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为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所进行的五次努力
【摘 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党也多次意识到左倾错误,并试图加以纠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纠正并不彻底。最终让这些左倾错误发展到了思想领域。导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关键词】中共;纠正;左倾错误;努力
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但在经济建设中多次出现了“左”倾错误,党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相继作出了五次努力。
第一次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从1955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就出现了抬高指标的冒进倾向,各地区大幅度地增加投资,建设项目大大增加。例如当时中央提出1956年的基本投资为112亿元,但是各地投资总额达到了200亿元以上,出现了投资过热,资金紧张的现象。
纠正错误:
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纠正急噪、冒进的现象,他说:“现在有点急噪的苗头,这需要注意,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在1957年八届二中全会上作出了“保证重点、适当收缩”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了发展的速度,缩小了基本建设规模,避免了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次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高涨,毛泽东认为国内出现了很好形势,反冒进束缚了群众正在高涨起来的生产热情,从1957年9月以后,毛泽东在一系列会议上严厉批评1956年反冒进政策。在八届三中全会上开始了对反冒进的错误批判,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转而强调速度强调快。毛泽东提出:“要比苏联搞的速度更要快一点,比苏联的质量更要好一点。”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错误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党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个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纠正错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党着手纠正已经发现的“左”倾错误,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降低指标,但是这些纠正没有从根源上纠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作为指导的前提下作出的,没有从根本上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第三次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在1959年7月到8月庐山会议召开,其目的是为了总结1958不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但是在指导思想方面,毛泽东认为:“总路线,多快好省是不会错的”同样也没有从根源上纠正错误。但是到了庐山会议的后期,转变为对所谓“右倾”的批判,从而中断了纠“左”的进程,使“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已经被发现并开始纠正的错误又重新发展起来。
第四次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在庐山会议后,“左”倾错误继续发展,并开始了全民大炼钢铁,从而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全面失调,生产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困难,到1960年全国非正常死亡达到了1000万人。“左”倾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事实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
纠正错误:从1960年开始,中央又开始来纠正左倾错误,肃清“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等五风,并且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内容的八字方针,以调整为重点,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对于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在1962党又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经济建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到了1962年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总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党主要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倾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容易出现急于求成、冒进的思想倾向;同时由于党内的一些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组织生活上出现问题。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往往纠正不够彻底,前四次都没有从根源上纠正“左”倾错误,导致了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挫折。这些事实再次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年 [2] 《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李君如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教委社科司 组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