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受歌曲的热闹气氛。
2、能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钢琴、幻灯片
活动前过程:
1、介绍自己、师生问好
2、练声环节:根据琴声的规律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小猫、 小狗、小鸡、
小鸭、小青蛙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它是谁呢?小朋友 想不想知道?
(播放猴子图片) ,(师做倾听动作)小猴子说啦,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它没来得及送小朋友礼物,现在要送我们两 件大礼物,我们来看看送给我们什么了?
(二)、播放PPT学唱歌曲
1 、认识鼓和锣
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怎样敲鼓? 边敲边发声 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怎样敲鼓? (拍手) 边敲边发声 (锵、锵锵、锵锵锵 ) 2、整体感知锣和鼓的节奏
鼓)播放鼓的图片 拍大腿) 咚、咚咚、咚咚咚) 锣)播放锣的图片
3
、跟着老师的节奏学念歌词 歌词:我敲小鼓咚咚,我敲小锣锵锵,
我们两个 一起唱,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4 5
、教师跟音乐整体唱一遍歌曲
、随歌曲音乐,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来表现锣和鼓的节
奏
6
、师幼共同探讨:除了腿和手能发出锣和鼓的声音以外, 我们的身
体还可以怎样发出锣和鼓的声音? 小结:跺脚和拍头也可以发出锣和鼓的声音, 和幼儿一 起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拍肚子和拍肩膀也能发 出锣和鼓的声音, 和幼儿一起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唱歌 曲。
7
、合作表演 教师和幼儿分饰两角,根据配乐进行演唱 幼儿和幼儿分
饰两角,根据配乐进行演唱 男生和女生分饰两角,根据配乐进行演唱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将所学歌曲唱给爸爸妈妈以及周围的人
2、
教师可根据漯河鼓的外形特征制作锣鼓的玩具,投
放在玩具角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的音乐课《咚咚锵》,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表 现得特别棒,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能够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 曲。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较 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活动中,以幼儿喜爱的小动物 ――“猴子说秘密”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探究活动 中感受、体验敲鼓打锣和身体的密切关系,掌握歌曲的节奏,有 效地帮助了幼儿理解、记忆歌词,避免了生硬的歌词解说。另外 我在“小鼓(锣)还能怎么敲? ”的环节中,请幼儿大胆想象、 操作和体验,为幼儿提供了探究和表现自己的舞台。其次,是教 学的组织方面,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注重游戏教学的方法,动 静交替,层层递进。在活动中,注重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让幼 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好地达到 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比如在扮 演小姑和小锣的游戏中,幼儿玩得特别高兴,在玩的同时体验了 敲鼓(锣)与身体的动态变化关系。
存在不足:在幼儿边敲边唱方面没有顾及全体幼儿,只有部分 幼儿上来操作了,其他的幼儿都是旁观者,并没有亲身体验。《纲要》 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 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 本来,我也想多请小朋友来表演,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但我担 心孩子们会乱而取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
想想,只为了让教学保持有序 而扼杀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真是得不偿失。
另外《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 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根 据幼儿的发展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 导”,因此,我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充分合理的利用身边的环境 ,激发幼儿兴趣。爱因斯坦说 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动力,它能促使 幼儿创造性地学习,所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对培养幼儿的音乐 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二、尊重幼儿,注重个性发展。《纲要》指出:艺术活动应尊重 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 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对音 乐的感受、表达方式会多样化,教师应该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不同 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自由度的创意,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 才能,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