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3-12-26 来源:独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林桂平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09期

轰轰烈烈的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如浪潮一般涌了过来。这个浪潮只能迎,不能拒。那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此我浅谈一二。

一、把握新课程的性质,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不必过于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改的实验中,历史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在此过程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

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它具有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内在逻辑严密等特点,它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1 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解析其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人教版新教材单元设计依据不拘泥于《内容标准》,有所创新,内在逻辑严谨,真正体现古今贯通、中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联的新课程特色。比如《必修Ⅱ》,按新课标内容标准有八个专题,先是探究中国经济从古至今的演变,然后再来探讨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后探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由中国再世界然后中国融入世界这样一种编排体系。我们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体会编者的意图,解析各单元和每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附件部分也很有特色,大致包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等内容,给我们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必要时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必修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讲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节内容,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突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代中国朝代更替,但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在这里老师就应该给学生补补课。必修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曲折的含义,建议老师们补充一些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又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我认为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就是有关知识的衔接和历史兴趣的衔接。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经验做好这件事。

3 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指的是课程内容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其次,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能“套上枷锁去跳舞”。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自己要避免“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头脑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一个对外,应付检查开优质课耍弄教学手段;一个对内,“穿着新鞋走老路”。教师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等人生理想。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拓宽学科知识面,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②“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

社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高中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中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他们多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同时,他们对外部世界很敏感,很容易受到来自他人或自己的伤害。凡此种种,又使得当前的高中学生自尊、自立意识不断复苏,对自由、民主环境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在新课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教师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的知识量越来越多,但他们仍不能成为精通多学科和多领域知识的“通才”,也无法教给学生终生需要的各种知识;而当前的高中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不比教师差,有些方面知识的拥有量也不比教师少。因此,教师早已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源头,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教师可能拥有很多经典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忘我地工作;但对差异明显的每一个学生而言,这些不一定都有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