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箫的典故——悲歌散楚

2021-01-21 来源:独旅网
箫的典故——悲歌散楚

秦朝末年(公元前206年),楚汉交兵,争霸天下,战争持续了多年,虽未分出最后胜负,但楚霸王项羽的领地已越来越少了,大半天下为汉中王刘邦所据。

刘邦乘胜追击,命足智多谋的韩信挂帅,统领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追剿项羽。韩信设下了十面埋伏之计,将楚军诱入罗网之中,层层包围,欲彻底歼灭。怎奈霸王勇猛异常,率十万之众浴血奋战,杀开重重包围,奔向大营。这时霸王只剩下八千子弟兵及两三万人马了。虽人数不多,却都骁勇善战,辅佐霸王多年。

刘邦想此时如不彻底歼灭,待楚军闯出重围,投奔江东,必然会重整旗鼓,再图天下。于是问计于诸将,韩信蹙眉低首,不知如何。这时谋士张良手执一支洞箫上前说到:“我有一计,管教他八千子弟兵不攻自解。”韩信闻言一把拉住张良向他求教。张良一举手中的箫管说:“咱们来个攻心战,我要用箫吹散项羽八千子弟兵。”张良遂将这一计策的具体实施步骤讲了出来。刘邦、韩信及众将无不点头称是,钦佩张良的学识才智。

楚王项羽带领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将回到垓下大营,此处四面俱是绝壁,并无村落居民。楚王依山扎寨,据险固守,任凭汉军追到跟前也无法攻入。韩信指挥着几十万人马将楚营四面团团围住。被围困的楚军,已成孤军,军中辎重丢失,粮草将尽,连日来又损兵折将,处于这样险恶的环境之中,楚军军心开始浮动。

九月深秋,寒风瑟瑟,浸肌入骨。是夜,月光惨淡,寒星稀落,将楚军大寨映得阴森森的如同地狱。单调的更鼓声,使人听了更觉凄惨,似报丧之声。忽然间,从汉营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箫声。这箫声如泣如诉,低迴悲凉,时高,时低,时缓,时急,像是年迈的老母亲在呼唤离家的孩儿,又像美丽的妻子在思念久别夫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