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刘琦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4期
摘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美育为其重要构成。本文以告知院校审美教育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提倡新理念、营造优质的“软硬”环境以及搭建平台体系与工作机制等方面,探讨具体的实施路径,望能为此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美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J0-4;Q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206-02 一、前言
当前,围绕高职院校所制定的《关于加強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在制定办学方针时,应始终秉持就业的基础导向作用,且围绕“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理念不放松,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整个社会业态的服务、管理、建设与生产等提供服务。针对此种办学理念而言,其对职业技能与技术应用之间,存在过度理解的情况,造成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向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类课程倾斜的片面化、形式化。审美课程教育是一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型课程,虽然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存在不被足够重视的情况。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况,就审美教育的实施路径作一探讨。 二、高职院校审美教育概述
审美教育又被称之为美育,其与体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德育等教育架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同时也构建起了我国高职教育综合发展的重要体系。若无美育的教育,那么所开展的高职教育是并不完善的,美育在整个高职素质教育中,是一种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还需要指出的是,要尽早实现科教兴国目标,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作为整个素质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美育,其在整个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通过对高职学生美的感受力、创造力及鉴赏力进行培养与提升,升华、净化人之情感,使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近年来,受市场竞争日渐复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以及功力主义思想持续泛滥的大环境下,现阶段的美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比较被动、薄弱的地位,缺乏足够重视,甚至遭受不同程度的排挤、质疑,这些均使部分高职院校陷入到了“高职院校不需要美育”的错误认识当中。但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审美教育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活动,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育,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因而是一项有意义、有价值且应该去开展的事情。 三、高职院校实施审美教育的路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围绕审美教育搭建优良的工作机制与平台体系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所给出的具体考评标准与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往往与机制保障、平台建设密不可分。 1.强化组织保障
组建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或者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指派一名校级领导全权负责校内的艺术教育工作;另外,引导、鼓励学生与教师组建相关社团。 2.强化对艺术教育活动的管理与指导
主要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课外、校外的艺术活动,其二是课内、校内的艺术活动。首先,应强化校内、课内艺术教育及相关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工作。针对此方面的艺术教育与活动而言,其在整个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限定性艺术类选修课,其乃是实施美育的基础途径,比如《外国美术简史》、《影视鉴赏》、《艺术导论》等,在实际美育课程教学中,应保证学生每学期都能选修若干艺术课程。之所以要让学生选修这些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象与品位,发展其形象思维,提高人文素养,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鉴赏美、表现美、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加速学生在德、智、体、美等领域的综合化、和谐化发展。其次,强化课外、校外各种艺术活动的管理与指导。针对课外、校外艺术活动而言,其在整个学校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学校可依据教育部所下发的各项规定,制定满足自身实际的《艺术教育指导纲要》、《课外艺术活动指导纲要》等,强化此方面的管理与指导。 3.强化教师培训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基本基调下,针对艺术教师而言,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能力高低,势必会对整个审美教育的全面实施造成影响,所以,可通过进修、继续教育或者是培训等手段,为艺术教师提供切实性帮助,使其更好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远程教育以及网络上的各种艺术教育资源,最终达到提升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水平的目的。 (二)营造审美教育的“软硬”环境
针对高职院校的内外部环境而言,其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中,还是在提升审美能力上,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要想营造、拓展校内审美教育环境,通常情况下,可从两个维度来着手,其一为硬环境,其二是软环境。
所谓硬环境,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校园的环境建设,而对于软环境而言,其所指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硬环境建设,还是软环境建设,其均为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校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学校应以这两个环境为出发点,挖掘其中处于隐藏状态的育人功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审美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应将校园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学校全体师生需要把美术当作其精神,以此为根基,共同对学校环境进行改造。作为硬环境,校园内的宿舍食堂、山石庭院、树木花草等,均为“人化自然”的杰出创作,其中往往蕴含着人的理想、精神与思想;他们与自然界当中的劲松、彩虹、明月、流云等相交织,并于一些特定情景中,能够较好的进行美的启迪、象征的构建,被人们所熟知与热爱,在一种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无论是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标志性建筑,还是象征者学校辉煌历史的校训、匾额等,均能将校园整体环境当中的审美效果较好的体现出来,并能将学院的育人风格、办学理念以一种较好的形式给突出出来,最终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以及环境助人的审美追求。所以,需要对这些事物进行合理布局与精心设计。 其次,应对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进行适当的创新。
针对校园文化来讲,其作为一种软环境,乃是高职院校的魂魄与气味,同时还是学校的人文情怀,是学生重要的价值指向以及不容风格的重要构成,发挥着“以文化人”的作用,即磨砺品质、陶冶情操等。
(三)积极推动技能与审美、职业与人文相交融的新课堂教学理念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均能开展审美教育,而且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场所,均为开展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
此外,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各学科均深藏着审美的因子,比如政治、历史课拥有社会之美,数学课拥有典型的形式美,生物、地理则拥有自然美。所以,针对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积极推动审美与技能,以及职业于人文之间的相交融。
在整个视野教育体系中,推动职业与人文之间的相交融,并实现技能与审美之间的相融通,除了对增强教学趣味性有利之外,还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以训练,激发其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比如计算机软件、影像、视频等,以一种多样、灵活的方式,比如参观实习基地、美术馆、博物馆等,使整个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情境化、交互化、立体化与具象化,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思维的去感知专业知识的内在美感,感受各种技艺、技能当中所存在的美感。推动技能与审美以及职业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乃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方向,要求高职院校的全部课程,无论是从专业理论课到文化基础课,还是从体育艺术课至技能实训课,均能扮演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的角色,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审美教育的受益者。 四、结语
综上,高职院校开展审美教育,需要教师摒弃之前错误或已经不适用的教育方法,比如师徒形式、经院式等,以一种新体制、新方式、新手段来唤醒学生的深层认知,将自我教育的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法教于学生,帮助学生感知审美教育的魅力与价值,养成更高质量的审美品质,最终达到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深度与人文涵养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