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代屡有改建和扩建,但仍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未变。故宫的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故宫的建造遵循封建传统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绘制简单的故宫示意图了解故宫的基本布局;探究紫禁城水系的作用及科学价值;探究中国古代“南面而王”的原因。问题探究
(史地结合)
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太和殿作为皇权象征,在建筑上的着力渲染的建筑艺术效果。分析太和殿在建筑上刻意营造的精神威慑作用。问题探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
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绘制简单的内廷布局图。识读、绘制简单布局图。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
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院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故宫博物馆在文化方面的价值──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实物宝库,保存了大量的文献档案。列举故宫博物院在文化方面的价值。列表分析法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故宫的建筑思想;中轴线。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北京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说明故宫在古建筑史上的卓越成就。问题探究、图文结合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清故宫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建筑上的主要特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故宫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包括五部分内容: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实际上就是从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概括讲述了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这些内容讲两课时。
本课的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由骆宾王的诗句引出古代宫殿建筑的主导思想──通过规模庞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表现王朝的巩固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方面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宫殿的实际使用意义。第二,北京故宫的巨大价值──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关于中国历代皇宫相继损毁的原因,教材并未直接说明,这里作一解释。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虽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但却极易为火灾、兵燹所毁损,特别是中国古代有一种恶劣的传统,就是新兴王朝大都习惯人为地毁灭前朝的宫殿、都城,认为这样可灭掉上一代政权的“王气”,使其永远不得复辟。当然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但是它的历史代价是惨重的,中国古代宫殿几乎都毁灭了,只有明清故宫是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唯一完整的皇宫。清军入关后直接承继了这座宫殿,并未做大的改造,特别是清朝灭亡后,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这样就使北京紫禁城完好地保存下来。
关于故宫与世界其他几个著名宫殿的比较,可参考以下几个数字。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建筑面积不到故宫的四分之一;俄罗斯的冬宫相当于故宫的九分之一;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号称欧洲最大的宫城,面积还不到故宫的一半;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故宫的十分之一;日本东京的皇宫面积尚不及故宫的三分之一。
重点
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难点
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
第一目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这一目教材主要概括介绍了北京故宫的情况,包括它的名称、修建、历史沿革、位置、特点、基本布局等。本目内容较为零散,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而不要面面俱到。
(1)故宫的修建。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后来历代的皇帝又对它不断地进行改建和扩建,但大体格局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历史上共有24位明清两朝的皇帝曾经在此执政,包括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10位皇帝,他们统治中国长达491年。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明清两朝的皇帝都住在北京紫禁城里,明清两朝共有28位皇帝,包括明代的16位和清代的12位皇帝。其中,只有明代的14位和清代的10位皇帝住在这儿。这是因为明朝的前两位皇帝──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是住在南京,在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时营建了北京紫禁城,并把明朝的都城从南京正式迁到了北京,从此后,北京紫禁城就成为明朝皇帝的皇宫,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末崇祯皇帝一共住了14位明朝皇帝。清朝共有12位皇帝,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在入关之前就已去世,接下来从顺治开始的10位皇帝都住在北京紫禁城里。
关于故宫的名称及历史沿革,教材在【历史纵横】里进行了解释,教学时可让学生阅读自学,只要了解即可,不做过高要求。
(2)故宫的位置。
明清故宫的修建是和当时北京城的修建同时进行的,明清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都城以皇宫为主体的规划思想。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
皇城、京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环绕紫禁城外围的是皇城,我们熟悉的天安门和地安门分别是皇城的南门和北门,皇城内部设有社稷坛、太庙、寺观、衙署等各类与皇家有关的建筑,另外,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如北海、中南海、景山等也在皇城内。皇城外面又有一道城墙环绕,称为京城。为加强防御和保卫南城的手工业区和商业区,明中期又在京城南边修建了一道外城,但由于财政匮乏,只修了南面,其余三面并未修建。这就使紫禁城成为了一座至少三重城墙包围的“城中之城”,这种布局显然是为了突出皇权的中心地位。
教材讲到了明清北京城的布局,其用意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教师要明确这一点,所以对于古代北京城的格局,教学时不宜过分展开,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北京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小县城,而装饰的富丽豪华却达到了极点,四周有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给故宫设置了坚固森严的屏障;城墙四角各建一座精巧独特的角楼,增添了故宫的建筑艺术风貌。四边城墙各有一门,朝南正门为午门,北为玄武门(清朝避康熙玄烨讳改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出神武门就是紫禁城的镇山──万岁山,清代改名景山,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三分之一。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祯皇帝就在煤山(即景山)上吊自杀。故宫建有各类房屋9 000多间(现存8 700多间)。教材上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个人在每个房间里住一夜,需要花费二十五年的时间才能住完。总之,北京故宫拥有中国古代“城”的最高建筑形式,但这样华丽、富贵的城里只住了一户人家──皇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环绕紫禁城的、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它是紫禁城的护城河,而不是整个北京城的护城河(北京城另有一条护城河)。筒子河的作用主要有二:防卫与排泄雨水。第一,筒子河包围着紫禁城四面的城垣,给敌人攻城设置了障碍,形成了“金城汤池、深沟高垒”之势,加强了对宫城的防卫。第二,筒子河相当于紫禁城的一个小水库,即使下再大的暴雨,日降水量达到225毫米,紫禁城内的水全部排入筒
子河,同时城外洪水围城、筒子河的水无法排出城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使筒子河的水位升高一米左右。由此可见紫禁城科学合理的水系设计。
【插图】“角楼”。角楼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同时,对角楼进行讲解,让学生领略角楼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技巧。关于角楼的更多资料请参考“资料与注释”部分。
午门,是故宫的南面正门,也是故宫四门中建筑最宏伟、地位最高的门。午门处于故宫的中轴线上,从天安门穿过狭长的端门甬道,宽阔的午门广场和高耸的午门城楼就耸立在眼前。午门有五个门洞,但从南往北看,似乎只有三个,这是因为在它的东西城台的拐角处还分别开了两个掖门,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先是向东、向西分别伸进城台后,在向北拐,因此,进入午门从它的背面看,就是五个门洞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明三暗五”。午门城台上有崇楼五座,正中一间面阔九间,重檐黄琉璃瓦庑殿顶,东西两侧城台的庑房两端又各有一座,所以,午门又称“五凤楼”。
明清两代,午门禁卫森严,防卫严密,出入午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中间的正门是紫禁城里皇帝“御路”的开端,所以,此门只供皇帝一人专用。此外,只有皇后结婚入宫时可以经过一次,三年一次的殿试发榜之日,进士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出宫时可以经过一次,并且被认为是至高的荣耀。平时文武百官走东门,王公宗室走西门,两侧掖门平时紧闭,只有在紫禁城举行重大典礼时才开启使用。
作为皇宫的正门,午门不仅仅是供出入的大门,它还兼有朝堂的作用,有一些政治活动在这里举行。例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日,皇帝都要亲临午门行“颁朔之礼”,即颁发下一年的历书。另外,军队打仗凯旋归来,有时也要在午门前向皇帝进献俘虏,称为“献俘礼”。其时,百官齐聚午门广场,场面宏大。
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常用“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事实上,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不过,在明朝时却有一种刑罚──廷杖,在此实施。明武宗时,106名大臣为劝谏皇上不要到江南游玩,连续在午门前跪了五天,结果不仅未能阻止皇帝,反而被皇帝施以“廷杖”,当场打死11人,可见封建皇权的残酷。
(3)故宫的布局。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整座皇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金碧辉煌、豪华精饰。故宫建筑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主要建筑都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前面是太和门,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它的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及宁寿宫和慈宁宫等。内廷院落重重,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此外,宫城里还有禁军的值班房及一些服务性的机构以及宫女、太监居住的矮小房屋。由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也有显著区别,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
故宫的基本布局及其建筑特点、功能,是这一目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教学时可结合【插图】:故宫示意图,让学生掌握、识记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功能分区、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并能够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
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它的建筑成就体现在对称布局、院落组合、单体建筑、建筑装饰等许多方面,而且它在建筑技巧及科学性方面也是相当成功的,例如,故宫的排水、取暖等的设计都很合理,教材把这些内容安排在【学思之窗】里,内容涉
及故宫的水系与采暖。教师在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故宫的建筑艺术技巧,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故宫的设计和营建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
帝王宫殿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古代皇宫建筑当中。据《礼记》《考工记》等文献记载,自周代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宫殿建筑的组织形制,如:“五门”“三朝”“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南背北”“王者居中”“中轴对称”等,这些原则对历代皇宫建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清故宫在设计和营建过程中,也遵循了这套制度。例如,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附会“三朝”制度;
•太和殿之前依次设置大清门(明代原称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后被拆毁,位置在今天的天安门广场上)、天安门(明代称为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明代称为奉天门)五道门,则是附会“五门”制度;
•在紫禁城前面的西侧(右)设置社稷坛,在东侧(左)设置太庙,是附会“左祖右社”制度(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土谷神的地方,太庙是皇帝祭祀本朝祖先的地方);
•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布局则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制度。
•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
即建筑物的等级越高则规模和装饰等就越豪华。这样做的目的是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等级分明的封建礼制。不仅如此,这条中轴线还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城内的所有重要建筑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使紫禁城居于北京城的中心,从而使“王者居中”“尊卑有序”等封建礼制原则表露无遗。
另外,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阴阳五行学说也被运用到了故宫的建筑布局上。
我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很早就产生了,“阴阳”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如方位上的前与后、上与下;数目中的奇数与偶数、正数与负数等。并且认为,上方、前方、奇数、正数等为“阳”,而下方、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故宫的布局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例如,外朝、内廷的安排,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因此,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需要说明的是,故宫在历史的改建、重建过程中,这些原则也或多或少地被改变,例如,太和殿在初建时,横向九间、进深五间,取九五这两个最大的奇数,谓之“九五之尊”,代表皇帝无上的权威。只是在后来的改建中,太和殿被扩大为横向十一间,因此,就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和殿变成了横向十一间、进深五间,相当于五十五间房。同样的例子还有内廷的“后两宫”,原先,内廷只有乾清、坤宁两宫,它们和外朝的三大殿合称为“三殿两宫”,后来,在内廷两宫之间增建了一个交泰殿,因此,内廷也变成了“后三宫”。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称为“五行”,它们“相生相克”,维持着世界的运行。这种思想在故宫建筑上也有体现。例如,“五行”学说认为,“土”居中,代表尊贵,其色彩为黄色,所以,故宫三大殿的“三台”,外形就像个“土”字;而明黄色则为皇帝专用的颜色。关于“五行”'的知识,还可参见“资料与注释”
部分的“故宫为何多用红、黄两种颜色”。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宫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它的建筑包含了中国古代基本的哲学和道德标准,以及天文学、算学等科技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讲,阴阳五行学说会较为深奥,教学时应把握好尺度,只是作为例子点到为止,不宜深究。
第二目 “疏朗雄伟的三大殿”
这一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三大殿的概念及三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建筑特点与用途。其中太和殿是重点。
1.三大殿及三台。
三大殿是外朝宫殿的主体建筑,最初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朝嘉庆年间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而清代又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不仅是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而且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三大殿加上东边的文华殿、西边的武英殿,合称“外朝”。教学时可让学生欣赏【插图】三大殿全景,让学生对三大殿的规模、形制等有一大体了解。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共同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工”字型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高8.13米,共三层,俗称“三台”,它采用了古代宫殿建筑最高等级的台基──须弥座,这种台基在一般建筑中是绝对禁止使用的。三台的四周砌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和望柱,共有望柱1 406根,每根望柱柱头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和凤纹。更神奇的是,每根望柱的下面都有一个龙头伸出,称为螭首,共有1 142个,每个龙头的嘴里都有
一个小圆孔,每当大雨倾盆,三大殿的雨水瞬间从三层的龙嘴里倾泻而出,犹如千龙吐水,蔚为壮观,美不胜收,成为故宫的一大奇景。正是由于这个科学的设计,即使再大的雨,三大殿的台面上也不会有积水,所以,三台可以说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
关于“三台”,教材安排了一个【历史纵横】进行介绍,教学时让学生阅读了解即可。
2.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代表着封建皇权的统治核心,因而也是故宫里最重要的建筑,它的形制、规模、装饰,从整体到细部均采用了封建宫殿建筑的最高等级。
在太和殿前宽阔的露台上,陈设着日晷、嘉量、铜龟、铜鹤和鼎式大香炉。嘉量是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量器,上面有斛、斗、升、合、龠五种古代计量单位的刻度;日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前者象征国家的计量法制,后者象征时间,摆在太和殿前表示皇帝持有最高国家权力。露台的东西两侧有铜龟、铜鹤各一对,龟、鹤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吉祥、长寿的动物,摆放在太和殿前,象征着皇帝希望自己能够江山永固、福寿绵长。在露台和台阶上还陈设着18尊鼎式大铜炉,象征清朝的18个行省。当皇帝举行大典时,这些香炉以及铜龟、铜鹤的腹中就会点上松枝和檀香,香烟袅袅,烟雾弥漫,增加了大典肃穆、神秘的气氛。值得一提的是,太和殿前的这些陈设,都具有双重功能,不但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而且各以其别具特色的造型而成美化的环境装饰品。
太和殿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殿宇由72根大立柱支撑,如果以四根柱子为一间算,太和殿东西11间,南北进深5间,相当于55间房子。在8米高的台基衬托下,整个太和殿高35.05米,成为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最高的宫殿,这个高度相当于现在十几层楼的高度。太和殿的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屋顶正脊的大吻是现
存中国古建筑中最大的;四个檐角的琉璃小兽共10个,一般的古建筑物多用3、5、7、9单数,最多9个,只有太和殿破例用了10个,这是绝无仅有的孤例。
太和殿的殿内外装饰都是最高等级的。太和殿内的天花、藻井及殿内外的梁枋上绘制着金龙“和玺彩画”,这种彩画在古建筑中也属于最高等级。殿内正中摆着七层高的楠木镂空透雕龙纹的金漆高台,上面陈设着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宝座背后是雕龙金漆屏风;围绕着宝座有6根沥粉贴金蟠龙金柱,每根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六个龙头皆向内望着中央的宝座。宝座正上方的殿顶天花中央是一个雕刻精美的蟠龙藻井,龙嘴里含着一颗宝珠,俗称“轩辕镜”,据说它可以鉴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是不是真的真龙天子,如果是假皇帝,它就会掉下来将假皇帝砸死。今天,宝座并不在“轩辕镜”的正下方,而是向后移了一两米,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袁士凯称帝时,不得人心,就连他自己也信心不足,他害怕“轩辕镜”掉下来砸在他头上,就派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几米。太和殿内地面用4 718块金砖铺成,所谓“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的,而是特别在苏州一带烧制的,烧制过程非常复杂,据说成品坚如钢铁,润如墨玉,经过大运河运到北京后,只有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才能被太和殿选用。正因为品质上乘,所以直到500多年后的今天,太和殿的地面仍然平整光亮,透过金砖仍能看得见一根根高大立柱的倒影。教材有一幅【插图】:太和殿内景图,教学时,可结合插图进行讲解。
明清两代,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派将出征等重大活动,皇帝就要启用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接受百官的朝贺。可以想象,在宽阔的庭院和高大的太和殿面前,人们置身其间,顿觉渺小;皇帝高踞宝座俯望三台下庭院中的人群,越发显得“唯我独尊”了。这正是紫禁城建筑刻意营造的氛围──强调它的精神感染和威慑作用。事实上,在明清之际,太和殿的使用频率是很低的,即每年只在这里举行为数不多的几个庆典,但庆典却是异乎寻常的铺张和隆重。
太和殿是本课的重点,它的内容也最多,教学时要理清顺序:由太和殿前的五座门楼、殿前广场、殿前装饰再到殿内布置,可结合图片或幻灯片一一介绍,让学生了解、感受它的几个“最”──面积最大、最高、装饰最豪华。
3.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北面,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小的。单檐四角攒尖式屋顶,从外形上看,中和殿就像是一座方形的亭子,屋顶正中顶着一个鎏金的大圆球,叫做“渗金圆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渗金圆顶”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而且可削弱雷击的破坏作用。
中和殿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皇帝大典之前稍事休息、准备的地方。比如,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从内廷出来,总是先来到中和殿,等一切准备妥当,出中和殿,沿着中间的御道,从太和殿后门走上宝座,大典就正式开始了。每年皇帝去天坛、地坛、太庙拜祭前,在这里先看祭文;每年春季,皇帝都要到先农坛举行“亲耕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去之前也要先到这里查看祭文和农具。
4.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殿宇,重檐歇山顶。
保和殿的主要用途有二,即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地方。保和殿采用了建筑造法,室内显得很宽敞,清朝时,每年除夕,皇帝都会在这里举行宴会,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和北京的文武大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朝的殿试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举行。殿试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殿试的考生一般都是经过县、府、省等各级考试选拔出来的。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阅卷,前十名的卷子,皇帝还要
亲自看一遍,并确定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关于保和殿后面的云龙石雕,建议教师把教材上的【插图】和【历史纵横】结合起来运用:通过让学生看图片以领略石雕高超精美的工艺;通过阅读关于石雕修筑的文字,体会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至于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讲,或者由教师讲工艺、学生讲修建,不拘一格,教师可酌情设计。
第三目 “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
这一目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内廷部分,包括的内容也较多,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后三宫的概念,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养心殿,御花园,外东路与外西路,共七部分内容。其中古宫内、外朝的分界线、内廷的基本布局、乾清、坤宁两宫的用途、养心殿的用途要求掌握。其他内容了解即可,不做要求。
1.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
保和殿正后方,是位于故宫中轴线上的乾清门。它与北面的保和殿、东面的景运门、西边的隆宗门围合成了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小广场,称为乾清门广场。明清两代,乾清门广场是紫禁城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也就是说,进入乾清门,就到了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了。
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门内有宽阔的甬道与后三宫的露台相连;门前有一对鎏金狮子;门的两侧各有一座“八”字形影壁,红色的墙面配黄绿色琉璃团花装饰,这种华丽喜庆的色彩似乎预示着严肃刻板的外朝气氛的结束。
明清两代,乾清门的作用稍有不同,明代,乾清门只是作为供皇帝出入的内廷正门,清
代它的重要性大大加强,不少政治活动由外朝移到这里举行,这里列举几例。(1)“御门听政”,俗称“上早朝”,是体现皇帝勤于政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明代的御门听政是在太和门举行的,清代则移到了乾清门。御门听政一般在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放置在乾清门中间的御坐上,侍卫侍立两侧,官员依次奏事,由皇帝裁决处理。清朝康熙帝御门听政最勤,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康熙年间的很多大事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决定的,如讨伐吴三桂的叛乱,清军两次反击沙俄入侵中国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等。(2)在乾清门的西侧,有几间看上去低矮、简陋的平房,这就是清雍正帝时建立的军机处所在地。雍正初年,西北地区爆发大规模的叛乱,军情紧急,为及时了解军情和指挥战争,雍正帝选拔一些亲信大臣,在靠近皇帝寝宫──养心殿不远处的几间小板房里,日夜值班以备随时召见,这个机构初时被称为军机房,后来改为军机处并成为定制,直至清末。军机处被称为“高效率的陋室”,设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等职务,他们虽由皇帝亲自选拔任命,但职责仅限于“跪受笔录”,即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和发布各种命令,一切军政大事都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已走到了极限。【插图】“军机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初中历史学过的有关“军机处”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阅读这幅图。
2.后三宫
跨过乾清门,自南向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它们也位于中轴线上,是故宫内廷的主体建筑。后三宫也建筑在同一座台基上,按礼制,内廷地位要低于外朝,所以这里的台基只有一层,而且殿宇的规模、周围的庭院也比外朝三大殿小得多。
后三宫和其后的御花园位于中轴线上,两侧分别是众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在东西六宫北面,各有五组造型相同的宫殿,那是供皇子们居住的“乾东西五所”;东西六宫的两侧则分别是外东路与外西路。
内廷各宫的建筑布局基本相同,相互之间既以高墙相隔,又有甬道、庭院、长街相连。所以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为便于居住,内廷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有生活气息。与三大殿全用金龙彩画不同,后三宫出现了龙凤彩画相间的情况,表现了皇帝皇后共用寝宫的特点。
内廷的建筑较为密集,教学时,首先要结合《故宫示意图》把内廷的布局讲清楚:后三宫、御花园,东西六宫,乾东西五所,外东路、外西路。并要求学生识记这几部分的大体位置,学会绘制简单的内廷布局图。
3.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宽九间,深五间,相当于四十五间房,重檐庑殿顶,殿宇装饰考究,富丽堂皇。如今看到的乾清宫是明嘉靖二年(1797年)烧毁后又历时三年重建的。前面正间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有东西暖阁;后面则是皇帝的寝宫。明代的十四位皇帝和清代的前两位皇帝(顺治与康熙)都曾住在这里,从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雍正帝开始,清朝的后八位皇帝就搬到西宫的养心殿居住了。
作为明朝和清初的政务重地,乾清宫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教学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查询发生在乾清宫的历史故事,上课时请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只说出故事的名字即可),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教材【历史纵横】里叙述了“正大光明”牌匾的历史意义,就是这种话题之一,教师还可引用“红丸案”“康熙智擒鳌拜”等其他的例子。
4.坤宁宫和交泰殿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改成了祭神和皇帝结婚的洞房,设有龙凤喜床和双喜字影壁等,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结婚时曾使用过它。
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是交泰殿,它是一座方形的小殿。乾隆帝曾把象征国家权力的25颗玉玺存放在此。现在,殿里还存放着一座5米多高的大自鸣钟以及我国古代传统的计时器──铜壶滴漏,它们至今保存完好,十分珍贵。
5.养心殿
除了后三宫之外,内廷的另一个重要建筑是养心殿。它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工”字形,分为前后两殿,中间有穿堂贯通相连,前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后殿为皇帝寝宫。养心殿是清朝后期的政治活动中心。从雍正皇帝开始,清代的后八位皇帝都是在这里居住和理政的。
养心殿前殿的正间是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它的正中央设有宝座、御案、书橱,宝座的正上方的屋顶上高悬着“轩辕镜”。1912年2月,年仅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此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养心殿的东间是清末同治、光绪两朝,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曾在这里“垂帘听政”。教材在此处配有【插图】“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具体介绍请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前殿的西间为西暖阁,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密议国事的地方。乾隆皇帝时,在西暖阁的最西侧专门开辟了两个小房间,每间只有4平方米,内部装修的精美雅致,乾隆皇帝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视为“稀世之珍”,藏于此处,以便随时赏玩,故将此间命名为“三希堂”。
6.御花园
为方便皇帝及其家眷游乐、休憩,紫禁城曾先后修建了七、八座花园,不过,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御花园、乾隆花园、宁寿宫花园、建福宫花园(现仅存废墟)四座,它们都集中在内廷区域,其中尤以御花园和乾隆花园富于江南园林的特色。
御花园是故宫里最大的花园,位于坤宁宫以北,所以在明代被称为宫后苑,早在明朝初建北京紫禁城时,就修造了这座花园,所以园内现存的一些建筑及古树已经有至少500年的历史了。御花园是专为皇帝及其嫔妃游赏、玩乐而建,所以它的四边各有一门可以方便地与后三宫及东六宫、西六宫相通。
御花园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所以它的布局与整个皇宫的布局一致,也讲究均衡布局、左右对称。御花园里的主要建筑是钦安殿,它是目前故宫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也是故宫现存唯一一座供奉道教的道观,也位于中轴线上。园内还有一座用各种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堆秀山”,山上建有御景亭,是紫禁城的最高点,每年重阳节,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常常来到这里,登高远眺。
教材在这里插入一个【历史纵横】,提到了“花石子路”,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这里可讲其中的一幅很有趣的画──“怕妻石”。具体可参见“教学设计与案例”部分。
7.外东路与外西路
进入景运门,在紫禁城的东北部就是著名的宁寿宫区,俗称外东路。这里自成体系,宫殿形制模仿中轴线上的正宫正殿,也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等大殿;东路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三层大戏台──畅音阁;西路则辟有灵异巧致的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整个宫殿外侧有一座工艺精美的玻璃照壁──九龙壁。宁寿宫区共有房屋千余间,装饰豪华,成为了紫禁城中的“小紫禁城”。这个区域是乾隆皇帝准备在自己
坐满60年皇位以后,做太上皇时养老用的,所以早在退位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修建,并且他给各个宫殿起的名字也都富有祈求长寿健康之意。事实上,乾隆并没有在这里真正居住过,在他85岁让位于儿子嘉庆后,仍然在“归政仍训政”的名义下,握有实权,直至三年后死于养心殿。今天,宁寿宫区已辟为珍宝馆,明清宫廷的珍宝在这里陈列展览。
与外东路对应,隆宗门以西包括慈宁宫等宫殿,称为外西路,这里是专供寡居的太后、太妃居住的,所以这里最突出特点是佛殿经堂建造考究。
第四目 “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
故宫不仅以巍峨壮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闻名于世,而且还收藏了大量精美的艺术精品和珍贵的文献典籍。这一目主要介绍了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文化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在明清两代皇宫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目前我国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文物主要包括实物与图书文献两大类。
故宫博物院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实物宝库,庋藏文物100多万件,约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其中许多文物都是历代皇家宫廷收藏的传世珍品。从历史发展阶段讲,上起原始社会的新、旧石器时代下到清末和近代,每个历史阶段故宫博物院都有代表性的文物收藏;从文物种类来说,则包括了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碑石、印玺、法书、名画、漆器、珐琅、织绣、金银器、竹木牙骨雕刻、家具等,这些精品文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
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等,其中很多都是今天
难得的善本和孤本,它们为后人研究明清史及近代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曾经收藏了我国历代的文物精品,它们中的大部分保存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其余则散置各地。清末政治腐败、国势衰微,至溥仪搬出故宫前,故宫博物院的很多文物被战乱或人为的抢劫、毁坏、盗卖,令人痛心。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把故宫博物院的60多万件文物运到了台湾,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另有一部分则流传到国外,或被外国博物馆或被私人所收藏;还有一些保存在国内的其他博物馆或为私人收藏。
教学建议: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念,知道它是目前我国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建立,教师可结合“资料与注释”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对于它的藏品,教师可列一表格向学生说明(如下表)。【插图】“金发塔”的介绍课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第五目的【学思之窗】是关于紫禁城里的大铜缸,由于涉及外国侵略军的入侵,所以也可以移至这里讲述。
种类实物图书文献
特点庋藏文物100多万件,约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其中许多文物都是历代皇家宫廷收藏的传世珍品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等,其中很多都是今天难得的善本和独有的史料,为后人研究明清史及近代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目 “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主要的建筑特点。
1.建筑思想
如果说,西方古建筑多为石料建成,讲究单体的独特性。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并且这种群体的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这就是说,古代皇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通过皇宫突出强调帝王权威对人们的精神感染作用,这种政治上的需要往往比它实际的使用要求更重要。故宫的建筑布局堪称是突显皇权至尊的典范。
教学建议:故宫的建筑思想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可以说,它是本课的纲,只有在理解了故宫建筑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与特色。虽然教材在最后一目才把它总结出来,但实际上,在前面具体宫殿的学习中,这一思想已经逐渐渗透,这里只是做了一个总结概括。
2.建筑成就
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所以,历代王朝都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它。可以说,宫殿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明清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它的建筑成就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它的建筑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
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
故宫的建筑也是这样,整个建筑群由上百个大小不等的庭院、九千多个房间组成,规模庞大却能在布局上井然有序、杂而不乱,这主要得益于在建筑手法上突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重要建筑都严格对称地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它们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威。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分布着其他次要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与两侧相对低矮、简陋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不仅如此,故宫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又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全长近8公里。这样长的城市中轴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把北京的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贯通了起来,使紫禁城位于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威严。另外,城内其他的主要建筑也是通过这条中轴线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大多对称分布在中轴线的两侧,所以,这条轴线对古代北京城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说,有人把它称为国家的“精神轴线”,似乎不过分。
如果仅有统一就会变得单调,可贵的是,故宫在整体统一中又不乏疏密错落、高低起伏的变化。除了屋顶形式丰富多变外,内廷与外朝的布局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内廷与外朝相比,显然从属于外朝,因此,内廷布局相对紧凑,宫殿的规模、装饰也相对低一些。前三殿占据了故宫最重要的空间,而代表皇帝权威的太和殿又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以下一些有趣的测量数据可以对此有一个较形象的说明。
据测量,后两宫区的长度都恰为前三殿区的一半,也就是说,前三殿区面积为后两宫区的四倍。
如在前三殿、后三宫院落四角分别画对角线,则太和殿、乾清宫两殿分别居前三殿、后两宫区的几何中心,表示皇帝不论在国家还是在皇室中都是中心。
总之,这种整体和谐统一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正是故宫建筑精华的集中体现。
教材在这部分安排了一个【历史纵横】,简单介绍了古代劳动人民为修建故宫所付出的巨大辛劳与智慧,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的紫禁城的修建,紫禁城的设计者与营建者两部分内容。
2.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紫禁城不仅在整体上气魄宏大,而且在细部处理上也很精致。这里的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从而形成了故宫特有的丰富多彩、功能实用、美仑美奂的建筑装饰特点。这样的例子在故宫里俯拾即是,以下仅举几例说明。紫禁城屋顶最高峰的两端和屋檐的四角,都有形态各异、制作精巧的各种吻兽等装饰物,既美观又实用,它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固定瓦片、防止滑落;防止雨水渗漏进殿内;造型优美的装饰品。又如,紫禁城宫门上的门钉,本来是为了固定门板而用的,但紫禁城的建筑师们在这些铜铸的门钉表面涂上了一层鎏金,这样纵横成行的门钉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单调、冷漠的宫门也富有了威严和生气,并成为故宫独有的一景;太和门前秀丽的内金水河,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起到了排水和防火的作用;太和殿两侧及乾清门前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此外,作为木结构的建筑,故宫里的柱子、门窗大多被涂成了红色,屋檐下用于支撑屋顶的木骨架也被绘上了各式青绿色的彩画,这样做相当于为木材上了一层保护层,在防潮、防蛀的同时,这些绚丽的油彩又成为故宫特有的装饰色彩。
教学建议:教材限于篇幅,在这一部分并未展开。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示几幅关于紫禁城内部装饰的图片,让学生对它细致、美观、实用兼于一身的装饰特色有所了解,并能举例说明。
3.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下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屋檐下青绿色调的各种装饰彩画绚丽多姿;一排排红色的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了宫殿的屋身部分;重要殿宇坐落在白色的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深灰色的砖铺地面。事实证明,紫禁城的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色彩组合艺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紫禁城宫殿显得金碧辉煌而又雍容华贵,色彩浓重而又端庄和谐。由于当时的北京民居建筑只能使用普通的灰瓦,登上景山,遥望南、北两个方向,就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向南遥望,重重叠叠的屋顶汇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的海洋;向北遥望,则是广大的北京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巧合,在蓝天白云和广大北京城灰色调背景的衬托下,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愈发显得耀眼夺目。
教材在这里以图配文,安排了一幅【插图】“宫殿之海”。教学此内容时,不要单纯说教,而要通过展示图片(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带领学生亲自登上景山),让学生自己体会那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紫禁城“宫殿之海”带给人的震撼。
走在紫禁城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随处可见大片大片黄色的琉璃瓦“海洋”,而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以及高大的宫墙都用了红色,看起来喜庆、祥和,这也是紫禁城在建筑色彩上的另一个特点,就像教材上说:红色和黄色是紫禁城的主色调。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居中央,可以控制四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土的代表颜色是黄色,所以,在古
人心目中,黄色象征着尊贵,在古代,明黄色这种色彩为皇帝专用,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就被认为图谋不轨,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红色一向就是吉祥、喜庆、美满、幸福的象征。按照“五行”理论,红色对应“火”元素,而火象征着繁荣、兴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不仅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的珍宝,而且它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科学的宝藏。所以,要全面地了解、认识故宫,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深广的课题。作为中学教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北京故宫,使学生从中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因此,教材侧重从建筑的角度对故宫进行介绍。教学时,要避免两个误区:第一,把教学变成了导游讲解,因而失之严谨、科学;第二,单纯地从建筑的角度讲解砖木瓦石建筑物,因而枯燥、艰深。
鉴于此,提出两点教学建议。
第一,教学中可以运用相关的历史故事、图片等素材,引出话题、丰富课堂。故宫“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治乱沧桑,它的建筑包含着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耐人寻味的历史规律。比如,角楼、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处都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教学时插入它们,可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是由教师还是由学生讲述,则可灵活处理。
另外,为了使教学更加清晰和生动,可以适当利用幻灯、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如:太和
殿的隆重奢华的典礼场面、建筑物宏伟齐整的气势布局等,学生可能想象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时,可以多搜集一些这样的资料,择其精华运用在课堂上,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教授保和殿后面的云龙石雕时,可以将教材上提供的介绍云龙石雕艰难修造过程的内容与以下的材料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分析、对比这些材料,体会劳动人民为修造故宫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对比统治阶级奢华、腐朽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材料一: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疆无。”
请结合初中学习的历史知识,指出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三:据清宫老太监唐冠卿、陈平顺(是西太后的随侍,在溥仪出宫后还活着,故宫博物院曾请他们作顾问)说,西太后每天吃菜都是一百多样,吃饭的时候,在她座前排列几张画金花的方桌,由十几名太监捧端食盒鱼贯而入,按顺序上菜。凡是平时喜欢吃的放在最前面,在西太后面前放着几个小碟子,以便夹置合口的菜肴。据说在一百多种菜中,仅尝几种,其余都是装装排场。叶赫那拉氏慈禧为了保持面貌的青春,每天还服珍珠粉及一些珍贵补品。皇宫中除皇帝、皇太后之外,像嫔妃等也都各有宫份,自然都是山珍海味水陆杂陈。根据历史档案不完全统计,宫中的生活费用,每天需开支一万两。他们一餐饭的费用抵得上广大农民多少年的粮食啊!若具体算个账,其中仅皇帝的一顿饭费就可供近五千个农民吃一年。
──单士元:《故宫史话》
案例二 在介绍御花园里的花石子路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展示几幅花石子路的图片,同时结合讲述其中蕴含的小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如下例)
御花园里有一条绵亘不断、遍及全园的花石子路,一共组成了900多幅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图画,它们包含民间传说、笑话、历史故事等众多题材,游园者一路欣赏,趣味无穷。这些花石子路都是古代工匠用各种颜色深浅不同、颗粒大小不一的河卵石子精心嵌砌而成的。这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特别的园林工艺,尤其是故宫御花园里的花石子路做工精湛,甚至可以和画家的手笔相媲美。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组非常有趣的图画,名字叫“惧内组画”,有人也叫它“怕妻石”。你看了一定会忍俊不禁、乐而忘忧。
这组画一共有四幅,右边的一幅是:一名男子头顶瓶子,双膝跪在凸凹不平的搓衣板上,两手撑地,全身几乎爬跪在地上,非常疼痛难忍,似乎想要挣扎着站起来,而他的妻子却凶神恶煞地骑在他身上,使他动弹不得。第二幅:一个男子跪在搓衣板上,头上顶着板凳,两手合十讨好求饶;而他的妻子却站在旁边,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扫把,怒气冲冲,似乎正要抡起扫把揍其丈夫。第三幅:一名女子手拿棍子,坐在凳子上;而他的丈夫跪在一旁,头顶盆子,似乎在等待发落。最后一幅:一名女子手持棍棒,作追赶状,而他的丈夫在前面骑马扬鞭,奋力逃脱。
案例三 在讲述故宫的建筑思想时,教师可采用材料分析法导入。请学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给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引出第五目的内容。
(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
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
──《汉书•高祖纪》
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高祖叹曰:“吾乃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