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拟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把句子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诚信对于人类,或者说具体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准则.诚信之于生命,正如同珍珠之于贝壳,______;如月亮之于夜幕,______;如山雀之于山林,______.诚信的力量塑造了多少优秀的自我,树立了多少光辉的形象.
①那么生机盎然 ②那么明亮皎洁 ③那么晶莹凝重
A . ③①②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2.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瓜蒂(tì) 舀水(yǎo) B . 戳穿(C huō) 泯灭(mǐn) C . 敷衍(yǎn) 堕落(zhuì) D . 就寝(qǐng) 麻痹(pì)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部首查字法,“醇”字应该查“酉”部,再查七画. B . “我是他的老儿子”和“老大爷”中的“老”都是年岁大的意思.
C . 这是我的书包.(不是自行车) D . 这个病句,我改/不好.(这句话的停顿,表示没把握.) 4.下列词语中“川”字含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 一马平川 B . 川流不息 C . 百川归海 D . 高山大川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B .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可望不可即.它发着亮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C .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D .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从来不敢轻易丢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反复) B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对偶)
C .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的影子吗?(反问)
D .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是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比喻)
7.下列短语类型完全一致的是( )
A . 壮丽的青春 海滨小城 打捞沉船 珍贵的教科书 B . 爸爸的书 美丽大方 海豚救人 北京的街道 C . 放弃射门 打开书包 风调雨顺 搭积木 D . 冰雪消融 月亮升起来 晨雾消散 将军醒了 8.下面语句变换后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 没有谁不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有谁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1
B . 这个道理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C . 学好一门手艺要花力气.学好一门手艺不能不花力气. D . 这事你得告诉他.这事你非告诉他不可.
9.下列诗句中的“/”表示朗读的停顿,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B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C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D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0.下面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 . 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 . 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地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 . 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默写(共2题;共15分)
11.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告诉我们:“守信是________”;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启发我们:“是卵石臻于完美的,________”. 12.语言积累.
(1)诗词中,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多彩的夏天.范成大勾勒出了“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的美丽乡村图;苏轼描绘了“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的西湖雨景;司马光眼里“更无柳絮因风起,________”;王昌龄看见了“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的美景.
(2)《清平乐·六盘山》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这首词是这样写的:“天高云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
(3)爱国是崇高而神圣的字眼,是文明社会不变的价值追求.苏轼说“报国之心,________”,陆游说“位卑________”.
(4)来到阅览室,看到同学们正在专心地读书,我不禁想起了关于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共1题;共8分)
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山青水秀”、“甘败下风”、“变本加利”这三个词都有错别字. (2)“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指代“青天”.
(3)“我到底没有成为篮球运动员”,“你到底是去看电影,还是去踢足球”两句中“到底”意思相同. (4)“奉公守法”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平原君.
四、填空题(共4题;共24分)
14.选词填空
危险 危害 发现 发觉 发明
(1)环境污染每时每刻都在________着人类的健康. (2)他不顾________跳到水里救起了落水儿童. (3)工作将近结束的时候,她突然________有点饿了.
(4)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________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
2
(5)瓦特善于观察思考,所以他________了世界第一台蒸汽机. 15.选词填空. 发现 发觉 发明
(1)他经过反复试验,终于________了稳压仪. (2)考古工作者最近又________了一座古墓. (3)当他________自己上当时,那个骗子已溜走了. 1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横线上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即使……也……
(1)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________愤怒,________悲哀. (2)________困难再多,他________会完成这项任务. (3)________鲸的体形像鱼,________它不属于鱼类. 17.日积月累.
(1)写两个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3)大漠沙如雪,________.(《马诗》) (4)卧看满天云不动,________.(陈与义)
(5)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月光曲》)(6)“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天净沙﹒秋》这是一首元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是曲牌名.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8分)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六、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19.课内阅读.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蚌方出曝(________) .
A .方向、方位 B .方法、办法 C .副词,正在
.
②今日不雨(________) A .雨水 B .下雨
③两者不肯相舍(________) .A .舍弃,放弃 B .房屋 C .施舍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写出由这则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________.
(4)鹬和蚌若不想被渔者捉住,应该怎么办呢?写出你的建议.
3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20.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 .②弗若之矣:________ ..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夫战,勇气也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甚矣,汝之不惠 D .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惟弈秋之为听.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9分)
2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的旅程
①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②“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 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③“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④“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⑤“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 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⑦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⑧“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⑨“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⑩“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向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 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
4
“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 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 “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会好好的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 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________的故事;一条是关于________的故事. (2)父子俩返回小村后,他们对小刺猬的态度有所不同,试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 (3)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 (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说说你的理 解.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5)文章最后说:“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什么流 泪?谈谈你的看法. (6)本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较突出,请你任选一处,写出例句,加以赏析.
(7)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易卜生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5
记得有一次,正赶上过年,天下着雪,让本来就泥泞的路更加难走.爸爸妈妈站住了,两双眼睛都询问似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是想让我像以往那样爬到他们背上,然而看着爸妈手里重重的行李,我一挺胸,大声说:“我能行,让我自己走吧.”于是一路上,留下了一行小小的歪歪的脚印.摔了不知多少次跤的我终于迈着自己的双腿走过了五六里泥泞的山路.那一次,8岁的我有点明白何为“自立”:自立就是不依赖别人.
四年级时____大伙儿去星云湖郊游____在那儿____我们学会了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____在那儿____我学会了包饺子煮馄饨____在那儿____我和同伴挎着篮子挖野菜____并按照____多劳多食____不劳不食____的原则分配食物____在那儿____我们动手把宿舍里的臭虫消灭干净____在最后一天的活动中,我和我们小组的同学手忙脚乱地搭灶、洗菜.终于,一顿午饭在我们的手中诞生了.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更深地了解了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
我在一岁岁地长大,对“自立”的理解也在一层层地加深.为什么孩子跌倒了,母亲要他自己爬起来?为什么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父亲是总统?为什么“自立”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自立的可贵性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自立的人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自立的人不会被小小的挫折吓倒,自立的人有股可贵的韧劲和信念.而我们,正需要这个!
想到这儿,我握紧了拳头,给天空一个自信的微笑,并暗暗地对自己说:“记住,人,贵在自立.”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给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加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多劳多食,不劳不食:________ ②脱颖而出:________ (4)缩句.
摔了不知多少次跤的我终于迈着自己的双腿走过了五六里泥泞的山路. (5)短文写了哪两件事? A .________ B .________
(6)自立就是________自立就是________自立的可贵在于________ (7)读了本文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感想.
八、诗歌鉴赏(共1题;共4分)
2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 .送别之情 B .思归这心 C .喜悦之意 D .愤怒之思
(2)“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闯”的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
6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写作题(共1题;共20分)
24.在生活中,有许多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身边,也许有许多刻骨铭心、难以忘记的事情,在茫茫的宇宙中,更有许多不明白,值得思考的问题……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
7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句式衔接,需要先理解前一句的的意思,明白“珍珠”“月亮”和“山雀”的特点,进而选出对应的句子.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找出对应的特点,需多读多积累. 2.【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字音题. A 项:瓜蒂(tì ),应为D ìC 项:堕落(zhuì),应为D uò
D 项:就寝(qǐng),应为qǐn;麻痹(pì ),应为B ì故答案为:B .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拼音和词语掌握情况,在平时要注意词语认读和书写. 3.【答案】 C
【解析】【分析】A 项除去部首应再查八画. B 项“老儿子”是最小的儿子. D 项应该在“我”后面停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部首、字义、重读和停顿,需要平常多练习. 4.【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的意思,首先要理解所在词语的意思. A 项“川”的意思为:地势平坦的地方; B 项“川”的意思为:河流; C 项“川”的意思为:河流; D 项“川”的意思为:河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一字多义,需要平常多积累,多练习. 5.【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 项“得失之患”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 项“可望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C 项“合二而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这里指“我”和语文老师的关系非常好.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 项“窃窃自语”背地里小声说话.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
8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6.【答案】 C
【解析】【分析】A 正确,连用两个“留着”是反复.
B 正确,“明月”对“清风”;“别枝”对“半夜”;“惊鹊”对“鸣蝉”; C 错误,应是疑问句.
D 正确,把“雷阵雨”比作“侠客在天上吼叫,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答案】 D
【解析】【分析】A 壮丽的青春(偏正)海滨小城(偏正)、打捞沉船(动宾)珍贵的教科书(偏正) B 、爸爸的书(偏正)、美丽大方(并列)、海豚救人(主谓)、北京的街道(偏正) C 、放弃射门(动宾)、打开书包(动宾)、风调雨顺(并列)、搭积木(动宾) D 、“冰雪消融、月亮升起来、晨雾消散、将军醒了”主谓 故答案为:D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短语结构的掌握能力. 8.【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是判断题,判断语句变换后意思是否相同.
A 前句双重否定变肯定,意思是谁都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了,后句是疑问句,语句变换后但意思不变. B 、C 、D 语句变换后,但意思不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句意.做本题时可以先读句子,再看看意思是否相同. 9.【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正确划分节奏应为: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它各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朗读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10.【答案】 A
【解析】【分析】A “嫩绿的小草”和“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前后不符.
B 比喻,把“知识”比作“沙石下面的泉水”.C 拟人,把“水珠”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D 拟人,把“凉风”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二、默写
11.【答案】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解析】【分析】考查对格言名言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格言名言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9
故答案为: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格言名言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2.【答案】(1)麦花雪白菜花稀;白雨跳珠乱入船;惟有葵花向日倾;荷叶罗裙一色裁 (2)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3)死而后已;未敢忘忧国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麦花雪白菜花稀、白雨跳珠乱入船、惟有葵花向日倾、荷叶罗裙一色裁(2)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3)死而后已、未敢忘忧国(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三、判断题
13.【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⑴正确.青—清、败—拜、利—厉 ⑵错误.汗青:即竹简,借指历史书册. ⑶正确.
⑷错误.“奉公守法”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赵奢.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故答案为:⑴正确;⑵错误;⑶正确;⑷错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⑵、⑶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的能力.⑷考查对历史典故的掌握能力. 四、填空题
14.【答案】(1)危害 (2)危险 (3)发觉 (4)发现 (5)发明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危险:有可能失败、①构成伤害或损害.②危险灾害发明:死亡或遭受损害的境况.危害:是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
10
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呈现、看到了、知道了,即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发觉:开始感觉到(隐藏的或以前没注意到的事). 故答案为:(1)危害(2)危险(3)发觉(4)发现(5)发明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5.【答案】(1)发明 (2)发现 (3)发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发明:是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呈现、看到了、知道了,即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发觉:开始感觉到(隐藏的或以前没注意到的事). 故答案为:(1)发明(2)发现(3)发觉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6.【答案】(1)不是;而是 (2)即使;也 (3)虽然;但是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1)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不是……而是……”(2)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3)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故答案为:(1)不是、而是(2)即使、也(3)虽然、但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7.【答案】(1)冰天雪地;鹅毛大雪 (2)随风潜入夜 (3)燕山月似钩 (4)不知云与我俱东 (5)水天相接;洒满了银光 (6)轻烟老树寒鸦;白朴;天净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2)—(6)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冰天雪地、鹅毛大雪(2)随风潜入夜(3)燕山月似钩(4)不知云与我俱东(5)水天相接、洒满了银光(6)轻烟老树寒鸦、白朴、天净沙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2)—(6)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11
五、语言表达
18.【答案】(1)恐龙的灭绝,是一个谜. (2)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
【解析】【分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恐龙的灭绝,是一个谜.(2)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 【点评】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文言文阅读
19.【答案】(1)C ;B ;A
(2)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乘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4)蚌张开壳,鹬放过蚌,大家放下争斗,才能脱离险境. (5)做事要权衡得失,相互谦让,化解矛盾冲突.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及成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成语多记多积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译文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20.【答案】(1)教诲.;不如. (2)C
(3)①只听弈秋的教诲.
②是因为他的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主要考查常用的文言文的句式,平时要注意积累要求阅读时会判断.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七、现代文阅读
21.【答案】(1)父与子;母刺猬和小刺猬
(2)“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写出了“儿子”关心小刺猬的急切心情. “父亲”:慢慢走近,体现了“父亲”关心的是“儿子”,并没有把刺猬放在心上.
12
(3)“爱的旅程”含义:①父与子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②母刺猬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③儿子的生长过程是爱的旅程.
(4)苦香:①表面为烟味的苦与香;②暗含失去妻子的痛苦和看到儿子的欣慰. (5)①儿子被母刺猬的行为深深感动了.②儿子想到逝去的母亲.
(6)示例:①环境描写:“西望形成,落日……沉重”.运用比喻句式,写出了落日的情景,暗示人物沉重的心情.|②人物语言描写:“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的语言一语双关,既有对母刺 猬伟大母爱的赞美,又有对自己妻子的赞美. (7)略
【解析】【分析】(1)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2)①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②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3)体会文章题目“爱的旅程”含义,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理解文章词语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6)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7)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父与子、母刺猬和小刺猬
(2) “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写出了“儿子”关心小刺猬的急切心情.“父亲”:慢慢走近,体现了“父亲”关心的是“儿子”,并没有把刺猬放在心上.
(3) “爱的旅程”含义:①父与子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②母刺猬经历了一次爱的旅程;③儿子的生长过程是爱的旅程.
(4)苦香:①表面为烟味的苦与香;②暗含失去妻子的痛苦和看到儿子的欣慰. (5) ①儿子被母刺猬的行为深深感动了.②儿子想到逝去的母亲.
(6)示例:①环境描写:“西望形成,落日……沉重”.运用比喻句式,写出了落日的情景,暗示人物沉重的心情.②人物语言描写:“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的语言一语双关,既有对母刺 猬伟大母爱的赞美,又有对自己妻子的赞美. (7)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
(2)①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7)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13
22.【答案】(1)贵在自立(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2),.,;,;,,“,”;,……
(3)劳动得多就分配更多的食物,不劳动就没有吃的;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4)我走过了山路.
(5)A “我”自己走过了五六里泥泞的山路;“我”在星云湖郊游中学会了各种劳动
(6)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能使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人不被小小的挫折吓倒,使人具有可贵的韧劲和信念
(7)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能使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人不被小小的挫折吓倒,使人具有可贵的韧劲和信念.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4)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谈自己的感想,回答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贵在自立(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2),.,;,;,,“,”;,……(3)①劳动得多就分配更多的食物,不劳动就没有吃的.②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4)我走过了山路.(5)A .“我”自己走过了五六里泥泞的山路;B .“我”在星云湖郊游中学会了各种劳动;(6)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能使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人不被小小的挫折吓倒,使人具有可贵的韧劲和信念.(7)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能使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人不被小小的挫折吓倒,使人具有可贵的韧劲和信念. 【点评】(1)主要考查提炼语段标题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4)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八、诗歌鉴赏 23.【答案】(1)B (2)A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
14
⑵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故答案为:⑴B ;⑵A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九、写作题 24.【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