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特点及促进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2020-09-22 来源:独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特点及促进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作者:常兴华

来源:《领导之友》2012年第06期

一、2011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的特点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城乡差异明显

自201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延续了这种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不同类型收入增长呈现明显差异。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同比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同比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同比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同比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长21.9%;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同比增长12.9%;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同比增长16.7%;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同比增长13.0%;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同比增长24.4%。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与绝大多数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继续规范落实津补贴制度、部分企业提高职工工资及奖金有直接关系。不难看出,虽然各地在提高劳动者报酬上出台了不少措施,但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在各类收入中增长仍是较慢的;而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占比相对较高,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相对较慢,这一特点在2011年上半年体现得更为明显。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带来的。2011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了50.3%。2011年,农民工工资的较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城乡工资性收入的差异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自2010年以来,持续多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态势开始发生积极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2009年为3.33∶1,2010年缩小为3.23∶1,2011年进一步缩小为3.13∶1。自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在2010年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也明显高于GDP实际增速,这种态势在2011年体现得更为明显。长期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以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2010年以来,已连续两年取得突出成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今后能否延续有待观察

在国家和各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上半年情况看,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了10%。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省份居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东部省份。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看,11个东部省份中仅有辽宁、广东、海南3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20%,而20个中西部省份中有14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20%。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与其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有直接关系的。从2011年全年情况看,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省份,中西部非农就业机会要多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省份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东部省份。这也表明,进入2011年后,不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开始有所缩小,但由于时间周期较短,这种态势能否延续仍有待观察。

4.从收入层次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呈现不同变化特点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影响,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由此看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比上年增加995元,增长1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比人均纯收入低783元,但增速高1.2个百分点。2011年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部分农产品价格急跌造成部分农户减收,也拉低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1.促进就业增长,推动劳动收入增长

保持好当前就业局面的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落实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工作步伐,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促使城乡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稳步增长。

依据目前经济发展和不同区域就业表现出的新的特点,2012年,应着力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当地劳动力最大程度就业。在东部地区,要立足于通过转型发展促进就业。目前在东部发达地区,城乡居民已基本实现二、三产业充分就业,本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已经饱和,如果继续提升加工制造业比重,势必会加剧流动人口对当地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向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充分就业向高薪择业转变,提升当地居民就业质量。中部地区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相关规划和意见,在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善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发挥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势,承接东部地区和海外产业转移,坚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举,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打造相对独立又布局合理的经济增长极,吸引高端资源和劳动人口回流,实现本地人口本土充分就业。西部地区应在促进就业上创新思路。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资源环境压力小,具有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在资源性产业和特色农业、特色旅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能源交通、军工制造等具有传统优势的行业,积极发挥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优惠和产业扶持优势,吸引低收入人群走出偏远贫困地区,积极就业,逐步融入现代文明城市,提升生活质量。

2.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促进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增收

今后,要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投入。进一步提高财政中用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支出的比例。要力争保持住目前城乡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的势头,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机制,确保农业、农民双增收。针对当前物价上涨“侵蚀”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实际收入的情况(据测算,2011年以来,物价上涨对城乡最低收入户实际收入增长的“侵蚀”程度是最高收入的1.8倍左右),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和价格等相关补贴发放的联动机制,同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和城乡社会保险待遇。

同时,要努力提升低收入者自身增收能力。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要加大帮扶力度,在加大技术培训、设立并逐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工资协商组织谈判能力、监督雇主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提升低收入者自身的增收能力。 3.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工资制度改革,遵循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2012年,要采取积极措施,在促进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着力建立相互制衡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做到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等一系列指标挂钩。职工工资增长作为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内容,经营者收入增长与职工收入增长挂钩,确保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要进一步完善经营者分配机制的法制环境。国企经营者年薪与职工平均年收入差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逐步规范和解决各地方企业之间、央企与地方企业之间年薪制办法差别大的问题。建立国企经营者年薪的公示制度。

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由劳资双方通过工资集体民主协商来决定本企业工资分配的形式和分配水平等。职工工资由企业经营方与职工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协商决定,政府通过有效的企业收入分配行政管理,保证企业工资调整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明确除极少数特殊行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外,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着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完善私营企业三方利益协调机制和工资集体谈判机制。

逐步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努力保证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企业工资性收入实行“两不低于”政策,即企业工资性收入总额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企业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利润总额的增长。杜绝“涨利润不涨工资”的现象,保证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 4.规范分配秩序,为优化分配格局创造条件

要以规范非预算收入为重点,尤其是规范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制度外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减少非税收入。对税收以外各种收费要立法监管,实行收支分离、预算管理,杜绝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利用职权乱收费现象,减轻企业和居民税外负担。按各种非预算收入性质进行取缔、转税、总量控制等综合治理,降低非税收入比重,增加税收收入比重,为政府加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可考虑以完善各级政府间不同税种留成比例为重点,深化分税制体系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同时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抑制地方政府征收非预算收入的潜在动力,最终为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创造条件。

5.完善宏观分配格局,促进中等收入者比重提升

扭转主体性分配向政府倾斜趋势,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比重,为培育中等收入者创造最大的人群基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根据收入来源特点调节不同群体的初次分配收入比重。要积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物价,避免高通胀对工薪阶层的间接伤害;加大个税机制改革力度,在完善个人申报、收入透明、征收方式改为家庭人均收入、逐步提升起征点等方面下功夫,由目前个税主要由工薪阶层负担向高收入群体为主中等收入为辅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鼓励个人创业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减免等引导创业,提升中等收入者经营性收入。继续深化借贷、租赁、证券市场改革力度,重点治理恶意炒作、内幕交易等非法牟利行为,切实提高中等收入者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各要素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拓展收入来源,使居民收入在结构多元化、均衡化发展中稳步提升,形成城乡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机制,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