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科学)20LO/1总262期中国经济中的高增长与低就业※——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检验尹碧波1周建军2[内窖摘要】对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这样一个经验事实,存在臭肯定律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单纯验证奥肯定律并不能得出其是否有效的结论。放松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加入其他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虽然呈现总体上的负向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增长率也呈现出负向关系。这表明奥肯定律在中国是失效的。因此,我们认为之所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不能带来持续的就业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关键词】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就业一、导育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一国的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会增加劳动投入,吸收就业,从而降低失业率,因此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已经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以美国历史数据给出的奥肯定律指出:失业率每低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高于潜在产出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超过10%。近年来更是稳步上升。但与此同时,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3年的2.6%逐渐上升到了2008年的4.2%,而实际失业率更高。显然这是一种有悖于常理的经济现象,但是否可以因此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奥肯定律失效了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项目批准号:06&ZD028)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估算:理论与实证>(项目批准号:07CJL018)资助。作者简介:尹碧波(19r79一).男,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205)。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研究。周建军(197斗一).男,湘潭大学商学院(湘潭,4”105),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研究。万方数据 <财经科学>2010/1总262期而就中国经济关于奥肯定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中国经济中奥肯定律的适用情况研究还不完备。如有学者根据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数据来测定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通过就业增长弹性来判断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越来越少的结论。…(19-2s)有些研究则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龚玉泉、袁志刚从有效劳动需求,即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的边际产值等于其工资成本时的劳动力使用量出发,认为经济增长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带动了企业总劳动工时的增加,事实上促进了有效就业的增长,所谓的“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矛盾并不存在。…35一㈣还有的学者则主要在探讨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时候,涉及到了奥肯定律的有效性问题。胡鞍钢认为要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不仅要改变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就业政策,而且还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产量增长转向就业增长,并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平衡收入在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分配,最终扩大内需和创造就业机会。㈨166-176)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奥肯定律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对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研究,可以形成与国外经验的对比;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目前学界提出改变高增长低就业局面的政策建议。二、模型的选择与检验要检验中国经济增长中是否存在奥肯定律的作用,对模型的选择和确定是第一步的。就奥肯定律本身而言,其实是Okun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得出的一个模型,当时并非意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失业率与经济增长所呈现的关系。因为,就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而言,模型设定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以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而经济增长作为因变量,这种假定符合经济增长理论,因为产出受就业量的影响;二是以经济增长作为解释变量,以失业率为因变量,这种假定的模型偏向宏观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检验。另外,如果将影响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其他因素也加入到模型中间,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相互影响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奥肯系数也会不同。所以模型的选择(包括相关变量的选取),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奥肯定律的经验检验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奥肯定律经过理论界的发展,已经由原来Ohm提出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绝对量的关系,发展到衡量实际经济增长和失业偏离其长期或均衡趋势之间的关系,即实际的经济增长与潜在的经济增长间的缺口与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缺口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检验模型为:Yt—Yt。=融(Ut—u.『.)+£t,岛<0(1)其中,yt和玎分别为实际产出增长率和潜在产出增长率,U。和Ⅳ分别表示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因此,要验证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奥肯定律是否有效,首先要估计的就是潜在产出,这样才能确定中国经济增长在偏离潜在产出增万方数据 <财经科学>2010/1总262期长率后,岛到底是否为负值以及其本身的大小。在这样做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数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具有重要的经济涵义,一因此,在这里我们为了估计潜在增长率,先对GDP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同时,考虑到经济增长的数据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可能,所以检验包括ADF检验、DF检验、Phillips—Perron乙检验(M酽)、一次结构突变的最小ADF—t单位根检验(称为ZA[4](25l一270))。ZA考虑两种结构性突变的对立假设:模型I考虑数列含有一个水平(均值)突变;模型Ⅱ考虑数列同时发生脉冲式突变和漂移项突变,即序列的截距和斜率同时发生突变的单位根过程。表1变量y相关经济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皿F—t一2.166714’。一O.16{}294D蜀G玛一3.443779’—2.87l81)5*一4.146736’一4.222714’幡璩一2.131372。’0.117394一14.39382。一4.171056’zA模型I一3.972832’模型Ⅱ一4.587917。k(Y)y(一1)(1952—2007)—2.臼㈣…一6.16,r盯玎。一6.942516。—2.057895—2.027109一3.261536…一6.10牾38。一3.62133l。’一7.076418’—5.448757’—4.869302。一6.2:婚牾8。一3.740833。一2.822588。一0.314241y(-1)(1978.狮)EI阳UⅡEk(DmATE)U一6.974705’—1.228181一1.154514—1.7491619…一2.528441’。一4.59溉’一O.53‘1066一1.049266—0.798599一3.658036’。一1.217922一0.857563k(U)U(一1)D日吐e—1.643574一2.511019—3.777654一—3.111267一2.519516’‘一0.850639一2.55397l一一O.529325—2.翻0977。’一5.185820’—2.63蝴…一5.2=挣342。一2.577576一5.133794*Prate(一1)一5.320392。一8.127863。注:*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X-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其中y为名义GDP增长率,EMB.ATE为就业人数增长率,U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有19"78—2007年数据),prate为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仅有1978年至2007数据),数据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与统计年鉴2008。从表1可得,名义GDP增长率序列及其一次差分序列在1952年到20ar7年间是平稳的。因此,可以用下面的模型对名义的潜在增长率进行估计(见表2):裹2潜在增长率估计结果变量gl系数0.045290标准差0.016218O.1094lOt一统计量2.79264l5.521706概率O.0凹3O.0000y(一1)0.d∞132Yt=g+概一l+“(2)由表2可知,在样本期内,潜在的名义GDP增长率为11.4%,我们的这一估计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结果稍有不同,这是因为其他学者大都是估计的实际GDP增长率而非名义GDP增长率。但是,以历年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平均差异来看,我们将中国的名义GDP潜在增长率估计为II.4%是可信的。.再来估计自然失业率。从表1可以得知,失业率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斜率突变和其一次差分是平稳的。因此,可以根据下面的模型估计自然失业率:万方数据 <财经科学>2010/1总262期Ut=a+pUt一1+Vt【3)结果如下:U。=0.377531+0.867441Ut—l(2.72)(13.26)(4)由上述结果可知,自然失业率为∥(1一p)=2.8%。比较我国实际的失业率表明,实际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以上,因此,应该得到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必然要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才会符合奥肯定律的推论。然而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事实上一直是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水平之上的。这就显然与奥肯定律不符了。当然,这里还存在的问题是前述所用估计潜在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的方法说到底是一种用“平均”增长率来估计潜在增长率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对奥肯定律本身进行检验。接下来的问题是利用我们估计潜在的GDP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来对奥肯定律进行经验验证。当然,在此之前,为了避免出现虚假回归问题,我们对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进行了协整检验,JohansonCointegrationTeat的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两者的t统计量小于临界值,因此可以判断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可以用于经验检验。三、检验结果在验证之前,我们先利用现有的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作一个直观的了解。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增长这一现实从下图也可以得到佐证,图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成明显的不相关性特征,事实上两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1。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散点图①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奥肯定律本身仅仅是对美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的一个经验总结,在做出这一结论时,奥肯并没有限定为其他条件不变,因此他的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的影响。为了将这种影响更明白的表示出来,我们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就业人数增长率、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这两个变量,以期更全面的认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奥肯定律的检验式(1)确定检验模型为:万方数据 <财经科学:}2010/1总262期yt—yf=岛+融(ut一Ⅳ)+&(enLrate)+岛(prate)+£t,pl<0裹3奥肯定律估计结果估计基本模型:Yt一”=岛+融(ut一Ⅳ)+&(emrate)+岛(prate)+Et岛(1)(2)(3)0.055443f4.067614)0.07210lf4.161YZt;9)一0.暖;0900f一气43RR57、(5)岛一O.026713f一2.1174321f一2.4";433R、一0.018778&岛R20.138024一0.蝴38f—I.锄—S06、一0.钙『2058r一20.787872一O.652394O.20蝴fO(11^3∞、O.83369lf一3.i2矾2n、4”1如、注:()内为系数的t统计量,prate为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数据来源同表lo由表3并结合前面的论述,我们将中国经济增长中奥肯定律有效性检验结果归纳如下:(1)所有回归的奥肯系数岛均为负值,且在一般的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这就表明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增长中奥肯定律在实证上是成立或者说有效的。(2)从回归结果也可以发现,一方面,单纯从潜在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来判断,中国经济增长中并不存在奥肯定律的作用;另一方面,尽管从总体上来讲奥肯系数是显著的,但是可决系数只有在回归方程考虑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才表现出显著性。(3)上述结果表明,由于奥肯定律本身并没有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因此单纯检验增长率与失业率的缺口模型,并不能因此而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奥肯定律的作用。(4)回归结果也表明,就业人数增长率也与经济增长率缺口成负向的关系,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四、结论与建议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中奥肯定律在样本期间1978--2(X)7年是否实证上成立的问题。通过研究主要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中虽然总体检验通过,但是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中就存在经济增长率缺口与失业率缺口的负向关系,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奥肯定律的作用。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就业增长呢?政策建议主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也有很多学者沿着这个思路验证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的就业弹性,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要素的就业弹性低,因此导致了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就业增长,因此,最终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提倡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当然,我们不否认这种观点的解释力。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即便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就业问题:其一是因为,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工资,高就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事实上表现出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即资本占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相应的劳动占收入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小。低万方数据 <财经科学》2010/1总262期工资的就业率增长最终导致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低收入阶层占人口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进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当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有效需求后,就业增长就不能持续。从而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最终的、有效的就业增长。其二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资本投入的就业弹性在持续降低,这些产业在收人分配方面却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有的“高工资”特点。这样的结果是导致收入分配向高收入阶层偏移,最终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的恶化,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经济增长失去动力,就业难以持续有效增长。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的政策建议是要改变经济增长不能带来相应的失业率下降局面,提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当然是可行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持续原来的低工资就业增长。而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应该适当调整工资水平,提高资本投入的就业弹性。☆注释:①经济增长率为名义GDP增长率(用GDPRATE表示),就业增长率(用ENRATE表示)为1952—2007年就业人口数核算,数据来源同表1。主要参考文献:[1]夏杰长.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2004(11).[2]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3]慨,ltu(2005),“EcⅫ商c(10).Papers,3(2).GrowlhandEn,ploym珊GrowthinQIi雎(1978—2∞1)”,艋锄F-AcOlllOmic[4]Zivot,E.andD.w.K.Andrews(1992),。Fum婀Evid∞ee011.thetheUnit—Rootrlrpothe.is,“Joumal0fBusin∞andEcoll疵cstali撕伪,10.Great㈨,theOil—PriceShock,ElChina’s蛐出EconomicYinBib01GrowthandLowEmployment:EmoiricaiStudyofOkun’sLawinChinaZlaouJ'mjun2aAkh嘣:ForChina’8allrapideconomicgrowthhasnotbroughtempiricalfact,lhereisthequestionthevalidity0fOkun’saleh.n棚l咖researchincorrespo,,aingincreaseinemploymentsuchourview,8implyverifythatOkun’8lawdoesnotdrawitseonelusiomconditionsremaingrowthandthevalidinChina.RelaxtheItsfumptionthatotherunehan剃byaddingotherintlueneesofthetestresultsshowthatalthoughtheeconomicshowedthetme呷loymentratelll剃ivel'eaflOllovemUrelatiomhip.buteconomicO,,wthCalland咖-ploymer,t孕唧曲havealsoshowna珊:乎出verelationship,whichaffarmedtheOkun’sLawinChinaisnotforhigheconomicgn槲thleadt0continuedjdoe∞feetive.Onthisbasis,webelievethatthegrowthmaybeduetolabolF-intensiveindllstFie8todemonstratethecharacteristicsofcapital—-ir吐ensivein·—duBtrilE粥andcapital—intensiveilKtlK商efltodemonstratethechalllcteroflabor—iraenaiveinlil商e8.脚words:Okun’sLaw;Ec聊帆此Growth;Employment[收稿日期:2009.12.2责任编辑:张友树][中圈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06(2010)01—0056—06万方数据 中国经济中的高增长与低就业——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检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尹碧波, 周建军, Yin Bibo, Zhou Jianjun
尹碧波,Yin Bibo(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205), 周建军,Zhou Jianjun(湘潭大学商学院,湘潭,411105)财经科学
FINANCE & ECONOMICS2010(1)2次
1.夏杰长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参考 2004(11)2.龚玉泉;袁志刚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期刊论文]-经济学动态 2002(10)3.Angang Hu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 (1978-2001) 2005(02)
4.Zivot E;D W K Andrews Further Evidence on the Great Crash,the Oil-Price Shock,and the Unit-RootHypothesis 1992
5.经济增长率为名义GDP增长率(用GDPRATE表示),就业增长率(用EMRATE表示)为1952-2007年就业人口数核算,数据来源同表1
1. 颜志生 奥肯定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期刊论文]-中国市场2010(40)2. 刘介勇 奥肯定律的中国检验[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9)3. 熊心悦 浅析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期刊论文]-人力资源管理2011(6)4. 李颖 中国的奥肯定律与就业增长研究[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7(9)
5. 姜巍.刘石成 奥肯模型与中国实证(1978-2004)[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5(24)6. 方福前.孙永君 奥肯定律的五种版本及其不一致性[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10(10)7. 孙立 奥肯定律的中国检验及其拓展[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4)
8. 杨旭.李隽.王哲昊 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基于二元结构奥肯定律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10)
1.尹碧波.尹向飞 产业结构中的就业指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基于湖南省的经验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2.王波 创业型社会视阈下我国创业教育的反思[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1(2)
引用本文格式:尹碧波.周建军.Yin Bibo.Zhou Jianjun 中国经济中的高增长与低就业——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检验[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