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平寰宇记卷十(乐史原著,光绪八年金陵书局

2023-07-26 来源:独旅网


太平寰宇記卷十(樂史原著,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底本,許之標初校,郭聲波初審)

河南道十

陳州

陳州。淮陽郡,今理宛丘縣。昔庖犧氏所都,曰太昊之墟。《禹貢》為豫州之域,星分心宿二度。周初為陳國,武王封舜後胡公媯滿于此,以奉舜祀,以備三恪。至春秋時,為楚靈王所滅,乃縣之。後五年,復立陳惠公。後五十六年,楚惠王復滅陳,而其地盡為楚所有。又楚襄王自郢徙于此,謂西楚是也。戰國時,為楚、魏二國之地。秦滅楚,改為潁川郡。漢為淮陽國之地。後漢如之。晉為汝南郡、梁國二境,兼置豫州,領郡國十,理于此。後魏得之,又立為陳郡。至天平二年,以淮南内附于此,置北揚州,理項城,以居新附之户。高齊天保二年,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改北揚州為信州。隋開皇十六年,于宛丘縣更立陳州。煬帝初州廢,又為淮陽郡。唐武德元年,平房憲伯,改為陳州,領宛丘、箕城、扶樂、大康、新平五縣。貞觀元年,廢新平、箕城、扶樂三縣,三年,復以沈州之項城、溵水二縣來屬。沈州即今潁州沈丘縣。長夀元年,置武城縣。證聖元年,置光武縣。天保元年改為淮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陳州。晉天福六年升為防禦州。開運二年升為鎮安軍。漢天福十二年降為刺史州。周廣順元年又升為防禦州,二年復為鎮安軍節度。皇朝因之。

元領縣六,今五:宛丘、項城、商水、南頓、西華。一縣割出:太康。入開封府。

【州境】 東西一百三十里,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百四十五里,西至西京七百里,西至長安一千五百里,東至亳州二百五十五里1,南至蔡州平興縣二百五十四里2,西至許州二百八十里,北至雍丘二百二十三里,東南至潁州三百里,西南至蔡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開封府三百一十里,東北至宋州二百二十五里。

【户】 唐開元,户,五萬二千六百九十七。皇朝,户,主一萬一千八百六十三,客一萬一千四十八。

【風俗】 《書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由是文籍生焉。”故文字之興,起于陳州也。于是,風俗舊多儒學。周武王克商,封舜後于陳州,為胡公配以長女,婦人尊貴,好祭祀,其

1二百五十五里:原作“二百里”,今據四庫本改。

2二百五十四里:原作“二百里”,今據四庫本改。

俗事巫。故《詩》曰:“坎其擊鼓,宛丘之下。”

【人物】 逢滑。子張。姓顓孫,名師。鄭當時。黄霸。袁渙。何曾。謝向。王隠。陳郡人,撰《晉書》八十卷。袁宏。殷仲文。俱陳郡人。謝瞻。謝靈運。謝惠連。皆陳郡陽夏人。袁淑。陽夏人。謝莊。

【土産】 絲、綿、綾、絹。

宛丘縣。舊七鄉,今二鄉。本漢陳縣。春秋時,楚滅陳,縣之。秦、漢仍為陳縣。漢屬淮陽國。後漢屬陳國。晉屬梁國。宋屬南梁郡。高齊文宣帝省陳郡,仍移項縣理于此。隋文帝立陳州,改項縣為宛丘縣。陳州,州城枕蔡水,周迴三十里。洧水,西自許州鄢陵縣界流入。蔡水,自西北流入,經縣東一里。州理城,楚襄王所築,即古陳國也。庖犧氏、神農氏並都于此。及楚頃襄王,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此,為秦所滅。宛丘,在縣南三里,高二丈。《爾雅》云:“陳有宛丘。”《詩·陳風》云:“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清丘,在縣東北五十里,高二丈五尺。《古老傳》云:“漢淮陽王,常登此丘遊望,聞漢中有清丘,故遥取為名。”硯丘,在縣東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傳》云:“楚王滅陳于此,宴會軍士,遂名醼丘。”後人語訛為硯丘。 固陵,在縣西北三十里,高一丈二尺。按《史記》,項羽南走固陵。即此陵也。今俗呼為穀陵。辰陵亭,在縣西南四十里。《春秋》云:“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杜預注云:“陳地,潁川長平縣東南有辰亭。”陳佗溝,在縣北一十里,上從安仁溝出入縣郭。《古老傳》云:“陳公子佗開,所以灌溉也。”《毛詩·墓門》刺陳佗,無良師傅也:“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五梁溝,按《圖經》云,西南十里從西華縣界,洧水出,東流入谷水。《古老傳》云:“此溝,有五橋渡因名焉。”《水經注》云:“洧水,南經長平縣故城西,又南分為二水。支水,東出謂之五梁溝,南出謂之雞籠水。”故水會處有籠口之名。淮陽城,《晉地道記》:“陳城西南角有淮陽城,漢淮陽國城也。”谷水,《水經注》云:“上承澇陂,南暨犖城,皆為陂也。陂水東流謂之谷水,東經澇城北,又東流入于沙水。”新平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漢書·地理志》:“淮陽國,有新平縣。隋開皇十六年,分亳州武平縣于此置臨蔡縣。大業二年廢。唐武德元年,復置新平縣,八年,省入宛丘。博陽城,在縣西南四十里。《漢書·地理志》:“汝南郡有博陽縣。”應劭曰:“侯國也,王莽曰樂家,漢丙吉所封之邑。”南陽城,在縣東三十里。後魏太和三年,於此置南陽、武定等縣,七年廢。陳侯弩臺,在縣南一里。《後漢書》:“陳敬王曾孫寵,善弩射,十發十中,中皆同。黄巾賊起,寵有强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反叛。故百姓歸之。”開元九年,移孔子廟于臺上。偶臺,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二臺相對,各高二丈。《古老傳》云:“淮陽王城伎樂之處,一云偶仙臺,一云舞伎臺也。”貯糧臺,在縣南二十里。《古老傳》云:“□伐陳于此,築臺以貯糧,北臨蔡水,下通江淮之利。”湯井,在州南門。《古老傳》云:“殷湯大旱,人民衆穿此井。”鳴井,在縣東三里。以物投之,即如鐘聲。雙女陵,在縣西南

十三里。《古老傳》云:“陳侯之女,厲媯之陵也。”《春秋傳·隠公三年》:“衛莊公娶于陳,曰厲媯,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生桓公。”又按《詩·邶風·燕》,燕莊姜送歸妾也。注云:“莊姜無子,戴媯生桓。而州吁弑之,二媯同死。”因葬于此陵。八卦壇,在縣北一里。即伏羲于蔡水得龜,因畫八卦之壇。舊有長史張齊賢文,後刺史李邕除舊文,撰新文刊之。光武廟,在縣西南一里。《後漢書》:“南頓令欽,生光武,登位,幸南頓縣舍,置酒會賜吏人,復田租一嵗。父老言:‘皇考居此日久,願賜復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嘗恐不任,日復一日,安敢遠期十嵗。’吏人又言:‘陛下實惜之,何言謙也。’帝大笑,復增一嵗。光武崩,民為立廟。”東門池,在縣城東北角。水至清而不秏,亦不生草木。《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即此也。

項城縣。東南七十里,依舊四鄉。漢項縣,古項子國。春秋齊師滅項。楚襄王徙都陳,以項為别都,按此城即楚築。在漢屬河南郡。晉屬陳國。隋文帝改項縣加城字,屬陳州,十六年分置沈州。唐貞觀中,廢沈州,卻屬陳州。晉時童謡云:“堅不過項。”即此也。武丘,本名丘頭,在縣東南四十里。《魏志》:“王淩密計廢立,司馬宣王乘水道討淩,大兵掩至,淩自知勢窮,至丘頭,面縳水次。”即此丘也。又司馬宣王于此克定毌丘儉3,乃更立武丘,以顯武功也。秦丘,在縣西南四十七里。《古老傳》云:“秦王苻堅,將兵南征,駐于此丘,故名秦丘。”丘側有故城,名為秦丹城,亦名秦王城。東晉孝武帝時,秦將苻融攻陷夀春,苻堅捨大兵,輕騎赴之。時有謡曰:“堅不過項。”堅出令曰:“敢言吾至夀春者,拔其舌。”衆諫不從,堅遂敗。項國城,在縣東北一里。《古老傳》云:“故項子國,春秋齊人滅項,即此城。”互鄉城,在縣城北一里。《古老傳》云:“互鄉之地。”《論語》云:“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即此也。公路臺,在縣東四里。按《隋淮陽郡舊圖》云:“公路臺,東有袁術廟。”按術身死無後,不合有廟,蓋術生平立先人之廟。封觀墓,在縣西十里。《漢書》云:“觀有志節,當舉孝亷,以兄位未達,恥先受之。遂稱風啞,不言火起燒屋,觀徐行,出避之,忍而不言。後數年,兄得舉,稱旨而仕于郡。”死葬于此。賈逵碑,在縣東南二里。詞云:“賈諱逵,字安道,河東襄陵人也,遷豫州刺史,魏明帝太和二年卒。梁國劉舉等為刻石立碑。《史記》上有二字生金。”《魏志》云4:“明帝青龍中,帝東征,乘輦入逵祠。詔曰:昨過項,見賈逵碑像,念之愴然!古人有言:‘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長。’逵存有忠勳,沒而見思,可謂死而不朽者矣。布告天下,以勸將來。”百尺堰,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水經注》云:“蔡水,東南經陳縣,謂之百尺溝。又南分為二水,注于潁,次有大堰,即古之百尺堰也。司馬宣王討王淩,陳軍于百尺堰,即此也。”宜禄城,《漢書·地理志》:“宜禄縣屬汝南郡,莽曰賞都亭5。”

商水縣。西南八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漢汝陽縣地,屬汝南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仍以汝陽縣入陳州,十六年改為溵水縣,以縣界溵水為名。懐丘,在縣西二十里。《史記》云:“吳王闔閭與子胥敗楚。是年,惠

3 毌:原作“母”,今據四庫本改。 4 云: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5 “莽曰賞都亭”前原有“王”字,今據四庫本删。

公卒,子懷公柳立,懷公卒于吴。”《左傳》:“懷公不從吴,卒,葬在陳。”棗丘,在縣東北三十里。隋《陳州圖經》曰:“其原丘塘,多生棗棘。”因以名焉。溵水,從西華縣南來,經縣西四里,過潁水。驛馬溝,在縣西南十三里。《古老傳》云:“楚相孫叔敖,截汝墳之水以作塘。下有柘塘陂九百頃,遂乃鑿此溝,其湍急如驛馬,其水發孫塘,屈曲六十里入潁水6。” 灌溉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隋《陳州圖經》云:“鄧艾所築也。”《魏志》,鄧艾為典農時,于陳、項以東至壽春,開廣漕渠,溉良田,築此城。扶蘇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史記》云:“陳涉起兵,自稱公子扶蘇,從人望也。”蓋涉築此城。隋越王侗,皇泰元年又于此置扶蘇縣。唐武德五年廢。潁岐渡夾河月城,在縣東北三十里。貞元元年,刺史曲環築,以備李希烈之亂。章華臺,在縣西北三里。《左傳·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杜預注云:“宫室始成,祭之為落臺。”今在華容城内,是靈王所築。《春秋後語》:“楚襄王二十年,為秦將白起所逼,北保于陳,更築此臺。”乾谿臺,在縣北三里。《左傳》:“楚師次于乾谿。”注:“在譙國城父縣南。”又按《陸賈新語》:“楚靈王即位,起章華之臺為乾谿之館,作乾谿之臺,五百仞之高,欲登浮雲窺天。”叢臺,在縣北二十五里。按《史記》云叢臺在邯鄲城,説者以為趙叢臺。此臺蓋楚襄王所築也,非趙之叢臺,名同事異。按郎尉之《陳州舊圖》云:“楚王遊觀弋釣地,或税駕于此,往往有嘉禾叢生,因以為名也。”西華城,《漢書·地理志》云:“西華縣,屬汝南郡。”濟北戴封,字平仲,為西華令,遇天大旱,慨理政無感,乃積柴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遠近歎服。

南頓縣。南七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地,屬汝南郡。古頓子國,後逼于陳,南徙,故號南頓。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築。後漢世祖父欽嘗為此縣令,故號曰南頓君。漢光武生在此縣中7。劉宋為南頓郡8。東魏于此置和城縣。北齊省郡廢縣入和城。隋復為南頓縣,屬陳州。唐武德六年省入項城。證聖元年,以縣有光武鄉,名符武氏,遂于此置光武縣。中宗復為南頓。高陽丘,在縣南四十里。應陽,南頓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陽氏才子,故號高陽丘也。潁水,在縣西北三十里。小汝水,在縣西南四十里。潁陰城,在縣西三十里。按闞駰《十三州志》:“故頓子城,在潁水之南,故謂之潁陰城。”柏冢,在縣南二十里。《古老傳》云:“應奉冢,多生柏。”因以為名。光武臺,在縣北四十里。按隋《淮陽舊郡圖》云:“漢光武十九年,幸南頓。”因置此臺兼立廟。

西華縣。西八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本漢長平縣,屬汝南郡。唐武德八年為基城縣。貞觀元年,省入宛丘縣。長夀元年,又置為武城縣。神龍元年,改為基城縣。景雲元年,改為西華縣。宜陽山,在縣東北五里,高五丈,翟王河出焉。夏亭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按《陳詩·株林》,刺靈公也:“胡為乎株林,從夏南。”注云:“夏南,夏徵舒也。”今此城北五里,有株林,即夏氏邑,一名華亭。柳城,在縣西二十里。《古老傳》

6 水: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7 汉: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8 劉: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云:“女媧氏之都,本名媧城。魏鄧艾營稻陂,時柳舒為陂長,後人因為柳城。”隋文帝開皇元年,于此置柳城縣,隋末廢。閻倉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左傳》云:“宋華向之亂,公子成、公孫忌奔鄭,其徒與華氏戰于鬼閻。”杜預注云:“潁川長平縣西北有閻亭。”隋《淮陽圖》云:“閻倉城,在扶溝縣西南五十里。”城在今故長平縣西北。凉馬臺,在縣西三十里。相傳陳靈公涼馬臺,東南去陳靈公陵五百七十步。集糧城,在縣西十里。魏使鄧艾營田,築之貯糧,故名。

【校勘】

陳州

西華縣。總序。

唐武德八年爲基城,按《今記》及《唐會要》皆云武德八年改爲基城縣。而《新唐書·地理志》云:“武德元年改爲箕城縣。”所書之年既異,基箕字亦不同。又《今記·陳州總序》,亦作箕城。皆未知孰是。

太平寰宇記卷十一(樂史原著,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底本,許之標初校,郭聲波初審)

河南道十一

蔡州 潁州

蔡州

蔡州。汝南郡,今理汝陽縣。《禹貢》豫州也。春秋時,沈、蔡二國之地。後為楚、魏二國之境。歷降為晉、宋、陳、魏、曹、衛、魯、楚八國之地。後又為韓、魏之地。秦兼天下,以其地為三川郡。漢改三川為汝南郡。後漢、魏、晉如之。宋文帝于此立司州,領郡四,以為重鎮,使孝武守之。元嘉二十七年,後魏太武帝率兵攻圍汝南,太守陳憲守拒四十餘日,積屍與城齊,不拔而退。《地形志》云:“謂之懸瓠城,亦名懸壺城。”又《水經注》云:“汝水周城,形如懸瓠。”故取名焉。始自魏太和中,幸懸瓠,平南王肅起層樓于城隅,下際水湄,降眺栗渚,殊為佳觀。故《宋書》亦云“懸瓠為戍以防郄陂”是也。皇興二年改為豫州。東魏置行臺,侯景為懸瓠都督,舉十三州入梁。後周置總管府,尋改為舒州,以地勢平舒為名。後又改為豫州,其後又改洛州為豫州。又以此為溱州,取城南溱水為名,其後又改為蔡州,以古國名之也。俄置汝南郡。

隋初移入懸瓠,即今州城是也。大業二年廢郡,復為蔡州。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豫州總管府,管豫、道、輿、息、舒五州。豫州領汝陽、平輿、真陽、吴房、上蔡五縣。七年改為都督府,廢輿、道、舒、息四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廢平輿、上蔡二縣,復以道州之堰城,息州之新息,郎州之郎山,舒州之褒信、新蔡五縣來屬。天授二年,又改平輿、西平二縣。開元四年以西平屬仙州。二十六年省仙州,復以西平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汝南郡。乾元元年復為豫州。寶應元年避代宗廟諱,改為蔡州。漢初升為防禦州。皇朝因之。昔宋檀和之為刺史,出獵猛獸,伏而不起,亦不傷人。

元領縣十:汝陽、上蔡、平輿、西平、遂平、郎山、真陽、新息、褒信、新蔡。

【州境】 東西二百九十里,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四百七十里,西北至西京六百二十里,西北至長安一千四百三十里,東至潁州四百四十里9,南至申州二百六十八里,西至唐州二百七十里,北至海州三百二十里,東南至光州淮水中流為界二百六十五里10,西南至唐州桐柏縣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汝州襄城縣二百八十里,東北至陳州二百六十四里。

【户】 唐開元,户,五萬一千二百一十。皇朝,户,主一萬八千三百九十七,客二萬九千五百六十。

【風俗】 《漢書》:“角、亢、氐之分,東接汝南,皆韓地。其俗夸奢,尚氣力,好商賈、漁獵,難制御。”今其俗,人性清和,鄉閭孝友,男務墾闢,女修織絍。

【人物】 李斯。上蔡人。戴憑。汝南人,為侍中與百官説經書,奪席五十餘重,時謂之解經不窮戴侍中。袁安。汝陽人,五世孫紹,字本初。蔡順。薛包。並汝南人。黄叔度。南頓人。陳藩。汝南平輿人。應奉。汝南南頓人,讀書五行並下。應陽。汝南人。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評曹操曰:“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吕蒙。汝陽人,魯肅代周瑜,之陸口,蒙曰:“君與關帥為鄰,將何以備不虞?羽,熊虎將也。”因示肅五筴,肅乃越席而起,曰:“吾不知卿才略。”至是,遂拜蒙母,結友。吕範。汝南人,劉備詣京,見孫權,範密語請留之。後權討關帥,謂範曰:“早從卿言,無此勞也。”和嶠。汝南人。干寶。新蔡人,撰《搜神記》三十卷示劉惔,惔曰:“卿可謂鬼之董狐。”唐源。乾曜。西平人,為相。

9四百四十里:原作“四百里”,今據四庫本改。

10二百六十五里:原作“二百六里”,今據四庫本改。

【土産】 舊貢:龜甲、雙距綾、四窠雲花鸂鷘綾。今貢:龍鳳蚊幮、澤蘭、茱萸、蝱虫、木蛭、已上二物各二兩。蓍草、生石斛。

汝陽縣。舊九鄉,今八鄉。本漢縣,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宋屬汝陽郡。隋開皇十三年罷郡,屬豫州。十七年改汝陽為溵水,屬陳州。今界内有大溵水之名。其年,又于上蔡縣東北别置汝陽縣,屬豫州。即今縣是也。懸瓠城,亦名懸壺城。《水經注》云11:“汝水屈曲,形若懸瓠。”故城取名。其上西北隅,魏高祖以太和中幸懸瓠,平南王肅起高堞于小城,建層樓于隅阿,下際水湄,降眺栗渚,殊為佳觀。《宋書》:“懸瓠為戍,以防郄陂。”其中城即懸瓠城也。鴻郄陂,在縣東十里。《漢書》曰:“汝南舊有鴻郄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關東數水,陂溢為害。翟方進為丞相,以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隄防之費,遂奏罷之。及翟氏滅,鄉里歸惡,言方進請防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王莽時常枯旱,郡中追怨方進,童謡云:‘壊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云者?兩黄鵠。’”及建武中,太守鄧晨使許陽為都水掾,令復鴻郄陂。陽曰:“昔成帝夢上天,天帝怒曰:‘何故壊我濯龍池?’”于是,乃因高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年乃得立郡,亦常熟。今廢。黄溪水,水色純黄,故以名之,在郡南。栗園,汝水灣中,有地數頃,有栗園。今謂之栗洲是也。平輿故城,在今縣東,汝水南,舊沈子國地。《春秋》謂,蔡滅沈後,屬楚為邑。平輿故城尚存。宜春城,漢置北宜春縣于此,故城在今縣西南,尚存。安城故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東南,即汝水北,有二龍鄉,有月旦里是也。四望城,在縣東南。梁太清二年,羊鴉仁為魏所逼,糧運斷絶,乃棄懸瓠,歸義陽,仍留夏紹停四望城,防備邀道。汝南縣城,唐貞元七年正月,割汝陽縣汝水之南地置縣。續元和十三年勅停,以地復歸汝陽縣12。戴憑宅,憑,後漢人,學通九經。荆將軍廟,即六國荆卿也。昔羊角哀夢左伯桃與荆軻戰,乃自刎以助伯桃。今軻冢猶存,廟像甚盛。

上蔡縣。北五十五里,舊九鄉,今三鄉。古之蔡國。《左傳》:“陳、蔡方睦于衛。”《史記》:“周武王克殷,封叔度于蔡,挾武庚作亂,周公殺管叔而放蔡叔,與車七乘。其子胡,改行,率德訓善。周公聞之,舉胡為魯卿士,魯國理。周公言成王,復封胡于蔡,是謂蔡仲。”即此地。漢為縣,迄今不改。上蔡古城,在縣西南十里。李斯墓,在縣西二十里。李斯井,在縣南二里。蔡岡,在縣東十里,周五十里。汝水,在縣西五十里。

平輿縣。東四十五里,舊四鄉,今三鄉。古沈子國,今有沈亭存焉。漢為縣,屬汝南郡。高齊廢。隋大業二年重置,十三年陷王世充,置輿州,管平輿一縣。今新蔡縣西九十里有故城,即隋之縣也。唐武德中,屬蔡州。貞觀元年廢。天授二年重置。汝水,在縣西南四十三里。葛陂,在縣東北四十里,費長房投杖成龍

11 云: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12 縣: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處。二龍澤,許劭、許虔俱有高名,汝南稱平輿有二龍。張熹廟,熹仕漢,為平輿令,天久旱,熹躬為請雨,因焚身而雨澍,後人感德而廟存。石母臺,在縣西百五十步。葛仙公廟,在縣東四十里。

西平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依舊管四鄉。本漢時舊縣。春秋時,古柏子國之地。後漢末廢。至後魏復焉,在郾南五十里,屬汝南郡。高齊改屬臨潁郡。隋初改屬道州。大業末又廢之。武德初又置。貞觀元年廢。天授二年正月又置,尋廢。開元初又置。後漢戴封為西平令時,旱,禱祀無應,封積薪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雨降,遠近稱服。蓋與陳州太康事同。棠谿:蘇秦說韓王曰:“韓有劍戟出於棠谿。”即今縣西界,有棠谿村是也。龍泉水,《烈士傳》曰:“西平縣有龍泉水,可以淬刀劍。”二十四陂,在縣界,並魏典農鄧艾所置也。故西平城,在縣西七十里。九頂山、獨樹山,並在縣南一百里。

遂平縣。西北九十里,舊六鄉,今四鄉。古房子國,漢為吴房縣,屬汝南郡。孟康云:“本房子國,吴王闔閭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為棠谿氏,以封吴。”故曰吴房。唐貞觀元年廢,八年又置。元和十二年。以吴元濟叛。改為遂平縣,仍移于文城栅南新城置,權隸唐州。尋復還蔡州。嵯峨山,在縣西五十五里,從唐州慈丘縣界東來。岞(窄音)岈山,在縣西五十六里,從唐州慈丘縣來。吴房故城,在縣西南四十里。

朗山縣。東南九十里,依舊六鄉。漢安昌縣,屬汝南郡,張禹所封之邑也。至漢末,改為朗陵縣,以界内朗陵山為名。後魏眞君二年,于朗陵故城復置安昌縣,以隸初安郡。隋開皇三年,自朗陵故城移安昌縣于今所,屬豫州,十六年,仍改安昌又為朗山縣。淮水,經縣理南,去縣百二十里。朗陵山,一名大朗山,在縣北三十里。四望故城,在縣東南七十里。後魏太和十一年,豫州刺史王肅于四望陂南築之,以禦梁。太清二年,豫州刺史羊鴉仁以二魏交逼,糧運斷絶,乃棄懸瓠,歸于義陽,上表曰:“臣輒率所部,縮還舊鎮,留夏紹等停四望城防備。”即此城也。故道城,今在縣西南,即古道國也。《春秋》云 “江、黄、道、柏”是也。朗陵故城,漢為縣所治,在今西南三十五里。晉武帝封何曾為朗陵公,即此城也。

真陽縣。南八十里,四鄉。本漢慎陽縣地,屬汝南郡。梁為白狗堆戍於此。故後魏將堯雄曰:“白狗,梁之北面重鎮。”即此。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真丘縣。唐初改為真陽縣,以在滇水之陽為名。淮水,經縣南,去縣八十里。滇(真音)水,出縣西北二十里,注入淮。新陽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西南。白狗城,在縣西南七十里。

新息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五鄉。春秋息國,為楚所滅。漢為息縣,屬汝南郡。孟康曰:“其後東徙,故加新字。”後周宣政元年,于此置息州。隋大業二年州廢,屬豫州。唐武德四年,置息州。貞觀初廢之,復為縣。淮水,自西流入,經縣南,去縣五里。汝水,自西流入,經縣北,去縣十八里。安陽故城,漢為縣,

即《左傳》江國之地也。賈君祠,後漢賈彪,字偉節,與荀爽齊名。為新息長,初,縣人例不養子,彪嚴其制,數年之閒,養子千數,僉曰:“賈父所長。”人思其德,故有祠焉。古息城,在縣北三十里。息侯廟,在縣西南十里。珉玉坑,在縣西南十里,去息侯廟東南五步,其玉色潔白,堪為器物。隋朝官採,唐貞觀中亦令民採取。其後為淮水所沒。開元中淮水東移,其坑重出,其玉温潤,倍勝昔時。玉梁渠,去縣西北五十里,隋仁夀年修築。唐開元中,縣令薛務更加疏導,西岸通管陂十六,所利田三千餘頃。

褒信縣。東南一百五十五里,舊四鄉,今五鄉13。本漢郾縣之地。後漢光武分立褒信縣。晉屬汝陰。宋武北伐,改為苞信縣。隋末,復爲褒信縣也。淮水,經縣南,去縣七十五里。汝水,經縣東北,去縣五十五里。白亭,《左氏傳》:“楚太子建之子勝于吴14,令尹子西召之,使處吴境,為白公。”杜注云:“白,楚縣也。汝陰褒信縣西南有白亭。”

新蔡縣。東西一百八十里,六鄉。古吕國也。《國語》:“當成周之時,南有荆蠻、申、吕。”周穆王時,有吕侯訓夏贖刑。《史記》:“蔡叔二子,遷于新蔡。”《輿地志》,蔡平侯,自上蔡徙都于此。故曰新蔡。漢為縣,屬汝南郡。晉屬汝陰郡。宋屬新蔡郡。東魏孝靜帝于此置蔡州。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舒州,領廣寧、舒縣。仁夀二年,改縣為汝北。大業二年,改為新蔡縣,屬蔡州。漢鮦陽故城,漢為縣,屬汝南郡。應劭曰:“城在鮦(紂音)水之陽。”葛陂,周圍三十里。後漢,費長房,汝南人,為市掾,從壺公學道不成,思家辭歸。壺公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 長房乘杖,須臾歸。自謂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中,顧乃成龍矣。後漢曾于此立葛陂縣。琥珀丘,在縣南三十里。汝水,經縣南,去縣二里。

潁州

潁州。汝陰郡,今理汝陰縣。《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胡子之國。戰國時,屬楚。秦滅楚為潁川郡。兩漢為汝南郡之汝陰縣也。魏于此立汝陰郡,司馬宣王使鄧艾屯田于此。後廢為潁川郡地。後魏景明四年,于此置潁州,取潁水為名。高齊罷州置郡。隋初廢郡。大業初廢州置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于汝陰縣西北十里,置信州,領汝陰、清丘、永安、高唐、永樂等六縣,六年改為潁州,移于今治,領高唐、永樂、永安三縣。貞觀元年,省清丘縣,八年又以廢渦州之下蔡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汝陰郡。乾元元年,復為潁州。長慶二年,以潁州隸鄭滑節度使。漢初升為防禦州。廣順二年復為團練州。

13五:原作“四”,今據四庫本改。。 14于:原無,今據《左传》補。

元領縣五,今四:汝陰、沈丘、潁上、萬夀。新置。一縣割出:下蔡。置夀州。

【州境】 東西三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六百五十里,西至西京九百二十里,西取陳州路至長安一千八百二十里,東至夀州二百五十八里,南至光州三百八十九里,西至蔡州四百里,北至亳州二百六十里,東南至夀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蔡州褒信縣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陳州三百里,東北至徐州蕲縣四百四十五里。

【户】 唐開元,户,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九。皇朝,户,主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五,客一萬七千三百。

【風俗】同亳州。

【人物】 管夷吾。潁上人。應璩。汝陰人。

【土産】花官絁(音施),綿。已上貢。

汝陰縣。舊二十六鄉,今十鄉。本漢舊縣,屬汝南郡。魏文帝黄初三年,屬汝陰郡。後魏孝昌三年,于此置潁州。北齊以縣屬汝陰郡。開皇三年罷潁州。武德四年置信州,六年復為潁州,縣皆屬焉。寢丘,《史記》:“蒙恬伐楚之寢丘。”徐廣注:“今固始縣,楚寢丘也。”《續漢志》:“固始縣有寢丘。”《呂氏春秋》:“楚孫叔敖戒其子:‘我死,王必封汝,無受利地。荆楚之閒有寢丘,其為地不利,可長有也。’其子從之。”楚功臣封二葉而滅,惟寢丘不奪。漢以為縣。郪音妻丘,《史記》:“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拔我郪丘。”潁水,西北自陳州項城縣界流入,俯于城下。淮水,在潁上縣西南。清丘城,在縣東五十六里。隋大業九年築,置清丘縣。唐武德四年廢。廢信州城,在縣西北十五里。隋大業十四年,郡城為賊房獻伯所陷,其年,郡民姜子建率衆于險處作栅。唐武德二年,授子建信州刺史,以栅近汝南褒信縣,故名信州,四年復為潁州。貞觀二年,移入汝陰舊城。胡城,在縣西北二里。春秋時,胡子之國也。《春秋·昭公四年》:“楚子、胡子伐吴。”杜預注:“胡國,汝陰胡城是也。”女郎臺,在縣西北一里。古老云,昔胡子之女,嫁魯昭侯為夫人,築臺以賓之,故俗謂之女郎臺。臺上有井。汝水,西南自蔡州新蔡縣界流入,東南入淮。即巢父飲牛之所。細陽城,漢為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北四十里。故任城,在縣北一里,陳將任蠻奴伐齊于潁水北岸,築城以圍汝陰。百尺堰,在縣西北一百里,司馬宣王討王淩至百尺堰。即此。

沈丘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舊九鄉,今四鄉。漢以丘名立寢縣,屬汝南。《魏書》云:“王淩欲興兵討

司馬宣王。宣王覺,自往襲淩。淩敗,懼,面縛丘頭。”隋開皇三年,于此置沈州。唐初州廢,以地併入汝陰縣。神龍二年,又析汝陰置沈丘縣,以隸信州,後廢信州,仍舊還潁州焉15。沈丘,在縣南一百步。《春秋》或作寢丘,因丘立縣。武丘,在縣東六十里,一名丘頭。司馬文王征諸葛誕屯兵于此,及陷夀春,斬誕。魏高貴鄉公改為武丘。武陰城,在縣東六十里。按《城冢記》云16:“周武王祭南嶽,迴至汝水西,野宿于武丘,夜夢,云築城在此,兼祭天地,可王七百年。遂城于武丘。”因名武陰。塼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司馬宣王使鄧艾于此置屯種稻,以備東南,築城圍、倉廩。小女水,在縣北。

潁上縣。東南一百七十里,舊十一鄉,今三鄉。本漢慎縣地,屬汝南郡。吴、魏之際,設關防,莫謹於此。隋大業二年,于今縣南故鄭城置潁上縣,以地枕潁水上游為名,仍隸潁州焉。唐武德元年,移於今理。關洲,在縣西南四十五里,《魏志》云:“司馬景王征毌丘儉17,使諸葛誕從安風津先至夀春。儉與弟秀藏水邊草中,安風津人張屬獲之。”即此洲也。荆亭城,在縣西南六十里。淮水,自西南汝陰縣界流入,去縣七十里,又東北入下蔡縣界。潁水,西自汝陰縣界流入,又東流入淮。慎縣故城,在今縣西北,與故甘城相近。故甘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西北。

萬夀縣。北九十里,五鄉。本汝陰縣百尺鎮也。國朝開寶六年十一月,分汝陰北五鄉為萬夀縣,以萬夀鄉為名。高貴鄉郭,在縣南七里。古老云,魏高貴鄉公所築。

【校勘】

蔡州

西平縣。總序。

後漢,戴封爲西平令。

按《後漢書》,戴封爲西華令。今非西平,然兩邑皆漢汝南屬縣也。

15州:原無,今據本卷“隋大業二年,于今縣南故鄭城置潁上縣,以地枕潁水上游為名,仍隸潁州焉”改。 16云:原無,今據四庫本補。

17毋:原作“母”,今據四庫本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