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组织胚胎学重点难点指导

2020-05-31 来源:独旅网
第一章 绪 论

问答题: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形态和机能结合;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注意断面和立体的联系;树立动态变化的概念。

第二章 上皮组织

问答题: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答案:①上皮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质极少;②上皮细胞具有极性,有游离面和基底面,两者存在结构与功能的差异;③一般不含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第三章 结缔组织

问答题: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与组成

答案: 特点:(1)细胞种类多;(2)纤维少;(3)细胞纤维排列疏松;(4)基质为半流动性。组成: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白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蛋白多糖,糖蛋白。

第四章 软骨和骨

问答题:试比较三种软骨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1)均由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2)软骨组织中均无血管。(3)一般而论,软骨外有软骨膜,后者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其外层纤维多,内层细胞多,含有骨原细胞,血管丰富。不同点:(1)分布不同(详见教材)。(2)结构差别:透明软骨的胶原原纤维与基质折光率相近,因而不易分辨;纤维软骨中含有大量较粗大的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弹性软骨含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

第五章 血 液

问答题:光镜下如何区别几种白细胞 答案:光镜下区别几种白细胞。

a.有无特殊颗粒及特殊颗粒的染色特性,可区分有粒和无粒白细胞,并能区别三种有粒白细胞。

b.胞质量及染色:单核细胞胞质最丰富,染成灰兰色,淋巴细胞胞质少,染成天蓝色 c.细胞核形状:有粒白细胞核形不规则,可分叶。单核细胞的核形为肾形或马蹄铁形。淋巴细胞的核形为圆形,一侧常有凹陷。

d.另外,可参考细胞的体积、大小及数量的多少,协助区分。

第六章 肌组织

问答题:试述骨骼肌与心肌光镜结构的不同点

答案:纵断面:①骨骼肌纤维为细长圆柱状,分支少,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分支多,互相连接成网;②骨骼肌纤维为多核细胞,核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心肌纤维1~2个细胞核,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③心肌横纹没有骨骼肌明显;④相邻心肌纤维之间有闰盘。横断面:骨骼肌为多边形,可以有多个细胞核,卵圆形,位于细胞周边,而心肌纤维为不规则圆形,细胞核一个或切不到核,如果切到细胞核,核位于中央,切不到核的细胞中央出现淡染区。

第七章 神经组织

问答题:试述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及信息传递过程

答案:(1)超微结构:电镜下化学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者之间的间隙为突触间隙。1)突触前成分一般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内含许多突触小泡,还有少量线粒体、微管和微丝;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2)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受体。3)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比一般的细胞膜略厚,两者之间的狭窄间隙称为突触间隙。 (2)信息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沿轴膜传至轴突终末时,即触发细胞外的Ca2+进入突触前成分,导致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释放小泡内物质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中相应的受体结合,使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神经元出现兴奋或抑制变化。

第八章 循环系统

问答题:简述毛细血管电镜下的分类及其特点、分布

答案: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三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含核部位较厚,凸向管腔,其余部位较薄,胞质中含有许多吞饮小泡。内皮细胞连续排列,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2)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部位很薄,并有许多贯穿细胞的窗孔,上有或无隔膜封闭。胞质内吞饮小泡较少,内皮细胞间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等处;(3)血窦即窦状毛细血管,形状不规则,管腔较大,粗细不均。细胞间隙较大,内皮上有孔。不同器官中的血窦结构常差异较大,基膜有连续的、不连续的,也有缺如的。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

第九章 免疫系统

问答题:简述淋巴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和功能意义

答案:淋巴结实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由三部分构成:(1)浅层皮质,主要分布着B细胞,当机体执行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时,细胞大量增殖,形成淋巴小结;(2)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层,是胸腺依赖区。主要分布着T细胞,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应答时,细胞大量增殖,排列密集,区域扩大。在深层皮质与髓质交界区,常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分布,是一种立方形内皮的微静脉,血液内的淋巴细胞由此穿出,进入淋巴结;(3)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窦壁通透性很高,淋巴细胞可以出入,窦腔内迂回曲折,分布着大量巨噬细胞,像个筛子,起到滤过淋巴液的作用。髓质由两部分构成:(1)髓索:是含有较多B

细胞、T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条索状淋巴组织。髓索中央多有扁平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走行,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髓索的重要通道。(2)髓窦:与皮质淋巴窦的结构类似,但窦腔更宽大,巨噬细胞数量更多,滤过淋巴液的功能更强大。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问答题:简述下丘脑与腺垂体、神经垂体的关系

答案: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上并无直接联系,而是通过所产生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各种细胞的分泌活动,使下丘脑和腺垂体成为功能整体。神经垂体与下丘脑是一个整体,下丘脑神经核团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经漏斗直抵神经部,神经纤维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形成分泌颗粒,沿轴突运送到神经部贮存,进而释放入毛细血管。

第十一章 消化管

问答题:试述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以及与物质吸收的关系

答案:小肠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伸出的细长突起称小肠绒毛。小肠绒毛表面为上皮,中轴为固有层。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可扩大吸收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为吸收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内含消化酶,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中轴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内有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和少量纵行平滑肌。吸收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进入毛细血管;甘油、脂肪酸在吸收细胞内再形成乳糜微粒,进入中央乳糜管。平滑肌可使绒毛伸缩,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及淋巴与血液的运行。

第十二章 消化腺

问答题:试述胰腺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胰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外分泌部由浆液性腺泡和导管构成,基膜与腺细胞之间无肌上皮细胞。腺泡腔内有由闰管上皮细胞伸入形成的泡心细胞。导管与腺泡相连,起始段为闰管,以后相继为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和主导管。腺泡细胞所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经一系列导管输送,进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分解。导管上皮细胞能分泌产生水和电解质。内分泌部为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细胞团,称为胰岛。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组成,其中A细胞能分泌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对A、B细胞的分泌活动起抑制作用;PP细胞分泌胰多肽,可抑制胰消化酶分泌和胆汁排出。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

问答题:试述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答案:肺泡上皮由Ⅰ型和Ⅱ型两种肺泡细胞构成,Ⅰ型细胞数量少,宽大而扁薄,覆盖了肺

泡大部分内表面,胞质内含许多吞饮小泡。Ⅱ型细胞数量多,呈圆形或立方形,嵌于Ⅰ型肺泡之间,凸向肺泡腔,表面有少量微绒毛,胞质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还有许多嗜锇性板层小体。相邻Ⅰ型肺泡上皮细胞之间或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之间有紧密连接。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以吞饮方式吞入空气中的微小尘粒和上皮表面的表面活性物质,转运至间质内经淋巴转运和清除;无增殖能力。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是一种分泌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此物质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还有分裂增殖并转化为Ⅰ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功能。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

问答题:简述肾小体结构及其与原尿形成的关系

答案:肾小体由肾小囊和血管球两部分组成。肾小体有两极,血管极是微动脉出入的一端,尿极在血管极对侧,此处肾小囊与近端小管相连接。血管球是一种动脉性毛细血管网,其内血压高于一般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当血液流经时,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于滤出管壁。肾小囊是双层囊状结构,中央的腔隙为肾小囊腔,内层由足细胞构成,足细胞突起之间有裂孔,孔上由裂孔膜覆盖。滤出毛细血管的物质再穿过裂孔膜(即肾小囊脏层),就到了肾小囊腔,这些滤液即为原尿。

第十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答题:试述精子的结构

答案:精子呈蝌蚪形,分头、尾两部分。头部呈扁卵圆形,主要为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的前2/3覆盖有顶体。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精子尾又称鞭毛,为精子的运动装置,分为颈段、中段、主段、末段。颈段最短,内含中心粒,9+2组微管组成的轴丝由中心粒发出;中段主要于轴丝和线粒体鞘组成,供给鞭毛活动所需的能量;主段最长,由轴丝和纤维鞘组成。末段只有轴丝。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

答题:试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答案: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三期: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1)月经期:为周期的第1~4天。由于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坏死,而后螺旋动脉短暂扩张,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同时坏死的内膜脱落,随血液一起从阴道排出,即为月经,此期持续3~5天。(2)增生期:为周期的第5~14天,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内膜基质细胞分裂增殖,产生大量基质和纤维;子宫腺增长弯曲,内膜增厚,至14天时,卵巢内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故此期又称卵泡期。分泌期:为周期的15~28天。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酮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子宫腺变长、弯曲、腺腔扩大为星形,腺细胞分泌旺盛。固有层基质中含有大量组织液而呈现水肿。至分泌晚期,细胞增大变圆,若受精,内膜继续增厚,发育为蜕膜,否则进入月经期。

第十七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答题:试述胎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答案:胎盘的组织结构: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与母体的基蜕膜共同构成,中央厚,边缘薄。胎盘的胎儿面光滑,表面覆有羊膜,脐带附于中央或略偏。胎盘的母体面粗糙,为剥离后的丛密绒毛膜和基蜕膜,可见15~30个胎盘小叶。丛密绒毛膜上有许多绒毛干,借细胞滋养层壳固定在基蜕膜上,绒毛干上发出的游离绒毛浸泡在绒毛间隙的母血中。绒毛内含有脐血管分支而成的毛细血管。基蜕膜构成的胎盘隔伸到绒毛间隙内。

胎盘功能:①物质交换:母体血中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同时排入母体内。②内分泌功能:胎盘可以分泌数种激素,对维持妊娠起重要作用。主要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第十八章 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答题:试述后肾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多囊肾的发生机制

答案:后肾即成体永久肾,由二部分发育形成。(1)输尿管芽:在中肾管近尿殖窦处发生一盲管称为输尿管芽,逐渐伸长,反复分支,扩展,形成输尿管、肾盂、肾盏、集合小管。(2)生后肾原基:是生肾索尾端的间介中胚层组织。在输尿管芽的诱导下,增殖形成“S”形的后肾小管。后者逐渐伸展延长,形成各段肾小管。肾小管一端膨大如杯口状,并下陷形成肾小囊,与伸入囊内的毛细血管球共同组成肾小体。另一端与来自输尿管芽的弓状集合管接通,构成泌尿小管,如果二者未接通,则形成先天畸形多囊肾。

第十九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答题:试述心室的分隔过程及室间隔缺损的发生机制

答案:心室的分隔过程及室间隔缺损的发生机制:人胚第4周末,在心室底壁的心尖处形成半月形肌性室间隔,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两者之间留有一孔为室间孔。第7周末,由左右心球嵴的尾侧向心内膜垫延伸,并与由心内膜垫增生的组织相融合,将室间孔完全闭合,形成室间隔膜部。到此左右心室完全分隔开。室间隔缺损多由于左右心球嵴偏位或心内膜垫位置异常,致使膜部缺损,左右心室相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