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_1

2021-10-21 来源:独旅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 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④槁⑤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③规:圆规。 ④有,通“又”。 ⑤槁,枯。 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学不可以已: ________ (2)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 (3)虽有槁暴: ________ (4)使之然也: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 ________。 3.请根据节选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 文言文阅读。 怀素练字

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② 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零陵:今湖南零陵。②庵:住所。 4.联系上下文,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乃种芭蕉万余株 _______ 盘板皆穿_______ 名其庵曰“绿天” _______贫无纸可书_______

5.“乃漆一盘书之”中“之”的用法和下面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6.小学阶段我们欣赏了怀素的草书作品《_____》,还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和_______。

7.请写出一个与“盘板皆穿”意思相近的成语,再写下你最想对怀素说的话。 ______ ________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①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②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④。寻芳水滨③,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注释】①纸鸢:风筝。②姊妹:姐妹。③滨:水边,河边。④陌上:田间,也指郊外。

8.借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或”字的意思,对照选项中划线部分、可以推想“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这句话的意思是( )(填序号)

A.小姐妹三五成群,有时到郊外踏青 B.小姐妹三五成群,或者到郊外踏青 C.有的小姐妹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

9.这篇文言文主要抓住儿童、______、______等人物的活动来写,他们分别在村外放纸鸢,在杏院______,在水滨______。

10.下列诗句与“春花绚烂,桃红柳绿”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文言文阅读。 成衣匠

今京城内外成衣者①,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②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③,而独不言尺寸,其

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履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④,背必伛⑤,需前短而后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注释:①成衣者:裁缝。②匹帛:一匹丝绸。③得科第:在科举考试中考中。④慵(yōng):困倦,精神不振。⑤伛(yù):曲背,驼背。

1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 ___

(2)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 ___

12.解释句子的意思。 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 ______ ________

13.这段文言文主要说明( )

①做事情一定要问清楚。 ②做事要善于观察,把握特点。 ③学本领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④请别人做事要有礼貌。 阅读《两小儿辩日》,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4.联系上下文,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B.孰为汝多知乎(知识) C.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凉) D.我以日初出远(认为) 15.下列词语中的“汤”与选文中的“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洗手作羹汤 B.汤汤乎若流水 C.赴汤蹈火 D.汤剂 16.两小儿的辩论充满智慧,是应该表扬的,而文中一句“孔子不能决也”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也体现了孔子( )的态度。

A.呵护童蒙 B.谦虚认真 C.师道尊严 D.实事求是 17.对“孔子不能决也”,基于你对孔子的了解,你认为以下哪种情况更符合实情?( )

A.孔子竟不知其然。 B.孔子也不知其所以然。

C.孔子知其所以然但不知何以言。 D.孔子多知能辩却不说破。 18.孔子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时,孔子怎么说会最恰当?(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两个小孩儿对同一现象,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你从他们的争论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 ________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0.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 ___。

2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采用了_______方式,总结了全文。

23.本文虽不足百字,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

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齐宣王使①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②为王吹竽,宣王说

③之,廪食(lǐn sì)④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让,指使。②请求。③同“悦”,喜欢。④官府供给粮食。

24.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人物是 _、 _和齐湣王。 25.文中加点字“好”在这里读四声,联系上下文猜测它的意思是( )。

26.齐宣王和齐湣王听吹竽的方式有所不同。齐宣王听吹竽,而齐湣王_______(请填原文语句)

27.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任何考验。 B.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C.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睁一眼闭一只眼。 D.掌权者用人要认真选拔,然后才能重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8.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鼓:弹 B.志:心志、情志 C.若:好像 D.少选:少点选择 29.给下列句子断句

以 为 世 无 足 复 为 鼓 琴 者

30.从哪里可以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停止 代词,指冰。 晒 这样 2.他就会智慧明理,行为没有过错了。 3.事例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事例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达的观点:学不可以

已;事例四:金就砺则利

【解析】1.本题考查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

(1)“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的意思是停止;

(2)“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之”代指冰;

(3)“虽有槁暴”意思是:即使又被风吹晒而干枯。故“暴”同“曝”,晒干;

(4)“使之然也”意思是: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故“然”这样。

2.本题考查了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智慧多呢?结合这句话含义及参考译文,可以知道“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他就会智慧明理,行为没有过错了”。

3.本题考查了根据文言文内容填空的能力。

通过阅读译文可知,文章首先提出观点“学不可以已”,然后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四个事例进行说明,进而进一步表达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这一观点。

【点睛】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熨木使弯曲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 4. 于是,就 穿透 命名 书写

5.B 6. 自叙帖 颜真卿 柳公权 7.滴水穿石

怀素,我要向你学习,勤学苦练,有恒心,有毅力。 【解析】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乃种芭蕉万余株: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乃:于是。 盘板皆穿:板子和木板都被磨穿。穿:通过,透过。

名其庵曰“绿天”: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名:命名,取名。 贫无纸可书: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书:书写。 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乃漆一盘书之”的意思是又漆了一个木盘来书写。之:代词,指字。

A.句意:全国的下棋高手。之:助词,的。

B.句意:反复地书写,最后木盘和方板都被磨穿了。之:代词,指字。

C.句意: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之:助词,的。 故选B。

6.本题考查书法知识的识记。

怀素,唐代著名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怀素的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他的草书作品《自叙帖》,笔笔中锋,运笔变化莫测,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激荡,被后世称为“第一草书”。这也是大家在练习草书的时候不可放过的法帖。 有名的书法家有很多,如:王羲之、欧阳询、张旭。 7.本题考查近义词与语言表达。

“盘板皆穿”的意思是板子和木板都会被磨穿,用来形容练字刻苦认真。近义词有:磨杵成针、星火燎原。

怀素和尚为了练字没有纸就种芭蕉,没有钱,就制作木漆盘用来磨墨,用木漆板用来写字。最后木盘被磨漏,木板被擦穿。说明怀素是一个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人。将自己最想对怀素说的话写出来,可以赞扬他的品质,如:怀素,你真是一个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书法家,我要向你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贫穷得没有纸来写,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蕉叶来挥文洒墨,把他的庵命名为“绿天”。这样还是不够书写,又漆了一个木盘来书写,又漆了一块方板来书写,反复地书写,最后木盘和方板都被磨穿了。

8.C 9. 妇女 小姊妹 戏秋千 寻芳 10.B

【解析】8.考查句子翻译。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或”的意思是有的人。故“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的意思是有些小姊妹三五结伴成群到田间小路上踏青。 故选C。

9.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儿童放纸鸢①于村外”,“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②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④。寻芳水滨③”可知抓住了儿童在村外放风筝、妇女在杏院戏秋千、小姊妹寻芳水滨等人物的活动,展现了春日的美好。

10.考查诗句理解。

“春花绚烂,桃红柳绿”写的是春季。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冬季。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写的是春季。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的是夏季。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正值花草鲜艳、美丽的时候,孩子们在村外放风筝。春花绚丽,妇女们在杏园荡秋千。有些小姊妹三五结伴成群到田间小路上踏青,在水边寻找好看的花草。随处可以欣赏桃红柳绿的美景,享受风和日丽的天气。一年的节气时令中,这就是最好的时节了。

11. 都 于是 12.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 13.② 【解析】11.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

(1)句意为:现在京城之中做衣服的人都是宁波人。皆:都。 (2)句意为: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遂:于是。 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句中重点词:少年:青年;傲:傲慢;必:一定。

句意为: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阅读全文,了解大意可知,短文写的是一位裁缝师傅不仅仅依据人的身体尺寸来做衣服,而是根据人的性格来区分做衣的不同。从他所说的话语,可以看出告诉我们一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出事物的特殊性,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 故选②。

【点睛】参考译文:

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现在京城内外做衣服的,都是宁波人。从前有个佣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于是问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问哪年参加科举考试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佣人感到很奇怪。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合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合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问呢!” 14.B 15.C 16.D 17.D 18.C 19.因为他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视觉角度入手,一个是从触觉角度入手。启示: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解析】14.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B.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知:古同“智”,智慧。 故选B。

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及其日中如探汤: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探汤:热水。

A.句意:洗了手便开始烧菜做汤。汤: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

B.句意: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C.句意: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汤:

开水的意思。

D.句意:药物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而成的液体制剂。又称煎剂,古称汤液。汤:中药方剂。用水煎服。 故选C。

1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全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孔子很真实,不做作,从实际情况出发,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体现了孔子实事求事的精神。 故选D。

1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A.句意:对于事物深层次却一概不知,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B.句意:指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C.句意:知道为什么,但是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D.句意:形容心里明白却不想说破。此项更符合实情。 故选D。

18.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A.句意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B.句意: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C.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结合本文内容“孔子不能决也”,此项更恰当。

D.句意:经常去回忆、复习旧的知识,是能够从中获取新的知识的,这样的人就能够成为老师了。 故选C。

19.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两个小孩儿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一个以视觉效果为依据,另一个则以对温度的感知为依据,所以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启示:从“小孩”的角度,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从“孔子”的角度,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令人敬佩。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20.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1.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一心以为有鸟要飞来,想要拿弓箭把它射下来。 22.设问 23.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解析】20.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致”“惟”的正确写法。 2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鸿鹄:天鹅。(大雁)。援:引,拉。将至:将要到来。思:想。弓缴:弓箭。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整句话的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2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2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

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24. 齐宣王 南郭处士 25.喜欢 26.必三百人,好一一听之 27.C

【解析】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段句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湣王立”可知故事中的三个人物是齐宣王、南郭处士和齐湣王。 25.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意思。

“好一一听之”意思是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好:爱好,喜欢。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句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可知齐宣王听吹竽的方式“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结合文章句子“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可知齐湣王听吹竽的方式“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7.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自古以来,骗子无处不在;第二,管理不精细,就会有人钻空子;第三,只有真才实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C项说法有误。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28.D 29.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0.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

【解析】28.此题考查字词解释。 结合译文可知,A、B、C正确。 D.有误,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故选D。

29.本题考查文言文停顿。

可根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该句意思是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应该断句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原文内容“伯牙鼓琴,锂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锂子期曰:‘善战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锂子期又曰:‘善战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可知答案。

【点睛】参考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