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2022-09-16 来源:独旅网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文论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下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

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乃近代论诗者,则曰《三百篇》尚矣,五言必建安、黄初,其余诸体必唐之初盛而后可,非是者必斥焉。如明李梦阳不读唐以后书,李攀龙谓唐无古诗,又谓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自若辈之论出,天下从而和之,推为诗家正宗,家弦而户习。习之既久,乃有起而掊之,矫而反之者,诚是也。然又往往溺于偏畸之私说,其说胜则出乎陈腐而入乎颇僻,不胜则两敝,而诗道遂沦而不可救。由称诗之人才短力弱,识又蒙焉而不知所衷。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3.以下文献的作者全为王士禛:

严沧浪论诗云:“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水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司空表圣论诗亦云:“味在咸酸之外”。康熙戊辰春杪,日取开元、天宝诸公篇什读之,于二家之言别有会心,录其尤隽永超诣者,自王右丞而下四十二人,为《唐贤三昧集》,为三卷。(《唐贤三昧集序》)

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香祖笔记》)

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妙谛微言,与世尊拈幕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蚕尾续文》)

4.刘大櫆《论文偶记》节选: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

最粗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5.李贽《忠义水浒传序》: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宋公明也,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最后南征方腊,一百单八人者阵亡已过半矣,又智深坐化于六和,燕青涕泣而辞主,二童就计于“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为见几明哲,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决非忠于君、义于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谓宋公明也,是以谓之忠义也。传其可无作欤,传其可不读欤!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贤宰相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朝廷矣。兵部掌军国之枢,督府专阃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读也,苟一

日而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为干城心腹之选矣。否则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腹心,乌乎在?在

水浒。此传之所为发愤矣。若夫好事者资其谈柄,用兵者藉其谋画,要以各见所长,乌睹所谓忠义者哉!

6.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节选)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处。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陆机对诗歌本质的认识,语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此说产生在文学的

自觉时代,是对以前“诗言志”说的丰富和发展。“缘情”将“吟咏情性”一语简单化,普遍化,并概括了《韩诗》和班《志》的话,扼要的指明了当时五言诗的趋向。

2.发愤著书:司马迁对前人著书原因的概括,认为著作家都是由于正道直行,遭遇不幸,心中郁结怨愤,

才著书立说的。这一思想,其《报任安书》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亦有表述。后来李白提出的“哀怨起骚人”,韩愈提出的“不平则鸣”,欧阳修提出的诗“穷而后工”等,都是“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

3.词别是一家: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观点。她系统总结了唐至北宋诸词家创作的得失,认为应严

格划清诗词的界限,主张词须高雅、浑成、典重,用铺叙,有故实,还要分清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这是对词的艺术特征的首次归纳和探讨,代表了北宋末年力图把词的格律、法度和形式规

范化的词坛总趋势,有利于发挥词体的表现优势。但把诗词的界限绝对化,不利于词的发展,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实际上已突破了她的理论。后世有人恪守她的理论,用以反对词体的解放,是不对的。

4.尚巧贵妍:语出陆机《文赋》。“尚巧”就“会意”而言,“贵妍”就“遣言”而论。至于如何巧会其意,

妍遣其辞,陆机在《文赋》中亦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文赋》虽然有时也强调意、物相称,辞达理举,形式内容并重,但总体上更重形式。提倡会意尚巧,遣言贵妍,即是一例。这种对形式的重视,既是陆机个人的爱好,也是时代风尚使然。

5.文笔:六朝时期对文体辨析分类时所用的一对概念。对文笔的认识,因人因时而异。如刘勰从形式上

区别“文”、“笔”,认为“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而稍后一点的萧绎,则又基本上从文章的性质对其进行划分,以为“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其他如“不便为诗”及“奏章”之体,则谓之笔。其余有关文笔之分的解释虽多,但大体不出以上二端。对“文笔”的详加辨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六朝人对文学本身特质的认识,折射出当时“文学的自觉”意识的勃兴。

6.文以载道:源于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由北宋周敦颐概括而成。韩愈在《争臣论》中说“修其辞

以明其道”,提倡作文应宣传古道。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他们的差别在于:就目标而言,韩在学文,周在求道;就作用而言,韩是明道,周是载道。

7.意、趣、神、色: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对戏曲创作提出的要求,语出《答吕姜山》。这是汤显祖针对沈璟

为代表的“格律派”过分注重声律的倾向,强调了作品思想的重要性。意,约略相当于“词以立意为宗”的“意”,又与“情”的含义有相通处;趣,指生动的趣味、风神;神,指创作的“灵性”;色,指艺术风格,主要着眼于文采词华。四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指作者的艺术创造精神、才能、个性,及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个性。

汤显祖认为这是戏曲创作中的首要问题。

8.义理、考据、词章:清代姚鼐提出的治学之道和论文纲领,见《述庵文钞序》。义理、考据、词章三者

相济的理论,继承了方苞“义法”的基本观点,即以“道”为核心,以义理去解析道,以考证去论证道,以文辞去表现道。从三者的关系来看,义理是首要的,但同时有赖于考证,才不至流于空疏浅陋,理才能有所凭,文章则是如何表现这内容的问题。当时学术界有宋学与汉学的对立,宋学继程朱,空谈义理;汉学重考证,须渊博;还有一些文章之士。姚鼐各取所长,主三者相济,这是对汉学的妥协,使两派对立有所调和,也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还有利于扩大古文学家的门户。从而使桐城派的理论更为完整,更加系统化了。

9.兴观群怨:孔子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理论表述。语出《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

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前人认为作品“引譬连类”能“感发”读者“意志”,是兴。“考见得失”是“观”。群是能使“群居相切磋”,即帮助人们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是能“怨刺上政”,促使政治改善。要之,兴观群怨大体概括了文学的审美、认识、教育作用。故王夫之云:“诗尽于是矣。”但孔子此说归根结底是为“事父”、“事君”服务。

10.不平则鸣:出自韩愈《送孟东野序》。他认为自然界的草木、水流、金石,由于“风挠”、“风荡”和撞

击而发出声音,人发为言辞,也是出于不得已,是作家与社会矛盾的产物。这一见解是对司马迁关于诗书“大抵圣贤发愤所为也”的论断的继承和发展,它强调了文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作用,概括了历史上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也是韩愈自己散文创作的总结。

11.风骨:本为汉魏以来品评人物时常用的一个概念,后移用于文学批评。文勰《文心雕龙》有“风骨”

篇,以后,“风骨”一词每每出现于文学批评之中,由于这个概念较虚且泛,故迄今对其解释仍众说纷纭。其实,所谓“风骨”是一

个与情感、意气、言辞、文采甚至结构等有紧密联系的概念。刘勰的“风骨”说,既强调作品的实在内容与感人力量,同时又不忽略其形式上的因素。

12.《南词叙录》:明代徐渭所著之戏曲论著,成书于嘉靖38年(1559)。论述宋元南戏的渊源、声腔、脚

色,评价作家作品,解释名词术语。提倡“本色”、“浅近”,反对用经子语、典故、作对子的“时文气”。

是我国最早的研究宋元南戏的概论性著作,也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

13.诗言志:我国古代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语出《尚书》,《左传》中也有“诗以言志”之意。“志”,

侧重思想,即志向、怀抱,但不排斥感情。汉以后,“诗言志”逐渐发展为重情、重志和情志并举三派。

14.六观:刘勰《文心雕龙》中所提出的有关文学鉴赏和批评的六种方法和标准,分别说:位体,即作品

的主体意旨;置辞,即作品的措辞;通变,即作品的继承与革新问题;奇正,表现手法上既有准则和依傍,同时又有创造和新意;事义,作品中所用之典故;宫商,作品的音韵之美。这六个标准和方法,虽然并非文学批评的全部,但涉及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几个主要方面,故对今天的文学批评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5.以禅喻诗:南宋严羽开创的论诗方法。他以佛家三乘比盛唐前、大历以后、晚唐三时期的诗,谓诗歌

艺术每况愈下。严氏以禅喻诗最重要的还不在分别等第,而在“妙悟”二字。所谓妙悟,即遍观熟参古人最上乘的作品,悟到盛唐诗人莹彻玲珑之妙。以禅喻诗,约略体会到文学形象思维的特征,但令人难以捉摸,且诗与禅毕竟很难相通,故往往引起后人的歧解。

16.幽情单绪:竟陵派提倡的艺术风格,语见钟惺《诗归序》。强调诗歌要抒发那种孤僻淡漠的情怀。他们

既不满七子的肤廊,又不满公安的俚俗,刻意追求“别趣奇理”,实际上是明亡前某些知识分子没落消极情绪的反映。

17.诗大序:现存《毛诗》,有大序、小序。据孔颖达《毛诗正义》,列于首篇《关雎》小序之后的一大段

文字,是大序。列于各篇之前的文字,是小序。大序对《诗经》作了概括论述,是总纲性质。它阐述了诗的言志抒情本质特征、“美刺”和“讽谏”的社会作用、政治变化对诗的影响,并概括说明了风雅颂和赋比兴的性质、特点,对后世文艺理论和创作有深远影响。

18.“文气”说:曹丕吸收前人有关“气”的观点,将其用于文论,首创“文气”之说。其《典论·论文》

谓“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根据这种理论,他对建安七子诸人的文学创作进行评价。曹丕关于作家的气质禀性与其文学创作有紧密关系的论述,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刘勰《文心雕龙》之“体性”、“风骨”诸篇,便是继承和发挥了曹丕之说,而后世论文经常采用“阴柔”、“阳刚”等概念,也可以说是由“气之清浊有体”这句话逐渐演变而成的。

19.性灵说:清代袁枚诗论体系的概称。它继承和发展了李贽、公安派等的进步文学观,针对当时文艺上

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性灵说由于把能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因此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其缺点是性灵说突出文学是感情的表现,反对受儒家礼义的束缚,这是正确的,他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凡是真实地表达了感情的便是好作品,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不对感情加以进步的政治道德规范,结果是对色情宫体之作亦加以肯定。如袁枚就说“艳诗宫体,自是诗家一格”(《再与沈大宗伯书》)。明代中叶以后,文学中色情、低级内容大量出现,与性灵说这种文学思潮的流弊是有一定关系的。

20.小说评点:小说评点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的一种形式,盛行于明清时期。小说评点的体例一般包括:

总序、读法、回评、眉批、夹批或旁批、圈点等几部分。这种形

式由诗文评点借鉴而来,早期的小说评点是一些书籍出版商写的,一般没有多少理论价值。到明代万历年间逐渐成为较成熟的独特的小说批评和小说理论形式。

21.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指诗人之意。逆,迎,探求。志,诗所表现的情志。孟子反对拘泥于个别词句而曲解作品,主张根据全篇探求诗人意图,分析作品内容。一说“意”是说诗者之“意”,赵歧说“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孟子注疏》)

22.吟咏情性:《毛诗序》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论述。先秦许多著作强调“诗言志”,但没有明确提到诗的抒

情特征。《毛诗序》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次将抒情与言志相提并论,融而为一,从而全面深刻的揭示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这对诗歌理论和创作的言志抒情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它同

时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要求情“止乎礼义”,则束缚了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发展。

23.别裁伪体:语出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指经过鉴别区分后而舍弃。今人郭绍虞解释“伪体”为

“不真之谓。其沿流失原,甘作齐、梁后尘者,固不免于伪。即放言高论,不有虚心以集益者,亦何莫非伪体乎!”(杜甫《戏为六绝句》集释)即指那些一味追求华美形式而缺乏真实思想感情的诗作。

这种为文造情的创作方法是与《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背道而驰的。杜甫说的“别裁伪体亲风雅”,即要求继承风骚传统,革除齐梁以来的颓靡诗风。后代诗选多以别裁命名,如《唐诗别裁》、《宋诗别裁》等,即源于此。

24.《花部农谭》:清代焦循所撰戏曲论著,专论花部,即地方民间戏曲,对被当时士大夫所鄙视的花部颇

为推崇,认为其事足以动人,其词妇孺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

之动荡。书名“农谭”,以示其群众性而不与“大雅之目”同流,极大地开拓了戏曲研究的新领域。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要点:1)孔子诗论:功利主义的文学观,质文合一的文学形式论,文德并重、尽善尽美

2)孔子的文学功用论:兴观群怨说

3)孟子的文学思想: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4)荀子的文学思想:征圣、宗经、明道的文学主张,《乐论》对战国以后儒家正统诗论所产生的

影响。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文心雕龙?通变》对历代文学的发展发表了比较系统的看法,并与此相结合,提出了创作上的通变说。《文心雕龙?通变》概介评价了历代文学的特色,认为黄、唐、虞、夏文学的特色是质胜于文,楚、汉、魏、晋以迄宋初的文学是文胜于质,而商周则是丽而能雅,文质彬彬。从宗经的立场出发,刘勰认为商周之文最可宗法。从这一点上,刘勰对于后代文学的发展,认识是不足的,他甚至认为商周以后的文学是每况愈下,这表现了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消极一面。但是,所谓以商周雅丽之文为法,也并不是单纯的复古。刘勰对于后世文学创作的新变现象,认为还是应该斟酌采取的。《通变》篇云:“名理有常,体必资乎故实;通实无方,数必酌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要求对故实与新声同时资取参酌。《通变》篇《赞》云:“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法。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指出文学创作因时变化的必要性,指出继承、创新的重要关系。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变”是公安派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论点,它揭示了文学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公安派认为时代在变化,人事、物态、语言都在变,文学创作当然也得相应而变,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新变的文学,各有其特色与成就,从而提出了通变与创新的要求,有力地抨击了当

时文坛上复古倒退、墨守成规的观念与剽窃陈言、摹拟滥调的风气。

古今语言的变迁,是公安派文学发展论的一个重要依据。袁宏道言“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将提倡文学语言的通俗性与口语化方面,在文学批评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公安派肯定新变,至不加区别,把八股文也抬出来作为明代的新生事物而加以赞扬,显示出其理论上的不足。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答案要点:

文学批评到魏晋南北朝兴盛起来,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就文学批评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来说:

第一,魏晋时代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作品繁富,作家众多,文体渐备,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故文评之风大盛。

第二,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观念日益明晰、文学形式日益讲求的时付,故论文的专家和专书应运而生。

就社会的外在原因来说∶

第一,曹魏打破了儒家独尊的局面,思想得以解放,而文学和文学理论也就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而发展起来。

第二,清谈和玄学的盛行、佛教的传播,活跃了学术气氛,提高了理性思维能力,亦有助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