虎背、徐公殿、周公殿、渡云桥等24个景点。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

据清康熙《贵州通志》卷6“山川”所载,云台山“独立于万山中”,“不连岗,不属岭,屹然天柱”,山顶“平行可数百亩”,“群峦拱代如儿孙”。明代曾建大刹,僧众多达200余人,朝山拜佛

者来自四面八方,是黔东南盛极一时的佛教和 旅游 胜地。今仅存山门一座,明清石碑各一通。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47平方公里。

云台山景区分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旅游片区,规划景点24处,山间珍稀等 植物 近400种,珍贵等 动物 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 探险 寻幽的`旅游宝地。 贵州导游词8

侗寨鼓楼群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四根衬柱。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称之为鼓楼。鼓楼是由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行设计,没有图纸,数百根梁、柱、仿的尽寸全凭心中黔算。整体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榷衔接,不用一钉一铆,上下吻合,采用柱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造形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乃至十余层不等。一般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由一根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套上陶瓷宝珠,呈葫芦型,犹如落尖,凌空而立。顶盖多为伞型,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状。中部为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植有四角、六角、八角,每方糖角均为翘角,并雕塑禽兽,神形兼备,校期如生。翘角层层叠叠,重棺而上。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极为壮观。植板上绘有龙凤鸟兽、古今人物、花草鱼虫以及侗族生活风俗画,玲拢雅致,五彩绞纷。底部多为正方形,楼四周设有木质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圆形大火塘。鼓楼建筑独特,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联合国机构一官员称赞说:“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齐心的表现。因此,有侗寨即有鼓楼,或以房族修建,或几个姓氏合建。全县共有鼓楼321座。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最为集中,人们称之为“侗寨鼓楼群”;坝寨乡青寨鼓楼是县境内现存历史最久的鼓楼:岩洞乡述洞村的独柱鼓楼,是目前仅发现且保存较完整的奇特鼓楼;肇兴乡纪堂村两座鼓楼,造型最美,1982年2月13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纪堂建楼高师最负盛名,凯里金泉

湖八据、八角、十七层、高三十三米的鼓楼和北京中华民族园、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的鼓楼,都出自陆文礼等建楼高师之手。鼓楼多建在寨中央,与戏台、歌坪相结合,是集会、议事、文化娱乐的好场所。鼓楼雄伟壮观,裴声中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旅游生活中最温馨的一章。它含着深情的微笑,代表着一个民族,屹立在锦秀中华的大地之上。

安顺市概况

贵州省中西部城市安顺,建于明代,地处滇黔要道,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且“商业之盛,甲于全省”,自古为黔中商业重镇,1985年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开放城市。安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安顺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交通枢纽。

安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民族民俗风情点遍布各地,有安顺市娄家庄、平坝马场乡烂坝村、安顺蔡官等十余个,古补原始、热情奔放的'表演使你领略到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由石瓦、石墙、石门窗构成的石头村落比比皆是,与高原风光融为一体,充满异域情调。民族头饰、服饰做工精佃、色彩斑斓,蜡染、刺绣、挑花等传统工艺图案精美,工艺独特。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古风犹存。布依族的赛马、赶表,苗族的跳花、对歌等表现出特别的民族情趣。还有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明代以来经久不衰,造型奇特的彩绘木雕面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朴粗犷的地戏表演格外精彩,在法国巴黎和西班牙马德里登上大雅之堂,应邀到台湾巡回演出,受到岛上同胞的赞誉。

安顺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4一16℃,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26℃,冬季月平均气温4℃,四季适宜旅游,是避寒避暑胜地。

安顺地处西南地区地程中心位置,交通便利。贵昆铁路贯穿全境,旅游专列“黄果树”号每日往返于贵阳和安顺之间,通过贵阳、川黔、湘黔、黔桂铁路与省外各地相连,空中航线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贵

阳到香港直航专机开通,西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从贵阳经安顺直达黄果树,给旅游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安顺的接待条件在不断的建设改造中日臻完善,宾馆、饭店服务设施齐全,通讯设备先进,系统外多家宾馆都具备接待旅游团队条件。旅游车辆70台,总座位有600个,车辆种类多,车况好,安全舒适。旅游系统现有从业人员千余人,年轻而训练有素,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安顺瀑布成群,洞穴成串,真山真水,奇特壮观,山水洞瀑浑然一体的整体美、形象美、色彩美突出地表现了安顺旅游资源的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文物古迹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无穷的生命力。国家规划院在对贵州作了详尽的勘测之后得出结论“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西线必将成为西南旅游的中心”。全国旅游“八五”规划确定,加速贵州西线旅游的配套建设,与云南联面网络,建成我国新的旅游热点地区。

由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加速开发建设,时时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人。 贵州导游词9

贵阳古城有\"九门四阁\",这文昌阁就是老东门上的一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城垣一段段被高楼大厦吞没,惟有这一段城墙,保留着古老的记忆。文昌阁不但是贵阳的,而且是中国的,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顾名思义,文昌阁供奉的是文昌君,也就是天上的魁星。像这样的宫观阁楼,在贵阳,在贵州,在其他各地都很平常,但贵阳文昌阁却是\"平中见奇\",在建筑结构上独具匠心,颇有\"点石成金\"的奇妙之处。

文昌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虽然几经磨难,几次重修,但基本框架始终未改,不失它的原貌。据史书记载,在清代嘉庆年间,贵阳发生了一次较强烈的地震,不少房屋被毁,就连构筑坚固的'城墙也在地震中崩塌。文昌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仅仅是\"阁顶挫斜\",晃动了几下,依然安稳地立在城垣上。人们开始注意文昌阁,探寻它\"大难不毁\"的奥秘。

文昌阁从外观看以乎看不出什么新奇之处,无非是一座三层三檐的阁楼。再仔细一看,它的底层呈正方形,而第二层和第三层却变成了9个角。把圆周分为9等份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可是,这9个角的度数是不等同的,前面3个角的角度仅为30度,其余6个角均为45度。这9角是怎样划分的呢?原来,它是将圆周先作4等分,然后将正面的这一段弧平分3段,又将其余3段弧一分为二,这样便成了不等边九角形。古建筑学专家告诉我们,这种不等边九角攒尖顶阁楼,在国内堪称一绝,不知是鲁班的哪位高足得了莫传才修建成的。

文昌阁高耸在古城墙上,背后是一带远山,栖雷岭巍峨、苍翠。正是:\"浓翠万重当槛出,清光一片抱城来。\"文昌阁侧的古城墙下,最近新辟了一片绿地,为贵阳城增添了几分春色,是人们休息、乘凉的好地方。 贵州导游词10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铜仁,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572米。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

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的山峰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

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除此之外,梵净山动植物资源,有红豆杉、濒危植物--珙桐、百里杜鹃等。有被称为“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种群分布位列全国前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鲤(也称“娃娃鱼”)另外,梵净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爱自然,所以生活,爱生活,所以爱自己。愿大家在旅行中可以得到轻松自在的精神享受,烦恼都可以消失殆尽。迎接我们大家的将会是一个新的人生旅程。 贵州导游词1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哈!欢迎大家参加重庆航旅贵州旅游团队。我是大家此行导游员木可。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壮美大瀑布 多彩贵州风 相信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 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

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到过云南的人,也许听说过它的“十八怪”;这次去贵州旅游,贵州也有八怪

第一怪:石片当瓦盖

贵州的石头很特别,层次清楚,能剥离出几厘米厚的石片儿,用这些石片儿代替传统的烧结瓦,虽面积不是太统一和整齐,但免去了烧制的耗费,且比瓦片结实耐用,何乐而不为?

第二怪:老太太上山比车快

贵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艰难,盘山公路在山上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即使再快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环一环的绕上去,路程自然是人们行走小径的几十倍,因而,等汽车绕上去了,即便是脚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达了啊!

第三怪:半边房屋依山盖

安顺龙宫景区就有许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体作为后沿墙,巧借地势,也省去了一面墙的石料,据老百姓讲,这样建屋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呢!

第四怪:山包儿独立在

贵州的山,尤其在黔西南、黔南等地,贵州的山都是独立突兀的,只有山脚下是相互连在一起的,远不象云南的山峦,连接起来是同一个山脊那样绵延起伏、峰峦叠翠,这可能就是山包儿独立在的所在吧?

第五怪:房顶上种菜

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条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时,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顶,然后留有女儿墙,在女儿墙内铺上好土,种些常用蔬菜,却也落得个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丰衣足食般的感觉!

第六怪:辣椒当成家常菜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同时雨勤构成了完整的潮湿气候,常吃辣椒可以驱寒强身吧?有时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边缘,在万里夕阳中的居民也是凡食毕有辣椒,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恶劣的食品条件下,为了下饭吧?贵州居民特别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当地谚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不稳)”。由此也衍生出两道名菜:一是酸汤鱼。制作时先将西红柿、生姜等放入米汤中,存于瓦缸发酵,再加入多种中草药及花椒、葱、香椿等与鱼煮之,汤鲜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开。二是虎皮辣椒,即将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条,拌以酱油等作料,装盘上菜。

第七怪:三个老鼠一麻袋

这里的老鼠当然指的是硕鼠,每个好几公斤重的样子,几个就能装一麻袋。

不过,这个怪应该和云南的三个老鼠一麻袋应该是如出一辙。 第八怪:厕所随身带

指过去厕所少,苗族人长裙,随处可如厕方便。在贵州,苗、侗、布依等4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妇女尤喜以银饰装扮,据说一个苗族妇女全身所披银饰品重达16千克。但在田间劳作时,则不戴饰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称百折裙)。当需“解手”时,随时可蹲下,裙四下张开笼罩,宛若一天然厕所。

还有听到另外导游所言:越丑越好卖(贵州天麻)树皮当成药来卖(贵州杜仲)酒香不飘国内飘国外(贵州茅台)……

贵阳的女子特别忌讳被叫做“小姐”,据说稍有姿色的女子可被称呼为“钉子”,按照姿色等级分为——金钉子 银钉子 铜钉子 铁钉子。少数民族又将女子称呼为“娘娘(niangniang请念第一声)”。相对应,略有几分姿色,或者说可以参加加油好男儿比赛的男子。被叫为“钳子”,金钳子 银钳子 铜钳子 铁钳子。 贵州导游词12

驰名中外的 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于 兴义市布依族聚居的顶效镇绿荫山村,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东经105~00’36\",北纬

25009,12\"。因动物群产地面积宽、品种新、藏量丰,而使兴义被誉为\"龙的故乡\"。1995年7月, 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该化石产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5月21日,《 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多家电视台、电台、报刊又先后争相从各个不同角度,大量报道。

早在1957年5月, 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从 云南到贵州,在我市顶效镇 绿荫村发现该 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科

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扬 钟健教授研究,命名为\"贵州龙科 贵州龙属 胡氏贵州龙\"。此后,国内科研人员在同一地区采集到大量贵州龙化石的`同时,又发现了不少鱼类化石,经研究分别命名为\"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鳄鱼\"、\" 兴义亚洲鳞齿鱼\"等。现保存在州市有关部门的龙、鱼化石藏品近千件。1995年4月下旬,经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亲临鉴定,将其中226件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35件,三级112件;二三级鱼化石62件。《光明日报》与同年5月21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报刊亦作了报道,贵州龙动物群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现在的贵州 兴义一带还是一片泽国, 这里生息着一种小型 幻龙--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 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 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

贵州导游词13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位于赤水市区东南43km的葫市镇金沙乡。保护区所在地金沙沟,是赤水河的一条支流,沟的两侧是较深的河谷斜坡。由于沟内海拔较低,一般在300-700m之间,四周山岭相对较高(约1400m),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温和,降水丰富,沟内终年较湿润,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

环境。

金沙沟桫椤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如赤水特有的小黄花茶,以及福建柏、杜仲、红花木莲、楠木、八角莲、黄莲和天麻等。

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六五”环保计划,于1984年在贵州赤水建立的一处以物种保护为主的综合型示范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保护面积1,3300公顷,其中核心区5,500公顷,缓冲区4,000公顷,实验区(包括旅游区、生活文化区)3,800公顷。由于保护区典型,代表意义突出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年被接纳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赤水河畔的桫椤王国”。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系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低降的过渡地带,海拔290米-1,730米。保护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四川台坳,出露地层为侏罗、白垩系红色构造,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古地理环境为四川内陆湖盆的一部分。由于地处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2.7℃-17.7℃,年平均降雨1200毫米-1300毫米,相对湿度为86%-90%由于位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优势成分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91%,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林。海拔700米以下地带,水热条件优异,气候属南亚热带特色,在繁盛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出现大面积以桫椤、海芋、野芭蕉、福建观音座莲为代表的南亚热带雨林层片,生长着许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生态环境呈现出同纬度地区十分少见的南亚热带雨林景观。

桫椤(Alsophilaspinulosa)亦称树蕨,是目前蕨类植物中较高大的一类木本蕨类。

桫椤是距今约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的食物,是侏罗纪草生植物活化石,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1300公顷,是我国最先建立的一个以桫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山峦叠翠,溪流纵横,丹崖林立,银瀑四悬,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在这里,当今倍受游客喜爱的秀峰、幽谷、峭壁、窄嵴、岩槽、巨石、清溪、碧潭、流泉、飞瀑、彩虹、沟雾、巨藤、古木、奇花、异草、

珍禽、怪兽…不仅千姿百态应有尽有,而且鬼斧神工,丽质天成。岩槽阔而神奇,森林茂而原始,生物多而珍稀,集大自然之奇、险、雄、秀、幽、奥于一体,粗犷、原始、奇特、天然。由于构成自然景观的基本要素组类丰富,搭配精巧,组合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彩墨山水,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是开展生态旅游,让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目的地。 贵州导游词14

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欢迎到赤水风景名胜区观光作客!我叫李礼,嘿嘿嘿旅行社导游,有幸为大家做“全陪”,我十分荣幸,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

相信大家对赤水这个红色的名字并不陌生,因为谁都知道有个史诗般的“四渡赤水”的传说。其实,很多人对赤水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红色战场”的层面上,根本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一片世外桃源的自然奇观,更想不到充满着人类智慧和幻想的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在这里找到了真实的背景,因为,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当今惟一发现的“侏罗纪公园”!

赤水市位于黔西北,总面积1801.2平方公里。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赤水河、习水河横贯南北,北注长江,水陆通衢,江连吴楚,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

赤水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先后名为仁怀县、仁怀厅、仁怀直隶厅、赤水厅。民国三年(1914)设立赤水县。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赤水县,设立赤水市。全市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29万(注:以最新统计为准)。

赤水海拔1730米,最低221米,相对高差近1500米,因特殊地理因素形成罕见的“南亚飞地”气候特征,因而为亚热带生物创造了优越的生存和活动的条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拥有森林100多万亩,楠竹40多万亩,杂竹20多万亩,为全国“十大竹乡”之一。境内有各类植物达1000余种,种子植物5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25种,如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这里是全国面积、占有量最多的

桫椤王国。有国内罕见的小金花茶。这里有各种动物400余种,其中昆虫114种,鸟类13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云豹、长尾雉、苏门翔等达22种,被称为动物的天堂。

赤水地质奇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128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切割雕塑成一条条峡谷,一座座绝壁,一处处岩穴,一条条瀑布,形成了门类齐全、质量上乘、品位高雅的自然风景区。被旅游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丹霞之冠”。1994年,国务院正式将这一片风水宝地以赤水行政区命名为“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有十丈洞、燕子岩、四洞沟、大白岩(五柱峰)、竹海公园、中国侏罗纪公园等六大自然风景区,以及复兴场、大洞场、丙安场等人文景区。天台山、九角洞、月亮湖、九曲湖、长嵌沟、仁友溪、华平、盘龙等景区等正在开发建设之中。

赤水地处云、贵、川三省边缘交会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汉代的中郎将唐蒙兵临夜郎古国,到南宋总制袁世明征剿赤水苗蛮;从明万历年李化龙的平播之役,到清代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西进,及至1935年,毛泽东指挥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史诗般的“四渡赤水”之战,朝朝代代,烽烟不息,各路豪杰,饮马赤水,逐鹿黔北,上演过一幕又一幕历史壮剧。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千里赤水,终于铸就了一条英雄河的千古美名。

朋友们:赤水是一方红色土地,更是一方因川盐入黔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的开放土地。赤水人才辈出,并以革故创新闻名于世,他们所创造出的多项贵州第一,乃至全国第一,是他们聪明与才智的见证。

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赤水人民热情欢迎各位朋友到赤水旅游观光,考察投资,开发建设,共谋发展!

〔提示:凡到各景区之前,必先对此行目的地作简要介绍。以下为去十丈洞、燕子岩方向的说明词〕

今天,我们要去观光的景区一是十丈洞,二是燕子岩,路途还要参观千年古县城复兴场、美丽迷人的风溪河。十丈洞距市区38公里,燕子岩距市区25公里。不过,这两个景区都在同一条游览线上,就好

比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

〔提示:以下为出城后经过赤水河→大同桥(千鹤岛)→复兴场→风溪口路段的综合性导游词〕

(赤水河)

大家看,前面那条血红色的河流,就是名扬天下的赤水河。看到这条河,就使人想起红军四渡赤水烈士们流淌的热血,想起民族英雄岳飞的那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赤水河,为长江一级支流,古代有很多称呼,汉代叫大涉水,晋代叫安乐水,唐代叫赤虺河。有的河段又称芒部水、习部水、齐郎河、鱼洞河、洗白河、板桥河、保尚河、拉埃河、罗甸河、铜东河、怀河、仁水、之溪、之江等等,一直到清代中期,才统称为“赤水河”,一个名字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条红浪滚滚的河,每到重阳节至第二年端午节之间,河水一下变得清澈透明,古老的茅台人利用这一时段蒸酒,居然酿出了如天宫玉液般的茅台酒!更不可思议的'是,沿河北去,名酒迭出,如习酒、郎酒、泸州、藏酒、国宴酒、茅河酒、怀酒、小糊涂仙、酒中酒、赤水老窖、楠乡大曲、华平大曲、名河窖酒……凡沾了赤水河山泉的酒,都一个个国色天香,浩气冲天,誉满天下。所谓一杯赤水酒,万丈英雄气。当年,毛泽东就在这里开怀豪饮,于是赋就了一篇“四渡赤水”的千古绝唱。

所以有人又说:赤水河是国酒的母亲河,是中华酒文化的源头,是一条流淌着诗人豪气、英雄侠气、天地正气的“美酒河”!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鱼洞乡大洞口,流经云南的威信县、贵州的毕节市、金沙县、四川的叙永县、贵州的仁怀市、四川的古蔺县、贵州的习水县、赤水市,最后在四川的合江县注入长江。赤水河共有40多条一、二级支流,大小支流352条,全长524公里,流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共辖3省13个市县,数百个乡镇,故被称为川、滇、黔三省共享的“界河”。赤水市境内,有支流14条,总长230公

里,流域面积1195.25平方公里。较有名的有大同河、习水河、中渡河、劳溪等,都可以分段通航,赤水河通航里程达700余华里,曾在川盐入黔的运输发挥过重大作用。由于河床落差大,从海拔1500米的发源地递降到海拔203.1米的入江口,故一路河岸峰峦叠嶂,滩险水急。明代诗人吴国伦在《赤虺河》一诗中作了生动描述:

万里赤虺河,山深毒雾多; 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 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 劝郎今莫渡,不止为风波。

吴先生劝我们莫渡赤水河,是因为这条如孽龙般的河,不知吞食了多少船只,吞食了多少人的性命!满江红,满江血,浩浩荡荡,奔流不回。这种长达8个月的红色汛期,是自然中一大奇观。其实,这是丹霞地貌岩石被风化、冲刷造成的,并不同于黄河,黄河浑浊是黄土高坡的泥土流失。因此,有人说:祖国母亲身上的真正“血液”,就是赤水河。

(大同桥·千鹤岛)

〔提示:建议凡去四洞沟的团队,因时间较充裕,可停车3分钟远观千鹤岛;去十丈洞、大白岩方向的团队则减慢车速,巡视一遍即可〕

这座桥叫大同桥。过桥就是黔北商城大同古镇,四洞沟景区就在古镇那边。

现在大家往左前方看,那条支流就叫大同河,河口一带叫截角丫,靠右山嘴,过去建有渡口码头,一边还有座“映江寺”,河口中间,那座翠竹覆盖着的沙洲就是四方闻名的千鹤岛。别看只有一百来亩,栖居的白鹤却多达千只万只。从古到今,祖祖辈辈,不知有多少上上下下的盐船、竹筏,凡经过千鹤岛,都要友好地向白鹤们打声招呼:“鹤们好啊!”据说就能保一路平安。有一年,一个姓查的船工,不信邪摸上小岛偷了几个白鹤蛋,这一下激怒了千百只白鹤紧追不舍,硬是让那只盐船撞礁人亡。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还记得,他在孩童时代就打过交道的一只老“白鹤王”到现在还活着,仍然统治着这块

领土。在赤水河,这样不可思议的神秘故事随手可拈。古人讲“松鹤延年”、“鹿鹤同春”,白鹤作为长寿飞禽一直是中华民间风俗画的主题。今天,各位有幸看到这么多白鹤的舞姿丽影,相信有灵性的白鹤仙子们一定会保佑大家身体安康,事业有成,长寿永年! 贵州导游词15

龙宫外的风景点有龙门瀑布、蚌岩飞燕、花鱼桃源、云山石林、卧龙池、坝上桥等。龙门瀑布在龙宫宫门近旁,是由天池水通过洞窗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宽约二十五米,高达三十四米。瀑声如雪崩雷鸣,宽度和高度为洞中瀑布所罕见。当地群众称此景为“白龙出巢”。天池后山上建有石林公园。

旋塘在“四进龙宫”清水洞附近,系一水塘名,并以此作寨名。旋塘直径一百二十米,塘水常年旋转不停,从塘边旋转到塘的中心。旋转不停的原因,是塘的中心有一消水坑,流水急速下潜,形成奇特景观。寨子内有两座秀丽石山,山、水、寨子映衬如画。

“蚌壳飞燕”,位于蚌壳岩。蚌壳岩是一巨大的'偏岩,上部前倾,形似蚌壳。岩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燕子营巢其间。有数千只燕子颉颃上下,往来不息。蚌壳山下,开出“虎穴洞”,洞内有“重重山”、“面面景”、“上瑶台”等景观。

龙宫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

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龙宫风景区以奇秀著称,尤以中心景区水溶洞全国最长,洞中瀑布全国最高,天然辐射率全国最低,被专家游人称为国内“三最”。毗邻的漩塘景区,又以“三绝”闻名,即为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步入龙宫,如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贵州导游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