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绘画作品 一. 野兽派绘画 1 . 马蒂斯(1869~1954) 二. 表现主义绘画 1. 蒙克(1863~1944) 2.克林姆特
(1862~1918) 三. 立体派绘画 1.毕加索 1804―1926 四. 超现实主义 1.达利 1904―1986 五. 抽象主义 1.康定斯基 1866―1944 2.蒙德里安 1872―1944 俄裔法国籍画家。他的作品显示出强烈的色彩,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他认为一幅作品的成功取决于情感的表达,因而在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 《即兴》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 荷兰画家。他爱利用直线和平行线组成几何画面,来表达一种绝对境界,他反对使用任何曲线,崇尚直角美,认为通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与和谐。他的画色彩单纯简练,色块与线条之间有着极为严格的协调关系。 《百老汇的热门音乐》 蒙德里安 这幅画画家通过一些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几何画面,同时使用三原色和一些灰色交替配置,使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一些动感,以此象征美国纽约百老汇街道的嘈杂与热闹。 《红 黄 蓝》 蒙德里安 《海堤与海??构成十号》 蒙德里安 * * “野兽”一词是形容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扭曲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野兽派是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 他用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还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红色和谐》 马蒂斯 该画描绘的是一个妇女在窗边桌前摆放食品。人物的面容、服饰及食品等细节全被省略,墙、桌、地面全为红色,藤蔓植物花纹均匀地分布在墙面和桌面上,左上角抽象的树和植物,映衬着绿地蓝天,最上面的那座红色建筑, 重复了房间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它建立起这幅风景画的深度幻觉。在这里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线条、色彩的组合,所有一切都图案化、平面化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体现了画家的追求,使欣赏者在纯洁与宁静中得以满足。 地面是浓烈的绿色,天空是浓烈的蓝色,人物则呈砖红色,该画仅有三个颜色,色彩受了限制。天空和地面的色块把人物封闭在前景之中,但是,她们仍然在充满空气感的空间中悠然起舞。这种空间,乃是由色相的对比和并置,以及她们本身的轮廓造型,和势不可挡的旋动感所造成的。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不同的光线中变化着,时时引起了视觉的颤动,这种颤动,又使整个画面舞动起来。在这幅舞蹈中通过对人体动势的描绘,表达出对人生欢乐的赞颂。可见马蒂斯的艺术风格是单纯、简洁、清晰,以线和色块构成艺术形象。 《舞 蹈》 马蒂斯 《音 乐》 马蒂斯 《金 鱼》 马蒂斯 马蒂斯 《金 鱼》 马 蒂 斯 表现主义20世纪初诞生于德国而后流行于欧洲 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强调绘画必须透露某种感情和体验,传达作者的“内在信息”,常表现为造型的夸张和扭曲,色彩的强烈和主观,视觉上的冲击和粗放。 画中在血红色的天空下,蓝黑色的海湾中漂浮着几只小船,夕阳将桥与栏杆染成金红色,桥头的两个人影僵直地朝前走去,已经走远。画面中央一个有几分变形的人正在捂着耳朵呐喊,这是画家自己的写照。我们从这位受到惊吓的战栗者身上,感受到人类在苦难中的紧张、恐惧、不安和绝望。作品准确的反映出世纪之末青年的失落和内心的激烈冲突。 《呐 喊》 画家在这幅画中以舞蹈的瞬间来描绘生活的哲理。画中人物和环境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画面左边的身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长的一枝小花,象征青春、纯洁和美丽;中间一对拥抱起舞的男女象征燃烧着的爱情;右边一位孤独的中年妇女,陷入悲哀与失落、绝望与忧伤;背景上还有不同的舞者都被欲望所驱使,陷入疯狂和激动。画家以不同心态的人们,象征性地反映出人类的欲望、成功与绝望,以揭示生命的过程。 《生命之舞 》 蒙克 《青春期 》 蒙克 画中描绘了一位未成熟的少
女裸像,她惊恐不安地注视着渺茫的前方,作者有意让光从左下方照射,她的身影投在深沉的夜色背景上,从而增加画面的恐怖气氛。 画中一对亲吻的男女,画家给予它极其凝练而简洁的造型,一切细节都去掉,仅剩下平面化的衣服,衣服上装饰着繁复的图案,金色的椭圆年轮,棋盘状的方格纹样,还有一些叫人迷惑不解的眼睛,画家在做画时在色彩中掺入金粉,画面呈现出晶莹华丽的装饰美感。同时画家通过《吻》的情节表现爱的崇高与幸福。 《吻》 画家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浓缩在一幅画中,这是一首不可逆转的人生三部曲,表现出画家对命运的感伤。克里姆特擅长以具象写实塑造人物,而以图案装饰环境和衣饰,达到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的 《女人的三个阶段》 克林姆特 美感。在这幅画上构图类似十字架,上方大块黑颜色,这可能喻含对死亡的恐怖,表现了画家生与死的观念。 《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像》 《莎乐美》 克林姆特 立体主义绘画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试探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事物,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向的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的摈弃了自然物体的轮廓、体积、明暗与统一的形象。 西班牙裔法国画家,西方现代美术中最富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 1900年至1904年,是他的“蓝色时期”; 1904年至1906年,是他的“粉红色时期”; 1906年至1907年间,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 “综合立体主义”。 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花样繁多、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实于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和随心所欲重造世界。 《阿维尼翁少女》 毕加索 这幅画中描绘了五个女人体,这些人体均经过抽象和变形,没有统一的构图,色彩呆板生硬,指手划脚的人物也没有体积感。尤其是画中右边的两个少女面部几乎变成了几何型脸谱,颇具有非洲黑人雕刻的形貌,画面完全否定了传统的透视法,不用明暗塑造体积,也没有空间的深度和体面的转折,色彩平涂,强烈夸张。 《三乐师》 毕加索 画中一共三个人,坐成一排,正对着观众,左边穿红黄格子衣服的是演奏提琴的小丑,他一手拿弓,一手握琴;中间穿白衣服的蒙面小丑,双手托着黑管在演奏;右边穿黑衣、戴黑帽的修道士则在拉手风琴;前面小桌上是翻开的乐谱。三个人物蒙面虽带有神秘意味,
但鲜艳而和谐的几何色块、明快而有变化的黑白布局却展示出一种鲜明而有节奏的音乐感。 《格尔尼卡》 毕加索 全画以立体主义的变形手法,及平面、单色、黑白分明的绘画处理,将法西斯屠杀人民的罪行形象地、象征地展露出来。整个画面描绘了5个成人、1个婴儿、1匹马、1头牛在德军飞机轰炸下惨死的可怕情景。该画不只是该事件的写实报道,还是一幅象征性与隐寓性的画。画中公牛代表暴力于邪恶,被刺而嚎叫的马寓意受迫害的人民,从窗口探头而出、手中握油灯的女人象征真理与正义,画中其它人表现出种种惨状。画里没有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画面以强烈的节奏、夸张的形象、寓意的内容、充满紧张而刺激人的立体主义表现方法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生命》 毕加索 毕加索 《吉他》 毕加索 《吉他》 毕加索 产生于法国却影响到整个欧美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20年代初不少艺术家转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毫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和下意识的随意浮想的东西感兴趣,并运用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和理性约束的创作方法绘画,于是形成了超现实主义艺术。于是超现实主义作品展现出神秘、恐怖、荒诞、怪异的特点。 是继毕加索、米罗之后西班牙为世界贡献的第三位现代艺术大师。他主要采用偏执狂批判的方式作画,追求极度的无条理性,运用分解综合和意识流的手法描绘梦境和偏执狂的幻想,以似是而非的客观真实,记录了他主观的奇思梦想。他是一位具有非凡天才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把梦的主观世界转变成客观,令人激动的艺术形象是无与伦比的。 《记忆的永恒》 达利 该画描绘了一个死寂般宁静的旷野。平静如镜的海,一抹平川的沙滩,荒凉的海岸,以及不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出现的方形台座,一块板,一棵树。 画面突出表现了像软饼似的三块钟表,软绵绵的挂在枯树上和其它地方,近处一张扭曲的脸,睫毛清晰可见,远处是一片湖水和岛屿。这些毫无联系的东西构成了荒诞不经的画面,象征时间的扭曲,表达内心的一种永恒与瞬间的矛盾。 《内战的预感》 达利 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
的反映的产物。这一 作品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加拉的实体与虚像》 《看不见的人 》 达 利 《梅维斯的唇形沙发》 《空间维纳斯》 《思忆中的女人》 达 利 指远离现实生活,不去表现自然物体的表面形象,而是以经过抽象的色彩、点线、体块去构成无具体客观形象的美术的总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