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2023-05-12 来源:独旅网


目录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研究 (2011—2030年)

专题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070411 单瑞琦

第一章 概述

城市总体规划是为了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特别是那些规划未能也不可能全部预计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因素改变而带来的影响。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回顾评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施评估,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各项主要安排,特别是强制性规定的实施落实情况,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将是评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果的有效性,以及决策是否重新组织修订或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有关规定的必须环节。

宣威市正在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为2004年7月完成并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上版规划)。上版规划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对城市宏观管理、促进宣威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宣威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定位的转换以及宏观趋势上的变化等原因,上版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已经难以满足进一步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而2006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颁布,特别是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又对城市总体的编制内容及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规划实施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按照新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中对于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如重大发展定位与原则,以及重要强制性内容等,以

及省市政府最新有关城市发展建设的政策规定,并对照现状发展进程特征,审视并评估上版规划的实施,

为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此,以下从城市发展定位、市域城镇体系、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区用地布局、重大公共设施、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强制性内容等几个方面对于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评估

的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发展的实际状况及其与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比较分析,以及结合现有政策法规

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发展要求对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及实际发展状况的评价分析等方面。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评估

上版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要求

在上版规划中,对市域总人口的预测情况是:预测宣威市域总常住人口近期2007年为万人,中期2010年为万人,远期2020年为万人。

在上版规划中,规划预测宣威近期2007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城镇人口万人;中期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城镇人口万人;远期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城镇人口万人。

其他趋势:根据宣威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文件,继1994年宣威撤县设市,2003年撤榕峰镇成立宛水、虹桥、西宁、双龙四个街道办事处之后,2006年宣威市又撤靖外镇划归西宁街道。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背景之一。

2003年《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的通知》 中要求“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我市退耕还林重点布局在各县(市)区及乡(镇)周围面山;昆曲、曲陆、曲胜、天宣等公路和铁道两侧;南北盘江及河流两岸;大中型水库和生态脆弱的地区。”

同时,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

意见稿)文件中,将宣威定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山坝利用比例控制的四类地区,即平坝利用比例40%、

山地利用比例60%。这个政策文件意味着宣威市对耕地保护的重视,开发建设成本上升,可利用土地条

件变化,原规划中可建设用地特征,大部分不符合政策要求,因此成为重大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版规划中针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宣威市域近期2007年, GDP增长率达到8%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为50-60亿元左右,市域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43:23:34调整为30:30:40左右;市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7%左右,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138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左右。

远期2020年:GDP增长率达到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为120-150亿元左右,市域一、二、三产业比重大致为20:40:40;市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左右,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150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左右。

现状发展情况

全市域城镇化水平: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末宣威市城镇化率为%,较之规划预测的%,城镇化率速度较快。五普数据显示,2000年宣威城镇化率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如图1,在05

年城镇化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图1、2002年到2010年宣威市城镇化率变化图

2010年宣威市域现状人口规模:市域户籍人口为万人,常住人口万人。较之规划预测的人口万人,相差10万人,说明规划预测的市域人口速度偏低,实际的市域常住人口增长率较快。

2010年宣威市域现状城镇化率:城镇人口为480569人,据此测算的城镇化率为%。较之规划预测的%,城镇化率速度较快。

现状中市域主导产业是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六大主导产业,但这些并不是城区的主导产业,目前宣威城区缺少较合理的产业定位,同时高污染的能源工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区的生态环境。

近五年来,宣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翻番。与2005年相比,市内生产总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人均GDP由5158元增加到10800元,年均增长%。三次产业比重由24:45:31调整为22:45:33,已形成“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

表 1 历年(2005-2010年)宣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值

地区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增加值(万元) 年份 (GDP,万元) GDP年增长率(%) 一产 二产 三产 人均生产总值(元) 2005 663389 - - - - 2006 790212 173100 376027 241085 2007 920000 14 196000 440000 284000 2008 1176100 13 261321 537393 377386 2009 1261783 282063 562877 416843 2010 1481898 324846 666465 582409 数据来源:宣威市统计年鉴(2006-2010)及政府工作报告(2007-2010)

实施情况评述

由于在上版规划实施之后,有新的政策出台,所以应在新一轮总规中及时调整。

特别是中心城区集聚度不高的现象,应该加以重视,注重城市边缘的发展,并同时注重该现象对实现城市战略目标存在较大的影响。

应在新一轮的总规中明确城区的主要产业定位,城市与园区可以分工发展,这样既可以使得产业更加合理发展,同时还能实现高品质城市的目标。

第三章 城市发展定位

城市发展定位,对于城市的功能、发展方向,甚至用地布局,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上版规划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进行概述,对比现状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及省市的有关战略要求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上版规划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

上版规划中确定宣威市的城市性质为:宣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能源、化工、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

此外,《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协调持续发展研究》(1996年)》、《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等相关规划也对宣威市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要求。

表 2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城市发展定位的有关要求

序号 有关规划要求 1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 曲靖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电力、煤炭、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 2 宣威地区的政治中心,曲靖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能源、化工、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 《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协调持续发展研究》(1996年) 3 以发展电力、煤炭、化工、建材工业为主,积极发展地方名特农副产品加工的重工业城市。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4 曲靖市域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辐射滇东北的工业商贸城市,以能源、化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整理

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从上版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定位来看,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宣威市性质和职能的现状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描述。

(1) 宣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实施现状

宣威市中心城区历来都是宣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4年撤县设市、2003年撤榕峰镇成立宛水、虹桥、西宁、双龙四个街道办事处以后,中心城区的这一地位更加显着。从整个宣威市来看,根据相关的专题研究,宣威的城市综合规模已经高于昭通市区、毕节地区驻地毕节市以及黔西南州驻地兴义市,仅低于曲靖市区和六盘水市区,与自身接壤的威宁、会泽、水城等县市相比具备了明显的规模优势,从而可以判断:在滇东北、黔西南区域,宣威初步具备了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竞争力。这点没有任何异议,城区仍然承担着市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服务中心。

(2) 能源、化工及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定位实施现状

市域层面上,根据《宣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宣威市目前的主导产业包括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六大部分。其中,电力、煤炭、化工为重点支柱行业,其产值分别占整个地区工业总产值的%,%以及%。

图 1 2010年宣威市主导产业产值对比(左)及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右)

资料来源:《宣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2006-2010年宣威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以发现,电力、煤炭等能源产业和化工工业始终占据着工业总产值的较大比重,而建材工业与食品工业的产值比重近年来也呈平稳的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炼铁企业全部拆除,锌价的低位运行使企业全部停产,导致冶金工业自2008年起有明显的负增长趋势。

图 2 2006-2010年宣威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宣威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6-2010年)》

此外,宣威市目前以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强市为目标,正在大力建设宣威特色工业园区,形成“一区三基地”的工业发展格局,其中“一区”指总部宣威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指宣威市区西北部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为主的花椒组团和东部的以工业和仓储为主的龙文组团片区,成立于1992年12月,为省级综合性开发区;“三基地”分别指羊场磷化一体化工业基地、虹桥食品工业基地和凤凰山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基地。

表 3 宣威市“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园区名称 规划目标 以磷电一体化为主体建成集煤焦、电、磷、化、建材等为一体的羊场磷羊场磷化工基地 化工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黄磷生产基地。真正成为经济循环、资源综合利用的代表新型工业化的典范。小箐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建成,提高宣

威市南物流水平;120万吨∕年浮发玻璃项目建成。 凤凰山循环经济基地 以电化、电矿一体化为主体建成集发电厂、盐化工、乙炔化工、氯化工、冶金、建材为一体的凤凰山循环经济基地。 以马铃薯精深加工、肉联加工及火腿产业为龙头,发展具有较高科技含虹桥食品、轻工业基地 量和附加值的“农-工-贸”和“产-加-销”一体化虹桥食品、轻工业基地。 资料来源:《宣威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中心城区层面上,宣威市四个街道目前的主导产业分别是:宛水街道——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西宁街道——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火腿制造等农副食品加工业;双龙街道——塑料制造为主的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虹桥街道——以宣泰火腿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表 4 2010年宣威市各街道主导产业及规模以上企业一览表

街道 产业分类 代表企业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国电宣威发电公司、曲靖供电局宣威分局 宛水街道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曲靖市宣峰水泥公司、宣威市宇恒水泥公司、宣威市发电粉煤灰公司 西宁街道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革香河水电开发公司、宣威市供电公司 农副食品加工业 荣升火腿公司、鸿福火腿有限公司 双龙街道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宣威市中博塑料有限公司 虹桥街道 农副食品加工业 宣威市宣泰火腿公司 资料来源:根据宣威市工信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目标》整理

(3) 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的发展定位实施现状

工业方面,近年来宣威市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从2006年的亿元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亿元。然而,在区域比较中,2009年宣威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滇东北-黔西南地区城市中位列第十,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图 3 2006-2010年宣威市工业总产值(亿元) 资料来源:《宣威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6-2010年)》

图 4 2009年宣威周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10》、《贵州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010》绘制

商业贸易方面,近年来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由2005年的亿元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亿元(见图3),其增长速度与曲靖市、云南省基本持平,略低于全国水平。2009年,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次于昆明、贵阳、宜宾、六盘水市区及兴义市,位列滇东北城市第六,明显高于与其接壤的会泽、沾益、盘县、威宁等县,甚至高于曲靖市区,表现出较强的规模实力。

图 5 2005-2010年宣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10》、《贵州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010》绘制

图 6 2009年宣威周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10》、《贵州省统计年鉴2010》、《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010》绘制

实施评估及分析

根据宣威现状实际发展情况,宣威市正在按照上版规划对宣威市的有关发展定位要求陆续进行建设

实施,部分重点项目也逐步启动落实,总的来说,仍然处于初步的规划引导发展阶段。

从宣威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来看,宣威市已经不仅仅作为宣威地区的中心城市,而是正在逐步从省际边缘城市向辐射滇东北-黔西南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转变,在其周边的县、市中明显表现出了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竞争力,已经实现并超越了上版规划中将宣威作为宣威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

从宣威主导产业的定位来看,无论是市域还是市区都在现状发展中对上版规划的要求有所落实。在市域层面,宣威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六大主导产业,近年来除冶金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有大幅度下降外,电力、煤炭、化工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加上建材和食品工业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可以发现宣威市正在按照上版总规的规划目标,保持能源、化工产业主导产业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然而,在食品工业方面,尚并未突出强调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这一方面。在城区层面,四个街道并未形成明显的产业分工,与市域产业的定位也并无明显差异。总的来说,宣威目前的产业现状基本符合上版规划的要求,然而,由于对产业方面的高度重视,加上大多重要的产业部门都属于高耗能部门,宣威市在降低能耗方面的压力较大,并且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宣威的生态休闲特色,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此外,在城区产业的定位上,应避免

与市域产业定位混淆。从污染等角度出发,城区内需避免能源和化工工业,结合工业化进程,应着重发

展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的制造加工型产业。

从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工业商贸城市的定位来看,宣威市近年来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持续增长,也在邻近的县、市中表现出一定的规模实力,但是作为滇东北面向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等内地城市的结合带枢纽城市之一,宣威并没有发挥出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强烈的带动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宣威的交通可达性不强,宣曲、普宣两条区域性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次,宣威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商贸集散功能,市场消费环境还在起步阶段,商业网点往往规模小,档次

低,功能弱,还比较缺乏大型物流基地、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商业批发市场等,对现有商贸业空间的整

合不够,未形成商业“亮点”;最后,产业发展还处于形成大规模产业园区的起步阶段。因此,总的来

说,宣威市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尚未形成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地区的中心地位,距离达到上版规划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

上版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要求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上版规划在市域层面,创建了以“一心”为中心、“2轴”为骨架,分“五区”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以宣威城市为中心,一条向南和向东的城市发展主轴线,一条向北和向西的城市发展副轴线。如图1.

(1)向南和向东的主轴线:大致沿市域南部经宣威、板桥至曲靖的326国道线,和市域东部经宣威、来宾、龙场、格宜、宝山、普立至贵州六盘水的高速公路选线形成一条城市发展主轴线。

(2)向北和向西的副轴线:大致沿市域北部经宣威、来宾、倘塘、杨柳至贵州威宁的公路,和市

域西部经宣威、靖外、西泽、务德然后跨牛栏江接嵩待高速公路的公路形成一条东西向的城市发展副轴

线。

图6.上版总规市域空间结构图

表 1 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经济区划分表 经济区 包含的城镇 主要产业及职能 中部经宣威、来宾、板桥、靖外、煤炭、火电、化工、冶金、建材、烤烟、火腿加工、济区 落水 农副产品加工、运输、旅游、商贸 南部经羊场、田坝、海岱、东山 煤炭、火电、化工、机械、建材、运输 济区 北部经倘塘、乐丰、杨柳、双河、煤炭、建材、烤烟、农副产品加工、运输、旅游、商济区 阿都 贸 西部经龙潭、务德、热水、得禄、竹木器制作、农副产品加工、养蜂、运输、商贸 济区 西泽 东部经格宜、宝山、龙场、普立、煤炭、水电、锰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 济区 文兴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建立三级城镇体系: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镇和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三级一般镇。其

人口规模和等级结构按照下表引导:

表 2 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序等级 规模(万数量(个) 城镇名称 列 人) 一 中心城30-37 1 宣威市区 市 二 卫星城 来宾、板桥、落水、靖外、龙场 镇 中心镇 倘塘、乐丰、格宜、宝山、羊场、田坝、龙潭、西泽、热水、得禄 三 一般镇 海岱、务德、普立、东山、文兴 杨柳、双河、阿都 规划认为一级中心城市应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职能,卫星城镇着重体现其与主城的配套服务能

力。二级中心镇主要指距离宣威主城相对较远,但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镇,要求它们突出优势、张扬特色、找准定位、加快发展。三级一般镇主要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展方向和路子,全力开展扶贫攻坚、脱贫致富。

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

规划各城镇职能分工如表三所示。 表 3 宣威市域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表 职能类型 城镇名称 综合型城镇 宣威市区 工贸型城镇 来宾镇、板桥镇、倘塘镇、杨柳乡、文兴乡 城郊服务型城镇 落水镇、靖外镇 工矿型城镇 格宜镇、田坝镇、龙场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普立乡、文兴乡、羊场镇、海岱镇、乐丰乡 农贸型城镇 西泽乡、杨柳乡、热水镇、得禄乡、务德镇、双河乡、阿都乡 规划区范围:

上版规划的规划区范围是:“宣威市宛水、虹桥、西宁、双龙4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区划调整前原榕城镇面积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划入的虹桥、马房2个村民委员会面积平方公里,左所村民委员会面积平方公里)。此外,作为宣威市城市水源保护地的偏桥水库一带也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约平方公里。”

相关政策或政府思路要求:

表 5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

序号 有关规划要求 《宣威市政府相关政策》: 1 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上,地方政府希望用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现状中分析出发展较突出的城镇。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 曲靖市政府提出“以建设珠江源大城市为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目标,同时构建“一区两片三组团”的城镇总体发展框架,形成大中小城镇结合、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辐射带动力强的城镇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

城镇体系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由于受到地形、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宣威市域城镇现状空间模式主要呈现为以宣威市区为核心、以各条高速、国道、省道为骨架的点轴放射状结构,东南片则为环状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轴、五射、

一片、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模式,如图2,与上版规划设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两轴:主要是326国道南段(宣威-板桥-曲靖)和宣水高速公路(宣威、来宾、龙场、格宜、宝山、普立至贵州六盘水)沿线分布有板桥、宣威县城、来宾、龙场、格宜、宝山五个镇和文兴、普立两个乡。轴线上的乡镇,从人口规模上看,拥有3座3-7万人口的乡镇,2座1-2万人口的乡镇和2座1万人口以下的乡镇;从产业发展上按,发展的是煤炭、烤烟等传统支柱产业。

一片:东南片区沿县道呈围绕宣威县城的环状分布。沿线主要的乡镇有羊场镇、东山镇、海岱镇、田坝镇共四个镇。拥有2座2-7万人口的乡镇,1座1-2万人口的乡镇和1座1万人口以下的乡镇。

该片区的产业主要以煤炭、烤烟、农业为主,羊场镇还拥有磷化工、水泥等工业企业。 图7.现状市域空间结构图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如表4,现状根据各城镇的人口现状,可以将现状的城镇规模结构概括如下。

表4城镇现状规模结构 级别(规模) 城镇数城镇人口(万城镇名称 目 人) 中心城市 1 18 宣威县城 一级城镇 2 来宾镇、板桥镇 二级城镇 4 龙场镇、田坝镇、羊场镇、格宜镇 三级城镇 8 < 倘塘镇、热水镇、海岱镇、落水镇、宝山镇、务德镇、东山镇、龙潭镇 四级城镇 8 乡集镇 文兴乡、乐丰乡、杨柳乡、西泽乡、得禄乡、阿都乡、普立乡、双河乡 城镇体系城镇职能分工:

现状可将宣威市的城镇划分为综合型、工业型、矿产型、农业型、农矿型、旅游型。 表5城镇职能类型现状一览表 职能类型 城镇名称 综合型城镇 宣威县城 工业型城镇 来宾镇、板桥镇、羊场镇 矿产型城镇 格宜镇、田坝镇、龙场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双河乡、倘塘镇 农业型城镇 务德镇、落水镇、热水镇、得禄乡、阿都乡、普立乡 农矿型城镇 文兴乡、乐丰乡、海岱镇 旅游型城镇 西泽乡、杨柳乡 市域城镇体系实施评价

在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如图8.图9,从城镇人口和工业产值两个反面来看。位于东南向主轴线上的城镇中只有南部的来宾镇、板桥镇、龙场镇城镇化率较快,发展较好:他们的现状城镇人口已经超出了上版规划对2020年的城镇人口预测,同时来宾镇、板桥镇的工业产值也极高——来宾镇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51725万元,羊场镇的产业以磷化工为主2010年产值达到65695万元,镇内还有年产值为

37836万元的煤矿企业,板桥镇的主要工业产业为化工与饲料,2010年产值达到了176240万元,田坝镇、东山镇、倘塘镇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值都在1亿元以上,2010年分别为23086万元、15724万元和13481万元;位于西北副轴线上的城镇中只有倘塘镇发展较好。主发展轴线的带动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市域外围乡镇。轴线尚未全部形成,东部和南部发展状况较好一些。综上,在空间结构方面,与上轮总规设想“一心、两轴、五区”的联动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之间的联系弱。

在职能结构方面:上轮总规确定的“城郊服务型”城镇职能较为模糊,与各城镇主导产业与实际功能不甚相符,故应调整,涉及的靖外镇已并入城区,而落水镇应调整为“农业型”。此外,工贸型的乡镇不多,可以考虑和工矿型合并为矿产型,同时农业型和农矿型合并为农贸型。同时,考虑到个别城镇的旅游资源,可以增加“旅游型”。

在规模等级方面:随着公路的建成,产业的发展,新的热点地区已经出现,来宾镇与板桥镇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城镇,从城镇人口上可见,上版规划对来宾镇、板桥镇的发展速度预测偏低,两个城镇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上版规划。没有在上版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城镇的格宜、田坝、羊场等镇无论是城镇化率还是工业产值,都发展较好,应考虑发展为新的热点镇。特别是省市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思路,应在新一轮的总规中有所体现。

此外由于分别在06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08年提出的《城乡规划法》中分别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因此在城镇体系内容中应增加规划区的有关要求,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应大大增加在生态及资源保护与空间管制方面、区域协调等方面的内容,而上版规划虽有所涉及,但相对仍较为薄弱。

图8.现状市域城镇人口分布图

图年现状各乡镇工业产值图

第五章 城市发展规模

上版规划对城市规模的预测及相关政策要求

在对城市规模的预测方面,下文将分城区人口规模和城区用地规模两方面分别简述。

在上版规划中,规划预测城区规划城区人口规模:近期(2007年)城市人口万人,中期(2010年)城市人口万人,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万人。

规划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79.2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3.1平方米。

表 6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

序号 有关规划要求 《宣威市政府相关政策》: 1 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上,地方政府希望用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现状中分析出发展较突出的城镇。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二级次中心城市:3个,宣威城区、罗平城区、陆良城区; 2 曲靖中心城区2010年和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分别为45万人和65万人。 2010年为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2020年为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

现状发展情况

2010年宣威市城区现状人口规模:宣威市区的常住人口为万人,占市域常住人口的%。这与规划预测的城区常住人口万人相比,尽管差距不大,但也明显较高,高了5个百分点。

从上述现象还可以发现城区的常住人口预测比全市域的城镇人口准确很多,这说明上版规划低估了

市区周围乡镇的城镇化率。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公顷,根据常驻人口合算,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平方米、

实施评估及分析

全市域城镇化速度提高极快,但主城区的人口增长规模不快,说明宣威市的中心聚集性不

强。

1.城区的中心集聚度不强。城镇人口向人口向规模相对较大和二级城镇(市域中心城市、县城)集中现象明显。城区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明显不足。

2.几个二级城镇(各县城)的人口规模增长较快,远远超过现行总体规划中对市域中心城镇和二级城镇的人口预测。

3.相应三级城镇规模的增长相对于中心城市和二级城镇增长速度较慢,低于上版总规的预测。

4.宣威市从市域中心城市到一般县城到集镇,人口规模跨度从三十多万人到几万人,再到几千人,小集镇建设相对落后。

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人们的资产有限,迁居到发展较好的乡镇的可能性比城区大;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太高,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业人口迁出较多;另外,这也说明吸引劳动力的产业集中在城市边缘的卫星城镇。

中心城区的集聚度不够快,对城市实现战略目标影响较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不足,在新一轮总规中应该扩大城市规模,并适当考虑中心城区带动卫星城市发展的政府思路引导。

第六章 城市发展方向

上版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城市发展方向的要求

规划最终确定宣威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近期主要向东、向南发展;远期主要向北发展,并考虑南北兼顾;远景继续向南、向东北方向发展,并逐渐将板桥、来宾融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整体形态尽量紧凑,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增强城市的集聚作用、降低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费用。

如第一板块所言,应进一步介绍有关云南省上山政策和宣威市政府向西发展期望。

表 7 相关规划对于宣威市域城镇体系的有关要求

序号 有关规划要求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1 见稿)文件中,将宣威定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山坝利用比例控制的四类地区,即平坝利用比例40%、山地利用比例60%。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 提升老城区,完善南片区,重点建设西片区,南北联动,创造条件向东。近中期主要向西、向东,适当向南发展。远期远景向东、向南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上述相关规划和政府文件整理

现状发展情况

如图11,从03年实施上版规划至今,截止到10年9月,对比02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和10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宣威城区发展方向:城市近期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北即向一环路方向发展,向东和向南有所发展。

北侧:从西到东,依次新建了西宁山水间居住区,财政局、时代天娇居住区、振兴花园居住区、教

师小区、美奂山公园及广场、美奂佳园、文化街西侧的公安局、法院、立得酒店等、烟草小区、东升佳园、第八中学等新住区。

南侧:沿着振兴南路,特别是钱屯水库以南,分别新建了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在虹桥社区沿振兴南路,迁出工厂,新建了计生局、开发区商务楼、和虹桥中学的新教学楼。按照上版规划对南部地区的定位,新建了金月湖酒店,将承担一定的旅游功能,并改建了火腿交易中心,但目前旅游度假的氛围还没有形成。

东侧:新沿东二环,出现零散工业仓储用地

图11、02年实施上版规划前的用地现状与10年的用地现状对比图

现状实施及评价

北侧,主要依托规划行政中心、美奂广场形成相对集聚发展。如图12,新建用地80%集中在

城区北侧。

东侧,有所发展,主要沿建设路向火车站沿线地带和一环路附近,新增部分零散工业仓储用地,

与上版规划设想相距较远。

南侧,有所发展,依托虹桥万亩湿地新建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拆迁部分工厂,虽有所发展,

但与上版规划设想的生态住区等设想相距较远,没有按照规划要求完全拆迁工业用地,反而有新建新的汽车修配中心等。

图11、宣威城区2010年现状建筑质量分布图

结论:宣威市城区自02年到10年,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北侧,与上版规划的远期发展方

向一致,这说明上版规划对宣威市城区的东侧发展前景估计偏乐观,鉴于铁路对城市的分隔,说明城区向东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同时也说明上版规划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时序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七章 城区用地布局

上版规划对城区用地布局的要求

在用地结构方面:上版规划对城区用地布局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一环四组团,中心组团三片区

结构”即以环路串联四个有机联系、较为完整的组团,分别是中心组团、龙文组团、望城组团和虹桥组团;在中心组团内又按用地布局的功能组织划分为榕城片区、花椒片区和浦山片区三部分。

贯穿着四个组团的是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和城市的水系,规划充分发挥水体这一元素在城市中

的作用,以水体串联城市绿地和公园;并引入“城市地景”这一概念,对城市东部的台地高差加以处理,形成城市景观的新特色和动人心弦的城市空间。

在用地布局方面:如表8和图13,为中心城区的用规划表和用地规划图。用地构成主要是%的

居住,%的公共设施用地(其中%的商业用地),%的工业仓储用地,%的对外交通用地,%的道路广场用地,%的市政设施用地,14%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

总之在上版规划中主要希望增加的用地是公共绿地,一二类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特别是商业用地、体育用地和文化设施用地),主要希望减少的是居住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

图12城区用地规划图

表 8 上版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找不到中期和近期的规划指标) 序用地代用地名称 现状 规划 规划增减 备号 号 面积 比人面积 比人面积 比人注 (公例 均 (公例 均 (公例 均 顷) (%) (m2顷) (%) (m2顷) (%) (m2) ) ) 1 R 居住用地 2 C 公共设施用 地 C1 行政办公 用地 C2 商业金融 业用地 C3 文化娱乐 用地 C4 体育用地 C5 医疗卫生 用地 C6 教育科研 设计用地 C7 文物古迹 用地 3 M 工业用地 M1 一类工业 用地 M2 二类工业 用地 M3 三类工业 用地 4 W 仓储用地 5 T 对外交通用 地 T1 铁路用地 T2 公路用地 6 S 道路广场用 地 7 U 市政设施用 地 8 G 绿地 G1 公共绿地 G2 生产防护 绿地 9 D 特殊用地 待建设用地 合计 城市建设用 地 人口(万人)

图13、上版规划的城区用地总体规划图

现状发展情况

在用地布局的结构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如上版规划所构想的四组团结构,除了中心组团中的榕

城片区北部有暗战上版规划实施初见雏形之外,花椒片区和浦山片区基本还没有开始建设,东山附近的龙文组团和城区北部的望城组团与虹桥组团都还基本没有展开大规模的建设。距离上版规划的用地结构设想相距甚远。

对比上轮总规近期建设规划图和2011年土地使用现状图,二者在空间发展情况和路网架构上基本

一致,城市发展框架基本相符。但花椒片区、浦山片区的拓展速度慢于预期,望城组团和虹桥组团的改造步伐推进缓慢。

在具体的用地布局方面:如表9和图14,现状用地中,居住用地比例%、公共设施用地%,商业设施%,工业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

在用地构成方面,现状的用地比例较不合理,居住用地中三类居住比例超过半数,公共设施用地

略有不足,工业仓储用地不足,没能大规模发展工业,当然也与三类工业的大量拆闭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都严重不足,城区的用地构成体现出了一些明显亟待改善的问题——公共绿地太少,三类居住用地太多,工业仓储用地过于零散。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都显不足。

表9:宣威市城区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截至2011年9月) 用地名称 用地代码 面积(公顷) 百分比(%) 1 居住用地 R 其中 一类居住用地 R1 二类居住用地 R2 三类居住用地 R3 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A1 文化设施用地 A2 教育科研用地 A3 体育用地 A4 医疗卫生用地 A5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A6 宗教设施用地 A9

3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B 其中 商业设施用地 B1 商务设施用地 B2 娱乐康体用地 B3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B4 4 工业用地 M 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M1 二类工业用地 M2 三类工业用地 M3 5 仓储用地 W 其中 一类仓储用地 W1 二类仓储用地 W2 三类仓储用地 W3 6 道路广场用地 S 其中 道路用地 S1 轨道交通线路用地 S2 综合交通枢纽用地 S3 交通场站用地 S4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S9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其中 供应设施用地 U1 交通设施用地 U2 其他市政设施用地 U9 8 绿地 G 其中 公共绿地 G1 生产防护绿地 G2 广场用地 G3 城市建设用地(合计) 100 9 城市非建设用地 E 水域 E1 其中 农林用地 E2 其他非建设用地 E3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H1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H2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H3 特殊用地 H4 采矿用地 H5 总用地面积

图14宣威市城区用地现状图(2011年9月)

实施情况及评价

在用地布局结构方面:从现状情况来看,结构形态与上版规划设想相差较大,还是以一环内的中

心城区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他地区的用地都比较零散,各类建设用地布局不够集中,路网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内水系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能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城中村现象严重 在用地构成方面:

居住用地比例超出规划中居住用地比例约3%,但居民的居住质量仍旧较差,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

城中村存在,三类居住用地比例过高,大型的高质量商品房居住小区较少; 公共设施用地超出上版规划,主要是因为商业用地的比例增长远远超过上版规划的预测;

工业仓储用地比规划用地少了7%,主要是还没有在市区大量发展起一、二类工业和仓储物流园

区,目前还是零散的工业为主,与上版规划设想相距甚远;

公共绿地比例现状发展的滞后尤其严重,规划希望中心城区中有14%的绿地,但现状中只有

3%,主要是因为市区的用地还没能跟河流有很好的结合,城区的公共绿地只有少数的几个公园,公园建设速度较慢,滨河绿带还没有开始建设;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也明显不足,主要是建设速度较慢,很多大型项目还没有展开。

下文将特别针对居住、商业、工业仓储几个与上版规划设想相差较大并需要进一步解析原因的用

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展开的论述。大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将有单独的章节进行描述,在本章内不做展开。

在居住用地方面:

如图15可见,宣威城区的新的居住小区基本都集中于北侧,分别有宣威市城双路金色俊园、世纪

名城、瑞峰新城,振兴街以东的宣威市教师小区、宣威恒吉金庭花园、美奂家园,龙堡路的力城佳

苑、安居苑小区,文化路的电影小区、力城华庭,宣威市总客运中心以南的振兴佳园等新的现代化居住区等。

基本上居住用地在老城区的部分基本变化较少,按照规划修整的实施速度较慢;在北侧新的建成

区基本是按照规划在实施,建成了较多的新的居住小区,但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南侧还没有形成生态型住区,南侧和老城区的居住用地与规划相差较大,北侧居住用地基本按照规划实施,正北部基本完成,东北部差别较大。南部和老城区中即西宁街道、双龙街道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现象依旧很明

显,三类居住用地比例较大。

图15、上版规划的居住用地与2010年现状居住用地比较

在商业设施用地方面:

如图16可见,在商业用地方面,从现状图中可见,目前振兴路、文化路、榕峰路基本按照规划建

成,菜园街部分还没有建成,而四条路围合出的上版所规划的城市中心雏形已现; 火车站附近的商业设施用地初具规模,与上版规划基本一致; 另外,按照规划城市主要干道如文化路单侧建成了商业设施用地。

而西宁路与向阳街交口处的商业设施还未开始建设,在振兴路两侧大面积的商业批发业用地也没

有开始建设。综上,商业设施基本在按照上版规划实施,只是实施速度略慢,大型集中的商业设施和

批发市场还没有按照规划建成。

图16、上版规划的商业设施用地与2010年现状商业设施用地比较

在工业仓储用地方面:

在上版规划中,指出需要大幅度增加城市的工业及仓储用地。在02年工业用地为公顷,占城市建

设用地的%。规划期内规划的工业仓储用地应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在2010年,工业仓储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面积的%。其中一类工业用地公顷;二类工业用地公

顷;三类工业用地公顷。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区的外围。

如图17,并从数据的对比上可以看到,宣威市工业用地的面积并没有按照规划预想的那样发展,

工业用地没有增加,比例有所下降。 如图17,在工业用地的布局上:

南侧:按照规划要求,南部的工业如水泥厂、虹桥北云街以南的磷化厂等已拆迁,同时保留了电

厂进行生态规划。但也并没有完全按照上版规划要求实施,比如上版规划要求在南部不设置任何工业用地,但宣威市已在振兴南街新增了玉米种子研发中心、火腿交易中心等工厂,并在建大型汽车修配中心。

老城区:基本按照规划要求拆迁了一环以内的工业用地,只是还没有完全拆迁结束,在西山有部

分工厂保留。原振兴街西侧的工业用地以及现文化路部分的工厂均已拆迁,基本按照上版规划实施。

东侧:铁路与环路附近,产生了部分新的工业仓储用地,但分布极为零散,与上版规划的大型工

业园区设想相距较远。

总之,工业仓储用地还没有形成集中的用地,分布较为零散,用地比例也明显不足,与上版规划

设想相距较远。

图17、上版规划的工业仓储用地与2010年现状工业仓储用地比较

结论:综合城区用地的布局结构,用地构成和几个用地分类的专项分析来看,上轮总体规划提出

向北发展中心城区的两大新组团,同时改善老城功能结构,该思路基本正确。但由于新区发展缓慢,同时又在近几年内陆续有保护平原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上山等政策的出台,导致新组团未能按规划迅速形成规模;而东侧跨越铁路线,南侧的两个需要改造的组团改造难度日益增大,改造和功能提升的任务不能按预期完成。导致现状的用地布局情况与上版规划的构想基本一致,但由于速度太慢,结构尚未形成,用地比例构成不合理处多,对工业用地、绿地和城中村现象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

的建设都应在新一轮的总规编制中加以注意。

第八章 重要公共设施(含市域,下同)

上版规划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

上版规划中没有专门针对公共设施规划这一章节,而是在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一章中,对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的用地安排和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关要求。在规划结构上,上版规划要求以环路串联四个有机联系、较为完整的组团,分别是中心组团、龙文组团、望城组团和虹桥组团;在中心组团内又按用地布局的功能组织划分为榕城片区、花椒片区和浦山片区三部分。因此,在公共中心的配置上也是根据组团和片区的划分着手考虑的。

图 18 上版规划城市规划结构分析图

资料来源:《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根据上版规划要求,规划在中心组团榕城片区配置城市中心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娱乐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各中心的布局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 8 上版规划中对城市中心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

公共中心 上版规划中的有关要求 行政中心 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政协用地置换,在由戚井路、拱辰街、榕峰路和双堡路围合而成的地块内集中布置;并与南部的几个街区组合为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形成城市的中轴线。 商业服务中心 结合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在龙堡街和向阳街之间形成与行政中心相对的商业文化中心,规划将这些地块整合起来,在由振兴路、文化路、榕峰路和菜园街围合的梭形地块中,形成城市中心。 文化娱乐中心 规划在城市中心区,结合城市的中心轴线布置大型的公共活动设施;在向阳街和东山路交口的东南角(即地景公园起点处)设置多项文化娱乐设施,形成城市的综合文化娱乐中心。 体育中心 规划对榕城片区内现状市体委地块进行保留并扩建改造以作为城市中心分区的体育用地;在相距不远的榕昌路西侧,结合城市地景公园的建设,规划一个综合性的大型体育公园,为全体市民服务。 资料来源:《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此外,在花椒片区、浦山片区、龙文组团、望城组团和虹桥组团分别配置城市次中心级,即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各次中心的布局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 9上版规划中对城市次中心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

片区/组团中心 上版规划中的有关要求 在一环路外侧位于向阳街和龙堡路之间规划一个城市商业文化次中心,既服务于本片区,也是面向整花椒片区 个城市区域的商业副中心,在一环路和双堡街交口的西南角建设一个面积近十公顷的体育活动设施,为花椒片区以及榕城片区的西北部服务。 浦山片区 商业服务业中心布置在浦山路和新民路交口的西南角,文化娱乐中心则布置在浦山路和城双路交口的西南角;这些大中型商业文化设施集中布置,可以形成浦山片区的中心。 龙文组团 在菜园东街和新文路交口附近规划组团的商业文化次中心,组团内的体育运动设施也布置在这个城市次中心区内。 望城组团 规划在城双路和电厂街交口处集中布置商业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用地,形成该组团的中心。 虹桥组团 规划以虹桥街和飞虹路为轴线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城市次中心,包含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运动休闲设施。 资料来源:《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除上版规划要求外,宣威市文化局、体育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十二五”规划中也对公共设施提出了规划要求和设想,尤其是一些重大设施项目的建设,包括:

文化艺术中心:市级文化设施,位于虹桥街道振兴南路东侧,该中心占地44488.9平方米,包括日月文化广场和占地149亩的文化艺术公园建设,总投资8440万元,含图书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文化馆、艺术剧院、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块、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 18000平方米,其中图书馆4500平方米,艺术剧院6800平方米,文物馆3500平方米、博物馆3000平方米。旨在成为集群众文化、艺术生产培训、文化遗产保护、休闲娱乐、商务会展为一体的云南省滇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功能完善的县(市)级文化中心,形成以中心为坐标的城市文化圈。

宣威市体育中心:新建市体育设施以适应城市扩展中新城市中心的形成,规划占地350亩,选址于虹桥街道淀粉厂以北地块,分三期建设。包括综合体育馆、游泳馆、体育中学、辅助用房等,总建筑面积㎡。所有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一个集训练、比赛、休闲、健身、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体育公园。

宣威市敬老院:规划在西宁街道花椒地区投资2000万元建设宣威市敬老院,规模8000平方米,300张床位。此外,在四个街道分别投资750万元建设规模5000平米、2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

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宣威城区现状行政办公设施大多集聚于上堡路以南、宛水公园以北的城区中心位置,依建设街、振兴街、上堡路呈带状分布。此外,公检法、民政局、税务局等部门已完成搬迁,在龙堡东路北侧沿街集中新建,建设局等部门也已在龙堡路沿线进行了选址,形成了初步的行政设施集聚。

商业服务设施方面,宣威市城区有商业网点主要以小超市、餐饮店或其它杂品店为主,布局分散,沿主要道路两侧布置,并以底层商业为主要形式,但缺少商品类型齐全、辐射面积较大的大中型购物场

所。从布局来看,除了在老城区振兴街、建设街、龙堡路、文化路、上堡街及下堡街等布局较为密集,随着近年来新城区建设,宣威市商业网点已经突破老城区,主要向城市南向和一环路北段发展。

文化设施方面,宣威目前的主要文化设施为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即博物馆)、宣威大礼堂等,分布在城区各处。“十一五”期间,宣威市新建了美奂文化广场、双龙文化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市级文化服务设施。其中,文化艺术中心仍在建设当中。至2011年8月,城区所辖四街道未建街道一级文化活动中心。

宣威市目前主要有两大体育设施:美奂广场北侧的宣威市体育健身中心和虹桥街道内正在建设的宣威市体育中心。其中,体育健身中心于2010年2月底投资1460万元建成,是全市第一个室内体育场馆;在建的体育中心则位于虹桥街道淀粉厂以北地块,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综合体育馆投资8000万元,于2009年12月底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建设完毕,其余工程包括600人游泳馆及2万人足球馆。

宣威全市目前共有四个医院,包括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宣威市中医院、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位于来宾镇的宣威市来宾医院。其中,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在搬迁,新建选址位于振兴路南段。

实施评估及分析

从上版规划的要求和现状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宣威城区近年来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有明显的推动,

包括行政中心的转移,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美奂文化广场及新第一人民医院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的落实在建,都将显着提升宣威城区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

然而,从总体进程来说,目前宣威市公共设施体系较上版规划的要求还是略显滞后的,除行政办公设施正在按照上版规划的要求逐步搬迁形成集聚之外,其他公共设施都停留在对城市中心级设施的建设上,城市次中心及以下级别的公共设施尚未着手建设。此外,现状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选址与上版规划的公共设施布局要求也有明显的出入,从目前宣威市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来看,宣威市城市级公共

中心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北部的行政中心和虹桥街道内的文化中心。由此看出,现状城区并未按照上版规划所要求的在榕城片区形成城市公共中心,在其他片区及组团内形成次中心的规划布局。

此外,上版规划中并未对市域公共设施以及社会福利、宗教、文物古迹等设施提出规划要求,加上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乡镇公共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加以重视。

第九章 重大基础设施

上版规划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

综合有关规划要求,宣威市重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对外交通和重大市政设施两个方面。

对外交通方面,上版规划确定宣威远期发展目标为:形成宣威中心城市到各卫星城镇为小时以内可达时空距离;宣威中心城市到各中心镇和一般镇为小时可达时空距离;市域内任何两个镇之间形成3小时以内可达时空距离。具体规划措施,包括铁路和公路两方面。其中,铁路的建设配合国家铁路建设计划,规划对贵昆铁路线进行复线改造。公路方面,概括来说,上版规划要求规划期内建成宣威—曲靖、宣威—会泽、宣威—六盘水三条高速公路,并且改建宣威—倘塘—杨柳—威宁、宣威—西泽—务德—德泽、宣威—落水—热水—德泽、宣威—板桥—羊场—富源四条公路,并逐步提高等级至一级公路。

重大市政设施方面,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燃气工程等,上版规划要求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 10 上版规划对重大市政设施的规划要求

市政工程 上版规划要求内容 2005年新建板桥羊过水中型水库、太阳冲小(一)型水库、来宾龙洞小(二)型水库,2010年新建热水小给水工程 干河小(一)型水库,2015年新建文兴太平小(一)型水库。 规划对现有的两个自来水厂进行扩建,近期总扩建规模至10万吨/日;远期规划结合新的水源点建设,在城市南部虹桥组团建设规模为10万吨/日的第三水厂。 排水工程 市域建设三个污水处理厂:宣威市区13万吨/日、占地13公顷二级污水处理厂、板桥4万吨/日、占地4公顷一级污水处理厂、来宾4万吨/日、占地4公顷一级污水处理厂。 电力工程 规划期内考虑对宣威火电厂进行七期扩建到6×30万kw,并新建两个电源点:位于格香河东山与海岱交界

处的黄鹰洞电站和西泽小江的小江电站。新建格宜变、放马坪变、窑上变三处110KV变电站及虹桥变、靖外变、虎头变、阿都变、冒水井变、双河变、海岱变、羊场变8处35KV变电站。 规划宣威市区设混气站和储存站各一座,混气站占地4000平方米,日供气能力近期为4.2万立方米,远期燃气工程 为万立方米。规划将安全要求较高的储存站置于西部山沟内的缓坡地上,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混气站和储存站之间用管道连接。 资料来源:《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此外,在《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修编)》中,也对宣威市提出了在宣威市区建设

规模万吨/日、占地10公顷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要求。

宣威市在2008年组织编制了《宣威市规划区给水专业规划(2008-2020)》和《宣威市规划区排水专业规划(2008-2020)》,分别对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规划名称 规划要求 完善庙山二水厂,使其规模达到7万立方米/日,引用偏桥水库和一水厂地下水。 宣威市规划区给水专业在虹桥秧田冲建一占地5公顷的第三自来水厂,规模为6.5万立方米/日,引用羊过水水库及规划(2008-2020) 新屯水库水。 在花椒后山上建一占地4公顷的第四自来水厂,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引用偏桥水库水,主要供给花椒片区等地势较区域。 第一污水厂位于环城东路北侧与大东河西侧交界处,现状占地32亩,,是宣威污水的主要处理中心,规划上建议西边扩展到双龙路,北至规划25m街,东至大东河河滨路,占地为亩,近期污水日处理量为3万吨,远期规划污水日处理量为7万吨。 宣威市规划区排水专业第二污水厂位于磷肥厂生活区南面虹桥南片区截污干管遂洞出口处的最低地块,主要处理磷规划(2008-2020) 肥厂生活区以南片区及对应东西两侧的污水,主要处理南片区的污水,占地80亩,污水日处理量为4万吨。 另有第三污水处理厂位于虹桥食品工业基地片区东侧,规划占地32亩,污水日处理量为2万吨。 资料来源:《宣威市规划区给水专业规划(2008-2020)》、《宣威市规划区排水专业规划(2008-2020)》

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近年来,宣威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较为显着。

铁路方面,贵昆铁路六盘水至沾益的复线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公路方面,根据宣威市交通局的相关文件,普立—宣威、宣威—曲靖两条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正在

顺利推进:

宣曲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高速公路起于国家高速路网横12普立至宣威高速公路止点(宣威板桥西),途经落水镇(东3公里)、卡朗、沾益(西)、曲靖城(西)止于曲靖南海子与昆曲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90.5公里,总投资亿。其中,宣威境内长35.1公里,总投资亿,预计2011年开工建设。

宣普高速公路:普宣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横12杭州至瑞丽G56的一部分,属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7918”路网中18条东西横线的横12,是国家公路骨架网中的重要通道之一,途经宣威市普立乡腊龙,经过普立、宝山、格宜、龙场、来宾、双龙、西宁、落水、板桥等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止于板桥西,与拟建的宣曲高速公路相连。项目于2010年12月10日举行开工仪式。

此外,宣天一级公路和宣倘二级公路也已建设完成:

宣天一级公路:宣威市域出入宣威的主要公路干线,是宣威人流物流的咽喉要道,该路段进入宣威境内后在小鸡街与鸡田公路相交,至虹桥接振兴南路,通过环城路向西与原326国道相连接入会泽县后,再分别经303省道向西至会泽和继续沿326国道向北至威宁。

宣倘二级公路:2010年建成通车,包括起于宣威过境公路城北的路口,经宣文线至来宾镇,止于倘塘镇的公里的改建路段,以及326国道宣威城区东过境联络线的新建路段,该段公路起于国道326线天宣路的板桥收费站,经马房、宇恒水泥厂、浦山,唐房平交,止于花椒,长公里。

加上宣威市近年来以高等级路和通乡油路的改造为重点,路面等级显着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公路通行能力和宣威城区通达市域各镇及周边城市的可达性。

图 19 宣威市域交通可达性现状分析

图 20 宣威市至周边城市可达性现状分析

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宣威现状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等设施。

给水设施方面,宣威城区现有4座城市自来水厂,分别为:一水厂位于振兴南路,水源地为地下水和备用水源,供水能力1万m3/日;庙山水厂(二水厂),水源为偏侨水库下游归沙河,供水能力为7

万m3/日。由归沙河输水管DN700管两根引水。三水厂位于城市南部虹桥组团,水源地为羊过水和新屯水库,日供水能力万m3/日。由羊过水水库输水管DN800管两根引水;四水厂位于靖西街,水源地为偏桥水库,供水规模4万m3/日,由偏桥水库输水管DN600管两根引水。

排水设施方面,宣威城区现建成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环东路北侧与大东河西侧交界处,近期污水日处理量为3万吨;第二污水厂位于磷肥厂生活区南面虹桥南片区截污干管遂洞出口处的最低地块,占地约80亩,日处理污水量为4万吨。此外,来宾、板桥、海岱、龙场、务德、羊场六镇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规划待建中。

电力设施方面,根据《宣威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截止2010年底宣威市境内有发电站(厂)12座,宣威电网共有220kV变电站2座, 110kV公用变电站7座,35kV公用变电站20座。

表 11 截止2010年底宣威市电力设施统计

电力设施类型 电力设施名称 发电站(厂) 瑞龙发电厂、黄鹰洞发电厂、达开发电厂、响水发电厂、归沙河发电厂、文兴发电厂、上河发电厂、猫跳发电厂、石城发电厂、金竹箐电厂、色官发电厂、月亮田电站 220kV变电站 虹桥变、平川变 110kV变电站 宣威变、福兴变、坝上变、格宜变、放马坪变、大松树变、板桥变 35kV变电站 龙场变、乐丰变、虎场变、文兴变、普立变、龙潭变、得禄变、倘塘变、杨柳变、西泽变、务德变、落水变、窑上变、热水变、来宾变、双河变、东山变、海岱变、田坝变、羊场变 资料来源:《宣威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

燃气设施方面,宣威市现有石油气储备站2座,其中一家为宣威市恒久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宣威市城区东郊,即东山脚下龙华办事处上方500米(原老油库区内)。储配库总建筑面积3000㎡,

最大储量100吨,每天对外充装量为300多瓶;另一家为宣威兴华液化气储配站,位于西宁街道326国道旁。储配站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总投资649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150m3储罐及冲装储罐供应石油液化气2500吨/年。

实施评估及分析

根据现状实际发展情况,宣威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按照上版规划的要求逐步推进。 对外交通方面,以贵昆铁路复线、普宣高速、宣曲高速为首的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将明显改善宣威对外联系条件薄弱的劣势,有助于宣威摆脱省际边缘城市的地位。加上宣天一级公路、宣倘二级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上版规划中“宣威中心城市到各卫星城镇为小时以内可达时空距离;宣威中心城市到各中心镇和一般镇为小时可达时空距离”的目标基本可以完成。

然而,根据上版规划的要求,宣威—会泽高速公路及除宣威—倘塘外的三条改建公路均尚未着手落实。而与此同时,一批高等级公路在宣威周边市县相继建成通车,形成了昆明经曲靖、黄果树、安顺至贵阳的滇黔高速公路通道,昆明经会泽、昭通、宜宾至成都、重庆的川滇、渝滇高速公路通道(其中昭通段部分现为二级公路),在建的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在云南境内的走向为昆明、曲靖、富源,建成后客

货分线运输,宣威境内的贵昆铁路将主要承担货运职能,宣威在云南省对外交通网络体系中固有的交通

优势面临巨大挑战,“入滇锁钥、滇东门户”的交通地位正在弱化,发展形势较为严峻。此外,宣威市域的道路结构为自宣威中心城区向外发散型,市域内各乡镇之间的横向联系仍未加强,尚不能达到上版规划中“市域内任何两个镇之间形成3小时以内可达时空距离”的目标。

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方面, 上版规划要求建设的位于虹桥街道的第三水厂已经建成,此外还新建了位于靖西街的四水厂,然而城区现有的四座水厂均未达到10万吨/日的供水能力。排水设施方面,宣威市区现已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并规划在虹桥街道新建第三污水厂,已超过上版规划中宣威市区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的要求,然而现已建成的两座污水厂尚未达到1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且上版规划要求的板桥、来宾污水厂仍在规划待建中。电力设施方面,上版规划中要求新建的黄鹰洞发电站,格宜变、放马坪变两处110kV变电站,双河变、海岱变、羊场变三处35kV变电站已建成,且原规划的35kV虹

桥变新建成为220kV变电站。其他还有一处电站、一处110kV变电站和四处35kV变电站尚未按上版规划要求落实。燃气设施方面,现有的两处石油气储备占已达到上版规划中建设一处储存站的要求,但混气站尚未落实。

第十章 其他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上版规划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

《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中要求,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根据上版规划的内容,除上述内容外,对其他强制性内容的规划要求进行归纳如下:

表 12 上版规划中对强制性内容的要求

强制性内容 规划要求 宣威市宛水、虹桥、西宁、双龙4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区划调整前规划区范围 原榕城镇面积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划入的虹桥、马房2个村民委员会面积平方公里,左所村民委员会面积平方公里)。 作为宣威市城市水源保护地的偏桥水库一带也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约平方公里。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限值以内。其中主要污染物总悬浮微粒控制在二级标准内,SO2和NOX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内。 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6)饮用水源水质环境保护 II类标准。目前宣威市区内主要河流盘龙河及其支流西河属V类水体,规划执行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主要通过上游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手段实现。 近期以垃圾无害化为主,实行垃圾全封闭密闭式运输;远期逐步实现减量化,最终达到资源化目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5-10个百分点。 近期以垃圾无害化为主,实行垃圾全封闭密闭式运输;远期逐步实现减量化,最终达到资源化目标。 西河、东河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城区上游的截洪沟、排洪沟和城区内部的主要排水沟,其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 防灾减灾 宣威市以抗震烈度7度为地震设防标准。规划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半径在1-1.5公里以内。按规范避震疏散用地应达到每人不少于3平方米,规划区范围内避震疏散场所不少于100万平方米。 到2020年力争城市人均防护工程面积达平方米,每两年新建一个单建式人员掩蔽工程,力争2020年全市人防工程总量达6万平方米。 资料来源:《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现状实际发展情况

根据宣威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文件,继1994年宣威撤县设市,2003年撤榕峰镇成立宛水、虹桥、西宁、双龙四个街道办事处之后,2006年宣威市又撤靖外镇划归西宁街道。

环境保护方面,近几年来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2006-2008年间城区空气质量超达标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3 宣威市2006-2008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例行监测超达标情况

项目 2006 2007 2008 年份 SO2 NO2 PM10 SO2 NO2 PM10 SO2 NO2 PM10 监测天数 144 144 144 144 144 144 144 144 144 达标天数 138 144 135 144 144 137 144 144 136 达Ⅰ级天数 127 144 5 138 144 14 144 144 12 达Ⅱ级天数 11 0 130 6 0 123 0 0 124 超Ⅱ级天数 6 0 9 0 0 7 0 0 8 单项超标率(%) 0 0 0 0 0 综合评价超标率(%) 资料来源:《宣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2007--2009年对宣威市境内65个水库进行调查性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偏桥水库水质为优,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占%;钱屯水库和板桥东屯水库受到中度污染,为V类标准,占%;其余62座中小型水库水质为良,达到Ⅲ类标准,占%。

水系方面,牛栏江和西泽小江很少有工矿企业分布,无工业污染,水质较好,能达到Ⅱ—Ⅲ类标准;可渡河除支流倘塘河受到矿井水轻度和中度污染外,其它支流如得禄河、龙潭河及可渡河主河道水质较好,达到Ⅲ类标准;革香河从偏桥水库到干河桥之间的源头河段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从钱屯水库到大屯

桥之间的城区河段水质受到中度污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来源于城市污水和工矿企业废水;茨营河上游接纳富源县境内30多家煤矿、洗煤厂、焦化厂、焦化厂

废水,受到重度污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石油类、化学需氧量。革香河从大屯桥到万家口子之间的中下游河段水质逐渐改善,基本能满足Ⅲ类水体要求。

区域环境噪声方面,2007、2008年宣威市区域环境噪声中昼间等效声级年均值超标、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达标;2009、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中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均达标。

2009年末,宣威市区已建成垃圾处理场一个,现实际日处理垃圾250-300吨,设计可使用15年,原总库容236万立方米,建成后总库容达268万立方米,增加了32万立方米。城区现有清扫保洁人员820人,城区人口万人,日产垃圾250-300万吨,垃圾清运车20辆,市内已建成2座中转站,垃圾桶750个,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全市22个乡(镇)有环卫车辆22辆,生活垃圾收集点22座,年清运生活垃圾38240吨。

防灾减灾方面,目前大部分河流的现状过流能力都还远远达不到防洪标准,宣威市水系较多,虽然各河流基本都建有护岸,但达标护岸比例低,提防隐患较多。宣威市城区现有人防工程10个,使用面积4823平方米。其中:市级指挥工程1个,使用面积724平方米,公共疏散掩蔽工程1个,使用面积2545平方米,各单位疏散掩蔽工程8个,使用面积1554平方米。

实施评估及分析

根据上版规划对其他强制性内容的要求和现状对比来看,主要针对规划区范围、环境保护、防灾减

灾方面。从规划区范围的制定来看,由于2006年宣威市行政区划的再次调整,将原靖外镇划为西宁街道后,上版规划所确定的四个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可能已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探讨和调整。

在环境保护方面,宣威市近年来对城市环境保护方面日益重视,大气环境和区域环境噪声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然而水资源方面,由于早期污染情况严重,治理相对比较困难,因此还未能达到上版规划的要求。

防灾减灾方面,宣威市内的安全隐患较多,尚未能达到上版规划中对于防灾方面的要求。 此外,对比《城乡规划法》中强制性内容,发现上版规划中并未涉及基本农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因此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重点关注和补充上版规划中所忽略的这部分内容。

第十一章 总结

综合来看,上版规划对于宣威城市发展建设起到了一定的规划引导作用,但仍有所欠缺。 其一,在城市发展定位方面,过于注重产业的发展,忽视了宣威生态休闲特色,并且对于其“工业商贸城市”的定位也未能显示出其省际中心或节点的地位。

其二,在市域城镇体系方面,现状实际发展情况与上版规划的预测出现了偏差,市域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和职能需要调整。

其三,市域中心城市和二级城镇人口规模现状远远超过上版规划的人口预测。

其四,城市现状发展方向与上版规划也有偏差,加上新的“上山”政策出台,城市发展方向应作相应调整。

其五,上版规划中并未对市域公共设施以及社会福利、宗教、文物古迹等设施提出规划要求,加上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乡镇公共设施发展严重滞后。

其六,尽管宣曲、普宣高速的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一批高等级公路在宣威周边市县相继建成通车,宣威在云南省对外交通网络体系中固有的交通优势面临巨大挑战,亟待更好地区域交通衔接。

其七,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上版规划中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可能已无法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 此外,从战略要求的角度,由于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乌蒙山扶贫开发和坚持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深入实施,加上云南省制定出台了十大特色产业规划纲要,规划中的烟草、能源、装备制造、生物等覆盖了宣威大部分领域,宣威的战略性产业将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上版规划已不适应宣威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宣威自身特色,提高城市档次,因此有必要积极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