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盘活存量

2021-05-21 来源:独旅网
刘煜辉等:盘活存量货币,供血实体经济(9月9日)

文章作者:刘煜辉 作者单位:金融所

《人民日报》消息,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央行指出此举“有利于盘活存量信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如何盘活存量资金?如何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信贷结构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主导投资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一说法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目前货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逐渐降低。货币规模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相对乏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说,今年上半年,市场出现了“融资增速快、经济增长缓”的状态。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15万亿元,同比增加2.38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增速为14%,但上半年经济增长只有7.6%,高货币投放并未带来高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资金分布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刘煜辉认为。 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调整信贷结构,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应降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等行业的信贷投放,转而将新增贷款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等国家支持的产业和领域。另一方面要将资金投向效率高的领域。

“盘活存量并不容易,要靠融资方式的变化,发展直接融资,让更多居民储蓄存款转化为企业存款,通过债券等市场化信用工具实现信用增加。”刘煜辉认为。

连平分析说,在国际成熟市场上,商业银行主要提供三年期以下的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资金主要通过债券市场筹得。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三年期以上的中长期信贷占比快速上升。此前这一比例大约为40%,2008年底到2010年,每年往上递增,到2011年已经达到58%。近两年虽然占比有所回落,大约为53%,但水平仍然相对偏高。

信贷结构之所以会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投资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所主导。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迅速扩大,大部分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贷给了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占用大量存量贷款资金,而相应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却难以获得资金,这些企业需要的资金一般在一年期左右,往往不超过三年。

连平建议,未来“盘活存量”的主要方向,是降低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占比,释放更多的信贷资源,多以短期融资的形式贷给企业。而像地方政府这类的中长期融资需求,则应交给债券市场。 依靠政府信用增加了债务扩张的系统性风险,将通过改革拓展经济承债空间 地方政府有巨大的融资需求,原有贷款如何逐步退出?

连平指出,首先要完善公共债务的管理模式,如地方政府如何举债、债务如何管理等等,这关系到未来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期限结构、客户结构等。其次要提高地方政府的透明度。今年社会融资规模迅速增长,其中非信贷资金占比上升,大量融资平台债券、信贷以外的融资扩张,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并不透明。

刘煜辉指出,通过债券等市场化信用工具实现信用增加,在中国是要找到合适的承债空间。目前中国主要依靠政府信用,普遍存在软预算约束,制约了经济体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增加了债务扩张的系统性风险。未来要通过改革来构建市场经济的法治和制度基础,培育直接融资的文化,以拓展经济承债的空间。其次要通过存量债务的清理和重组,对存量资产进行估值,清理“僵尸”信用为新增信用腾出空间,这也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前提。

继续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方面。将银行的贷款重组后,重新设计为标准化的证券产品,在资本市场上流通交易,这可以实现银行信贷资产退出,在不额外增加信用的情况下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能改善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此举将有利于

调整信贷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核心资本,更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

部分理财产品资金去向成谜 是否“庞氏骗局”?

夏齐林

2012年02月07日08:29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         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2011年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在之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更加膨胀的发展,相对于普遍亏损的股票以及基金投资来说,理财产品不仅均能取得较高的收益率,且风险极低。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2011年内,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9176款,较2010年同比增长71.40%;产品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幅度高达1.34倍。

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日益膨胀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增长速度之快、扩张规模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

尽管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利率普遍较高,且到期清算时一般均可达到。然而,商业银行多数理财产品的募资用途却并未公开,资金去向成谜。

有银行方面人士私下表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只要能一直发就行,赚不赚钱不要紧,可以从其他方面业务补齐亏损,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一方面可以赚取手续费,另一方面还能增加银行的流动性。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应警惕商业银行发行新的理财产品募资,来支付老的理财产品的收益,成为银行界的“庞氏骗局”。

快速膨胀的理财产品

无风险?

统计数据还显示,2011年度共有到期18742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公布到期收益率的

有15038款,其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82%,而到期收益率超过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则有59款,均为人民币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52%);只有37款没有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31款为结构性产品),占公布到期收益率理财产品的0.25%,完全为小概率事件。

从数据上看,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实现了高收益率且到期收益率达5.5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858款。其中,1个月(含)以下期产品占比最高,达31.24%,共268款。而2011年上半年,1个月(含)以下期的超短期产品市场占比不断攀升,6月份达到最高点40.04%。这主要缘于银行为了揽储,大量发行投资期限在1个月(含)以内的高收益、超短期理财产品。

建设银行(601939)的一位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肯定是有风险的,风险主要是看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第一种是保本类产品,收益率比定期银行存款利率高一点;第二种就是风险较高、且收益率也高的产品,比如房地产行业的信托项目,也是以理财产品方式在卖,风险就比较高,而对于一般的购买者,往往无法区分银行自身开发的理财产品和包装信托计划产品的区别。

该人士还表示,理财产品收益高是由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的结果,造成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以银行融资收购承兑票据业务为例,目前银行收购承兑票据的成本为5%-6%,而贴现成本为8%-9%,银行从中能实现3%-4%的收益率,若货币政策逐渐宽松,社会融资需求下降,则票据贴现率下降,理财产品肯定无法保持目前的收益率。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则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分为自身开发理财产品,即围绕银行业务展开,与自身业务特征或者经营范围有关的理财产品,一般期限短、风险低,资金使用范围谨慎,被称为货币市场工具;而有些银行理财产品则带有信托性质,严格来讲信托产品不属于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是通过信托、担保公司多方设计制作,银行经销、代销的,只是借用银行销售平台以及客户群,银行只是收取经销、代销的手续费。

董登新表示,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开发,很大程度上目的是为了留住客户,留住存款以及保住客户市场。银行需要更加综合广泛的金融增值服务,来吸引客户留住储户,并非纯粹的赚取差价收益,更是一种客户群的竞争,包括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包括金融产品种类的丰富。 信披不透明?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目前依然存在信披不透明的问题,投资资产的具体种类及比例区间常常比较笼统,也就导致资金投向无法让普通投资者所知。

证监会 2011年9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确保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不得发行和销售无真实投资、无测算依据、无充分信息披露的理财产品;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应重点加强对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杜绝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产品;应充分披露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不得笼统地规定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为0至100%,应当载明各类投资资产的具体种类和比例区间。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商业银行并未完全依照该通知的规定,充分披露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与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以某银行90天期限的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资产组合投资型)2012年第4期为例:

该项产品投资对象为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存款等货币市场投资工具以及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投资种类为债券、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投资比例均为10%-90%,且投资比例还可在[-10%,+10%]的区间内浮动。

由上述产品披露的信息,投资种类的比例为10%-90%,且可以上下浮动10%,明显有规避银监会《通知》中“不得笼统地规定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为0至100%”的条款,而这种规避《通知》相关条款规定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

变相吸储?

“发新还旧”?

对于2011年不断膨胀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支持银行持续不断发行理财产品的动机,一方面可以赚取手续费,另一方面还能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变相吸储。

上述建行人士表示,目前的理财产能保持无风险的较高收益率,其实是在享受“政策福利”,也就是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社会融资需求的无法释放,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能享受到较高收益,并且目前也确实未发生风险,从而造成这种“低风险的投资也会取得很高的收益”的现象,但是如果2012年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紧缩的话,社会资金需求继续积累,一些信托类理财产品很可能会产生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有些理财产品在类似“变相吸储”,其并没有直接投资,也就是银行理财产品募资没有真实性投资,由于信披的不透明,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公众无法知晓,而“无风险高收益”的现象也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

然而,有分析人士也担心,商业银行会发行新的理财产品募资来偿还到期产品的本息,不断的“发新还旧”,即使是银行也将陷入“旁氏骗局”而无法自拔。这种银行业的“旁氏骗局”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投机资金恶性流入,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流动性及膨胀繁荣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就像银行业的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最后,分析人士呼吁,银行理财产品信披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坚决规避理财产品“变相吸储”、“发新还旧”的风险,以免造成不可预料的金融隐患。

【1】 【2】

【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