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11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微雨里”的“里”字 ,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欢快场面。
B.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飘着细雨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C.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D.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E.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赏析。(6分) 二、(2016·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11分)
卜算子慢
柳 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碪、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3.上片“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5.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5分) 6.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四、(2016·河南八市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1分)
①
梦回
②
林景熙
1 / 4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①梦回:梦醒。
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7.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8.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6分)
2 / 4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十六)
古代诗歌阅读
答 案
1.AD
2.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3.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1分)“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片的写景过渡为下片的抒情。(1分)
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新愁旧恨”则又补充了“伤怀念远”,可见愁恨多么浓重。(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4.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5.①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
②运用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
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 6.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7.诗眼应该是:“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1分)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1分)第一句,描写了梦醒时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2分)为后来的景物描写、个人的感情抒发作铺垫。(1分)
8.①最后这两句在艺术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深夜中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
②衬托手法,用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长夜难眠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寓情于鸟,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每点3分)
3 / 4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十六)
古代诗歌阅读
解 析
1.A项,这是一首送别诗,又是在“暮雨”中送别,所以送别的场面应是“压抑的”,A项中说“欢快”不当。D项,这首诗前文写离别之情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但在尾联中诗人的离愁别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所以D项的赏析中说这首诗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显然不太恰当。 2.略
3.意思对即可
4.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上片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开头三句,写登高所见: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楚客”两句补出以上之秋景是登高所见,并暗示主题。“引疏碪”句写所闻,暗寓长期漂泊。“对晚景”几句从写景过渡到抒情。下片抒情,承接上片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脉脉”三句写两相怀念的情状。“雨歇”两句,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并暗示所思之人是天仙般的人物。“尽无言”句中深进一层,表达作者无人可说的心情。“纵写得”句中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之情。词的上片,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作者感情上的波澜,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使感情的抒发步步加深。
5.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城中”“城外”,可见构成了对比;“半黄”“积雪”是视觉;“人语”是听觉,“药香”是嗅觉;“如”“作”又是比喻词,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6.前三联的景色优美,结合尾联可知,主体情感应该是愉悦的,对大自然是喜爱的;而不能觅得描写景色的佳句,给人无限想象。
7.本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愁”字,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愁。第一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自然引出下文梦醒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8.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无风”是静,“莲叶响”是动。“水寒”之下的“未眠鸥”,衬托出未眠的还有人。同一句诗,可能多种手法并用,注意要点是否答全。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