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方 音 乐
Northern Music
NO.11,2017
(CumulativelyNO.323)
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唱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田 雷(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摘要】民族唱法作为我国特有的演唱方法之一,其组成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吸收了山歌、民谣、戏曲等演唱技巧,具有显著的民族地域特色。而且在美声唱法的本土化进程中,我国的民族唱法与西洋唱法进行不断的撞击、渗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民族唱法的内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本文中将详细解析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希望我国民族唱法在坚持民族化艺术特色的同时,走出一条更加适合我国民族化声乐发展的艺术道路。【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影响;作用;融合【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一、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概况美声唱法最早起源于17、18世纪的意大利,它与其他唱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是一种混合声区的唱法,是在注重真声、假声混合运用的同时结合共鸣腔体所产生的独特唱法。美声唱法崇尚音乐优美、发声自如以及花腔装饰、乐句灵活等演唱理念,在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现已发展成为系统性的歌唱方法。美声唱法在五四运动之后进入中国,起初并不被传统唱法所接纳,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非常艰难和曲折的道路。在建国之后,美声唱法才逐渐取得了本土化发展,一些专业院校相继成立,师资力量也有所增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逐渐开始相互交融,并被我国的音乐家们融入到现代民族声乐的创作中来,广为人知的歌剧《江姐》就是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二者融合的典型。改革开放以后,美声唱法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国民族唱法也在积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美声唱法以其特有的混合声区唱法和共鸣腔体运用技巧,越来越引起音乐创作者的关注,这样一来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唱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也造就了大量杰出的歌唱家。这些优秀的歌唱家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崭露头角,也引起了世界声乐界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极大关注。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演唱特点比较美声唱法在世界范围内被誉为当今最科学的演唱方法,该唱法不但对呼吸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其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唱时混合声区唱法的运用,也就是注重真假声和谐变换的同时调动共鸣腔体的唱法。美声唱法在强调科学演唱的前提下,还要求演唱者要对演唱作品的风格进行准确把握,在演唱当中讲究声音的流畅性以及圆润性。然而,与之不同的是我国民族唱法多是注重情感要素的传达,在歌唱时真声使用频繁,对于歌唱抒情性的、音域相对较窄的作品比较自如。由于民族唱法的声音位置比较靠前,大多导致气息运用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乏对共鸣腔体的有机调配。由于真声使用很多,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声带的负担,原则上讲这种发声方法更适合戏曲、民歌等地方特色作品,因此难以满足歌剧以及艺术歌曲类作品的需要。当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存在各自特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于呼吸的状态要求基本是相同的。好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歌唱能否顺利进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要求在高音演唱时做到深呼吸,打开喉咙进行歌唱。传统民族唱法发声时大多是强调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为辅,而美声唱法是利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因此说这两种唱法在呼吸状态上还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的。其次,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都要求气息与声音的融汇贯通,在唱歌时打开喉咙,从而使声音更加响亮动听,音域更加宽广,音色更加浑厚,更富感染力。再次,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注重共鸣腔体的运用,通过共鸣腔体的运用,使声音位置更加统一,更富穿透力。三、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唱法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毫无疑问美声唱法自传入我国以来,便对我国民族唱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未来不断向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气息训练方面气息是发声和演唱的基础,稳定的气息是演唱声乐作品的关键。美声唱法要求有饱满的气息和灵活的呼吸控制能力,我国现代的民族唱法是在坚持民族唱法发声训练的基础上,引入美声唱法在气息方面的训练技巧。民族唱法中呼吸训练应该在原有对于腹式呼吸的前提下,引入胸式呼吸的同时进行,通过胸腹式联合呼吸对于横膈肌产生的变化作为声音的支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歌唱时气息更加饱满,演唱的乐句之间衔接更加自如、灵活。美声唱法中的花腔唱法对于声音和气息的训练方法,也应该成为我国民族唱法积极吸取和借鉴的,尤其对于演唱那些节奏较欢快的民族歌曲。花腔唱法中灵活调动气息的能力,更适合演绎具有丰富情感的声乐作品,并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二)发声技巧方面演唱发声主要是利用气息吹动声带造成震动来完成,对歌唱者来说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极为重要。在学习或运用民族唱法歌唱前,发声训练部分很多人采取针对语言来进行训练,这时可能导致声音相对靠前,发声效果显得单薄无力。相反,美声唱法多注重混声在发生训练和歌唱中的应用,也就是说真声与假声结合的发声方法,这样做可使发声出现类似于立体声的效果,高音演唱时声音更加圆润饱满,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因此,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在积极借鉴美声唱法气息运用及发声训练的基础上,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新拓展,使民族唱法在高音演唱时更加的游刃有余,声音更富有表现力和立体感。(三)共鸣腔体运用方面美声唱法非常注重利用共鸣腔体来表达声音的效果,声音高度也因此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共鸣腔体主要包括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口腔共鸣主要是通过舌头来达到共鸣的效果,在保证舌头相对放松的状态下让声音更加自然。利用胸腔共鸣以及头腔共鸣可以做到高音演唱更加自如、灵活,声音更加圆润、饱满。而民族唱法则侧重口腔共鸣的运用,而缺乏对胸腔共鸣以及头腔共鸣的有效利用。民族唱法比较适合演唱主题和寓意较为明确,表达甜美、轻快的抒情性作品,而对于音域跨度较大、演绎的人物性格或意境相对多变的戏剧性作品时,大多会表现出音色对比和共鸣穿透力不足的情况。所以,为了弥补民族唱法在声音表现力和共鸣腔体运用方面的不足,引入和借鉴一部分美声唱法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把美声唱法的这一优势科学地运用到民族唱法中,势必会使民族唱法的声音表现力更加丰富和饱满,对于演唱音域的扩展也必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总而言之,艺术的很多门类都是相通的,任何能够呈现完美艺术效果的方法都应该得到互相的交融和吸收。因此,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并不是独立的、不兼容的,反而二者应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民族唱法在保持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更多合理地引入美声唱法的演唱和训练技巧,使民族唱法更加完善、更加科学。随着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精髓的不断吸收,无论是在气息的运用、发声技巧训练以及混合共鸣腔体等方面,一定会对于我国民族唱法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多有益而积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随着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唱法的逐渐融合,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一定会在世界乐坛的舞台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辉。作者简介:田雷(1982—),男,山东利津县人,黑龙江工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表演。 Northern Music 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