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型专用停车库出入口数量与服务时间的计算方法

2020-10-23 来源:独旅网
湖南交通科技 第38卷第3期 Vol_38 No.3 2012年9月 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2012 文章编号:1008-844X(2012)03-0149—05 大型专用停车库出入口数量与服务时间的计算方法 祝华婷 。胡盼 ,朱全军 (1.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201 100;2.上海济祥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3.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 摘要:针对停车库出入12的规划问题,首先分析出入12车流的运行特点,然后提出用排 队论的方法分析出入口的车流运行,并给出在不同服务水平下,服务时间、出入口数量和停车 库泊位数之间的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实例表明,该计算方法用于确保停车库出入口的畅通运行 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停车库;服务时间;出入口数量;排队论 中图分类号:U 491.7 1 文献标识码i B 0 引言 非机动车停车场;按照停车场的服务对象分为专用 停车场、公用停车场。停放方式和特点分析如下。 随着城市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停车 1.1车辆停放方式 的需求也随着越来越大。各种高容量、智能化管理 1)平行式t平行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平行, 的停车设施在城市中,尤其是高密度开发区不断涌 是路边停车带或狭长地段停车的常用形式。特点t 现,这就对停车、收费系统、排队等提出了问题。 所需停车带最小,驶出车辆方便,但占用的停车面积 目前流行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普遍拥有多级停 最大。用于车道较宽或交通较少,且停车不多、时间 车诱导、车辆自动识别、出人口智能控制、智能收费 较短的情况,还用于狭长的停车场地或作集中驶出 管理、自动泊车引导、车位自动检测等功能。这些功 的停车场布置,也适用停放不同类型车辆及车辆零 能提高了停车场管理效率、停车设施资源的利用率 来整走。例如,体育场、影剧院等停车场。 以及增强了停车场的安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 2)垂直式:垂直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垂直, 解了周边的交通压力。但是,随着停车场容量需求 是最常用的停车方式。特点: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 的不断增大以及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停 辆最多,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但用地紧凑且进出便 车场的规划、建设的难度也随着增加。主要体现在: 利,在进出停车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至少 ①高峰小时过度集中的车流量容易造成停车场出人 有两个车道宽。 口的交通拥堵,即降低了停车场的服务水平和地区 3)斜放式:斜放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成角度 路网的服务水平;②在保证停车场服务质量的前提 停放,一般有3O。、45。,60。三种角度。特点:停车带 下,停车场泊位数量以及出人口缺乏合理的规划方 宽度随车长和停放角度有所不同,适用于场地受限 法,容易造成停车场容量不足或者资源利用率低下。 制时采用,车辆出入方便,且出入时占用车行道宽度 因此,在智能停车场规划过程中,必须对停车场出人 较小。有利于迅速停车与疏散。缺点:单位停车面 口服务时间、出人口数量以及车位数量进行合理的 积比垂直停放方式要多,特别是3O。停放,用地最 规划,做出适当的计算和预测,确保满足一定的停车 费。 库服务水平的需要,并且控制其对路段动态交通的 1.2停车及发车特点分析 影响程度,满足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需要。 1)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停车迅速,发车费 1 停车场库出入口交通特性 时,不宜迅速疏散,常用于斜向停车; 2)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停车较慢,发车迅 停车场按照车辆性质可以分为:机动车停车场、 速,平均占地面积少,是常用的停发车方式; 收稿日期:2012—06-12 作者简介:祝华婷(1983一),女,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工作。 l5O 湖南交通科技 38卷 3)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停车迅速,发车迅 度£作为停车场交通影响评估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参 考标准。 速,但平均占地面积较大,常用于公共汽车和大型货 车停车场。 2 停车场库模型及评价 2.1计算模型 停车场的车流状况与出入口车辆服务时间的分 布具有以下特征。 2.1.1输入过程 文中将停车库服务水平如下定义,高峰小时内, 出入口无车排队时服务水平定义位A级;只有l辆 车排队时定义为B级;只有2辆车排队时定义为C 级;排队车辆大于2辆时定义为D级。 3 计算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用排队论的方法描述停车 泊松输入——车辆到达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 2.1.2排队规则 场出人口车辆的排队等候问题。下面以一个简单的 智能停车场管系统为例,按照M/M/1随机服务系 统理论计算出入口的服务时间和停车场泊位数、出 人口个数、排队长度之间的关系。 由排队论的推导公式可知: P: 2 = 等待制——车辆到达时,若所有服务台均被占, 它们就排成队伍,等待服务。服务次序先到先服务。 2.1.3服务方式 停车场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出入口每次只服务 辆车,服务时间的分布符合负指数分布,即每辆车 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服从相同的负指数分布…。 一(1) (2) 一P 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服务问题可运用排队论来 解析。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 产生等待排队的现象,以及合理解决“需求”与“服 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或称“随机服务系统理 论”【2j。停车场的出入道一般为一条,可视为“单通 道服务”。因此,停车场出人道服务系统为M/M/1 或M/M/S单通道随机服务系统。 2.2评价指标 式中:A为平均到达率 为接受服务后的输出率;p 为交通强度(利用系数); 平均排队长度。 A= :(3)  — 3600 —下—(4) L斗 由式(1)、式(3)、式(4)可得: :3 600 ̄oN n n(5) 、 为了合理规划停车场出人口服务时间,出入口 ‘ 的数量以及停车场容量,应该选取合适的指标作为 评价标准。 式中: 为车辆在出人口的服务时间;£为停车场所 有车辆进入或出人的时间;Ⅳ为出人口个数(以单进 单出出人口为例);Q为停车场泊位数。 在停车场(库)使用的可行性评估中,以其人口 处排队车辆长度是否对相邻道路造成较大影响为评 估的主要标准;另外,车辆的平均等待时间涉及到车 库服务水平,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 J。 由于车辆的平均排队等待时间 与平均排队 长度 成正比(L=tO・A),因此可以用平均排队长 根据式(2)和式(5)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服务水 平下,出人口单进单出设计的停车库,在高峰期1 h 内,其出人口应达到的服务时间要求。计算结果如 表l。 表1 高峰小时停车库服务时间计算结果表 注:本文中将停车库服务水平如下定义.高峰小时内,出入口无车排队时服务水平定义为A级;只有l辆车排队时定义为B级;只有2辆 牟排队时定义为c级;排队车辆大于2辆时定义为D级。 3期 祝华婷,等:大型专用停车库出人口数量与服务时间的计算方法 151 4 工程应用实例 停车库车流高峰期运行畅通,不产生大规模排队现 象,即最多只有1辆车排队,对出人口闸机的服务时 4.1分析计算 间和出人口个数进行分析计算,以得出合理的规划 以某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地下停车库出人口 方案。考虑到高峰期各个出入口的车流量并不平 个数规划为例。停车库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300 均,即有的出口流量较大,有的出口流量较少,因此 个车位以及2个单进单出的出人口,二期建设700 取不同的流量需求水平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表2。 个车位,经调查高峰期为半小时。为了确保建成后, 表2出入口服务时间计算表 1 1 O l l O 1 1 O 1 l O 1 1 O 1 1 O l 2 O 8 2 O 8 2 O 8 2 0 8 2 O 8 2 O 8 2 10 系统将出现大规模排 队 6个进出(双向进出) 333 系统运行通畅 — 2 2 鲫 秘__ 6 系统运行通畅 一-  勰 7 10 6 4 2 3 3 9 O 7 4 5 8 _-  -_ ∞  m 6 4 将出现大规模排队 3 O 9 7 5 3 l 4 7.2 1.4 二期 5个进出(双向进出)4O0 0.71 系统运行通畅 0.35 l 0.56 系统运行通畅 O.3 _—— _—— 系统出现大规模排队 ●—— 4.1 4个进出(双向进出) 500 1.5 可以满足流量需求,但 出现小规模排队 O.71 1 O.56 系统运行通畅 O.28 注:“一”表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即服务率小于到达率,车辆排队长度无逐渐增加。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为使进出口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达到最多只有1 1)一期建设中: 辆车排队的服务水平,系统延误(含减速、服务时 l O m O 8 一 一 一 152 湖南交通科技 图。见图1。 140 120  7 ]] 5 J 1 38卷 间、加速三部分)应控制在6 S左右。 2)二期建设中: 若为6个出人口,系统延误必须在6 S以内,才 能保证不出现排队现象; 若为5个出人口,系统延误必须在5 S以内,才 删100 避 *Ⅱ 80 60 匝 能保证不出现排队现象; 若为4个出人口,系统延误必须在5 S时基本 满足流量需求,但会出现小规模排队,服务时间在 4 S内将运行通畅。 故通过以上计算,为了确保高峰时段停车库出 人口运行畅通以及服务设备的实际性能,地下车库 出入口应为6个,且服务时间控制在6 S以内为宜。 4.2仿真验证 4.2.1服务时间的仿真验证 世 卅4O 20 0 。l 苗.i.一. I lI l2 3 4 5 6 7 8 9 l0 11 12 高峰小时/(5 rain) 图1高峰小时流量分布图 根据上述的流量分布情况,通过交通微观仿真 将高峰小时内车辆每5 min的到达率进行分 配,可得地下车库高峰小时内流量大致的时间分布 25O 软件VISSIM,模拟停车库出人口出入过程,并分别 给出停车场高峰小时和最高峰的15 min内车辆排 队所产生最大排队长度和延误值。见图2。 200 姗 矗150 l00 枷 ∞ 0 50 0 0 t 2 3 4 5 6 7 8 9 10 0 l 2 3 4 5 6 7 8 9 10 闸机停车服务时间/s a)高峰小时停车场闸机延误流线图 300 250 200 闸机停车服务时间,8 b)高峰小时停车场捧队长度流线图 蝼 诂}!l50 蒜 褂100 50 0 0 l 2 3 4 5 6 7 8 9 10 闸机停车服务时间,s 闸机停车服务时间/s c)高峰15 arin停车场延误流线图 d)高峰15rain停车场排队长度流线图 图2高峰小时排队长度和延误流线图 从以上仿真结果可知,高峰小时和最高峰 15 min期间,停车场闸机延误和排队长度在6 S以 后大幅增加,因此,停车场闸机服务时间应控制在 闸机服务时间、泊位数及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给出 停车库出人口服务时间和数量的应用实例,并运用 6 S以内才能确保高峰期运行畅通。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停车库出人口车流的运行特征,探 讨了停车场高峰小时内不同的服务水平下,对应的 交通仿真和计算通行能力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该计算方法在停车库规划中确定出入口服务 时间、出人口数量以及泊位数,以确保高峰期顺畅通 行具有有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邓兴栋,王波.全自动立体停车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 3期 祝华婷,等:大型专用停车库出人口数量与服务时间的计算方法 153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1). [2]谭峰.排队论在停车场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交通管理,1998 (1). [4]关宏志.停车场规划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o3. [5]成峰,莫一魁.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分析[J].交通与运 [3]王勇智,马佳.我国城市公共停车场后评价理论研究[J].城市 输,2005(7). 交通。2007(10). (上接第8页) 在着差异。产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反算法计算过 大变化;应用反算法时,粘聚力c值随着坡高变化, 摩擦角 值则随着选取的稳定性系数变化。因此 在应用反算法时,如何选取一个可靠的稳定性系数 程中的K 、c值都是根据现场情况假定的,它们的取 值过程也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 2.4两种方法取值对比 两种取值方法的计算得出的参数对比如表4。 表4坡高33.3 m的参数取值 可见,由经验法计算出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在与 反算法给定的稳定性系数一致时,两种方法所确定 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有较大的差异。但此时反算 法计算出的 值在经验法推荐的咖值取值范围内。 3 讨论 分别调整上述边坡的高度为H=15 m、H= 50 m,用反算法计算时选取不同的稳定性系数计算 得出结果进行对比。如表5、表6。 表5坡高15 m的参数取值 可见,随着边坡高度的变化,应用经验法时结构 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不变,但边坡稳定性系数有很 对于准确计算结构面参数是很重要的。 边坡越稳定,稳定性系数越大,用反算法时稳定 性系数就越难准确取值,计算出结构面的c、 值与 实际相差较大,确定的参数对工程意义相对较小,此 时不宜用反算法;边坡越危险,稳定性系数越小,此 时根据边坡变形特征可较准确选取稳定性系数值, 并且能较准确确定滑面位置,因此用反算法可较准 确确定滑面c、 值,对工程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故此 时宜用反算法。 4 结论 1)经验法确定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依据个 人经验、地区经验、现场调查的详细程度等取值,不 同的人取值会有很大的差异;反算法计算出的结构 面抗剪强度参数与所取稳定性系数有关。实际工作 中应结合结构面室内试验资料和两种方法取值,综 合确定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 2)经验法更适用于新开挖边坡和较稳定边坡 的防护设计中,反算法更适用于现状危险滑坡治理 中。 参考文献: [1]郑颖人,陈祖煜,王恭先,等.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7. [2]任伟中,金亚兵,冯光平,等.滑(边)坡稳定性评估探讨[J].岩 土力学,2010(7). [3】GB 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4]曾铃,蒋中明,付宏渊.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 究[J].中外公路,2011(2). [5]童志怡.岩质边坡滑动面力学参数的取值理论和方法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6]郑明新.论滑带土强度特征及强度参数的反算法[J].岩土力学, 200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