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1
目 录
前言 ................................................................. 4 1 概述 .............................................................. 5
1.1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 5
1.1.1评估目的 ............................................... 5 1.1.2评估原则 ............................................... 5 1.1.3评估内容 ............................................... 5 1.2 评估依据 ..................................................... 6
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6 1.2.2 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7
2 工程概况 ........................................................... 4
2.1 项目背景 ..................................................... 4 2.2 合同段概况 ................................................... 7
2.2.1合同段桥梁工程概况 ..................................... 8 2.3 地形地貌 ..................................................... 6 2.4 气候、气象 ................................................... 6 2.5 水文 ......................................................... 7 2.6 沿线不良工程地质 ............................................. 8 2.7 地震 ........................................................ 10 3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 13
3.1 风险评估过程 ................................................ 13 3.2风险评估方法 ................................................ 15
3.2.1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 15 3.2.2 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 17 3.2.3 其它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 17
4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 24
2
4.1 朱家浜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25 4.2 苏宇圩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27 4.3 姬家湾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29 4.4 划船港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28 4.5 利丰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30 4.6 茅家浜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35 4.7 青云跨线桥总体风险评估 ...................................... 37 4.8 药师浜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36 4.9 乌家河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 42
4.10 桥梁工程总体体风险评估汇总 ................................. 45 5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 .............................................. 45
5.1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 45 5.2 风险辨识 .................................................... 46 5.3 风险分析 .................................................... 48 5.4 风险估测 .................................................... 58 5.5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 62
5.5.1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评定 .................................. 62 5.5.2 预应力张拉作业 ........................................ 56 5.5.3 重大风险源汇总 ........................................ 57
6 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 58
6.1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 58
6.1.1现场管理 .............................................. 58 6.1.2安全防护 .............................................. 63 6.1.3 教育培训 .............................................. 66 6.2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 67
6.2.1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应力张拉事故 .......................... 67
7 评估结论 .......................................................... 68
7.1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 68 7.2重大风险源存在部位及方式 .................................... 68
3
7.3评估结果分析 ................................................ 68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强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组织开展了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确保本项目桥梁施工安全、有序推进,我项目部以业务管理骨干为基础,成立了专项评估小组。经过半个多月,评估小组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相关要求,针对本项目桥梁工程作业单元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源,分别进行了总体和专项风险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评估结论。
4
1 概述
1.1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1.1.1评估目的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降为最少。
本次评估目的是在对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本项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1.1.2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XX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施工图设计》、《XX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1.1.3评估内容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5
1.1.3.1总体风险评估
桥梁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1.1.3.2专项风险评估
当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次评估重点是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项目建设中的桥梁工程,通过逐一总体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的桥梁工程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
1.2 评估依据
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9】第25号<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1号,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6
《关于展开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施工图设计》(全册)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2.2 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公路技术标准》(JTG B01-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风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JTJ 004-8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C30-200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背景
某某公路工程北接苏州市友新路,经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跨东太湖连接松陵、菀坪、横扇、震泽、桃源等主要乡镇,至苏浙省界,是太湖东岸地区与浙江嘉兴之间重要的省际交通干线。目前,苏震桃公路北段(起点~太浦河南段)作为与S230共线段已建成
7
通车,本次新建路段为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太浦河南~终点段)。
作为服务于地方的一级公路,苏震桃公路的建设将极大缓解S227的车辆饱和度,并与苏州北面的苏虞张一级公路南北呼应,对促进苏州、吴江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情况多变,路线平纵设计、通道、涵洞、桥梁及互通式立交等位置确定受诸多因素影响。总体设计合理运用路线平纵面设计指标,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条件、道路、河流、渠道等实际情况及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路线线位和结构物位置,使路线平纵面设计流畅,结构物位置合理,以相对经济的工程造价,取得尽可能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和提供较高的服务水平。
本项目为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26米。项目起点桩号K24+885.695,位于吴江市太浦河南四方圩村东,接苏震桃公路吴江北段(230省道共线段)终点;终点桩号K50+300,终点止于京杭运河桥北侧,对接桐乡市境内规划道路桐乡至莲都公路(桐乡至乌镇段);路线全长25.414km。
2.2 合同段概况
本合同段路线总的走向是由北向南布设,起于长湖申线桥头K35+027,路线向南经慈溪变电站东、朱家浜西、匠人浜东、孟家浜东、茅家浜西、跨越青云社区东,然后路线向南经药师坪西、川泾港西、乌家桥东,止于青云中学东侧K44+000处。
本标段主线路基长8.73Km,其中桥梁长度0.949Km/9座。 2.2.1合同段桥梁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有桥梁9座,分别为:
(1)、朱家浜中桥,中心桩号K36+312.9,孔径3×20m,交角右偏105°,桥长64.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2)、苏宇圩中桥,中心桩号K36+757,孔径5×16米,交角右偏135°,桥长84.02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3)、姬家湾中桥,中心桩号K37+699,孔径3×16m,交角右偏80°,桥长52.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4)划船港中桥,中心桩号K38+466,孔径3×22m,交角右偏85°,桥长70.52m。
8
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5)利丰中桥,中心桩号K39+469,孔径3×16m,交角右偏120°,桥长52.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6)茅家浜中桥,中心桩号K40+211,孔径3×16m,交角右偏120°,桥长52.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7)、青云港跨线桥,中心桩号K41+099,孔径4×22+2×20+22+2×30+10×22m,交角80°,桥长434.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装配式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肋式台、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8)、药师浜中桥,中心桩号K42+614,孔径3×16m,交角90°,桥长52.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9)、乌家河中桥,中心桩号K43+029,孔径3×16m,交角90°,桥长52.52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柱式墩、桩基础。
2.3 地形地貌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海拔高度一般为0~1米,自西向东微微倾斜。多湖塘分布,河港沟塘纵横通连,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区。路段主要分布在鱼塘、稻田内。
2.4 气候、气象
某某市横跨二个自然地貌单元,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据苏州市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历年来平均气温为15.70℃,一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3.10℃,极端最低气温-9.80℃(1958年1月16日),七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8.90℃,极端最高温度38.80℃(1978年1月16日),一般自11月中旬为无霜期,无霜期达250天左右。
项目区内降水量比较充沛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128.9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161.70毫米(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仅为775.40毫米(1979年),年雨期130天左右;一年中降水量分配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一月份降水量最小,仅为年降水量的3.90%左右。最大日降水量高达343.10毫米(1962年9月6日)。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而秋
9
末冬初多阴雨。连阴雨、冰雹、台风等农作物自然灾害间有出现。
项目区平均相对湿度在76%以上,蒸发量的变化受湿度、气温及气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322.60毫米。
2.5 水文
2.5.1地表水
项目区内地表水系极为发育。主要有太湖及规模大小不等的河沟渠,同属太湖水系,组成有机相连的水网。
由于本项目沿线跨越众多河及圩区,道路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百年一遇洪水位。 2.5.2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等,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微承压水,其特征如下:
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主要分布二层含水层,特征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该含水层由全新统的浅部粘性土组成,潜水位埋深0.30~1.50米,迳流条件及富水性差,水化学类型为HCO3(σ0)-CaNa型,单井涌水量5-10吨/天。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地表水体及大气降水的渗入。排泄主要以蒸发及侧向迳流为主,其次是人工开采等。根据地道区附近所采集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判定:本路段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2)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该含水层由全新统亚砂土或粉砂组成,厚度不均,富水性一般,单井涌水量100-500吨/天,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是主要补给方式,深部含水层越流和人工开采是主要的排泄方式。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孔隙承压水的矿化度小于1g/L,多为HCO3(σ0)-CaNa型,桥址区承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6 沿线不良工程地质
在勘探揭露的深度范围内,地道区地层较为简单,评述如下:
2.6.1、K35+300-36+000段:软土岩性为淤泥、淤泥质黏土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3.50~7.10米,顶板埋深米0.60-3.90米,底板埋深6.80-8.40米,天然含水量38.5-84.2%,天然孔隙比1.044-2.377,液性指数1.09-2.68,压缩系数α
10
0.1-0.2=0.56-2.6Mpa-1,压缩模量Es=1.1-3.4MPa,qc0.27-0.36Mpa,fs=7.6-8.4KPa。
2.6.2、K36+000-K37+710段:软土岩性为淤泥、淤泥质质黏土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6.60~11.80米,顶板埋深米1.10-2.80米,底板埋深8.80-13.10米。天然含水量39.0-97.0%,天然孔隙比1.074-2.660,液性指数1.03-2.22,压缩系数α0.1-0.2=0.62-3.28Mpa-1,压缩模量Es=0.9-3.2MPa,qc=0.27-0.36Mpa,fs=7.6-8.4KPa,流塑。
2.6.3、K37+710-K38+630段:软土岩性为淤泥、淤泥质黏土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14.00~25.40米,顶板埋深米1.70-2.70米,底板埋深16.00-27.40米,天然含水量36.1-65.3%,天然孔隙比1.015-1.867,液性指数1.07-2.95,压缩系数α0.1-0.2=0.65-1.80Mpa-1,压缩模量Es=1.3-3.9MPa,qc=0.3-0.67Mpa,fs=5.6-10.3KPa,流塑。
2.6.4、K38+630-K40+080段:软土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6.90~9.70米,顶板埋深米0.00-3.00米,底板埋深9.00-11.90米,天然含水量35.6-82.9%,天然孔隙比1.004-2.326,液性指数1.03-2.64,压缩系数α0.1-0.2=0.56-2.65Mpa-1,压缩模量Es=1.1-4.4MPa,流塑。
2.6.5、K40+080-K40+251.80段:软土岩性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单孔揭露,分布于路段地表,底板埋深3.60米,天然含水量35.8-42.0%,天然孔隙比1.036-1.158,液性指数1.02-1.22,压缩系数α0.1-0.2=0.53-0.74Mpa-1,压缩模量Es=2.6-3.4MPa,流塑。
2.6.6、K40+251.80-K41+028段:该路段分布三层软土,第一层Q4al+l Ⅴ1+24-1连续分布,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 厚度为1.90~2.40米,顶板埋深米0.60-4.20米,底板埋深2.50-4.70米, 天然含水量42.8-49.4%,天然孔隙比1.182-1.385,液性指数1.67-1.86,压缩系数α0.1-0.2=0.57-0.62Mpa-1,压缩模量Es=3.4-3.6MPa,qc=0.42-0.43Mpa,fs=10.7-12.6KPa,流塑;第二层Q4al+l Ⅴ14分布于K40+251.80-K40+535段,由静探揭露, qc=0.75MPa,fs=10.9KPa,流塑;第三层Q4al+l Ⅴ1+24-2连续分布,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2.70~8.00米,顶板埋深米9.80-12.40米,底板埋深14.30-17.80米,天然含水量35.6-42.3%,天然孔隙比1.010-1.174,液性指数1.27-1.75,压缩系数α0.1-0.2=0.5-0.72Mpa-1,压缩模量Es=2.6-5.0MPa,qc=0.67-0.75Mpa,fs=14.3-14.6KPa,流塑,qc=0.21-0.50Mpa,
11
fs=7.10-19.20KPa,流塑。
2.6.7、K41+028-K43+300段:该路段分布二套软土,第一套Q4al+l Ⅴ1+24-1分布于K41+028-K41+380段及K42+640-K43+300段,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 层厚0.50-3.20米,顶板埋深米0.00-1.20米,底板埋深1.70-3.30米,天然含水量39.0-97.8%,天然孔隙比1.081-2.777,液性指数0.65-1.62,压缩系数α0.1-0.2=0.63-2.50Mpa-1,压缩模量Es=1.1-3.8MPa,qc=0.30-0.38Mpa,
fs=9.9-10.0KPa,流塑;第二套Q4al+l Ⅴ1+24-2连续分布于全路段,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厚16.80-24.60米,顶板埋深米0.00-7.20米,底板埋深21.80-27.70米,天然含水量35.4-62.6%,天然孔隙比1.003-1.752,液性指数1.06-2.61,压缩系数α0.1-0.2=0.52-1.78Mpa-1,压缩模量Es=1.3-3.8MPa,qc=0.42-0.89Mpa,fs=6.6-15.4KPa,流塑。
2.6.8、K43+300-K44+000段:该路段分布二套软土,第一套Q4al+l Ⅴ1+24连续分布,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 层厚1.30-1.35米,顶板埋深米1.30-1.40米,底板埋深2.65-2.70米,天然含水量57.1%,天然孔隙比1.618,液性指数1.11,压缩系数α0.1-0.2=1.37Mpa-1,压缩模量Es=1.75MPa,qc=0.32-0.73Mpa,fs=0.9-24.6KPa,流塑;第二套Q4al+l Ⅴ1+24-2连续分布,岩性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厚13.50-15.70米,顶板埋深米10.70-12.20米,底板埋深24.70-27.20米,天然含水量37.1-45.4%,天然孔隙比1.027-1.247,液性指数1.22-1.74,压缩系数α0.1-0.2=0.60-0.81Mpa-1,压缩模量Es=2.45-3.27MPa,qc=0.83-0.89Mpa,fs=14.6-16.0KPa,流塑。
2.7地震
根据多年来的史料记载,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49次,5级以上地震9次,1731年11月甪直附近发生过5级地震,1964年12月19日,太湖冲山岛发生过4级地震,1965年2月在望亭附近发生3级地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北西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为0.35,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
12
3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3.1 风险评估过程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以下简称《指南》)所作的明确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1)成立专项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小组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
(2)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和标准,了解同类工程的事故情况;
(3)现场查勘评估对象的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收集工程建设有关资料。 2、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3、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4、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 分解施工作业程序;
(2)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
(3)对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 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监控、预警措施及应急预案。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程序见图3-1-1。
13
3-1-1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
前期准备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选择评估方法 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提出评估对策措施建议 得出评估结论 编制评估报告
14
图
3.2风险评估方法
3.2.1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指南》推荐的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本项目共有桥梁9座,对照下表分值标准进行逐一评估。
表3-2-1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A1) LK<150米或L>1000米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A2)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气候环境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1-3 4-6 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冻土、膨胀性岩土、软土等。 3-5 1-2 0-1 6-8 应结合各地工程建设经验及水平,综合判定,其中拱桥应按高限取值。 标准分值 说明 0-1 4-6 应结合施工工艺特征2-3 0-1 15
综合判定。 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地形地貌条件(A4〉 要区域 山岭区:一般区域 平原区 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1级-3级 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4级-6桥位特征(A5〉 级 跨江、河、海湾: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施工工艺成熟度(A6〕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4-6 应结合勘察资料,综合0-3 0-1 4-6 判定。 2-3 跨线桥应综合考虑交0-1 叉线路的交通量状况。 3-6 2-3 0-1 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A1+A2+A3+A4+A5+A6,其中, A1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 A2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 A3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 A4指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所赋分值; A5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 A6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
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数值应取整数。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
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下表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表3-2-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等级 等级Ⅳ (极高风险〕
计算分值R 14分及以上 16
等级Ⅲ(高度风险) 等级II (中度风险) 等级I(低度风险) 8-13分 5-8分 0-4分 对总体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工程,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评估小组应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工程,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3.2.2 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专项风险评估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前,首先,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 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从而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其次,按照《指南》推荐的指标体系法评估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对照风险可接受准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专项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源普査、辨识、分析,并针对重大风险源进行估测、控制。
本项目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一般分解到分项工程,如下表。
表3-2-3 本项目桥梁工程主要分项工程
序号 1 2 3 4 5 6 7 施工作业活动 钻孔灌注桩施工 基坑开挖 系梁施工 立柱、盖梁施工 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架设 外购小箱梁架设 桥面系施工
17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本项目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见下表。
18
表3-2-4本项目桥梁工程主要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 坍塌 施工作业 钻孔灌注桩 墩柱盖梁施工 模板、支架安装与拆除 钢筋工程作业 预制预应力空心板 汽吊安装作业 桥面施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触电 淹溺 车辆伤害 中毒窒息 容器爆炸
19
3.2.3 其它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1、鱼刺图法
图3-2-1鱼刺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鱼刺图法即为因果图分析法,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原因可能导致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由于因果分析图形状象鱼刺,所以又称为鱼刺图。它由结果、原因和枝干三部分组成。
结果:表示期望进行改善、追查和控制的对象。 原因:表示对结果可能施加影响的因素。
枝干:表示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中央的枝干为主干,用双箭头表示。从主干两边依次展开的枝干为大枝(大原因即直接原因),大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中枝(间接原因),中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小枝(造成间接原因的上一层原因),用单箭头表示。
在一个系统中,下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上一阶段的原因造成的。用鱼刺图(因果图分析)法,通过一张图,可把引起事故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直观地表述出来,用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研究预防事故的措施。 2、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施工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
20
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为1,表示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分值为2,表示不经常,但有可能发生;分值为3,表示很有可能;分值为4,表示完全可以预料,必定要发生。
(2)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为1,表示人员极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每月还不到一次;分值为2,表示每月多于1次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3,表示每天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4,表示长时间持续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3)C—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值为1,表示人员受轻伤,经济损失很小;分值为2,表示人员受重伤,有一定及经济损失;分值为3,表示一人死亡,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分值为4,表示数人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根据施工经验,风险分值划分为4级:D≥27,风险级别为1;16≤D<27,风险级别为2;8≤D<16,风险级别为3;D<8,风险级别为4。其中,风险级别为1、2级的属于重大风险源,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点控制;风险级别为3、4级的为一般风险源,用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和控制即可。
3、重大风险源的风险估测采用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程度及专项风险等要素的等级划分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2-5,其中P=R×γ,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
表3-2-5桥梁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
计算分值P P≥14分以上 6≤P<14 3≤P<6分 P<3 等级描述 等级IV(很可能) 等级Ⅲ(可能) 等级Ⅱ(偶然) 等级Ⅰ(不太可能) 等级 4 3 2 1 R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赋予分值; γ为折扣系数,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M相关联,具体情况如表3-2-6所示。
21
表3-2-6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M 折减系数γ M>12 1.2 9≤M≤12 1.1 6≤M≤8 1 3≤M≤5 0.9 0≤M≤2 0.8 其中M=A+B+C+D+E+F+G+H,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如表3-2-7所示。
表3-2-7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三级 3 二级 2 总包企业资质A 一级 1 特级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无资质 1 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 业资质B 有资质 0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发生过较大事故 2 历史事故情况C 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情况。 未发生过事故 0 无经验 2 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作业人员经验D 经验不足 1 的工程经验考虑。 经验丰富 0 不足 2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从\"三类人\"的持证、在岗情况考基本符合规定 1 E 虑。 符合规定 0 安全投入F 不足 2
22
基本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不符合合同要求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理G 符合合同要求 可操作性较差 专项施工方案H 可操作性一般 可操作性强 1 0 2 1 0 2 1 0 (2)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标准
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
1)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表3-2-8所示。
表3-2-8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等级 定性描述 1 一般 2 较大 3 重大 4 特大 人员死亡(含失 3≤员死亡(含失踪) 10≤人员死亡(含失人员死亡(含失踪)人员伤亡 踪)人数<3或重人数<10 或10≤踪)人数<30 或50人数≥30 或重伤人伤人数<10 伤人数<50 ≤伤人数<100 数≥100 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等级标准如表3-2-9所示。
表3-2-9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等级 定性描述 经济损失(万元) 1 —般 Z<10 2 较大 10≤Z<30 3 重大 30≤Z<100 4 特大 Z≥100 3)专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23
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I级)、中度〔II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如表3-2-10所示。
表3-2-10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严重程度等级 可能性等级 很可能 可能 偶然 不太可能 4 3 2 1 一般 1 高度Ⅲ 中度Ⅱ 中度Ⅱ 低度Ⅰ 较大 2 高度Ⅲ 高度Ⅲ 中度Ⅱ 中度Ⅱ 重大 3 极高Ⅳ 高度Ⅲ 高度Ⅲ 中度Ⅱ 特大 4 极高Ⅳ 极高Ⅳ 高度Ⅲ 高度Ⅲ 4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本标段的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进行桥梁的整体风险安全等级评估。
24
4.1 朱家浜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1朱家浜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6-8 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LK<150米或L>1000米 (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4-6 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A2)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1-3 安全及进度 1-2 0-1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地貌类型,水网发育,地形平坦开阔。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 地层结构比较复杂,但层位较稳定,适宜建桥。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 气候环境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4-6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2 3-5 大为20m预制预心空板梁。 全桥总长64.52m,桥跨布置3×20m,单跨最1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分值
25
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 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雷阵雨,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桥位特征(A5〉 陆地 施工工艺成熟度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A6〕 跨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山岭区 一般区域 4-6 0-3 0-1 4-6 2-3 0-1 3-6 2-3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0 跨小河、无航道,且未跨线桥〔公路、铁路0 等)及其他特殊桥。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人1 0-1 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5
26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朱家浜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4.2 苏宇圩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2苏宇圩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6-8 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LK<150米或L>1000米 (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4-6 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A2)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1-3 安全及进度 性。 场区未发现活动断裂存在,属于较稳定区,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 宜于建桥 气候环境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4-6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2 开阔平坦,地表开阔平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0 1-2 0-1 桥址区地貌类型属于太湖低洼湖荡区,地表3-5 最大为16m预制预心空板梁。 全桥总长84.02m,桥跨布置5×16m,单跨1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分值
27
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 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末秋初多雷阵雨,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桥位特征(A5〉 陆地 施工工艺成熟度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A6〕 跨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山岭区 山岭区:一般区域 4-6 0-3 0-1 4-6 2-3 0-1 3-6 2-3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0 跨小河、无航道,且未跨线桥〔公路、铁路0 等)及其他特殊桥。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人1 0-1 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4
28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苏宇圩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4.3 姬家湾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3姬家湾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6-8 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LK<150米或L>1000米 (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4-6 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A2)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1-3 安全及进度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气候环境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0-1 4-6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2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育,地形平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1 混凝土无侵蚀性。 地层结构比较复杂,但层位较稳定,适宜建桥. 1-2 0-1 3-5 16m预制预心空板梁。 桥总长52.52m,桥跨布置3×16m单跨最大为1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分值
29
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 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雷阵雨,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桥位特征(A5〉 陆地 施工工艺成熟度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A6〕 跨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山岭区 一般区域 4-6 0-3 0-1 4-6 2-3 0-1 3-6 2-3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0 跨小河、无航道,且未跨线桥〔公路、铁路等)0 及其他特殊桥。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人员1 0-1 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5
30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姬家湾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4.4 划船港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4划船港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6-8 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LK<150米或L>1000米 (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4-6 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A2) 安全及进度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气候环境条件(A3〉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0-1 4-6 2-3 1-3 地层结构比较复杂,但层位较稳定,适宜建桥.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2 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 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1-2 0-1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育,地形平3-5 22m预制预心空板梁。 桥总长70.52m,桥跨布置3×22m单跨最大为1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分值
31
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雷阵雨,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山岭区 地形地貌 条件(A4〉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桥位特征(A5〉 陆地 施工工艺成熟度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A6〕 跨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0-1 4-6 2-3 跨等外级航道。 0-1 3-6 2-3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人1 1 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一般区域 0-3 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0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4-6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0-1 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6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划船港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32
4.5 利丰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5利丰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6-8 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LK<150米或L>1000米 (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4-6 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A2) 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气候环境台风等) 条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 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33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分值 桥总长52.52m,桥跨布置3×16m单跨3-5 最大为16m预制预心空板梁。 1-2 0-1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育,地形平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3 地层结构比较复杂,但层位较稳定,适0-1 4-6 风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2 宜建桥。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1 1 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而秋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山岭区 地形地貌条件(A4〉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跨江、河、桥位特征海湾 (A5〉 陆地 施工工艺成熟度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A6〕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5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利丰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34
4-6 0-3 0-1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0 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一般区域 4-6 2-3 0-1 3-6 2-3 0-1 工。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1 跨小河、无航道,且未跨线桥〔公路、0 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4.6 茅家浜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6茅家浜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6-8 跨径LK(总长L) 建设规模LK<150米或L>1000米 (A1)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釆空区、4-6 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质条件(A2)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1-3 安全及进度 场区未发现活动断裂存在,属于较稳定区,宜于建桥。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1 气候环境条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4-6 风等) 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2 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0 1-2 0-1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育,地形平坦,3-5 预制预心空板梁。 桥总长52.52m,桥跨布置3×16m单跨最大为16m1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分值
35
件(A3〉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3 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雨,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地形地貌条件(A4〉 山岭区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一般区域 平原区 通航等级1级-3级 4-6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0 0-3 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0-1 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4-6 2-3 0-1 3-6 2-3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跨小河、无航道,且未跨线桥〔公路、铁桥位特征(A5〉 跨江、通航等级4级-6级 河、海湾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陆地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路等)及其他特殊桥。 0 施工工艺成1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的施工。 熟度(A6〕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4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茅家浜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36
4.7 青云跨线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7青云跨线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评分类标准 估指标 准分值 标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分值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6-8 建设规模(A1) 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LK<150米或L>1000米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4×22+2×20+22+2×30+10×22m,桥3-5 长434.52m,20m、22m预应力空心板,30m1-2 0-1 37
估 2 预应力小箱梁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4-6 石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质条件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A2)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4-6 雪、台风等) 气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候环境显著 条件(A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2-3 0-1 1-3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育,地形平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0 场区未发现活动断裂存在,属于较稳定区,宜于建桥。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 地山岭形地貌区 条件(A4〉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4-6 域 一般区域 平原区 0-3 0-1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区 0
38
跨桥位特征(A5〉 陆地 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1级-3级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4-6 2-3 0-1 3-6 跨等外级航道、跨县道(二级公路) 4 特殊桥 施工工艺用,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成熟度(A6〕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9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青云跨线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II级,需进行专项评估。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似桥梁的施工。 1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国内有相关应4.8 药师浜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8药师浜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39
评评分类标准 估指标 准分值 标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分值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6-8 建设规模(A1) 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桥长52.52m,3×16m,16m预应力LK<150米或L>1000米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4-6 地质条件(A2) 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1-3 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气候环境条件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4-6 台风等)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2-3 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2 场区未发现活动断裂存在,属于较0-1 稳定区,宜于建桥。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育,地形平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0 3-5 空心板。 1-2 0-1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1 估
40
(A3〉 著 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1 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地形地貌条件山岭区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一般区域 平原区 4-6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0 0-3 东南侧,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0-1 坦区 4-6 2-3 0-1 3-6 跨小河、无航道 0 (A4〉 跨桥位特征(A5〉 陆地 殊桥 施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1级-3级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2-3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施工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1 成熟度(A6〕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的施工。
41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4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药师浜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4.9 乌家河中桥总体风险评估
表4-9乌家河中桥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
评评分类标准 估指标 准分值 标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分值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6-8 建设规模(A1) 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桥长52.52m,3×16m,16m预应力LK<150米或L>1000米 100米≤L≤1000米或40米≤LK≤150米 L<100米或LK<40米 3-5 空心板。 1-2 0-1 1 估
42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4-6 流、釆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 地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质条件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A2)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4-6 台风等) 气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候环境著 条件(A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2-3 0-1 1-3 桥址区属冲湖积平原区,水网发育,地形平坦,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0 性。 场区未发现活动断裂存在,属于较稳定区,宜于建桥。 项目区东临海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的特点,气候十分宜人。春末夏初多梅雨,夏季屡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0-1 而秋末冬初多阴雨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2 地形地貌条件山岭区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一般区域 平原区 4-6 项目区处于吴江市南,太湖0 属于冲湖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处于广阔的洼地堆积区,0-3 东南侧,0-1 坦区 (A4〉
43
跨桥位特征(A5〉 陆地 江、河、海湾 通航等级1级-3级 通航等级4级-6级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4-6 2-3 0-1 3-6 跨小河、无航道 0 殊桥 施工工艺术、施工人员大部分都参与过类似桥梁成熟度(A6〕 根据桥梁工程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计算风险值R: R=A1+A2+A3+A4+A5+A6=4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乌家河中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级,无需进行专项评估。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1 的施工。 1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2-3 施工工艺十分成熟,本项目的技
44
4.10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汇总
本次总体评估的9座桥梁中,风险等级属于高度风险的有1座,为青云跨线桥,需要开展专项风险评估;余下4座桥梁的风险等级属于中度风险,4座桥梁风险等级属于低度风险。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表4-10桥梁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评估分值 桥梁名称 R=A1+A2+A3+A4+A5+A6 朱家浜中桥 苏宇圩中桥 姬家湾中桥 划船港中桥 利丰中桥 茅家浜中桥 青云跨线桥 药师浜中桥 乌家河中桥 5 4 5 6 5 4 9 4 4 II(中度风险) I(低度风险) II(中度风险) II(中度风险) II(中度风险) I(低度风险 III(高度风险) I(低度风险) I(低度风险) 纳入专项评估范围 风险等级 备注 5 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
根据本报告第4.1节总体风险评估结果,评估组对总体风险等级达Ⅲ级及以上的桥梁分部工程进行专项风险评估,本标段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的桥梁工程为青云跨线桥。本章将从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三个方面对此桥梁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了全面评估。
5.1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青云跨线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单位)作业划分。划分细目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以及青云跨线桥施工组织设计文
45
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桥梁工程作业活动进行分解,熟悉单位作业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为方便对青云跨线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现将其施工主要作业活动分解如表5-1-1所示:
表5-1-1:青云跨线桥施工主要作业活动分解
序号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主要工序 钻机钻桩 钻孔灌注桩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混凝土灌注 立模 1 下部构造 系梁 钢筋 混凝土浇筑 支架搭设及立模 立柱、盖梁 钢筋 混凝土浇筑 张拉 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 立模 钢筋 混凝土浇筑 2 上部构造 板梁架设 小箱梁架设 板梁架设 小箱梁架设 立模 桥面系 钢筋 混凝土浇筑
5.2 风险辨识
风险源也称致险因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它的类型很多,一般从人、
46
机械、物料、施工方案及方法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通常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源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类致险因子的综合。为便于风险分析的开展,在列举风险源时以分项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对象所包含的单位作业实行“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对青云跨线桥施工作业程序的分解,经过现场调查、评估小组讨论、咨询等方式,结合《指南》中附录2《公路桥梁工程主要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简称《桥梁工程事故对照表》)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分析得出风险源普查清单如表5-2-1所示。
表5-2-1青云跨线桥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风险源 灌注桩施工 钢筋工程作业 混凝土工程施工 立柱、盖梁施工 预应力空心板预制与安装 汽吊架梁作业 跨县道作业 桥面系施工 判断依据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淹溺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爆炸 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起重伤害 坍塌、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跨县道施工) 坍塌、高处坠落 车辆伤害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
47
5.3 风险分析
根据风险源辨识结果,运用本报告第3.2.3节介绍的鱼刺图分析法,对上述青云跨线桥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分别确定了事故伤害对象、伤害程度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本次专项评估主要对灌注桩施工、钢筋工程作业、混凝土工程作业、立柱盖梁、汽吊架梁作业、跨二级县道作业、桥面系施工等各分项工程中单位作业潜在危险源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情况见表5-3-1。
48
表5-3-1青云跨线桥各分项工程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受伤人员潜作在的事故业内容 类型 人 人 伤 伤 亡 工具、堆放未戴安全帽;高物体打击 工作面;钻杆;钢丝绳; 落下√ 物、撞击 √ √ √ 平;无个人防护用物 品、用具 无护栏或护未戴安全帽,不灌注桩施工 高工作面 处坠落 机坠下 由钻√ √ √ √ 志;无个人防护用危险场所 品、用具 设备带病运接触、机械伤害 卷扬机;钻飞来物、撞机转盘 击 灵;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装置;注意力分散;操纵设备时带线制手49
伤害程度 伤害致险因子 方式 本他轻重死类型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地面不位人员抛物或乱堆杂栏损坏;无安全标系安全带;冒险进入忘记关闭设备;转;超负荷运转;忽视警告标志、信号;√ √ √ √ 保养不当;设备失操作错误;拆除安全
套 无安全标淹溺 水;其他(泥淹溺 浆池) √ √ √ √ 损坏;安全间距不够 注:应当特别重视职业病伤害; 工具、制品堆放不安全;无个物体打击 金属件;铸件;木材 落下√ 物、撞击 无防护罩;防护装置未在适应位置 钢筋工程作业 高工作面 处坠落 处坠落平地 由高√ √ √ 志;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机械强度不接触、机械伤害 机械;金属飞来物、撞件;电动手工具 击 置调整不当 送料速度过快;用手50
志;无护栏;护栏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上下同时作业;√ √ √ 人防护用品、用具;上方抛物;未戴安全帽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无安全标未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 忽视警告标志、够;设备带病运转;信号;操作错误;开√ √ √ √ 无防护罩;防护装关机未给出信号;供
代替夹具握持工件进行加工;拆除安全装置;注意力分散;冒险进入设备场所;设备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电气)未焊接机械;触配电箱;电动手工电 具;照明设备;水 强度不够 未穿焊接防护无个人防护灼焊接机械 烫 用品用具有缺陷 接件 安全间距不容器爆炸 乙炔;液氧;爆炸 压力容器 全 注:预防职业病伤害;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预防特种作业操作事故 √ √ √ √ 够;贮存方法不安理错误;使用明火 对易爆物品处灼烫 √ √ 用品、用具或防护手碰刚焊接完毕的焊服;未戴防护手套;触电 √ √ √ 电部分裸露;绝缘湿鞋接触带电元件 接地;电气装置带未穿安全鞋;湿手、未戴防护手套;
51
工作面;铸坍件(模板);其他塌 (混凝土) 掩埋 坍塌、√ √ √ 机械强度不√ 够;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工具、制品堆放不安全;无个工件紧固不牢;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临时支撑不牢固 违章堆放杂物;物体打击 钢丝绳;丝杠、光杠 落下√ 物、撞击 无防护罩;防护装置未在适应位置 帽 √ √ √ 人防护用品、用具;随意抛物;未戴安全混凝土工程施工 高处坠落 工作面;梯/支架 由高√ 处坠落平地 √ √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无护栏或护栏工件紧固不牢致支架失稳;不系安损坏;无安全标志;全带;奔跑作业;攀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无报警装开关机时未给出信号;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操作错误;供送料超速;安全装置失效;在起吊物下52
坐不安全装置 坍塌、起轮式起重机 掩埋、撞击、重伤害 落下物 √ √ √ 置;无安全标志; 安全间距不够;制动装置有缺陷;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
安全要求;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注: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预防特种作业操作事故 机械强度不坍塌 模板;其他(混凝土) 坍√ 塌、掩埋 构不合安全要求; 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安全坍立柱、盖梁 起轮式起重机 重伤害 撞击、落下物 塌、掩埋、 √ √ √ 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工具、制品堆间距不够;制动装置有缺陷;起吊重√ √ √ 够;设计不当,结作业、停留 工件紧固不牢;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临时支撑不牢固 开关机时未给出信号;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操作错误;供送料超速;安全装置失效;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未戴安全帽;工物体打击 金属件;其他(混凝土) 落下√ 物、撞击 √ √ 放不安全;无个人√ 防护用品、用具;无防护罩(安全件未紧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随意抛物
53
网);防护装置未在适应位置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高处坠落 工作面;梯/支架 由高√ 处坠落平地 √ 无护栏或护栏损√ 坏;无安全标志;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注:应当特别重视对起重作业的事故预防 绞轮;螺栓;工具、制品堆物预应力空心板预制与安装 高工作面 处坠落 处坠落平地 由高√ √ √ 志;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起轮式起重机 倾 √ √ √ 无报警装置;开关机时未给54
工件紧固不牢致支架失稳;不系安全带;奔跑作业;攀爬支架 未戴安全帽;工件未紧固;造成安全铸件(模板);钢丝绳;其他(混凝土) 落下√ √ √ √ 放不安全;无个人物、撞击 防护用品、用具 装置失效;随意抛物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无安全标未戴安全帽;不安全装束;失足跌落 体打击
重伤害 覆、坍塌、撞击、落下物 无安全标志;安全间距不够;制动装置有缺陷;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机械强度不出信号;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操作错误;供送料超速;安全装置失效;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拆装 忽视警告标志、够;设备带病运转;信号;操作错误;开张拉机具设机备出现故障;钢绞械伤害 线断裂 弹射 场地未隔离;钢绞线质量不合格或锈蚀 无安全标志;建筑物及构车筑物;其他(道路辆伤害 通行车辆行人) 撞、落下物 用具;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作业场未及时瞭望;注意力分散 55
接触、飞来物、√ √ √ √ 无防护罩;防护装 置调整不当;作业关机未给出信号;安全装置失效;拆除安全装置;注意力分散;冒险进入危险区域;未检查钢绞线质量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违章驾驶;防护装置设置不碰√ √ √ √ 当;无个防护用品、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所狭窄; 注:应当特别重视高空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无安全标建筑物及构跨车县道施辆伤害 工 轮式起重机 路配置不安全;作业场所狭窄; 无护栏或护高工作面 处坠落 处坠落平地 由高√ √ 栏损坏;无安全标√ 志;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桥接面系施工 机电动手工具 触、飞来物、械伤害 撞击 当;作业场地杂乱 装置;注意力分散 (电气)未触电 电动手工触电 具;配电箱;水 电部分裸露;绝缘鞋接触带电元件;私搭56
志;防护装置设置碰√ √ √ 撞、落下物 不当;无个防护用√ 品、用具;交通线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违章驾驶;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未及时瞭望;注意力分散 筑物;其他(道路通行车辆行人);失足;注意力不集中跌入坑洞 操作错误;开供无防护罩;送料速度过快;造成安√ √ √ 防护装置调整不全装置失效;拆除安全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湿手、湿√ √ √ √ 接地;电气装置带
强度不够 注:除以上事故类型,现场可能存在车辆伤害事故 私接
57
5.4 风险估测
1)风险估测方法选择
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算。综合评估可行性、直观性、难易度等因素考虑,评估组决定采用本报告第3.2.5节介绍的LEC评价法对青云跨线桥施工中各潜在事故类型进行风险估测。
2)量化分值标准
为了简化计算,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表5- 4-1、5- 4-2、5- 4-3所示。
表5- 4-1 事故发生可能性L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10 6 3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1 0.5 0.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表5- 4-2 人员暴露时间E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10 6 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分数值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年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5- 4-3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C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100 40 1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人以上死亡 3~9人死亡 1~2人死亡 分数值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严重 重大,致残 引人注意
58
根据公式D=LEC可以计算出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LEC评估结果(D值)分级如表5-4-4所示。
表5- 4-4 LEC法评估结果分级
D值 >320 160-320 70-16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值 20-70 <20 危险程度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3)风险估测
青云跨线桥LEC法风险估测计算结果如表5- 4-5所示。
表5-4-5 青云跨线桥LEC风险估测计算
作业内容 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灌注桩施工 坍塌 机械伤害 淹溺 物钢筋工程作业 体打击 高处坠落 风险估测(注:“\\”表示无此项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可能性L 3 人员暴露频率E 6 后果严重程度C 3 风险大小D 54 3 6 3 54 3 6 7 126 1 6 7 42 1 6 15 90 1 6 3 18 3 6 3 54
59
机械伤害 触电 灼烫 容器爆炸 坍塌 混凝土工程施工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 坍塌 起立柱盖梁施工 重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坍预应力空心板预制与安装 塌 物体打击 高1 6 3 18 3 6 1 18 1 6 1 18 3 6 7 126 1 10 7 70 3 6 1 18 1 6 3 18 1 6 7 42 1 6 15 90 1 6 15 90 6 3 3 54 1 10 15 150 1 10 7 70 3 3
6 6 15 3 270 54 60
处坠落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坍汽吊架梁作业 塌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桥面系施工 机械伤害 触电 1 6 15 90 3 6 15 270 1 6 3 18 1 10 7 70 3 6 3 54 3 6 3 54 1 6 7 42 1 6 15 90 根据表5-4-5中计算结果以及表5- 4-4中LEC法评估结果分级(D值>320时,事故风险等级为Ⅳ(极高风险);320≥D值≥160时,事故风险等级为Ⅲ(高度风险)),青云跨线桥作业内容中D值≥160的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列入重大危险源,进一步进行风险估测。下面将青云跨线桥重大危险源列举如表5-4-6所示。
表5-4-6 青云跨线桥重大危险源汇总表
风险估测 作业内容 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可能性L 预应力空心板物体打击 6 人员暴露频率E 6 后果严重程度C 7 风险大小D 风险等级 Ⅲ(高度风61
252
预制与安装 机械伤害 3 6 15 险) Ⅲ270 (高度风险) 最终,评估组确定预应力空心桥预制与安装易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
5.5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根据本报告5.4节所述,需要将青云跨线桥预应预制与安装施工列为重大风险源并进行评估。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标段评估组决定采用3.2.3节所述的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通过建立风险矩阵,根据对事故严重程度与事故可能性指标的综合评估,确定各专项风险等级,根据等级标准制定与本合同段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防控措施。 5.5.1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评定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施工总承包企业为江苏四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根据评估指南要求,评估组建立《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本合同段青云跨线桥施工安全管理评估各指标分值确定和M值计算如表5-5-1所示。
表5-5-1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
青云跨线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总包企业资质 A 专业及一级 特级 无资质
1 0 1 0 本桥无劳务分62
分类 三级 二级 标评准分值 估分值 3 2 具体说明 江苏四通路桥1 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 发生过重大事故 历史事故情况 C 未发生过事故 无经验 经验不足 经验丰富 不足 基本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不足 安全投入 F 符合规定 0 基本符合规定 0 2 1 0 2 1 0 2 1 发生过较大事故 发生过一般事故 3 2 1 有资质 0 包。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丰0 富,从事过的工程项目未曾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施工人员均持0 证上岗,施工经验比较丰富。 安全管理人员0 配备符合规定,且专门配备持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指挥部要0 求,结合现场施工实际,费用投入符合要求。 作业人员经验 D 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 E 机械设备配置 及管理 G 专项施工方案 H 不符合合同要求 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符合合同要求 可操作性较差 可操作性一般 可操作性强 2 机械设备配置1 0 2 1 0 专项施工方案0 由专业人员编制,可操作性强。 0 及管理符合合同要求。 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公式:M=A+B+C+D+E+F+G+H=1,对照表5-5-1,可得相应
63
折减系数γ为0.8。
表5-5-2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M M>12 9≤M≤12 6≤M≤8 3≤M≤5 0≤M≤2
5.5.2 预应力张拉作业
1)事故可能性评估
预应力张拉作业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及分值确定如表5-5-3所示
表5-5-3 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 评估指标 张拉机1 具 具设备 智能张拉式 预制场2 作业场所 地 高空作业 采用安3 安全防护网 全防护网作业 无安全防护网作业 4 张拉作专业技0-1 分类 油拉表读数张拉式 标准分值 1-3 2 油拉表读数张拉式 评估分值 说明 折减系数γ 1.2 1.1 1 0.9 0.8 0-3 2 3-6 在预制梁场张拉 0-1 1 1-3 0-1
1 有部分安全防护网作业,有警示标牌 专业技术 64
业人员 术人员 普通工人 1-3 1-3 0-1 0 人员张拉 5
张拉方式 后张法 先张拉 先张拉 则R=6, 综上可得,青云跨线桥预应力空心板施工事故可能性分值P=R×γ=6×0.8=4.8≈5,对照本报告3.2.5节要求,根据桥梁工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查表3-2-5,确定其事故可能性为等级Ⅱ(偶然)。
2)严重程度等级评定
对照本报告第3.2.3节表3-2-8、3-2-9要求,结合现场实际,经评估小组研究讨论认为,青云跨线桥空心板梁张拉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等级为一般,直接经济损失等级为重大,按照就高原则,该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等级为Ⅲ级(重大)。
3)事故危险性评估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可能性分析结果,对照本报告3.2.3节要求,查表3-2-10可得:青云跨线桥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施工风险等级为Ⅲ级(高度)。 5.5.3 重大风险源汇总
表5-5-4 青云跨线桥工程重大风险源等级一览表
严重程度等级 事故可能重大风险源 性等级 伤亡 预预应应力空力空心板梁心板梁预应力张拉制作与施工 安装 然) (一般) (重大) 风险) 5.5.2节 等级Ⅱ(偶Ⅰ级Ⅲ级Ⅲ级(高度见损失 人员经济风险等级 理由 评定
65
6 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6.1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6.1.1现场管理
1、高空作业
(1)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 对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3)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拌合楼等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浓雾等恶劣气候时,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每日上岗前,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4)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立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5) 高处作业所用材料堆放应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6) 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时,禁止在高空支架操作平台上支撑、挑架或未固定的构件上等行走或作业。高空作业与地面的联系,应采用通讯装置,并设专人负责。
(7) 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禁止利用起重臂和绳索攀登,禁止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
2、机电设备
(1)应建立机电设备操作手册和操作规程。
(2)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应完好,并有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3)机电设备定人操作,操作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机电设备定期保养并记录。
(5)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6
(6)特种机械设备及大型非标定型设备(如龙门吊等)进场后使用前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单位鉴定,并取得鉴定合格证书及安全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3、气割、电焊作业
(1) 所有气割、焊接工具及防护用品应完整无缺,完全有效;气割工、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2) 要正确使用焊接设备,焊具及防护用品,高空作业应佩带安全带,并佩戴安全帽。
(3) 现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及时清理或采取防护措施。
(4) 进行气割作业时,严禁用液化气代替乙炔气,严禁氧气瓶、乙炔瓶混放,以确保气割作业安全。
(5) 必须在禁火区进行明火作业。 4、起重作业
(1) 起重指挥、起重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指挥人员作业时应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起重机司机应熟悉起重机技术性能。
(2) 起重机各限位保险应齐全,各机构的工作应正常,制动器应灵敏可靠。 (3)起重作业所需的用具、设备应可靠完好,钢丝绳,无断丝、露芯、扭结、变形等异常情形。
(4) 起重指挥、起重机司机、起重工等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5)在垂直运输、不同层面吊装时应设二级指挥人员,指挥作业应站在能够照顾全部作业面的地点。
(6)在吊装区域内严禁站人。
(7)根据起重物件、设备的重量、体积、形状,采用适当的搬运方法,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好各种起重用具。
(8)起重机回转范围50cm内无障碍物。
(9)吊起满载荷重物时,应先吊起离地面20~50cm,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轧的牢固性等,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10)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
(11)吊起重物时,应严格注意起吊重物的升降,不使起重吊钩到达顶点。
67
(12)起重机必须置于坚硬平整的地面上,起吊时的一切动作要以缓慢速度进行,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13)工作完毕后起重臂停在约45°处,离开作业面,停在坚硬可靠的地基上,发动机熄火关闭电门,操纵杆推进空挡位置,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
(14)如遇重大构件必须使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时,构件的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3/4,每台起重机分担的负荷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负荷的80%。在起吊时必须对两台起重机进行统一指挥。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轮组斗都应保持垂直状态。
5、钢筋加工、绑扎作业
(1)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2) 搬运钢筋注意避免与附近的架空线和临时电线发生碰撞。
(3) 现场高处绑扎作业时,必须搭设符合规定的施工脚手架并配备其他安全设施。 (4) 冷拉钢筋时,当钢筋拉直时人员必须离开,禁止横跨或触碰钢筋。 (5) 切断机在剪切钢筋时,刀口要与钢筋垂直。切断机不准剪切短于30cm的钢筋。
(6) 人工断料,敲锤与持钢筋者应成斜角。
(7) 现场绑轧悬空大梁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
(8) 绑轧独立柱头钢筋时,不准站在钢箍筋上绑扎,也不准将木料、管子、钢模板穿在钢箍筋内作为立人板支撑。
(9)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lm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10) 起吊钢筋时,规格、尺寸必须统一,不准一点吊,吊点必须扎紧。 (11) 切割机电源线须接漏电开关,切割机后方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12)钢筋头子应及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固,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保护。
(13) 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在模板和脚手架上,也不准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架上。
(14) 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
(15) 施工人员不准穿拖鞋上岗,不得在钢筋骨架上行走,禁止从柱子上的钢箍
68
筋上下。
6、混凝土浇筑作业
(1)使用平板振动器或振捣棒的作业人员,要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振捣设备用电应通过三级配电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夜间施工时,照明要良好。
(2)混凝土工使用推车向料斗倒料时,要有挡车措施。
(3)浇注高度在2m以上,应搭设操作平台,浇注混凝土时,不准直接站在溜槽上或站在模板及支撑上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4)串搭车道板时,两头须搁置平稳,并用钉子固定,在车道板下面每隔1.5m须加横楞、顶撑;高空串搭,必须装有防护栏杆。
(5)车道板单车行走不小于1.4m宽,双车来回不小于2.8m宽,在运料时,前后应保持一定车距,不准奔走、抢道或超车。
(6)用吊车、料斗浇捣混凝土时,指挥扶斗人员与吊车司机应密切配合。 (7)使用振动机前应进行安全检查。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
(8)无可靠安全防护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挂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7、张拉作业
(1)张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张拉机具、千斤顶等机具使用前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鉴定和标定,压力表、持压阀、油管等部件的接头必须牢固。
(3)张拉开始时,必须保持楔槽的清洁卫生,不得有油腻、杂物。
(4)张拉时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压力表指针在一定压力时,禁止拧动油泵和千斤顶每个受力螺丝或撬打千斤顶。
(5) 千斤顶与油泵在稳压时,工作人员必须在安全的位置。
(6) 退楔时所有人员必须远离千斤顶,禁止对着楔块退出和在钢丝绳的斜度位置站立。
(7) 拆除千斤顶时,必须先取出千斤顶两侧的楔块。
(8) 应搭设满足操作人员和张拉设备荷载牢固可靠的脚手架,并搭设防雨棚。 (9) 预应力张拉区域应设明显的安全标志,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
69
(10) 张拉钢索的两端必须设置挡板,挡板应距离所张拉钢索端部1.5~2m,且应高出最上一组张拉钢索0.5m,其宽度应距张拉钢索两外侧各不小于1m。
8、大模板堆放、安装、拆除作业
(1) 平模存放时应满足地区条件要求的自稳角,两块大模板应采取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长期存放模板,应将模板连成整体。大模板存放在高处,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不得沿外墙围边放置,并垂直于外墙存放。
(2) 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要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堆放,不得靠在其它模板或物件上。
(3) 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可靠,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模板起吊前,应将吊车的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
(4) 筒模可用拖车整体运输,也可拆成平模用拖车水平叠放运输。平模叠放时,垫木必须上下对齐,绑扎牢固,用拖车运输,车上严禁坐人。
(5) 在大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志牌,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组装平模时,应及时用卡具或花篮螺丝将相邻模板连接好。
(6) 现浇结构安装模板时,必须将悬挑担固定,位置调整准确后,方可摘钩,外模安装后,要立即穿好销杆,紧固螺栓。安装外模板的操作人员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7) 在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操作,严禁人员随模板起吊。
(8) 大模板必须有操作平台、上下梯道,走道和防护栏杆等附属设施。 (9) 拆模起吊前,应拆除穿墙销杆。拆除外墙模板时,应先挂好吊钩,紧绳索,再拆除销杆。吊钩应垂直模板,不得斜吊。摘钩时手不离钩,待吊钩吊起超过头部方可松手。吊钩超过障碍物以上的允许高度,才能行车或转臂。模板就位和拆除时,必须设置缆风绳。
(10) 在大风情况下,不得作高空运输。 9、临时用电
(1)按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用电应符合下列要求:按“三相五线制”要求,按“一机、一闸、一漏、
70
一锁、一保护”和动力线照明用电严禁搭接的规定落实,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3)电闸箱外壳要有接地和接零线保护设置,闸箱内严禁放杂物,严禁电源线从箱顶接入,并应具备防水、防尘功能。
(4)室外电缆以埋地敷设为宜。
(5)施工现场的照明配电宜分别设置,各自自成独立配电系统,以不致因动力停电或电气故障而影响照明。
(6)一级配电箱应二次接地,配电箱、开关箱的周围应保障箱内开关电器正常、可靠的工作。
(7)备用发电机应配备电气火灾专用灭火器,并设置警示牌。
(8)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架空线的挡距与弧垂应满足相关安全要求。 (9)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开挖等作业时,必须经属地县级以上地方管理部门批准,按照电力部门相关要求使机具与高压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0、车辆运行
(1)工区内建(构)筑物、设备严禁侵入道路的建筑限界,并不得妨碍视线。 (2)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有计划地对运输、装卸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3)从事运输工作的新职工应先进行安全教育,在指定的人员带领下工作,按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培训时间,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机车、机动车和装卸机械的驾驶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安全操作考试合格,发给驾驶证,方准驾驶。
(4)从事运输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经检验合格者,方能继续担任原职工作。
(5)运输、装卸作业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6)对工区内车辆进行限速规定,并在工区主要道路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 (7)施工场地运输道路应尽量平整、畅通,排水设施良好,特殊、危险地段设置醒目的标志,夜间照明设施完备。
(8)冬季要采取车辆防滑、防冻措施,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6.1.2安全防护
1、劳动防护用品
71
各分部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1)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① 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用品。
② 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购买的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检验。
③ 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使职工做到“三会”,即会检查防护用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防护用品。
④ 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 ⑤ 应建立健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
(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① 使用前首先做外观检查。检查的目的是认定用品对有害因素防护效能程度;用品外观有无质量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活等。
②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检测部门认可或检测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得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允好。
③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安全标志
各分部应当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或者沿线各交叉口、施工起重机械、拌和场、临时用电设施、液体存放处以及作业检修平台孔和洞口、基坑边沿、脚手架、桥梁边沿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应根据《安全色》、《安全标志》的规定,充分利用红(禁止、危险)、黄(警告、注意)、蓝(指令、遵守)、绿(通行、安全)四中传递安全信息的安全色,正确使用安全色,使人员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及时得到提醒,防止事故、危害的发生。安全标志要醒目清晰、简单易懂、易懂易记。并且清晰持久,每年至少检查
72
一次,如发现变形、破损或图形符号脱落及变色等影响效果的情况,应及时修正或更换。
3、安全防护设施 (1) 高处作业防护
①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其所需料具,应优先采购、发放。 ②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冻措施。 ③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立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 ④ 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 (2) 临边作业防护
①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结构平台、料台、挑平台周边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② 脚手架与建筑物等通道的两侧边及端头,必须设防护栏杆。
③ 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3) 攀登作业防护
① 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必须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得大于1100N;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力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验算。
② 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的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挡。
③ 梯子若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连接后梯子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子的强度。
④ 固定式直爬梯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撑应采用不小于70mm×6mm的角钢,埋设件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板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5m时,应加设护笼,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⑤ 架梁作业若需在梁面或盖梁上行走时,其一侧的临时护栏可采用钢索,当改用扶手绳时,绳的自然下垂度不应大于L/20,并应控制在10cm以内。当无法安装防护设施时,应在作业面上合适的位置全长设置提供作业人员挂安全带保险钩的钢索。
(4)悬空作业防护
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
73
防护设施。
① 构件吊装安装和拆卸
钢结构构件的吊装和拆卸,应搭设进行临时固定,电焊、高强度螺栓连接等工序的登高和作业的安全设施,随构件同时上吊就位。高空吊装预应力结构件等大型构件前,也应搭设悬空作业中所需的安全防护设施。
② 盖梁等模板支撑和拆卸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置操作平台。支设悬挑形式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孔时,应在安装后将孔封堵。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时洞孔、临边,应设置规范的防护设施。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脚手架。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登高设施;绑扎立柱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等钢筋时应同步搭设脚手架,并张挂安全网;悬空大梁钢筋的绑扎,必须在满铺的脚手架上操作。
(5)移动式操作平台防护
① 操作平台应由专业人员按现行的规范进行设计,计算书及图纸应编入专项施工方案。操作平台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并应进行稳定验算及采取措施改变立柱的长细比。
② 操作平台可用φ48mm×3.5mm钢管以扣件连接,或采用门架式或承插式钢管脚手架部件,按产品使用要求进行组装。平台次梁的间距不应大于40mm,台面满铺≥5cm厚的木板。
操作平台的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应布置登高梯。 (6)交叉作业防护
① 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臂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通道。
②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③ 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临边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四口五临边”等边缘处,严禁堆放任何物件。
74
(7)火灾防护
① 各分部的仓库、堆场和临时建筑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高压架空线下禁止搭建仓库和临时建筑物,禁止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临时办公区、生活区所使用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三级,禁止搭建木板房; 临时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5m。成组布置的临时建筑物,每组不应超过10幢,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临时建筑物不宜超过2层,临时宿舍的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的,应当设置两个安全出入口。临时宿舍的窗不得用硬质材料封堵。每个房门至疏散楼梯的距离不得超过25m;
② 各综合队配备的灭火器具应当设置在醒目和便于取用的地方。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具体配置类型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综合队的办公区、住宿场所等永久性建筑物应当严格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的有关要求配置相应类型和数量的灭火器;
临时搭建的办公、住宿场所每100m2配备两具灭火级别不小于3A的灭火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库等每30m2应配备两具灭火级别不小于4B的灭火器。
③ 进行电、气焊(割)作业时,作业点周边l0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对确实无法移动的可燃物品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用阻燃材料覆盖遮严,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可燃物喷水淋湿,增强耐火性能。
④ 使用有机溶剂等材料或有可燃气体产生的作业区域,应当通风良好。自然通风不畅时,应当安装机械通风设备后方能施工。
⑤ 各分部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必须综合考虑防火要求、建筑物的性质、周围环境等因素,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厨房及其它固定用火作业区)、禁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堆放场地,)仓库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存放区)、易燃废品集中区及临时生活办公区等区域,各区域之间要按规定保持如下防火安全距离:
用火作业区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应不小于25m; 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米,距离其他区域不小于25 m; 仓库区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应不小于20 m; 易燃废品集中区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应不小于30 m;
75
防火间距内,不应堆放易燃和可燃材料。 (8) 特殊季节、气候条件施工防护
各分部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 大雨前后,要检查场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用电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复和加固;有严重危险的应立即排除。
② 对于塔吊等高耸机械,应设避雷装置;对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要有防雨防潮措施。
③ 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
④ 高温期间应调整作业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温度最高时段施工;在工地设置遮阳棚供作业人员休息,供应清凉饮料,并备有防中暑药品。
⑤ 低温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给低温作业人员提供御寒服装;冬季露天作业时,应在工作地点附近设立取暖室,供作业人员轮流取暖休息之用。
(9) 驻地建设防护
① 施工现场应符合防洪、防水等安全要求。
②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必须避开危险区域,应选在水文、地质良好的地段。 6.1.3 教育培训
1、必须对新上岗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
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2、直接分配至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由公司及所在项目部组织实施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1)公司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交通部有关公路施工建设的规程、规定;本公司有关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本公司安全施工情况、施工特点,主要危险及要害部位;一般安全施工防护知识和电气、起重及机械方面安全知识;本公司伤亡事故典型案例等。
(2)项目级:本项目施工特点、性质和安全施工概况;主要工种及作业中的专业安全要求;本工地施工区域内主要危险作业场所、特种作业场所及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76
(3)班(组)级:本班(组)安全施工概况、工作性质及施工范围;本岗位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器具的性能,防护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本班(组)施工环境、事故多发场所及危险场所;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3、作业人员在本项目部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规定重新接受项目部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4、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相关作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5、新上岗的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接受再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6、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应根据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对象灵活选择。常见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有: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月),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技术交底,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分析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6.2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6.2.1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应力张拉事故
预应力张拉施工的风险防控应重点考虑高处坠落事故。主要控制措施及建议见表6-2-1。
表6-2-1 预应力张拉施工风险防控措施及建议
序号 风险防控措施及建议 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施工现场必须根据环境状况设置作业区,并1 设护栏和安全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值守,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77
2
张拉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等劳保用品。 7 评估结论
7.1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桥梁工程的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估测结果如表5-5-4所示。
7.2重大风险源存在部位及方式
经评估分析评估组一致认为:本项目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等级为高度Ⅲ级及以上的重大危险源主要为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工程中,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暴露在预应空心板梁施工过程中的频率较高,属危险性大的多发事故类型;总体上,影响本项目桥梁工程正常施工的危险源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及自然环境的不可预见因素,具体情况分别如表5-3-1所示。
7.3评估结果分析
1、本次评估在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指南》要求,通过现场调研和参考国内已建的或在建的类似桥梁工程经验,结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设计图纸有关资料,评估小组采用了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潜在危险源进行事故类型与影响(FMEA)分析法作业危险性分析法(D=LEC)、安全指标体系法等多种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先后对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的桥梁工程进行了总体及专项风险评估,全面普查、辨识了青云跨线桥主要分项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源,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分别确定了上述桥梁工程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此次评估方法选用得当,分析有理有据,评估结果较为科学,与现场实际相吻合。
2、针对辨识出的各类风险源,评估小组按照风险可接受原则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
78
的安全措施建议。其中,一般风险源的的控制措施主要围绕现场管理、安全防护及教育培训三个方面逐一展开,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可操作性较强;重大风险源的控制措施则主要从对应分项工程关键作业程序及重点管控动作上逐一要求,内容翔实具体,针对性较强。上述安全措施建议,对项目部后期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各分部应按照本报告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认真落实。
3、路桥梁工程施工平安风险评估工作是施工安全预控操持的一项新轨范,国内各地暂无稚子经验。在具体评估进程中,所使用的鱼刺法、LEC法、专家调查法等评估门径与评估小构成员的工作教训及思虑方式有很大的关联,易受团体主观因素的影响,于是,本次评估小形成员虽任务教诲丰厚,但依然不免泛起一些小的时弊和不妥的地方。企望各施工队在具体施工历程中及时反应发明的标题,以便于继续改良此项任务。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