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r虽大于两球的半径,但两球的半径不能忽略,而球的
r1 r2 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
m1m22A.Gm1m B. G22r
rr1
C.Gm1m2(r1r2)2 D.Gm1m2(rr1r2)22.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当它随火箭飞到某一高度时重力为G/9,此时火箭距地面高度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 )
A.1/2 B.1/3 C.2 D.3
3.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已知mA = mB> m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vB=vC B.周期关系是TA 4.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第1页/共5页 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速度之比 5.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飞船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 C.飞船的运行周期 D.行星的质量 6.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 11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102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0.2g B.0.4g C.2.5g D.5g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比是p,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跟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是q,则太阳跟地球的质量之比M日:M地为( ) A.q3/p2 B.p2q3 C.p3/q2 D.无法确定 8.若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实际绕行速率( ) A.一定等于7.9 km/s B.一定小于7.9 km/s C.一定大于7.9km/s D.一定介于7.9-11.2km/s之间 9.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第2页/共5页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0通信卫星又叫同步卫星,下面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地球的赤道平面内 B.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都相等 C.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相等 第3页/共5页 D.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填空题.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1.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那么地球表面50 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是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吸引力的________倍。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2.地球的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的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13.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 第4页/共5页 19为___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 14.已知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用以上各量表示,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1 = .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5.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赤道上空,一颗相对地面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 (用已知三个量表示)。 三.计算题 `16。两颗靠得很近的恒星,必须各以一定的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点转动,才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将它们吸引到一起。已知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为m1、m2,相距L,求这两颗恒星的转动周期。 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