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的《中国近代史》本⼈今天终于看完了⼤陆的版本,相⽐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本⼈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盲⽬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常值得⼀看的书。
⾸先,这本书突破⼀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到了400年,成了⼀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个⼤历史观,看到⽆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位的因素。⽽这⼀点,向来是本⼈认为中国⼤陆⼀般⼈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崇拜,认为西⽅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
⽽这本书恰恰是在这⼀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于两种⽂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两种⽂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影响了历史本⾝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战争以及⼆次鸦⽚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并⾮从其主体出发,从⽽进⼊下⼀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的主体性。最后⼀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其领袖⽑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的⼀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的主动性。这⼀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这⼀命题之下。但是另⼀部分的解放,即个⼈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最近看到的⽐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的《中国⼤历史》侧重于介绍⼀种历史的观点,⽽⽐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这本书的确值得⼀读。
⾼中读书笔记800字⼆:《蛙》
说起来有点⼉惭愧,今早读完的莫⾔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部书籍。就是这样⼀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
作为⼀本“新世纪和谐⽂学”的代表作,莫⾔花了⼤半笔墨描写了⼀个⾼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医⽣——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彩的⼈⽣经历。⽽记叙这样⼀个鲜为⼈知的⾝份,⼜能微⾔⼤义,通过“姑姑”内⼼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堕落,⼈内⼼的⽭盾变化,⽆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的成功。
书本的题⽬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联系到⼀块⼉去的。但莫⾔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先,蛙和“娃”读⾳相同,⽽主⼈公“姑姑”从⼀个受⼈敬重、⼈见⼈爱的“送⼦娘娘”到计划⽣育实施后,被⽆数⼈唾骂和诅咒的“*魔头”,说到底,她的⼀⽣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这让后期的“姑姑”⼀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就被⾃⼰扼杀在⼦宫⾥孩⼦,⽴刻变得⽑⾻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说的那样:我的双⼿,⼀半是芳⾹,⼀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常鲜明,⼀个敢作敢当,雷厉风⾏的⼥⼦。她是⼀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针战略,甚⾄为了这⼀点,牺牲了⾃⼰的声誉,⽢⼼被他⼈唾骂。“姑姑”强⾏让张拳的⽼婆、让蝌蚪的妻⼦王仁美,让陈⿐的妻⼦王胆强⾏去做⼈流的⼀幕幕,⾄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个泯灭⼈性的⼈,她爱孩⼦,喜欢⾃⼰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寻常⼈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命到扼杀新⽣命,“姑姑”内⼼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计划⽣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所以,我也时常陷⼊沉思,“姑姑”到底有没有错,她在晚年时的内疚、失眠,罪魁祸⾸到底是谁。是那些思想愚昧,重男轻⼥的农村⼈,是“计划⽣育”⽅针的制定者,还是执着的、不讲情⾯的姑姑本⾝?还是三者都有⼀定的成分掺杂其中。⽽可怜的“姑姑”,却显然是错⽣了⼀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国家政策和家族利益冲突对⽴的代罪⽺和牺牲品。没错,她的选择是“反政策”的,但谁⼜能说政策本⾝不是呢,谁⼜能说明知这个政策还怀着侥幸⼼理偷⽣的男⼈⼥⼈不是呢?
⾼中读书笔记800字三:《激荡三⼗年》
这段时间⾥,我沉浸在这本《激荡三⼗年》中久久不能⾃拔。作者吴晓波先⽣站在国际视野的⾼度,透过民间观察的⾓度,⽤真实和*相交融的优美⽂字,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描述⼿法,将⼀部改⾰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清晰地呈现在读者⾯前,客观、全⾯、细致、⽣动地再现了⼏代企业家在历史创造中的*与迷惘、喜悦与伤痛、成功与没落、经验与教训。 “这是⼀个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借⽤这样⼀句颇为⽭盾的话语可能的确反映了1978到2008中国改⾰开放三⼗年的历程。
作者按照编年的体例介绍了改⾰开放三⼗年每年出现的重要事件或现象,并归纳出这些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并在每年都附上⼀个典型的案例介绍,如⼴为⼈知的禹作敏倒台、健⼒宝的沉寂等。可以说颇有当代中国经济资治通鉴的感觉。作者以尖锐的视⾓帮我们概括了中国这三⼗年这样⼀个发展模式。
改⾰开放早期、初期,在国家呵护和政策扶植下⼀批国营企业拔地⽽起,茁壮成长,但当时代渐渐步⼊改⾰开放成长期后,国家开始放⼿这些溺爱的“孩⼦”时,他们开始掉队了,他们原有的市场开始不断遭到⾃主能⼒更强的民营企业和私有企业的猛烈蚕⾷,有些国企甚⾄砰然倒下。这10多年间,国营企业、私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公司的兴衰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有强烈的政府和民营资本博弈的⾊彩,改⾰之前,政府掌握了基本上所有的经济资源,⽽改⾰便是让民营资本⼀步步向国有经济领域发起进攻,这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挣扎,于是便有了书中⼀个⼜⼀个的故事。
中国企业的三⼗年历程,有多少激动⼈⼼的辉煌,就有多少令⼈揪⼼的陨落。过去我们讲,“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但现在我们发现,中国绝⼤多数的企业只能各领风*三五年,⼀时风光⽆限,不久就销声匿迹。即便是⼀些巨型企业,也难以幸免地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泰坦尼克现象”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正是在这个*年代中,中国企业界和企业家形成了⼀种⾮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涌动在*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资和扩张冲动,上演了⼀出令世界瞩⽬的中国企业崛起⼤戏,可也正是这种过度泛滥的*把中国的市场推向了新的⽆序和盲动,使如今的中国市场呈现出⾮线性的迷乱态势。更要时刻警觉的是,⼀旦我们因盲⽬⾃信、⾃我膨胀、急功近利⽽丧失理性,就有可能撞上那⾜以令船毁⼈亡的冰⼭⼀⾓。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两个道理,时势造企业,识时务者为俊企业,在中国特定的国情背景下,事业要有所成就,⼀定要及时关注中央的政策⾛向,把握历史的风向,因为根据“丛林法则”——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的种群,⽽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只有能够不断适应政策及时代变化的企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长盛不衰。企业这样,⼈亦如此!
读罢《激荡三⼗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浪花淘尽英雄。是⾮成败转头空。”三⼗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段,但由于处在改⾰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在历史的机遇⾯前,有⼈窥见先机,⼀跃⽽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随改⾰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他们以⾃⼰的勤勉、奋⽃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写英雄的历史。作者的写作⽬的绝不是简单地为这段⾼歌猛进同时⼜充满曲折的30年商业史*,恰恰相反,他正是要⽤饱醮*的笔触,“在事实和理性的层⾯上抽丝剥茧”,为我们揭⽰“⼀个空前复杂⽽⼤半⾯⽬未清的时代”。同时也告诫我们,在进⼊改⾰发展事业的“深⽔区”,更要摒弃早已泛滥的*和“⾃我崇拜的热焰”,以⼀种更理性的思想状态,更良好的职业操守、更奋发的拼搏精神,努⼒⾛向希望的春天,真正成就企业的不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