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龙银桥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加强下学期的教学,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本次期中考试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参加人数共有47人,总分 2328分 ,平均分49.5分,全班考试没有80分以上的同学,70--79分的有5人,60—69的有10人,60分以下的32人。这次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试题灵活,更贴近课本及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 试题分析
试题共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知识 、阅读分析、作文
第一部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失分不是很多,考察的都是有关课文里面的字、词、句及语文园地上的日积月累,平时的字词听写很关键,所以我们要把基础知识的掌握放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集成堆,要把基础知识日日清。所以本次考试我对本班学生这一部分的答题基本满意。第一部分的第三题,要求选词填空,这个题主要考察学生们平时所积累的词汇量及对意思相近的词的理解,从学生们的答题上看,一部分学生作得还是挺棒的,但还有以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积累词语较少,更不能区分这些词该用在什么句子中,导致失分。第五题是照样子,改写句子,在这个题目中,基本上全班同学都错误地理解了“礼花”,都认为“礼花”是在春天开放的一种花都,导致这一题目失分。第六、七题分别是课本的日积月累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们作答得还不错,说明对课文需要背诵的地方掌握不错,但个别学生还是有错字、漏字的现象,而导致失分。第八题是排列句子的顺序,这个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全班没有一个同学是全对的,对得最多的都只4个,大多数同学根本没有理清思路,就乱七八糟的胡写一通。
第二部分是开心阅读,共分6个小题,这开心阅读让我很不开心,因为同学们做得太糟糕了,几乎都是做错的。如第3小题,要求学生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学生们都是乱填两个词上去也不去读句子到底通不通顺,全班只有两三个学生能写对,所以失分率较多,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还很
薄弱,就这篇文章来说理解得不是太好,不知道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段篇,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在讲解课文时要教会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课外阅读的方法。经常读书,经常训练,相信学生会慢慢掌握要领的。
第三大题是作文。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以 真 为题,写一篇作文。实际上是一篇考察学生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部分学生能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亲人的辛苦。但是有的学生开头很精彩,却只写了两三句话就不写了,失分较高。也有一位同学=没有仔细审题,写与作文要求无关的一篇作文,只有5分的劳动分。
三、存在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 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检测,看到了学生们对一至四单元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半学段的教学,我准备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