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 2011年第5期
【导视】一碗药粥帮他提升精力;一个动作助他保持视力;一道小菜是他健康源泉;一杯药茶为他调和气血。关注国医大师的养生之道,敬请收看《中华医药》特别节目“我的健康我做主”。
【主持人1】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中华医药》!2009年,中国政府首次评选出了30位国家级中医,并授予 “国医大师”的称号。这些国医大师,不仅德高望重、医术精湛,而且大多是长寿老人,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养生方法,而且都非常符合我们今天节目的主题——那就是“我的健康我做主”。
【解说】朱良春,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国医大师,他在业界以善用虫类药医治各种疑难杂症而著称,被誉为中医界的“虫类药学家”。他从20岁出头开始行医,至今已经超过70个年头,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慕名前来找他看病。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很多人都说,你90多岁了,你还能这样子坚持看门诊吗?我说,我不感觉到疲劳。 【解说】不仅如此,朱良春还常常被邀请到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讲学。
【朱良春的外孙女婿】他经常就是下了门诊就往飞机场赶,然后呢回来以后从飞机场赶到门诊又去看门诊,完了以后回
家稍微休息一下,可能也没休息,下了门诊,吃一点饭,白大衣一脱,就上飞机场去了。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我出生年龄是1917年,哎呀,哇,老先生,你90岁了,你还坐飞机啊,我们这里坐飞机的90岁以上的人很少。
【朱良春教授的女儿】他是精力这么旺盛,我们有时候年轻人都觉得比不上他,觉得有愧啊,为什么他能这样呢? 【解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朱良春又开始了另一项工作——回复患者的来信咨询,93岁高龄,他一天的工作量有时竟有10多个小时,他是怎么保持这样的精力的呢?他说,秘诀就是吃一样东西!
【解说(此处不上字幕)】国医大师朱良春——我的健康我做主。
【朱良春的女儿】吃这个东西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记得,最早的时候是我奶奶煮给我爸爸吃,后来呢就是我妈妈煮给我爸爸吃,后来我妈妈去世以后,就是我来煮给我爸爸吃。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这个对我的健康、对我的精力的恢复、对我的衰老的延缓都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一直持之以恒,常年吃它。
【解说】果不其然,他还真有自己的养生之道,可砂锅里究竟煮的是什么呢?其实这里还有段故事。1938年,朱良春跟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恰逢当地霍乱蔓延,求诊者络绎
不绝。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那时候人感觉疲劳、消瘦、每天工作到晚上都感觉到很累。这样子呢,到30岁左右的时候,身体就有点拖垮了。
【解说】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当时的朱良春想出了这个特殊的食物,让母亲做给自己吃。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吃早饭之前,她给我吃一小碗,不多,但是内容很丰富,有好多种,吃了对身体有益的食品。 【朱良春的儿子】我呢因为是长子,所以经常也能吃到一点,父亲经常留一点给我吃,不知道只以为是充饥的。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吃了几个月以后,精神逐步逐步不感觉到疲劳了,后来精神比较好了。
【朱良春的儿子】我觉得他精力又非常充沛了,晚上继续还有病人到家里来找他看病,他继续能够接待病人。 【解说】就这样,那碗东西朱良春每天早晚坚持吃,吃了60年,一直吃到了现在。可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朱良春的女儿】里头有什么呢?有绿豆,还有薏仁,还有呢就是扁豆和莲子,还有一个就是大枣,最后呢我们还可以放上一些枸杞子。
【解说】原来是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枸杞,把除枸杞王的用料清洗干净,倒进砂锅,再加些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40分钟,再把枸杞倒进去,
煮10分钟,朱良春 60年来每天喝的那碗东西就做好了,原来不过是一碗粥!
【主持人2】一碗粥就能是朱良春的保养秘诀吗?哎,您还别看它的用料普通,其实却是十分到位的。中医有所谓“五脏调,百病消”的说法,我们一一来说说这五脏,首先来说说心,您看,心主血脉,而莲子能够清心养心,绿豆能够清热解毒,它们都是入心经的,这个肝藏血主筋,而枸杞是入肝经的,是补肝的佳品。另外说说这个脾,脾主运化升清,而红枣还有薏仁、扁豆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健脾的。肺主气司呼吸,这个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也是非常好的。另外还有肾,肾藏精,主骨生髓,而莲子、薏仁、枸杞它们又都入肾经,有补肾的作用。您看看这几样东西合在一起,能够滋补五脏,令正气充足,精力旺盛,这其中更为关键的是,还是那碗煮粥的水,那是十分特殊的!
【解说】您是否记得,朱良春的女儿把各种用料倒进砂锅之后,加的水不是清水,而是有些发黄。原来之前她拿出了这样的东西,用水先泡了大约20分钟,然后倒进砂锅加两碗水煮,煮15分钟之后滗出来,然后再加一碗水,煮开之后也滗出来,她用来煮粥的就是这种水。
【朱良春的女儿】其实刚才我们煮粥最大的秘密在这。这是什么呀?这个就是黄芪。
【解说】原来那个水,是用中药黄芪煮出来的,那么黄芪水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中药里面黄芪是大补元气的这么一个药,它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补气。所谓气就是功能,用现代的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功能,就是能量,那么气足了他的能量就强,气虚了以后,能量就不够了,就容易疲劳,耐力就差了。
【主持人3】中医说的这个“气”,其实是指能够使脏腑和机体发挥正常功能的精微物质,气虚了,当然精力体力都会缺乏,容易疲劳,而中药黄芪,它的作用可不凡,被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据说宋代的苏东坡擅长中医养生,就常常用黄芪来进补,而且还留下了“黄芪煮粥荐春盘”的诗句。另外著名学者胡适,在中年以后,常常感到疲惫、力不从心,他也是用黄芪来泡水,代茶饮用,常常是在讲课之前,先喝上几口黄芪水,精力倍增,说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您看,特选的食材,可以补五脏,再加上黄芪的补气的作用,当然是可以提升精力体力了,但是这黄芪毕竟是药,那做粥的时候放多少合适呢?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黄芪一天的量最少50克,你要煮这个粥,准备吃5天,那么五五,250克。
【解说】不过,朱良春说的是自己煮粥时的用量,对于普通人来说,安全起见,可以用30克的黄芪,50克绿豆,50克
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以及10克枸杞,配在一起煮粥,这是五天的量,每天吃一小碗就可以了。可是,黄芪是温性的,长期吃会不会上火呢?
【国医大师 朱良春 93岁】这里头凉性的呢,稍微凉一点的就是这个莲子,绿豆稍微凉一点,那么温性的呢,就是黄芪是带点温性的,红枣带一点温性的,所以这个凉性的同温性的这样子合在一起,它就能把它协调了,平衡了,所以大家都能吃了。
【朱良春教的儿子】不是说今天吃,明天我力气就很大,但是吃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应付疲劳,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增加。
【主持人4】谢谢朱老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养生方法,不过方法虽好,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重在适合。比如这个加入了黄芪的粥,您最好还是要在服用之前咨询一下医生,以确定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好了,接下来,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国医大师,提起这位大师,针灸医生可谓无人不晓,因为他曾经被称作是“天下第一针”。
【解说】国医大师贺普仁。提起他,在针灸界可是大名鼎鼎,他挖掘整理了古代几近失传的火针疗法,把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发展到了300多种,他的针法犹如蜻蜓点水,有“天下第一针”的美誉。如今,他已耄耋之年,而我们没想到的是,他还能给患者扎针!
【同期】有感觉了啊。嗯,好,麻到脚尖上了。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 您今年高寿? 85。85还能扎针呐?反正这是自己的业务,比较熟练。那一看就知道那个穴位的准确部位,如果眼神不好往往找不准。
【解说】85岁的贺普仁, 腿脚虽然不太方便,但眼神却是出奇地好。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念这些字没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我也没有花镜,我也没得戴,用不着。
【贺普仁的弟子 张馨月】看报纸从来不用老花镜,朋友买了放大镜给他,家里好几个,有的都落了尘土,也没见过他用过。
【解说】对于贺普仁来说,读书看报不戴老花镜,这都不算什么,老人家还有最拿手的一招儿。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穿针引线的事这都是年轻人的事,我们上了岁数以后呢,很少动针,我想现在我还能穿过去。
【解说】现在有很多人,40几岁就有了老花眼,可您再看看85岁的贺普仁,这眼神真让人佩服!
【贺普仁的弟子 张馨月】贺老经常练功,这几招,他身边的人都知道。
【贺普仁的弟子 韩莅】贺老师的养生之道,你根本不用去花一分钱,也不用找什么时间地点都不用,是很随意的。
【解说】看来还真有秘诀,那他练的又是什么功呢?这不,看了会书,贺普仁就要练他的养眼之功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解说(此处不上字幕)】国医大师贺普仁——我的健康我做主。
【解说】贺普仁说是练功,但看着却好像是睡着了,仔细观察,眼睛似乎还在动!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那是转睛,提高视力。就是您闭着眼睛眼球在里面转是吗?对,转悠。怎么转啊?就是要向左、向右,这样来回转。52岁开始到现在,30多年吧。 【解说】转睛,就是转眼珠,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得从30年前说起,他51岁时,作为国际医疗援助队的成员出国工作了1年,回国后,学生们发现老师好像有些异样。 【贺普仁的弟子 韩莅】比如给他端着针灸盘他去拿针,他就是眼睛去看着手去摸,这时候我们就能体会到他眼睛已经坏得比较严重了。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经过检查,说是有轻度的白内障。说也没办法治,就等着以后失明了,以后你再做手术,换个晶体就行了。
【解说】已经退休的贺普仁,不仅读书看报不用眼镜,麻将牌他不戴眼镜依然看的清楚。了解他过去那段经历的人,多
年后再次见到他,都对他的视力前后反差如此之大感到很惊奇。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就等着它失明,后来等了十几年,几十年吧或者说,也没有失明,所以到现在也没手术。 【贺普仁的弟子 韩莅】我一看贺老师又跟以前一样了,精神百倍地又开始投入工作了。记者:您有没有特意注意一下他的眼睛呢?我当时也问过贺老师,我说贺老师您眼睛好了?他说好了。
【解说】当年有白内障,可如今却能穿针引线,看书读报,打麻将,什么都不耽误,原因就在于贺普仁刚才练习的养眼功——转睛。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开始是顺时针,转36次;然后36次以后就反过来逆时针,转36次。这样长期坚持锻炼,我相信它对好多病都可以有疗效,不仅是白内障。它对老花眼啊、近视眼都有可能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解说】顺时针转36次,然后逆时针转36次,难道这就能阻止白内障吗?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这个道理很简单,它就是使局部的经络畅通,气血运行加快,有一些废物它可以随时随地吸收。这样白内障就形成不起来。
【主持人5】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眼睛的构造图,您
看在眼球的前端,正对着瞳孔的,这就是晶状体,晶状体的作用类似于照相机上的镜头,是通过自身形状的调节,聚焦成像,再投射到视网膜,使人能够看见东西。近视眼、老花眼,就是晶状体自身调节能力异常的结果,而当晶状体由透明变为浑浊的时候,阻碍光线进入视网膜,这个时候也会影响到视力,这就是白内障。中医认为这种浑浊,是眼睛的络脉有瘀滞。而转睛是自古就有的养眼方法,古人相信这样可以疏通眼睛里的络脉,祛除 “瘀滞”,比如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还有清代乾隆皇帝他们都提倡“眼常运”,他们两位据说到了晚年的时候视力都非常好。实际上,眼睛是人体代谢最缓慢的器官,转睛可以促进眼内部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改善晶状体的新陈代谢,加速病变和渗出物的吸收,有助于早期白内障的改善和控制。贺普仁的白内障发现得比较早,所以他又坚持转睛,对他眼病的恢复确实是有帮助的。 【解说】,转完了眼睛,贺普仁的养眼功还没结束,我们看到他还不断地按揉眼睛下方的一个部位。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这个承泣穴。眼眶下沿,用手,十指按住以后,来回地搓。
【解说】贺普仁告诉我们,当人目视正前方的时候,黑眼球正下方,眼眶骨上的这个点,就是承泣穴。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目得血而能视,它有了血才能看东西。所以揉承泣,直接对眼睛供应血液有帮助,所以保持
眼睛的视力不下降。
【解说】这么多年,除了转睛,贺普仁坚持的方法,就是反复揉承泣穴,没有一天间断。
【国医大师 贺普仁 85岁】我白内障没有扎针,也没有点药,也没有用别的方法治疗,完全是用转睛和按承泣,用的穴位少,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这样就容易坚持下去,越简单越有效,越好坚持。
【主持人6】中医讲“目受血而能视”这个“血”不仅仅指血液,而且还包括由血化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果说转睛可以疏通络脉,祛除瘀滞的话,那么揉承泣穴,就是在帮助眼睛得到更多的气血,承泣穴它是胃经最靠近眼睛的穴位,而中医讲“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脾胃化生的气血是最多的,所以按揉这个承泣穴,它能够使眼睛得到更多的气血濡养。由此,我们也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了,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国医大师,他就特别强调脾胃的调养,而且还亲身实践!
【解说】国医大师路志正,出身名医世家,博采众长,独成一家,尤其是善用脾胃调理法治疗各类疾病而名噪海内外。路志正17岁开始行医,73年来为不计其数的患者解除病痛,直到90岁高龄,他依然工作在第一线。
【路志正的儿子 路喜善】他到现在还一个礼拜出三个半天门诊,还有许多会议,还有一些保健任务。
【路志正的学生 姜泉】都不信,好多病人说,天呐,说90,好像还有保持这么旺盛的一个精力,就是说感觉到真的是不可思议。
【路志正的儿子 路喜善】说实在的,真是,如果身体不行的话,他保证支撑不下去。
【解说】路志正常说,医生必须把自己的身体弄好,不然你怎么给患者治病,怎么教人养生?而90岁依然能出诊的他,显然做到了这一点。这让我们十分好奇,他的养生之道又是什么呢?
【路志正的学生 边永君 】中医有句古话叫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路老完全他的养生就体现这个原则。
【路志正的学生 冯玲】路老要谈他的养生的话,我感觉他首先最注重的是饮食。
【解说】路志正是怎么通过饮食养生的呢?有人说,这个,只要问问他家的保姆就知道了。
【路志正家的保姆】这个是爷爷最爱吃的,这是我们自己给他准备做好的,都泡在里面的。每天早上都少不了的,我们每天早上都给他准备好,端在饭桌上让他吃。
【解说】这个像酱菜一样的东西,据说路志正已经吃了40多年了,不过等凑近一看,发现好像是常见的姜片! 【解说(此处不上字幕)】国医大师路志正——我的健康我做主。
【解说】路志正和姜的不解之缘,源于小时候念私塾时,对孔子的了解。
【国医大师 路志正 90岁】孔子是一个美食家还是一个养生家,他好多文章中说“不撤姜食”,他离了姜不吃饭。对我的养生以后造成了很大影响,因为学医了以后,带着他为什么他老是不撤姜食,是不是?
【解说】带着当年的这个疑问,路志正学医之后,特别对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不仅用姜来为患者治病,而后来,姜也正式走上了路家的餐桌,成为每天早餐不可或缺的一员。 【国医大师 路志正 90岁】基本上我们家里都成了习惯,没事儿了,吃饭,都是这个,老伴儿就买这个,一次买几斤,做了,就姜丝,姜末或者者姜芽,腌着吃,都吃。 【解说】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路志正就和孔子一样,养成了每天“不撤姜食”的习惯。这个习惯坚持了40年,90岁高龄的他,收获很大。
【国医大师 路志正 90岁】每天吃点这个,我食欲旺盛,食欲旺盛,少得感冒。
【解说】坚持吃姜,吃出了好胃口,这倒是他一贯强调的养脾胃理论,他说,这很关键,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国医大师 路志正 90岁】这个心脏病跟胃特别有关系,你这个胆固醇从哪儿来的?就从肠胃来的,痛风从哪儿来,同
样从肠胃来的,高血压都有关系,因此,我们把肠胃、脾胃搞好了,那就都解决问题了。
【解说】自从坚持吃姜以来,路志正每年都会定时体检,特别是他最近几年的体检结果,仿佛在印证他的推断。 【路志正的学生 尹倚艰】测试路老这个血管弹性居然和四五十岁的健康男性居然是一样的。
【路志正的学生 冯玲】心功能、心电图这些超声这些东西都非常的好,包括血脂一点都不高。
【解说】看看路志正的体检报告,确实让人很羡慕,所有的数值都在正常范围,所有的评价都是“未见明显异常”。 【国医大师 路志正 90岁】今年检查以后,都是四十多岁的(身体),而且前列腺都正常,检查的主任都说哎呀,路老你真好,你这问题没有事儿,都正常的。
【主持人7】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生姜是常见的药食两用的材料,有改善食欲的作用,而宋代《东坡杂记》中记载,杭州钱塘净慈寺一位80多岁的老和尚,有着儿童般红润的面色,“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可见古人还通过吃姜来养生,路志正的经历再次证明了这样做的好处。其实这里面的道理也不复杂,这个姜,有养护脾胃的作用,中医讲的脾胃,其实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可以说是为五脏六腑提供能量的基地,脾胃弱,就会气血不足,就相当
于说营养的消化吸收不好了,从长远来看,整个身体都会受到影响的,所以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而生姜能够健脾胃,脾胃健,气血足,各个脏器的功能就都容易保持正常了,心脏也不例外。这也许就是路老90岁心脏功能和心血管能够那么健康的原因吧。看到这儿,我想有人可能开始准备吃姜了,但是如何吃姜,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还是让我们跟国医大师学学吧!
【解说】您一定也注意到了,路志正吃的姜和我们平时见的姜颜色不太一样,黑黑的,它好像是特意加工过的。 【国医大师 路志正教授 90岁】用醋把它泡上,泡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姜本身也是味药,它有发散作用,避风寒,预防感冒,帮助消化,促进胆汁分泌,经研究。加上醋以后,醋是活血的,那么,又能止痛,又防止它太辣,所以这样子味道就更好。
【解说】用醋腌过再吃,有它的好处,但每次吃多少呢?路老特别提示,吃姜的量很重要。
【国医大师 路志正教授 90岁】吃几片就够了,不要吃太多,吃太多就增加胃热,刺激胃壁,产生热。稍微促进一下消化,帮助肝脏都有点作用,吃多以后,就相反了,什么东西都别太过。
【解说】因为姜性温,吃得过多,会导致胃热。而且,吃姜不光要控制量,吃的时间,在一天之内也是有讲究的。
【国医大师 路志正教授 90岁】姜呢,早上起来它是发散的,生发的,所以早晨起来吃。忙了一天了,应该收敛了,阳气都损失了,阴气应该保存了,少吃姜。
【解说】所以才有“早上吃姜,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的说法。 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年之内夏天是吃姜最好的时候,而秋季则不适宜。 【国医大师 路志正教授 90岁】到秋天不吃姜,秋天阳气都收敛了,秋天那个气秋凉,肃杀,万物都凋零了,不宜吃。 【主持人8】路志正大师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姜的好处,但是,姜也不是人人都适宜的,比如说经常有目赤肿痛,或者患有痈肿疮疖等等有内热或者是阴虚火旺的人,就不宜长期或者是大量食用生姜了。还是建议您在服用之前,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好的,《我的健康我做主》,咱们再去接着认识一位国医大师。
【解说】国医大师李济仁,新安医学的代表人物,他还原了600多位新安医家和400余部新安医籍的原貌,擅治痹证、痿证,突破家传囿规,进行开放式的医学传承。80岁的他,至今仍然每周坚持出诊。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看这么多病人,您觉不觉得累啊?不累,你看我精神不是很好吗?
【患者】他鹤发童颜,就感觉面色又很好,气色又很好,很白净,看过去之后,完全不像八十几岁的一个老人。
【解说】我们近距离看看李济仁,的确像那位患者所说的那样,他的脸色红润,肤质细腻,对这一点,李济仁自己也是非常自豪的。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我这个手,我这个手你看看怎么样?皮肤特别好,我这个手,现在看不到一点斑,你看我这个手同你们年轻人的手差不多。
【李济仁的女儿 李艳】有时候我出去人家也问我,你爸爸怎么保养的那么好,看上去鹤发童颜,皮肤也非常好。 【解说】是啊,是不是有什么保养的方法呢?听他的学生说,还真是有!
【李济仁的弟子 胡剑北】我经常看到他喜欢捧着一杯茶,到哪都捧着,我就问他你怎么老是捧着茶喝呢,那个茶里面的颜色并不是绿的,里面有点红的,有点黄的,我就问他,李老他很有趣,他也不跟我说。
【解说】而这杯茶李济仁回到家之后,也要喝。而且喝完之后,他还会把里面的东西捞出来吃掉。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我喝了二、三十年了,我现在就是天天喝,一天不断。
【李济仁的女儿 李艳】出差的话,他也带着,塑料袋装着,一小包一小包的装着,一直带着,可以说这个药茶不离身。 【解说】看来这杯子里的药茶大有来头,这到底是一杯什么
样的药茶呢?
【解说(此处不上字幕)】国医大师李济仁——我的健康我做主。
【解说】提起这杯茶,李济仁说还真有一番经历呢。上世纪80年代初,50多岁的李济仁得了严重的高血压。虽然当时他一直在用药物控制血压,但是有个伴随症状却给他带来很大的困扰。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头昏的时候,昏沉沉的,有时候就像是突然要晕过去一样,脑子转,发转。
【李济仁的女儿 李艳】他当时也吃了一点药,但是我觉得效果也不是太好,因为我看他经常有时候还经常下班以后还感觉到累。有时还有头昏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个现象。 【解说】当时的李济仁为此十分焦急,于是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他开始琢磨自己的保养方法。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 因为我是个中医啊,就要从中医方面想想办法,我就根据我的身体,根据我的具体情况,所以我就喝茶。
【李济仁的女儿 李艳】他一早起来就让我烧开水,干什么呢?泡药茶。
【解说】这就是当时李济仁给自己调配的那道茶,一起来看看里面都泡了什么东西。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 泡茶的这个药呢,既要
对身体有利,有保健作用,而且还讲究味啊,味不好,你不能天天搞点黄连来泡茶,那怎么喝呢?这样我就选了几味药,选了四味药。
【解说】看来李济仁杯子里的秘密就在这四个小罐子里,那么,这四个罐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有两种是我们认识的。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西洋参的功用,同党参、人参是基本相似的,但是西洋参的性偏凉一点,枸杞子偏温一点,西洋参偏凉一点,就是寒温并用啊,这两味药跟西洋参配起来呢,补气,补血
【解说】还有两种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个是乌黑块状的,一个是微微发黄的,这又是什么呢?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黄芪为补药之长,主要是补气,中医讲气与血有个辨证关系,气为血之帅,血又是气之母,黄芪配过之后,我就用黄精,黄精主要是既补气,又补血,黄精要九蒸九晒啊,黄精在滋补方面,补肝肾的作用比较好。 【解说】那让我们再来看看,这药茶是如何泡制的呢?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每次我都是每次一般是黄芪,用十到十五克左右,黄芪。西洋参,三到五克,西洋参要少一点,三到五克,枸杞子,在六到十克左右,多一点少一点没有问题的。黄精十克左右。药搞下去以后,用开水,水要开,冲下去,冲下去以后,用盖子把它盖起来,把它闷一下,闭
一下,闭五分钟到十分钟就可以喝了。我是一天喝到晚,水没有了就加一点,基本上一天一杯,到最后我基本上就把黄精、枸杞子、西洋参,全部都把它吃下去。
【解说】口感好、效果好的药茶,逐渐成了李济仁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从三十年前一直喝到了现在。解决了他当年的头晕问题,而且还喝出了好面容。
【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气血调和,就百病不生,人的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关键在个和,所以我这杯茶下去,不单是头昏方面好了,身体方面,皮肤方面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好处的。
【主持人9】您看,这药茶里面一共有四味药,在这儿需要强调的,一味就是黄芪,在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朱良春的药粥里面也有它,它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是“补药之长”。而另外一味药就是黄精,《本草纲目》认为黄精有“补诸虚,填精髓”的功效,这里的精髓其实指的就是血。据说当年的无暇禅师,常年隐居深山,就是以黄精为食,活了120多岁。李济仁的头晕,中医认为是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头脑所致,而黄芪补气,黄精补血,再加上西洋参和枸杞的共同所用,令气血充足上濡头脑,头晕就缓解了,气血足脸色自然也显得年轻了。不过说到这个茶,您能不能喝还是要咨询专家,而且正在患感冒的人是不能够喝的,另外经常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的病人也要少喝。好了,这期节目到这儿结束
了,感谢您的收看,《我的健康我做主》,下周继续给您讲述精彩的故事,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